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流风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477878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斜流风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斜流风机,包括一个截圆锥筒状的前壳体,一个截圆锥筒状的后壳体,电机,叶轮,导叶筒以及导叶;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具有一个共同的轴线;所述导叶设置在所述导叶筒与所述后壳体之间;其中,沿所述前壳体的内侧壁周边,对应于所述叶轮的位置,设置有多个不等间隔的条状突起,所述条状突起的长度方向在所述轴线所在的平面内延伸,所述条状突起的高度方向沿所述前壳体的半径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不等间隔的条状突起,可以在气流随着叶轮转动的时候,气流与条状突起发生碰撞时形成的声响产生于不同的相位,从而在本底形成一种混响的效果,消除了同频率噪音,到达了降噪的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斜流风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设备,尤其是一种斜流风机。

【背景技术】
[0002] CN101205937B公开了一种斜流风机,其包括两个截圆锥筒状的前壳体和后壳体, 前壳体和后壳体的大直径的一端相互连接,电机和叶轮设置在前壳体和后壳体形成的空间 内部。
[0003] 该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斜流风机的噪音问题,提出了在进风口位置设置消音结构 的技术方案,然而这种方案需要增加额外的连接部件,同时这些消音结构会影响进风量和 风压。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成本更低,对风机气流影响较少的降噪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斜流风机,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 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斜流风机,包括一个截圆锥筒状的 前壳体,一个截圆锥筒状的后壳体,电机,叶轮,导叶筒以及导叶;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 的大直径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具有一个共同的轴线;所述电机支撑 在所述导叶筒的内部;所述导叶设置在所述导叶筒与所述后壳体之间,并固定连接所述导 叶筒的外侧壁和所述后壳体的内侧壁;其中,沿所述前壳体的内侧壁周边,对应于所述叶轮 的位置,设置有多个不等间隔的条状突起,所述条状突起的长度方向在所述轴线所在的平 面内延伸,所述条状突起的高度方向沿所述前壳体的半径方向延伸。
[0006] 优选地,沿所述前壳体的内侧壁周边设置有七个所述条状突起,相邻所述条状突 起之间的夹角分别为45度,37度,53度,69度,21度,49度以及86度。
[0007]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不等间隔的条状突起,可以在气流随着叶轮转动的时 候,气流与条状突起发生碰撞时形成的声响产生于不同的相位,从而在本底形成一种混响 的效果,消除了同频率噪音,到达了降噪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 围。其中,
[0009] 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斜流风机的剖视示意图;
[0010] 图2显示的是图1中A-A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0011] 图3显示的是图1中B-B位置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0013] 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斜流风机的剖视示意图,如图 所示,所述斜流风机包括一个截圆锥筒状的前壳体1,一个截圆锥筒状的后壳体7,电机2, 叶轮3,导叶筒4以及导叶5。前壳体1和后壳体7的大直径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前壳体 1和所述后壳体7具有一个共同的轴线11。电机2支撑在导叶筒4的内部;导叶5设置在 导叶筒4与后壳体7之间,并固定连接所述导叶筒4的外侧壁和所述后壳体7的内侧壁。
[0014] 以上仅仅是斜流风机的示意性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还可以在图示结 构的基础上设置额外的导风结构,滤网结构等。
[0015]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沿前壳体1的内侧壁周边,对应于叶轮3的位置,设置有多 个不等间隔的条状突起6,所述条状突起6的长度方向在所述轴线11所在的平面内延伸,所 述条状突起6的高度方向沿前壳体1的半径方向延伸。
[0016] 具体如图2所示,其显示的是图1中A-A位置的剖视示意图,从图中可见,沿所述 前壳体1的内侧壁周边设置有七个所述条状突起6,相邻所述条状突起6之间的夹角分别为 45度,37度,53度,69度,21度,49度以及86度。图中为了表示清楚,条状突起6没有用剖 面线进行表示,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就能理解图中表示的结构细节。另外,由于 条状突起6具备一定的厚度,计算相邻条状突起6之间的夹角的时候,是以条状突起6的厚 度中间位置进行计算的,当然,由于相对而言,条状突起6的厚度很小,由此带来的误差在 制造时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0017]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不等间隔的条状突起,可以在气流随着叶轮转动的时 候,气流与条状突起发生碰撞时形成的声响产生于不同的相位,从而在本底形成一种混响 的效果,消除了同频率噪音,到达了降噪的效果。
[0018] 简单来说,如果条状突起是等间隔分布的,则气流每经过一个条状突起就会产生 一个突出的声响,如果间隔相同,则经过同样的时间都会产生这样的一个突出声响,其结果 是在本底噪音的基础上会形成有规律的突突声,这种声音会明显与环境噪音不同,也就是 形成了一种有规律的噪音。反之,本发明将条状突起的间隔设置为不等,则突出的声响不会 等间隔同样的时间发出,只会听到浑然一体的嗡嗡的混响声,这种声响与环境噪音相同,从 而可以被环境噪音淹没,从而可以达到降噪的效果。
[0019]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的七个条状突起以及夹角是经过试验摸索获得的 经验数值,在降噪效果上最好。另外,设置奇数个条状突起比偶数个条状突起更容易形成混 响效果。
[0020] 基于同样的道理,如图3所示,其显示的是图1中B-B位置的剖视示意图,如图所 示,在导叶筒4与后壳体7之间,设置有多个不等间隔的导叶5,所述导叶5的长度方向在所 述轴线11所在的平面内延伸,所述导叶5的高度方向沿后壳体7的半径方向延伸。从图中 具体实施例可见,所述多个不等间隔的导叶5总共有三个,相邻所述导叶5之间的夹角分别 为90度,107度以及163度。
[0021] 类似的,为了表示清楚,图3中导叶5没有用剖面线进行表示,但是本领域技术人 员应该很容易就能理解图中表示的结构细节。另外,由于导叶5具备一定的厚度,计算相邻 导叶5之间的夹角的时候,是以导叶5的厚度中间位置进行计算的,当然,由于相对而言,导 叶5的厚度很小,由此带来的误差在制造时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0022]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不等间隔的导叶,可以在气流与导叶发生碰撞时形成的 声响产生于不同的相位,从而在本底形成一种混响的效果,消除了同频率噪音,到达了降噪 的效果。
[0023] 同样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的三个导叶以及夹角是经过试验摸索获得的 经验数值,在降噪效果上最好。另外,设置奇数个导叶比偶数个导叶更容易形成混响效果。
[0024] 更优选的是,条状突起6的数量与导叶5的数量不同,相邻所述条状突起6之间的 夹角与相邻所述导叶5之间的夹角没有一个相同,这样就可以避免条状突起6和导叶5彼 此之间形成另外一种同频振动声响。
[0025]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本实用新型是按照多个实施例的方式进行描述 的,但是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中如此叙述仅仅是为了清楚 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并将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 术方案看作是可以相互组合成不同实施例的方式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 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 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斜流风机,包括一个截圆锥筒状的前壳体(1),一个截圆锥筒状的后壳体(7), 电机⑵,叶轮⑶,导叶筒⑷以及导叶(5);所述前壳体⑴和所述后壳体(7)的大直径 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前壳体⑴和所述后壳体(7)具有一个共同的轴线(11);所述电机 (2)支撑在所述导叶筒(4)的内部;所述导叶(5)设置在所述导叶筒(4)与所述后壳体(7) 之间,并固定连接所述导叶筒⑷的外侧壁和所述后壳体(7)的内侧壁;其特征在于,沿所 述前壳体(1)的内侧壁周边,对应于所述叶轮(3)的位置,设置有多个不等间隔的条状突起 (6),所述条状突起¢)的长度方向在所述轴线(11)所在的平面内延伸,所述条状突起(6) 的高度方向沿所述前壳体(1)的半径方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流风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前壳体(1)的内侧壁周边设置 有七个所述条状突起出),相邻所述条状突起(6)之间的夹角分别为45度,37度,53度,69 度,21度,49度以及86度。
【文档编号】F04D29/66GK203835814SQ201420239021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2日
【发明者】温文华, 陈琳丽 申请人:贵州恒丰暖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