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浆液输送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特别是一种输送浆液的泵。
目前的浆液输送泵,大都是采用活塞往复进行抽吸,这种泵活塞及缸体制作复杂,要求精度高,在使用过程中又极易磨损,造成浆液泄漏,工作性能不稳定及污染环境,致使生产成本维修成本上升。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设计一种无磨损、无泄漏且维修方便的浆液输送泵,用以克服现有浆液输送泵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可以通过下述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由传动机构和泵体二部分组成,传动机构上有传动轮、减速轮、曲轴和活塞杆,传动机构外有箱体,箱体上面装有电机或柴油机,下面有底脚,左侧有泵体。泵体上有浆液入口,进液单内阀、隔膜、活塞、缸体、输出浆液单向阀和浆液出口,隔膜外沿装在箱体与缸体之间,箱体通过左侧与活塞(4)外径一样大小的圆孔和缸体装在一起,缸体相应位置有相应的圆孔。其特点是隔膜内环安装在活塞上,外沿安装在缸体与箱体之间的壳上,其材料为聚甲醛、聚苯醚PPO改性或聚酰亚胺PI即老亚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改浆液输送泵的柱形活塞抽吸为隔膜碗式活塞抽吸,因而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要求精度低,不易损坏,容易修理,成本低,适用于灰浆输送,泥浆输送,各种化学液将输送,食物浆液输送和污水污泥抽吸,是一种理想的浆液输送泵。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局部剖视图。
如
图1,传动机构上有传动轮、减速轮、曲轴(9)和活塞杆(8),传动机构外有箱体(11),箱体(11)上面装有电机或柴油机(10),下面有底脚,左侧有泵体。泵体上有浆液入口(1)、进液单向阀(2)、隔膜(3)、活塞(4)、缸体(5)、输出浆液单向阀(6)和浆液出口(7),隔膜(3)外沿装在箱体(11)与缸体(5)之间,箱体(11)通过左侧与活塞外径一样大小的圆孔经隔膜(3)和缸体(5)装在一起。其特点是隔膜(3)内环安装在活塞(4)上,外沿安装在缸体(4)与箱体(11)之间的壳上。
本泵的工作原理为电动机或柴油机(10)做动力通过三角带带动传动轮,传动轮带动减速轮,减速轮通过其上的曲轴(9)带动活塞杆(8)、活塞(4)及隔膜做往复运动,实现泵的容积变化,从而实现浆液的输出。当泵的活塞(4)运动到容积最小之顶点后,由于曲轴(9)的运动,活塞(4)及隔膜(3)内环向左方即容积最大点运动时,容积逐渐加大,泵内产生负压则输出浆液单向阀(6)关闭,进液单向阀(2)开启,要抽吸的浆液流入泵内;当曲轴(9)带动活塞(4)及隔膜(3)向容积变小即左向运动时,泵内产生正压,则进液阀(2)关闭,出液阀(6)打开完成泵的输出。进液单向阀(2)和出液单向阀(6)均为圆球上固罩有一半圆球十字钢筋。
权利要求1.一种浆液输送泵,由传动机构和泵体二部分组成,传动机构上有传动轮、减速轮、曲轴(9)和活塞杆(8),传动机构外有箱体(11),箱体(11)上面装有电机或柴油机(10),下面有底脚,左侧有泵体,其特征在于泵体上有浆液入口(1)、进液单向阀(2)、隔膜(3)、活塞(4)、缸体(5)、输出浆液单向阀(6)和浆液出口(7),隔膜(3)外沿装在箱体(11)与缸体(5)之间,箱体(11)通过左侧与活塞(4)外径一样大小的圆孔和缸体(5)装在一起,缸体(5)相应位置有相应圆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泵,其特征在于隔膜(3)内环安装在活塞(4)上,外沿安装在缸体(5)与箱体(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泵,其特征在于隔膜(3)的材料为聚甲醛、聚苯醚PPO改性或聚酰亚胺PI即老亚胺。
专利摘要一种浆液输送泵,由传动机构和泵体二部分组成,其特点是用一种隔膜将活塞泵的活塞与缸隔开,使之既产生容积变化,又能有高的压力,实现流体与半流体的输送,且不产生相对滑动摩擦与污染。该泵适用于灰浆、泥浆、各种化学溶液、食物浆液及污水污泥的抽吸。该泵结构简单,制做方便,要求精度低,不易损坏,容易修理,成本低,是一种理想的浆液输送泵。
文档编号F04B43/02GK2249832SQ9620364
公开日1997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2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2日
发明者王蒙军 申请人:王蒙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