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压转换阀和具有该高低压转换阀的混凝土泵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0850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低压转换阀和具有该高低压转换阀的混凝土泵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具体地,涉及一种高低压转换阀和具有该高低压转换阀的混凝土泵送设备。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输送泵需要较大的泵送压力范围,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高压泵送和低压泵送的转换,因此,一般采用高低压转换装置来切换混凝土输送泵的输出压力。目前,高低压转换分三种方式1、拆换连接两个油缸的胶管来实现高低压转换; 2、采用旋转高低压转换阀来改变油路,以实现高低压转换;3、采用六个插装阀和一个电磁换向阀来实现高低压转换的电控。由于方式1操作不方便,泄油量较大等,现已很少采用。而方式3成本较高,系统复杂,故障率较高,所以通常采用方式2来实现高低压的转换。但是,这种方式在转换过程中油液容易泄漏,并且外部异物容易进入高低压转换阀内部,对混凝土输送泵的液压系统造成不良影响。C拟627^7Y公开了一种单阀块高低压转换装置,该高低压转换装置包括阀块体, 其中,所述阀块体侧面设有六个油口,分两行设三个通道,阀块体顶面装有可改变装配方向的端盖,该端盖上亦开设有可与阀块体上通道相对应且可与其相连通的三个通道。如图1 所示,一般使用的高低压转换阀包括上阀体ι和下阀体2,上阀体1与下阀体2对接并且通过多个紧固件7固定,上阀体1与下阀体2的接触面为平面。同时,在上阀体1和下阀体2 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8,该第二密封圈8通常为两个,以对高低压转换阀进行轴向密封。在进行高低压转换操作时,需要将多个紧固件7全部拆下,然后旋转上阀体1,使其转动到预定的位置,通常是旋转180°,从而使得高低压转换阀的油路改变,最终实现高低压转换。在此操作过程中,上阀体1和下阀体2分离,第二密封圈8失去密封的作用,上阀体1和下阀体2之间的密封失效,造成液压油的泄露和异物的掺入,造成系统工作不稳定。因此,需要一种密封性较好,能够避免高低压转换过程中的油液泄露的高低压转换阀。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低压转换阀和具有该高低压转换阀的混凝土泵送设备,该高低压转换阀密封性较好,能够避免高低压转换过程中的油液泄露。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高低压转换阀,该高低压转换阀包括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上阀体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下阀体上,其中,所述下阀体的上端形成有凹槽,所述上阀体的下部嵌入所述凹槽内。优选地,所述上阀体的下部的侧壁与所述下阀体的凹槽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0011]优选地,所述上阀体的下部的底壁与所述下阀体的凹槽的底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优选地,所述上阀体的下部的侧壁和所述下阀体的凹槽的侧壁平行于所述上阀体相对于所述下阀体转动的中心线。优选地,所述高低压转换阀还包括压盖,该压盖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下阀体上并将所述上阀体压紧到所述下阀体上。优选地,所述压盖包括顶部和从所述顶部向下延伸的侧部,该顶部与所述上阀体的上端面贴合,所述侧部的下端面与所述下阀体的上端面贴合。优选地,所述顶部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上阀体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操作杆,该操作杆穿过所述通孔伸出所述压盖。优选地,所述高低压转换阀还包括手柄,该手柄与所述操作杆连接。优选地,所述上阀体的下部具有凸台,该凸台嵌入到所述下阀体的凹槽内,所述上阀体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下阀体上。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混凝土泵送设备,该混凝土泵送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液压泵、高低压转换阀、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和油箱,其中,所述高低压转换阀为上面所述的高低压转换阀。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高低压转换阀能够在上阀体的下部嵌入下阀体的凹槽的状态下进行高低压转换,即在上阀体的下部位于下阀体的凹槽内的状态下,上阀体能够相对于下阀体转动,从而上阀体的下部的侧壁与下阀体的凹槽的侧壁配合,使得上阀体与下阀体之间形成径向密封,从而避免上阀体相对于下阀体转动时漏油,达到径向密封的效果。上阀体的下部和下阀体的凹槽可以形成为各种适合的形状,但是由于上阀体和下阀体都大致形成为圆柱形,以使得上阀体能够相对于下阀体转动,所以上阀体的下部和下阀体的凹槽也可以形成为相互适应的圆柱形,从而上阀体的下部能够在嵌入下阀体的凹槽内的状态下转动,并且上阀体的下部嵌入下阀体的凹槽内的部分能够起到密封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的高低压转换阀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高低压转换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高低压转换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泵送设备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泵送设备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高低压转换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高低压转换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剖视图;以及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高低压转换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
4[0032]1上阀体2下阀体3凹槽4第一密封圈5压盖6手柄7紧固件8第二密封圈9液压泵10油箱11操作杆12凸台13第一油缸14第二油缸51顶部52侧部ΚΙ, K2, K3, K4, K5, K6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如图2所示的上方、下方、左边、右边,“内、外”是指部件的内部、外部。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低压转换阀,该高低压转换阀包括上阀体1和下阀体2,所述上阀体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下阀体2上,以实现高低压转换,其中,所述下阀体2的上端形成有凹槽3,所述上阀体1的下部嵌入所述凹槽3内。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低压转换阀的下阀体2上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六个油口 K1-K6,上阀体1上设置有分别与六个油口 K1-K6相对应的油路,并且上阀体1内还设置有三个油路将油口 K1-K6两两连通。另外,上阀体1和下阀体2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8,该第二密封圈8起径向密封作用,防止油液从上阀体1和下阀体2之间泄漏。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泵送设备,该混凝土泵送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液压泵9、高低压转换阀、第一油缸13、第二油缸14和油箱10,其中,所述高低压转换阀为上面所述的高低压转换阀。其中,油口 K1、K2分别与液压泵9和油箱10连接,油口 Κ3、Κ4分别与第一油缸13 和第二油缸14的无杆腔连通,油口 Κ5、Κ6分别与第一油缸13和第二油缸14的有杆腔连
ο高低压切换是通过改变高低压转换阀的上阀体1和下阀体2之间的位置关系,以改变各油口之间的连通关系,从而改变液压系统的连接方式,实现压力油进出油缸的位置的改变。当压力油从第一油缸13的有杆腔进入第一油缸13推动活塞运动时,第一油缸13 的无杆腔和第二油缸14的无杆腔通过高低压转换阀连通,由于压力油的作用面积较小,混凝土输送泵的出口压力较小,而混凝土输送的速度较快,这种泵送状态为低压泵送状态;当压力油从第一油缸13的无杆腔进入第一油缸13推动活塞运动时,第一油缸13的有杆腔和第二油缸14的有杆腔通过高低压转换阀连通,由于压力油的作用面积较大,混凝土输送泵的出口压力较大,而混凝土输送的速度较慢,这种泵送状态为高压泵送状态。图4所示为低压泵送状态的混凝土泵送设备的示意图,低压泵送状态下高低压转换阀的油口 Κ3和Κ4、Κ1和Κ5、Κ2和Κ6分别连通。从液压泵9输出的压力油从油口 Kl进入高低压转换阀,并从油口 K5进入第一油缸13的有杆腔,推动活塞运动,从而压力油从第一油缸13的无杆腔流出,通过油口 K3进入高低压转换阀,再从油口 K4进入第二油缸14的无杆腔,推动活塞运动,从而压力油从第二油缸14的有杆腔流出,通过油口 K6进入高低压转换阀,再从油口 K2流回油箱10。图5所示为高压泵送状态的混凝土泵送设备的示意图,将图4所示位置的高低压转换阀的上阀体1相对于下阀体2旋转180°,从而液压系统从低压泵送状态转换到高压泵送状态。高压泵送状态下高低压转换阀的油口 K5和K6、Kl和K3、K2和K4分别连通。从液压泵9输出的压力油从油口 Kl进入高低压转换阀,并从油口 K3进入第一油缸13的无杆腔,推动活塞运动,从而压力油从第一油缸13的有杆腔流出,通过油口 K5进入高低压转换阀,再从油口 K6进入第二油缸14的有杆腔,推动活塞运动,从而压力油从第二油缸14的无杆腔流出,通过油口 K4进入高低压转换阀,再从油口 K2流回油箱10。本实用新型的高低压转换阀能够在上阀体1的下部嵌入下阀体2的凹槽3的状态下进行高低压转换,即在上阀体1的下部位于下阀体2的凹槽3内的状态下,上阀体1能够相对于下阀体2转动,从而上阀体1的下部的侧壁与下阀体2的凹槽3的侧壁配合,使得上阀体1与下阀体2之间形成径向密封,从而避免上阀体1相对于下阀体2转动时漏油,达到径向密封的效果。上阀体1的下部和下阀体2的凹槽3可以形成为各种适合的形状,但是由于上阀体1和下阀体2都大致形成为圆柱形,以使得上阀体1能够相对于下阀体2转动,所以上阀体1的下部和下阀体2的凹槽3也可以形成为相互适应的圆柱形,从而上阀体1的下部能够在嵌入下阀体2的凹槽3内的状态下转动,并且上阀体1的下部嵌入下阀体2的凹槽3 内的部分能够起到密封作用。为了加强上阀体1和下阀体2之间的密封效果,如图2和6-8所示,优选地,所述上阀体1的下部的侧壁与所述下阀体2的凹槽3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4。由于上阀体1的下部的侧壁与下阀体2的凹槽3的侧壁之间可以通过形状配合或者尺寸配合来进行密封,但是为了达到更加理想的密封效果,在上阀体1的下部的侧壁与下阀体2的凹槽3 的侧壁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4,以达到更好的径向密封效果。该第一密封圈4可以采用各种类型的密封圈,例如V型密封圈、0型密封圈和Y型密封圈等,只要能够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皆可。第一密封圈4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当设置多个第一密封圈4时,可以将多个第一密封圈4分别设置在上阀体1的下部的侧壁与下阀体2的凹槽3的侧壁之间的不同位置。为了方便第一密封圈4的安装和设置,优选地,在所述上阀体1的下部的侧壁上和 /或所述下阀体2的凹槽3的侧壁上具有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圈4设置在所述密封槽内。如图2和图7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高低压转换阀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下阀体2的凹槽3的侧壁上设置有密封槽,第一密封圈4容纳在该密封槽内,从而对上阀体1和下阀体2之间的连接进行密封。如图6和图8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高低压转换阀的第二实施方式和第四实施方式,上阀体1的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密封槽,第一密封圈4容纳在该密封槽内,从而对上阀体1和下阀体2之间的连接进行密封。另外,也可以在上阀体1的下部的侧壁和下阀体2的凹槽3的侧壁上分别设置相对应的密封槽,第一密封圈4容纳在相对应的密封槽内,从而对上阀体1和下阀体2之间的连接进行密封。当设置多个第一密封圈4时,多个第一密封圈4可以采用同一种方式设置,也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设置,只要能够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即可。为了进一步加强上阀体1和下阀体2之间的密封效果,如图2-8所示,优选地,所述上阀体1的下部的底壁与所述下阀体2的凹槽3的底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8。第一密封圈4对上阀体1和下阀体2进行径向密封,第二密封圈8对上阀体1和下阀体2进行轴向密封,从而达到双重密封的效果,密封性更好。同样地,第二密封圈8可以采用各种类型的密封圈,例如V型密封圈、0型密封圈和Y型密封圈等,只要能够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皆可。第二密封圈8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当设置多个第二密封圈4时,可以将多个第二密封圈4分别设置在上阀体1的下部的底壁与下阀体2的凹槽3的底壁之间的不同位置。由于上阀体1的下部的侧壁和下阀体2的凹槽3的侧壁可以是圆锥形的,也可以是圆柱形的,只要上阀体1和下阀体2之间能够相对转动即可。如图2和6-8所示,优选地, 所述上阀体1的下部的侧壁和所述下阀体2的凹槽3的侧壁平行于所述上阀体1相对于所述下阀体2转动的中心线。这样上阀体1的下部的侧壁和下阀体2的凹槽3的侧壁与上阀体1的下部的底壁和下阀体2的凹槽3的底壁垂直,能够更好的进行径向密封,密封效果更好。为了方便高低压转换阀的低压泵送状态和高压泵送状态之间的转换,如图2和图 6所示,优选地,所述高低压转换阀还包括压盖5,该压盖5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下阀体2上并将所述上阀体1压紧到所述下阀体2上。压盖5可通过卡接、紧固件连接等方式与下阀体2可拆卸地连接,同时将上阀体1压紧到下阀体2,使得两者连接紧密,避免漏油。当高低压转换阀需要进行低压泵送状态和高压泵送状态之间的转换时,将压盖5 从下阀体2拆卸出来,可以将压盖5拆下,也可以只将压盖5拆松,使得上阀体1和下阀体 2之间可以相对转动,从而将上阀体1相对于下阀体2旋转180°后,再将压盖5安装到下阀体2内,完成高低压转换。在上阀体1相对于下阀体2转动的过程中,上阀体1的下部在下阀体2的凹槽3 内转动,上阀体1的下部的底壁不应该超过第一密封圈4设置的高度,从而第一密封圈4能够发挥密封作用,避免密封失效。当在不同位置设置多个第一密封圈4时,上阀体1的下部的底壁不应该超过最高位置的第一密封圈4的高度,否则密封将失效,会造成油液泄露。为了方便压盖5与下阀体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如图2和图6所示,优选地,所述压盖5通过紧固件7紧固到所述下阀体2上。紧固件7通常采用螺栓或螺钉等,进行高低压转换时,将紧固件7从下阀体2中拧出,从而释放上阀体1和下阀体2之间的连接,以便上阀体1相对于下阀体2转动。另外,通过紧固件7与下阀体2之间的紧固力,可以上阀体 1和下阀体2之间的固定。为了便于压盖5与下阀体2之间的连接和上阀体1与下阀体2之间的紧固,如图2 和图6所示,优选地,所述压盖5包括顶部51和从所述顶部51向下延伸的侧部52,该顶部 51与所述上阀体1的上端面贴合,所述侧部52的下端面与所述下阀体2的上端面贴合。紧固件7从压盖5的侧部52穿过与下阀体2紧固,使得高低压转换阀的结构简单、稳固。压盖5的顶部51与上阀体1的上端面紧密贴合,通过紧固件7与压盖5的紧固力而对上阀体 1施加压力,从而使得上阀体1和下阀体2压紧配合,防止油液泄露。为了方便地操作上阀体1,使得上阀体1相对于下阀体2转动,如图2和图6所示, 优选地,所述顶部51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上阀体1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操作杆11,该操作杆 11穿过所述通孔伸出所述压盖5。在压盖5的顶部51上开孔,通孔可以为各种形状,只要操作杆11能够方便地穿过,使得操作杆11的上端伸出压盖5,从而操作操作杆11即可方便地转动上阀体1,使得高低压转换操作方便。操作杆11与上阀体1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例如螺纹连接或卡接),当不需要进行高低压转换操作时,操作杆11可以从上阀体1上拆卸下来;也可以为固定连接(例如焊接、粘接或者与上阀体1 一体成型)。操作杆11可以形成为各种形状和结构,例如沿直线延伸的杆或弯曲的杆,其可以竖直向上延伸,也可以倾斜向上延伸,只要能够方便地转动上阀体1皆可。当进行高低压转换操作时,操作操作杆11(例如转动操作杆11)使得上阀体1转动,从而完成高低压转换操作。为了进一步方便操作上阀体1,如图2和图6所示,优选地,所述高低压转换阀还包括手柄6,该手柄6与所述操作杆11连接。手柄6可以为各种常见的结构,例如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杆。手柄6与操作杆11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例如螺纹连接或卡接),当不需要进行高低压转换操作时,手柄6可以从操作杆11上拆卸下来;手柄6与操作杆11也可以为固定连接(例如焊接、粘接或者与上阀体1 一体成型)。操作杆11上部形成有通孔,以便手柄 6穿过而与操作杆11连接。这样以通孔为中心转动手柄6即可使得上阀体1转动,操作方便、省力。为了简化高低压转换阀的结构,如图7和图8所示,优选地,所述上阀体1的下部具有凸台12,该凸台12嵌入到所述下阀体2的凹槽3内,所述上阀体(1)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下阀体( 上。本实用新型的高低压转换阀的第三实施方式和第四实施方式不设置压盖5,而上阀体1的下部形成有凸台12,上阀体1和下阀体2相互配合,凸台12嵌入到下阀体2的凹槽3内,凸台12的侧壁和凹槽3的侧壁之间形成径向密封,从而在凸台12的侧壁和/或凹槽3的侧壁上设置第一密封圈4进行密封。为了方便上阀体1与下阀体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如图7和图8所示,优选地,所述上阀体1通过紧固件7紧固到所述下阀体2上。紧固件7通常采用螺栓或螺钉等,进行高低压转换时,将紧固件7从下阀体2中拧出,从而释放上阀体1和下阀体2之间的连接, 以便上阀体1相对于下阀体2转动。另外,通过紧固件7与下阀体2之间的紧固力,可以将上阀体1和下阀体2之间固定。由于上阀体1的凸台12和下阀体2的凹槽3可以是圆锥形的,也可以是圆柱形的,只要上阀体1和下阀体2之间能够相对转动即可。如图7和图8所示,优选地,所述凸台12和所述凹槽3为相互匹配的圆柱形。这样上阀体1的凸台12的侧壁和下阀体2的凹槽3的侧壁与上阀体1的凸台12的底壁和下阀体2的凹槽3的底壁垂直,能够更好的进行径向密封,密封效果更好。同时,上阀体1相对于下阀体2的转动更方便、灵活。当进行高低压转换时,上阀体1的凸台12在下阀体2的凹槽3内转动,并且上阀体1的凸台12的底壁不超过第一密封圈4设置的高度,从而第一密封圈4能够发挥密封作用,起到防止油液泄露的作用。在本实用新型的高低压转换阀的第三实施方式和第四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操作上阀体1转动,优选地,所述上阀体1上连接有手柄6 (未图示)。手柄6可以为各种常见的结构,例如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杆。手柄6可以采用各种方式与上阀体1连接,例如焊接、粘接或者与上阀体1 一体成型,转动手柄6即可使得上阀体1转动,操作方便、省力。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泵送设备可以采用上面描述的任何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以及各实施方式的组合的高低压转换阀,其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所保护的范围。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高低压转换阀,该高低压转换阀包括上阀体(1)和下阀体O),所述上阀体(1) 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下阀体( 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体( 的上端形成有凹槽(3),所述上阀体(1)的下部嵌入所述凹槽(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压转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1)的下部的侧壁与所述下阀体O)的凹槽(3)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低压转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1)的下部的底壁与所述下阀体O)的凹槽(3)的底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低压转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1)的下部的侧壁和所述下阀体O)的凹槽(3)的侧壁平行于所述上阀体(1)相对于所述下阀体( 转动的中心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低压转换阀,其特征在于,该高低压转换阀还包括压盖(5),该压盖( 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下阀体(2)上并将所述上阀体(1)压紧到所述下阀体⑵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低压转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 包括顶部(51)和从所述顶部(51)向下延伸的侧部(52),该顶部(51)与所述上阀体(1)的上端面贴合,所述侧部(5 的下端面与所述下阀体O)的上端面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低压转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51)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上阀体(1)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操作杆(11),该操作杆(11)穿过所述通孔伸出所述压盖(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低压转换阀,其特征在于,该高低压转换阀还包括手柄(6),该手柄(6)与所述操作杆(1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低压转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1)的下部具有凸台(12),该凸台(12)嵌入到所述下阀体O)的凹槽(3)内,所述上阀体(1)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下阀体(2)上。
10.一种混凝土泵送设备,该混凝土泵送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液压泵(9)、高低压转换阀、第一油缸(13)、第二油缸(14)和油箱(10),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低压转换阀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低压转换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低压转换阀,该高低压转换阀包括上阀体(1)和下阀体(2),所述上阀体(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下阀体(2)上,其中,所述下阀体(2)的上端形成有凹槽(3),所述上阀体(1)的下部嵌入所述凹槽(3)内。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高低压转换阀的混凝土泵送设备。该高低压转换阀密封性较好,能够避免高低压转换过程中的油液泄露。
文档编号F15B13/02GK202228451SQ201120306439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2日
发明者李沛林, 王巧云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