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环保立式气动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动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保立式气动泵。
背景技术:
气动泵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输送具有腐蚀性、酸碱性、有毒有害、易燃 易爆的液体以及食品饮料行业,目前公开一种气动桶泵主要有气动部分和液体提取部分, 气动部分提供动力,液体输送部分主要利用活塞泵在气动部分的作用下提取液体,其工 作状态主要是通过压縮空气输入气缸,推动活塞杆上的两个换气阀板和活塞运动,并在 气缸内弹簧的助力作用下做往复同步运动,从而完成气缸内的压缩气体的置换和排放, 进而实现活塞泵内的活塞杆带动连接杆上的活塞做上下往复运动,并通过安装在活塞泵 下端的单向阀完成液体的输入和输出。为使进入气缸内的压缩气体周而复始的置换和顺
利排放,现有气动泵主要采用将上述两个部分中间通过支架方式连接,这样使得两个部 分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间,而在密封结构中设有螺纹压环,利用螺纹旋转调节密封座内的
密封圈,活塞杆有一部分暴露在大气中。活塞杆采用中空式结构,为使压缩气体排出在 中空式的活塞杆上沿径向方向加工有出气孔,这样当活塞杆运动到气缸和活塞泵之间的 空间时,压縮空气由出气孔排出,至此形成压缩气体的循环。上述结构的气动泵和排气 方式在实际使用时表现出以下缺陷和不足
1、 由于压縮空气从气缸和活塞泵之间的连接处空间排放,消音效果不理想,噪音大, 同时在气动泵工作时,具有较大的振动。
2、 由于气动泵在运行时做往复运动,容易造成活塞杆与密封环之间磨损,从而引发 液体泄漏。采用外力调节,密封圈适宜程度难以把握。而且这样在气动桶泵在运行时液 体的泄漏点和压縮气体的排放点会交汇在同一位置,造成液体的飞溅,并在大气中扩散, 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及周围环境的污染问题。在输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液体时,其工作 区域内会因泄露而引发安全隐患。
3、 由于上述的结构中在活塞泵的活塞与气动部分的活塞采用过度连接。在制造时, 输入端只能照特定液体容器的规格制定,造成气动泵的适用范围较窄,不同规格的容器 采用不同的气动泵,会造成使用成本的提高,而且带来存放、保养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 而提供一种安全、稳定、可靠、经济环保的环保立式气动泵。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环保立式气动泵,包括气缸连接座,与气缸连接座连接的气缸,气缸内两端设 有的弹簧,泵体连接座,与泵体连接座连接的活塞泵以及贯通气缸和活塞泵的中空式活 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连接座和泵体连接座之间安装密封压盖,并通过紧固件构 成无缝隙密封体,在气缸连接座上设有空气调节阀,密封压盖内靠近泵体连接座端设有 密封组件和衬环,气缸连接座与活塞杆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气缸活塞两端设有上、下 换气阀板,上、下换气阀板通过螺杆连接,在靠近上换气阀板侧的活塞内设有阀座,阀 座与活塞内形成一个气腔,该气腔连通中空式活塞杆的内腔,阀座上开有与气腔连通的 通孔;在下换气阀板的下端与活塞杆之间安装有托环;所述气缸的气缸盖内侧中心位置 处设有导气管,导气管依次穿过上换气阀板、活塞、阀座和下换气阀板,并插装在中空 式活塞杆内,气缸盖外端安装有排气装置,所述活塞泵的进口处连接转换接口,转换接 口内设有单向阀,活塞泵内的活塞杆的端部连接活塞连体单向阀,泵体连接座下端外圆
柱面设有径向通孔。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密封压盖靠近气缸连接座侧的端面上加工有环形凹槽,凹槽连通密封压盖上的 通孔,通孔内安装软管接头,软管接头内插装有透明软管。 所述密封件外侧设有截流板。 所述导气管与活塞内的阀座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排气装置包括设有排气孔的排气罩,排气罩内设有消音罩,消音罩内填充有消 音体。
所述气缸盖外端面上设有导流槽,对应导流槽处的排气罩上设有泄流口。 所述气缸连接座的下端设有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气缸连接座和泵体连接座 之间安装密封压盖,并连接为一个无缝隙密封结构,避免活塞杆暴露在空气中,延长其 使用寿命,同时在密封压盖内靠近泵体连接座端设有密封组件及衬环,克服了通过外力 调整密封存在的不足,气缸连接座与活塞杆之间设有密封件,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有更 好的密封性能,解决了液体泄漏问题,避免了液体输送时可能引发的环境污染及安全隐 患。由于气缸盖内侧中心处设有导气管,并依次穿过上换气阀板、阔座、活塞及下换气
4阀板插装在中空式活塞杆内,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气路,因此压縮气体沿着导气管的 方向排出而改变方向,并通过气缸盖外端安装排气及消音装置,从而降低了噪音,此外 在气缸连接座上设置空气调节阀,增加了本实用新型工作频率的稳定性,减小了振动。 在活塞泵的进口处连接转换接口,供选择不同规格的吸管连接,而且在泵体连接座下端 部设有外螺纹,以方便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其它支撑架提供相应的固定连接,满足不同规 格的容器液体输送,从而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在泵体连接座上设有径向通孔, 则保障本实用新型在插入封闭容器内工作时与大气接通。活塞泵内的活塞杆上的活塞采
用活塞连体单向阀,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紧凑。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密
封性能好、安全稳定、适用范围广、经济环保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3是图2中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4是图3中B-B剖示结构示意图5是活塞连体单向阀结构示意图6是图1中I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7是密封压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缸连接座;1-1、空气调节阀;2、气缸;2-1、活塞;2-2、上换气阀板; 2-2-1、密封垫;2-3、下换气阀板;2-4、阀座;2-5、气腔;2-6、通孔;2-7、定位套; 2-8、螺杆;2-9、密封圈;2-10、气缸盖;2-10-1、导流槽;2-11、密封圈;3、弹簧;4、 弹簧;5、泵体连接座;5-1、径向通孔;5-2、外螺纹;6、活塞泵;6-1、转换接口; 6-2、 单向阀;6-3、活塞连体单向阀;6-3-1、阀座;6-3-2、单向阀片;6-3-3、活塞环;7、中 空式活塞杆;7-1、内腔;8、密封压盖;8-1、凹槽;8-2、通孔;8-3、软管接头;8-4、 透明软管;9、螺杆;10、密封组件;10-1、衬环;11、密封件;12、截流板;13、托环; 14、导气管;15、排气装置;15-1、排气罩;15-1-1、泄流口; 15-2、消音罩;15-3、消 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歩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5,
一种环保立式气动泵,包括气缸连接座l,与气缸连接座1连接的气缸2,气缸2内 两端设有的弹簧(3、 4),泵体连接座5,与泵体连接座5连接的活塞泵6以及贯通气缸2 和活塞泵6的中空式活塞杆7,其中所述气缸连接座1和泵体连接座5之间安装密封压盖 8,气缸连接座1、密封压盖8和泵体连接座5通过紧固件螺杆9连接为一个无缝隙式整 体密封结构,在气缸连接座上设有空气调节阀1-1,在密封压盖8内靠近泵体连接座5端 设有密封组件IO和衬环10-1;气缸连接座1与中空式活塞杆7之间设有密封件11,密 封件11外侧设有截流板12,从而防止泄露的液体进入气缸内。所述气缸2活塞2-l两端 设有上、下换气阀板(2-2、 2-3),为了提高密封性能在上换气阀板上安装有密封垫2-2-1。 在靠近上换气阀板2-2侧的活塞2-1内设有阀座2-4,阀座2-4与活塞2-1内形成一个气 腔2-5,该气腔2-5连通中空式活塞杆7的内腔7-l,阀座2-4上开有与气腔2-5连通的通 孔2-6;在下换气阀板2-3的下端活塞杆7上安装托环13,用于推动下换气阀板运动,在 活塞2-l上均布安装有定位套2-7,定位套2-7内穿装有用于连接上换气阀板2-2、活塞 2-2和下换气阀板2-3的螺杆2-8,活塞2-1与下换气阀板2-3之间定位套2-7上设有密封 圈2-9,定位套2-7与活塞2-l之l'Hj采用间隙配合,有利于气体的流通。所述气缸2的气 缸盖2-10内侧中心位置处设有导气管14,导气管14依次穿过i-:换气阀板2-2、活塞2-l、 阀座2-4和下换气阀板2-3,并插装在中空式活塞杆7内,导气管14与活塞2-1内的阀座 2-4之间设有密封圈2-11 。所述气缸盖2-10外端安装有排气装置15,该排气装置15包括 设有排气孔的排气罩15-1,排气罩15-1内设有安装在导气管14上的消音罩15-2,消音 罩15-2内填充有消音体15-3。所述活塞泵6的进口处连接转换接口 6-1,转换接口 6-1 内设有单向阀6-2,在泵体连接座5下端部设有外螺纹5-2,以方便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其 它支撑架提供相应的固定连接,满足不同规格的容器液体输送,从而扩大了本实用新型 的使用范围;活塞泵6内的活塞杆7的端部连接活塞连体单向阀6-3,活塞连体单向阀 6-3包括阔座6-3-1、单向阀片6-3-2、活宠环6-3-3,泵体连接座5下端外圆柱面设有径 向通孔5-l,以保障本实用新型的在插入封闭容器内工作时与大气接通。
在上述结构中,请参阅图7,所述密封压盖8靠近气缸连接座1侧的端面上加工有环 形凹槽8-l,凹槽8-l连通密封压盖8上丌有的通孔8-2,通孔8-2内安装软管接头8-3, 软管接头8-3内插装有透明软管8-4,此透明软管可以观察密封压盖内的密封是否完好,当透明软管内有液体时,说明位于密封压盖内的密封组件受到磨损,需要及时更换,另 外此处还具有添加润滑油的功能,即将透明软管拔下,将本实用新型倒立,然后从软管 接头8-3加入润滑油,润滑油将沿着凹槽8-l流入,从而起到添加润滑油的功能。
由于本实用新型气体排出部位位于顶部,且在使用时采用立式安装,为了避免外界 介质流入本实用新型气缸内,请参阅图6,在所述气缸盖2-10外端面上设有导流槽2-10-1 , 对应导流槽处的排气罩15-1上设有泄流口 15-1-1,这样当外界介质沿排气罩的排气孔进 入时,介质将沿着导流槽2-10-1、泄流口 15-1-1排出,从而有效避免外界介质进入气缸, 保护气缸内的清洁,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 当压缩气体通过安装在气缸连接座1上的空气调节阀1-1,进入气缸2的下气腔, 推动上、下换气阀板(2-2、 2-3)同步向气缸2的上气腔移动,这时下换气阀板2-3压紧 设在定位套2-7上的密封圈2-9,封闭气缸活塞2-l与定位套之间的间隙,同时敞开阀座 2-4上的通孔2-6,上气腔的气体被安装在阀座2-4之间的密封圈2-11阻隔后,转向阀座 2-4上的通孔2-6进入活塞2-1的气腔2-5及活塞杆7的内腔7-1 ,气体导入插装在活塞杆 7内的导气管14经排气装置15排出,此时活塞2-l、阀座2-4、上、下换气阀板(2-2、 2-3)同时沿导气管14与活塞杆同歩与活塞杆7同歩向气缸的上气腔方向运动,当上换 气阀板2-2与固定在气缸盖2-10内的弹簧3接触时,弹簧3反作用力施加于上、下换气 阀板(2-2、 2-3)上,阀座2-4上的通孔2-6被上换气阀板2-2封闭,同时下换气阀板2-3 及安装在定位套2-7上的密封圈2-9与气缸活塞2-1分离,此时下气腔内的气体通过定位 套2-7与活塞2-l之间采用的间隙进入气缸的上气腔,此时气缸活塞2-l、阀座2-4、上、 下换气阔板(2-2、 2-3),同时沿导气管14与活塞杆7同歩向下气腔方向移动,当安装 在活塞杆7上的托环13与安装在气缸连接座1上的弹簧4接触时,弹簧4向托环13施 加推力,推动下换气陶板2-3,上换气阀板2-2同步向上气腔移动。如此重复上述过程, 实现活塞2-l、阀座2-4、上、下换气阀板(2-2、 2-3)沿导气管14周而复始做往复运动, 并带动活塞泵6内的活塞杆7以及连接在其端部的活塞连体单向阀6-3做同歩运动,与 转换接口6-1内安装的单向阀6-2形成负压抽吸条件,根据液体输出需要,选择不同规格 的吸管与活塞泵6上的转换接口 6-1连接,这样在容器不同的规格情况下实现液体的输
权利要求1.一种环保立式气动泵,包括气缸连接座,与气缸连接座连接的气缸,气缸内两端设有的弹簧,泵体连接座,与泵体连接座连接的活塞泵以及贯通气缸和活塞泵的中空式活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连接座和泵体连接座之间安装密封压盖,并通过紧固件构成无缝隙密封体,在气缸连接座上设有空气调节阀,密封压盖内靠近泵体连接座端设有密封组件和衬环,气缸连接座与活塞杆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气缸活塞两端设有上、下换气阀板,上、下换气阀板通过螺杆连接,在靠近上换气阀板侧的活塞内设有阀座,阀座与活塞内形成一个气腔,该气腔连通中空式活塞杆的内腔,阀座上开有与气腔连通的通孔;在下换气阀板的下端与活塞杆之间安装有托环;所述气缸的气缸盖内侧中心位置处设有导气管,导气管依次穿过上换气阀板、活塞、阀座和下换气阀板,并插装在中空式活塞杆内,气缸盖外端安装有排气装置,所述活塞泵的进口处连接转换接口,转换接口内设有单向阀,活塞泵内的活塞杆的端部连接活塞连体单向阀,泵体连接座下端外圆柱面设有径向通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立式气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压盖靠近气缸连 接座侧的端面上加工有环形凹槽,凹槽连通密封压盖上的通孔,通孔内安装软管接头, 软管接头内插装有透明软管。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立式气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外侧设有截流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立式气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与活塞内的阀 座之间设有密封圈。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立式气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包括设有排 气孔的排气罩,排气罩内设有消音罩,消音罩内填充有消音体。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立式气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外端面上设有 导流槽,对应导流槽处的排气罩上设有泄流口。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立式气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连接座的下端设 有外螺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立式气动泵,包括气缸连接座、气缸、弹簧、泵体连接座、活塞泵以及中空式活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连接座、泵体连接座及密封压盖是由紧固件连接构成无缝隙密封体,密封压盖内设有密封组件及衬环,气缸座上设有空气调节阀,气缸盖内中心设有导气管,导气管依次穿过设在缸体内的上换气阀板、阀座、活塞及下换气阀板并插装在中空式活塞杆内,形成完整的气体循环气路,改变气体排出方向,气缸盖外端安装排气装置,泵体连接座外圆柱面设有螺纹及径向通孔,活塞泵内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活塞连体单向阀,活塞泵进口处设有转换接口;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密封性能好、安全稳定、适用范围广、经济环保等优点。
文档编号F15B15/18GK201433956SQ20092009711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2日
发明者陆显明 申请人:陆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