轴流风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轴流风扇。该轴流风扇包括:一叶轮及一扇框。该叶轮具有一第一外径。该扇框包括一第一框体及一第二框体,该第一框体包括多个连接件及一底座,该等连接件连接该底座,该第二框体为一中空框体,用以设置于该叶轮周围,该第二框体具有一流道,该流道的一第一内径不大于该叶轮的该第一外径。本发明的轴流风扇利用该第一框体及该第二框体结合以形成该扇框,可使该第二框体的该流道的第一内径不大于该叶轮的最大外径,使得该第二框体的尺寸不会限制该叶轮的最大外径尺寸,且可依据实际的需求,弹性地设计叶轮形状及壳体的形状。
【专利说明】轴流风扇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风扇。详言之,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轴流风扇。
【背景技术】
[0002]组装现有轴流风扇时,是由壳体的一开口,将叶轮设置于该壳体,故叶轮的最大外径不能大于壳体的开口的内径,如此将限制叶轮的最大外径以及壳体的开口的内径的尺寸,且不能弹性地设计叶轮形状及壳体的形状,以配合实际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轴流风扇,利用该第一框体及该第二框体结合以形成该扇框使得该第二框体的尺寸不会限制该叶轮的最大外径尺寸,且可依据实际的需求,弹性地设计叶轮形状及壳体的形状。
[0004]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轴流风扇。在一实施例中,该轴流风扇包括:一叶轮及一扇框。该叶轮具有一第一外径。该扇框包括一第一框体及一第二框体,该第一框体包括多个连接件及一底座,该等连接件连接该底座,该第二框体为一中空框体,用以设置于该叶轮周围,该第二框体具有一流道,该流道的一第一内径不大于该叶轮的该第一外径。
[0005]本发明的轴流风扇利用该第一框体及该第二框体结合以形成该扇框,可使该第二框体的该流道的第一内径不大于该叶轮的最大外径,使得该第二框体的尺寸不会限制该叶轮的最大外径尺寸,且可依据实际的需求,弹性地设计叶轮形状及壳体的形状。另外,利用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的结构,使该第一框体及该第二框体可结合或拆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0007]图1显示本发明的轴流风扇的剖面示意图;
[0008]图2显示本发明中扇框的一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09]图3显示本发明的轴流风扇的一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的结合示意图;
[0010]图4显示本发明中扇框的一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1]图5显示本发明的轴流风扇的一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的结合示意图。
[0012]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0013]10 轴流风扇
[0014]20 叶轮
[0015]30 扇框
[0016]40 第一框体
[0017]50 第二框体
[0018]41 第一侧壁
[0019]42第一边缘
[0020]43、44 第一结合部
[0021]51第二侧壁
[0022]52第二边缘
[0023]53,54 第二结合部
[0024]55第一开口
[0025]60流道
[0026]401连接件
[0027]402底座
[0028]431第一延伸块
[0029]432第一定位凹槽
[0030]433第一定位卡钩
[0031]434第二定位凸块
[0032]436第一导槽
[0033]441第三定位凸块
[0034]531限位凸块
[0035]532第一定位凸块
[0036]533第二定位卡钩
[0037]534第二延伸块
[0038]535第二导槽
[0039]541第二定位凹槽
[0040]Dl叶轮的第一外径
[0041]D2流道的第一内径
[0042]D3第一开口的内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44]图1显示本发明的轴流风扇的剖面示意图。图2显示本发明中扇框的一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显示本发明的轴流风扇的一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的结合示意图。配合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该轴流风扇10包括:一叶轮20及一扇框30。该叶轮20具有一第一外径Dl,在本实施例中,该叶轮20为上窄下宽的结构,该第一外径Dl为该叶轮20的最大外径。该扇框30包括一第一框体40及一第二框体50,该第一框体40包括多个连接件401及一底座402,该等连接件401连接该底座402,在本实施例中,该等连接件可为静叶片或连接肋。该第二框体50为一中空框体,用以设置于该叶轮20周围,该第二框体50具有一流道60,该流道60的一第一内径D2不大于该叶轮20的该第一外径Dl。
[0045]亦即,该第二框体50为上窄下宽的结构,该第一内径D2位于该第二框体50的顶部,该第一内径D2为该流道60的最小内径,因第一内径D2不大于该叶轮20的该第一外径D1,该叶轮20不能由该第二框体50的顶部组装,需先组装该叶轮20至该第一框体40的该底座402后,再设置该第二框体50于该叶轮20周围,且将该第二框体50与该第一框体40结合,以完成该轴流风扇10。
[0046]因此,本发明的轴流风扇利用该第一框体40及该第二框体50结合以形成该扇框30,可使该第二框体50的该流道的第一内径不大于该叶轮20的最大外径,使得该第二框体50的尺寸不会限制该叶轮20的最大外径尺寸,且可依据实际的需求,弹性地设计叶轮形状及壳体的形状。
[0047]该第一框体40另包括一第一侧壁41、一第一边缘42及至少一第一结合部43、44,该第一边缘42形成于该第一侧壁41上,该至少一第一结合部43、44形成于该第一边缘42,且沿着该第一侧壁41及该第一边缘42延伸。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框体40具有四个第一结合部43、44等,其中二个第一结合部43的结构相同,二个第一结合部44的结构相同。
[0048]该第二框体50包括一第二侧壁51、一第二边缘52及至少一第二结合部53、54,该第二边缘52形成于该第二侧壁51下,该至少一第二结合部53、54形成于该第二边缘52,且沿着该第二侧壁51及该第二边缘52延伸,该至少一第二结合部53、54的设置位置与该至少一第一结合部43、44分别对应,以分别结合该至少一第一结合部43、44及该至少一第二结合部53、54。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框体50具有四个第二结合部53、54等,其中二个第二结合部53的结构相同,与二个第一结合部43的结构对应;二个第二结合部54的结构相同,与二个第一结合部44的结构对应。
[0049]该第二边缘52界定一第一开口 55,该第一开口 55的内径D3大于该叶轮20的该第一外径Dl。如上所述,该叶轮20先组装至该第一框体40的该底座402后,经由该第一开口 55,将该第二框体50套设于该叶轮20周围,以顺利组装该叶轮20及该第二框体50。
[0050]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结合部43包括一第一延伸块431,沿着该第一侧壁41及该第一边缘42延伸,亦即该第一延伸块431沿着该第一侧壁41的周边方向延伸,且该第一延伸块431与该第一边缘42间界定一第一导槽436。该第二结合部53包括一限位凸块531,沿着该第二侧壁51及该第二边缘52延伸。经过适当地对位,将该第二框体50放置于该第一框体40上,且适当地施力旋转该第一框体40或该第二框体50,使该限位凸块531装设于该第一导槽436内,且该第一延伸块431于该限位凸块531上,即可结合该第一框体40及该第二框体50。
[0051]该第一延伸块431包括一第一定位凹槽432,形成于该第一延伸块431的内侧壁。该第二结合部53另包括一第一定位凸块532,形成于该限位凸块531上方,其设置位置与该第一定位凹槽432的位置相对应,且第一定位凸块532的形状与该第一定位凹槽432的形状相对应,使得该限位凸块531装设于该第一导槽436后,该第一定位凸块532可装设于该第一定位凹槽432,以定位结合该第一框体40及该第二框体50。
[0052]该第一延伸块431另包括一第一定位卡钩433,朝下延伸,该限位凸块531包括一第二定位卡钩533,朝上延伸,使得该限位凸块531装设于该第一导槽436后,该第一定位卡钩433位于该第二定位卡钩533外,使该第一定位卡钩433及该第二定位卡钩533互相卡掣定位,以进一步定位结合该第一框体40及该第二框体50。
[0053]该第一结合部43另包括一第二定位凸块434,设置于该第一侧壁41的内侧,且朝内延伸。该第二结合部53另包括一第二延伸块534,形成于该第二边缘52且朝下延伸,该第二延伸块534具有一第二导槽535,该第二延伸块534设置位置与该第二定位凸块434的位置相对应,且该第二定位凸块434的形状与该第二导槽535的形状相对应,使得该限位凸块531装设于该第一导槽436的同时,于该第一侧壁41的内侧,该第二定位凸块434可装设于该第二导槽535,以进一步定位结合该第一框体40及该第二框体50。
[0054]利用上述第一结合部43及第二结合部53的结构,可使该第一框体40及该第二框体50顺利地定位结合。若在组装该第一框体40及该第二框体50后,欲拆装该第一框体40及该第二框体50,则仅需适当地施力以反方向旋转该第一框体40及该第二框体50,即可拆卸该第一框体40及该第二框体50,且不会破坏第一结合部43及第二结合部53的结构。
[0055]因第一结合部44及第二结合部54的结构与第一结合部43及第二结合部53的结构稍有差异,现以不同视角显示第一结合部44及第二结合部54的结构。其中,图4显示本发明中扇框的一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显示本发明的轴流风扇的一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的结合示意图。配合参考图4至图5,相较于图2至图3叙述的第一结合部43及第二结合部53具有的结构,在第一结合部44及第二结合部54中相同的元件予以相同元件编号,且除上述图2至图3叙述的第一结合部43及第二结合部53具有的结构外,该第一结合部44另包括一第三定位凸块441,设置于该第一侧壁41的内侧,且朝内延伸,其设置高度与该第一延伸块431相同。该第二结合部54另包括一第二定位凹槽541,该第二定位凹槽541具有一入口及一转折处,当该第三定位凸块441由该第二定位凹槽541的入口进入后,再经适当地施力旋转该第一框体40或该第二框体50,使该第三定位凸块441装设于该第二定位凹槽541,以进一步定位结合该第一框体40及该第二框体50。
[0056]通过该第三定位凸块441及该第二定位凹槽541的结构,使得该第一框体40及该第二框体50仅能由固定的位置进行结合组装,以防止组装时发生错误,提高组装效率及品质。
[005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该轴流风扇包括: 一叶轮,具有一第一外径;及 一扇框,包括一第一框体及一第二框体,该第一框体包括多个连接件及一底座,所述连接件连接该底座,该第二框体为一中空框体,用以设置于该叶轮周围,该第二框体具有一流道,该流道的一第一内径不大于该叶轮的该第一外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框体包括一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的内径大于该叶轮的该第一外径,经由该第一开口,该第二框体套设于该叶轮周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框体包括一第一侧壁、一第一边缘及至少一第一结合部,该第一边缘形成于该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一结合部形成于该第一边缘,且沿着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一边缘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框体包括一第二侧壁、一第二边缘及至少一第二结合部,该第二边缘形成于该第二侧壁下,所述第二结合部形成于该第二边缘,且沿着该第二侧壁及该第二边缘延伸,所述第二结合部的设置位置与所述第一结合部对应,所述第一结合部及所述第二结合部相结合,该第二边缘界定该第一开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结合部包括一第一延伸块,沿着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一边缘延伸,该第一延伸块与该第一边缘间界定一第一导槽;该第二结合部包括一限位凸块,沿着该第二侧壁及该第二边缘延伸,该限位凸块装设于该第一导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延伸块包括一第一定位凹槽,该第二结合部另包括一第一定位凸块,该第一定位凸块形成于该限位凸块上,其设置位置与该第一定位凹槽的位置相对应,该第一定位凸块装设于该第一定位凹槽。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延伸块另包括一朝下延伸的第一定位卡钩,该限位凸块包括一朝上延伸的第二定位卡钩,该第一定位卡钩及该第二定位卡钩互相卡掣定位。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结合部另包括一第二定位凸块,该第二定位凸块设置于该第一侧壁的内侧,且朝内延伸;该第二结合部另包括一第二延伸块,该第二延伸块形成于该第二边缘且朝下延伸,该第二延伸块具有一第二导槽,该第二定位凸块装设于该第二导槽。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结合部另包括一第三定位凸块,该第三定位凸块设置于该第一侧壁的内侧,且朝内延伸;该第二结合部另包括一第二定位凹槽,该第三定位凸块装设于该第二定位凹槽。
【文档编号】F04D25/08GK104295512SQ201310561565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5日
【发明者】康嘉文, 倪薪富, 林世航 申请人:佛山市建准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