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塑料制品成型机械用的缓冲油缸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制品成型机械的动力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制品成型机械用的缓冲油缸结构。
背景技术:
塑料制品成型机用的油缸可通过并不限于以下例举的专利见诸,ZL01244534. 7(移模机构)、ZL01244535. 5 (结构改进的开合模油缸)、ZL200420027711. X (塑料中空成型机的合模锁紧机构)、ZL200920035666. 5 (中空塑料成型机的合模锁紧机构)、 ZL201020157649. I (开、合模机构)、ZL201020157674. X (中空塑料制品成型机的磁力合模油缸)和ZL201120312034.6 (抱肘式开合模机构)等等。而塑料制品成型机如注塑机和吹塑机,等等。通常情况下,为了提高塑料制品的制造效率,往往要求油缸的动作速度与之相适应,但是,油缸的缸柱运动速度愈快,则油缸的惯性冲击也愈大,甚至出现撞缸现象。以前述的移模机构(ZL01244534. 7)和结构改进的开合模油缸(ZL01244535. 5)为例,若要获得快速的移模、开合模效果,那么无疑取决于油缸动作的敏捷程度,否则无法达到高效率生产塑料制品的目的。因此油缸的缓冲问题长期以来困扰于业界,并且期望解决。本申请人进行了文献检索,检取有以下两篇代表性的专利文献一是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125902Y推荐的“油缸缓冲装置”;二是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854535A提供的“一种液压柱塞油缸缓冲装置”。上述CN2011259025Y是在油缸的油缸腔内壁设置一凸起,并且将该凸起对应于油缸的进回油口的部位,当活塞(专利称柱塞)下行到凸起位置时,活塞与油缸之间的间隙变小,并且在活塞继续下降时,将进回油口关闭,使回油阻力逐渐增大,活塞的下降速度逐渐变慢。当活塞下行到接近油缸底部时,因进回油口被完全封闭,活塞下降(下行)速度趋于零,从而能避免活塞末端与油缸相撞(具体中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2页最后两段)。上述CN1854535A是在油缸的缸腔底部设置一缓冲柱,并且在活塞(专利称柱塞)朝向缓冲柱的一端开设一与缓冲柱容配的缓冲油腔,当活塞下行时,缓冲柱进入缓冲油腔,缓冲油腔中的压力油从缓冲柱与缓冲油腔的配合间隙溢出,直至由进回油口引出(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4页最后一段)。上述两项专利方案均具有对柱塞(习惯称油缸柱)良好的缓冲作用,虽然结构不同,但客观上发挥了异曲同工之效。然而这两项专利方案存在以下通弊一是由于无法对缓冲程度进行合理调节,因此适用性差,因为作为塑料制品成型机械,随着塑料制品的形状、尺寸乃至用途的不同,相应的模具也不同,于是在更换模具后即模具发生变化后,如果缓冲力保持不变,那么对柱塞的缓冲作用难以发挥。道理十分简单,模具大,质量重,其惯性相对大,在缓冲过程中,柱塞末端的出油量应相应增大,反之同例;二是由于柱塞容易损坏,因此影响油缸的作用寿命,以CN201125902Y为例,柱塞在上、下运动的过程中会与凸起之间产生摩擦,易使柱塞和/或凸起致损,失去应有的缓冲作用,以CN1854535A为例,缓冲柱与缓冲油腔的腔壁存在摩擦之虞;三是由于结构相对复杂,例如均需对油缸内部进行改良,因此制造较为烦琐。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长期而有益的探索,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对油缸柱的缓冲速度实施调节而藉以体现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有利于避免油缸柱产生摩擦而藉以保护油缸和有益于简化结构而藉以保障制造及装配方便的塑料制品成型机械用的缓冲油缸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塑料制品成型机械用的缓冲油缸结构,包括具有尾座并且在尾座上构成有缓冲油腔的油缸缸体和设置在油缸缸体的油腔内的油缸柱,其中在油缸柱朝向所述尾座的一端端部扩设有一直径大于油缸柱直径的油缸柱活塞头,在油缸柱活塞头上设置有用于使油缸柱活塞头与油腔的内壁密封配合的并且将油腔分隔为前腔室和后腔室的活塞头密封圈,而在尾座的侧部开设有一与所述后腔室相通的进出油孔,进出油孔与所述缓冲油腔相通,而缓冲油腔与所述后腔室相通,特征在于在所述油缸柱活塞头朝向所述缓冲油腔一侧的表面并且居于该一侧的表面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缓冲柱,该缓冲柱与所述的缓冲油腔相对应,当所述的油缸柱向所述油腔外伸展时,缓冲柱退出缓冲油腔,而当油缸柱向油腔内回缩时,缓冲柱进入缓冲油腔内,在所述尾座上并且位于尾座的同一侧开设有一出油孔和一回油孔,出油孔与所述后腔室相通,而回油孔与所述缓冲油腔相通,在尾座的外壁上并且在对应于出油孔和回油孔的位置设置有一用于将出油孔与回油孔彼此导通的压力油流量调节机构,该压力油流量调节机构同时与出油孔以及回油孔相通,藉由该压力油流量调节机构对出油孔进入回油孔的压力油流量大小进行控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缓冲柱的直径自所述油缸柱活塞头朝向所述尾座的方向逐渐窄缩而构成为圆锥台体的形状。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压力油流量调节机构包括阀体和阀杆,阀体与所述尾座固定,并且同时对应于所述的出油孔和回油孔,在该阀体上开设有一第一油道和一第二油道,第一油道的一端与所述的出油孔相通,另一端与第二油道的一端相通,而第二油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回油孔相通,阀杆以螺纹配设在阀体上,该阀杆的一端在途经第一油道后探入到第二油道内,并且在该阀杆的所述一端端部构成有一用于控制第一、第二油道之间的间隙大小的阀门,而阀杆另一端伸展到阀体外并且固定有一调节手轮。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尾座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出油孔与所述第一油道之间的部位嵌设有第一密封圈;而在尾座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回油孔与所述第二油道之间的部位嵌设有一第二密封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当油缸柱向油缸缸体的油腔内回缩时,后腔室内的压力油快速从进出油孔引出,当缓冲柱进入缓冲油腔时,将后腔室与缓冲油腔阻断,后腔室内的压力油以小流量的状态经出油孔进入压力油流量调节机构,经压力油流量调节机构通过回油孔进入缓冲油腔,由进出油孔泄出,从而达到对油缸柱的缓冲作用,不会出现撞击尾座的现象;在油缸柱运动的过程中,缓冲柱不存在与油缸缸体之间的摩擦现象,不会损及油缸缸体;结构简单并且易于制造和安装。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图I所示的压力油流量调节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 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敬请参见图1,给出了具有尾座11的油缸缸体1,申请人虽然在图I中仅仅示出了油缸缸体的尾座11,但是并不会对油缸缸体I还存在有前座产生困惑,因为依据公知常识,油缸缸体I是通过一组固定杆15而严格地限定在尾座11与前座之间的。油缸缸体I的缸腔构成内油腔12,该油腔12内设置上下移动(以图示位置状态为例)的油缸柱2。前述的尾座11构成有一缓冲油腔111,并且在尾座11的侧部开设有一进出油孔112,进出油孔112供配设进出油接头(图中未示出),进出油接头经管路与油泵或类似的液压油装置连接。在前述的油缸柱2朝向尾座11的一端端部扩设有一直径比油缸柱2的直径大的油缸柱活塞头21,在油缸柱活塞头21的壁体上设置有一组活塞头密封圈211,由该一组活塞头密封圈211使油缸柱活塞头21与油腔12的内壁形成密封,并且由活塞头密封圈211配合油缸柱活塞头21而使前述的油腔12分隔成前腔室121和后腔室122,后腔室122与前述的缓冲油腔111相通。更具体地讲,前述的进出油孔112与缓冲油腔111相通,而缓冲油腔111与后腔室122相通。请继续见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的油缸柱活塞头21朝向缓冲油腔111的一侧的表面并且居于该一侧表面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缓冲柱212,具体而目,缓冲柱212与油缸柱活塞头21 —体制作,冋样,油缸柱活塞头21与油缸柱2—体成形。由图所示,缓冲柱212与缓冲油腔111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缓冲柱212的直径自油缸柱活塞头21朝向尾座11的方向逐渐窄缩而构成为圆锥台的形状。当油缸柱2向油腔12外伸展时,即朝着背离缓冲油腔111的方向位移时,则缓冲柱212退出缓冲油腔111,反之,当油缸柱2向油缸缸体I的油腔12内回缩时,即朝着缓冲油腔111的方向位移时,缓冲柱212探入缓冲油腔111内。在前述的尾座11上并且位于尾座11的同一侧分别开设有一出油孔113和一回油孔114,出油孔113与后腔室122相通,而回油孔114则与缓冲油腔111相通。为了使出、回油孔113、114之间导通并且实现压力油流量可调控,因此在尾座11的外壁上并且在对应于出、回油孔113、114的位置固定有一压力油流量调节机构3,该压力油流量调节机构3既与出油孔113相通,又与回油孔114相通,藉由压力油流量调节机构3对出油孔113进入回油孔114的压力油的流量大小实施调节。请参见图2并且继续结合图1,压力油流量调节机构3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一阀体31和一阀杆32,阀体31用螺钉313与尾座11固定,并且同时对应于前述的出、回油孔113、114部位。在阀体31上开设有一第一油道311和一第二油道312,第一油道311的一端与出油孔113相对应并且相通,第一油道311的另一端与第二油道312的一端相通,而第二油道312的另一端与前述的回油孔114相对应并且相通。阀杆32以螺纹配合的方式配设在阀体31上,该阀杆32的一端即图2所示状态的左端在途经第一油道311后探出到第二油道312内,具体而言探入到第一、第二油道311、312的交界部位,并且构成有一用于控制第一、第二油道311、312之间的间隙大小的阀门321,阀杆32的另一端即图示位置状态的右端伸展到阀体31外并且固定有一调节手轮322。优选地,在尾座11上并且在对应于出油孔113与第一油道311之间的部位嵌设有一第一密封圈13,以及在尾座11上并且在对应于回油孔114与第二油道312之间的部位嵌设有一第二密封圈14。藉由第一、第二密封圈13、14起到防止压力油从阀体31与尾座11之间的配合间隙处渗出。当油缸柱2朝着尾座11的方向运动时,即油缸柱2向油缸缸体I的油腔12内回 缩时,油腔12的后腔室122内的压力油快速进入尾座11的缓冲油腔111并且由进出油孔112引出。在该过程中,当缓冲柱212进入缓冲油腔111内时,则由缓冲柱212将后腔室122与缓冲油腔111之间的通路阻断,此时,后腔室122内的压力油只能以小流量但大压力的方式或称状态从出油孔113进入阀体31的第一油道311,进入第一油道311内的压力油经第二油道312进入回油孔114,由回油孔114引入缓冲油腔111,进而由进出油孔112引出(泄出),从而体现对油缸柱2的缓冲作用。第一、第二油道311、312之间的液压油即压力油的流量大小通过对调节手轮322的调节实现,具体地讲,顺时针或逆时针操作调节手轮322,可控制流量的增大或减小,以便适应对大小不同的惯性冲击的缓冲。例如当塑料制品成型机的模具大且质量重时,则将第一、第二油道311、312之间的通道间隙调得相对大一点,反之同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除了可以应用于任何结构形式的塑料制品成型机械夕卜,还可用于其它类似的凡需使用油缸的设备上。
权利要求1.一种塑料制品成型机械用的缓冲油缸结构,包括具有尾座(11)并且在尾座(11)上构成有缓冲油腔(111)的油缸缸体(I)和设置在油缸缸体(I)的油腔(12)内的油缸柱(2),其中在油缸柱(2)朝向所述尾座(11)的一端端部扩设有一直径大于油缸柱(2)直径的油缸柱活塞头(21),在油缸柱活塞头(21)上设置有用于使油缸柱活塞头(21)与油腔(12)的内壁密封配合的并且将油腔(12)分隔为前腔室(121)和后腔室(122)的活塞头密封圈(211),而在尾座(11)的侧部开设有一与所述后腔室(122)相通的进出油孔(112),进出油孔(112)与所述缓冲油腔(111)相通,而缓冲油腔(111)与所述后腔室(122)相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缸柱活塞头(21)朝向所述缓冲油腔(111) 一侧的表面并且居于该一侧的表面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缓冲柱(212),该缓冲柱(212)与所述的缓冲油腔(111)相对应,当所述的油缸柱⑵向所述油腔(12)外伸展时,缓冲柱(212)退出缓冲油腔(111),而当油缸柱⑵向油腔(12)内回缩时,缓冲柱(212)进入缓冲油腔(111)内,在所述尾座(11)上并且位于尾座(11)的同一侧开设有一出油孔(113)和一回油孔(114),出油孔(113)与所述后腔室(122)相通,而回油孔(114)与所述缓冲油腔(111)相通,在尾座(11)的外壁上并且在对应于出油孔(113)和回油孔(114)的位置设置有一用于将出油孔(113)与回油孔(114)彼此导通的压力油流量调节机构(3),该压力油流量调节机构(3)同时与出油孔(113)以及回油孔(114)相通,藉由该压力油流量调节机构(3)对出油孔(113)进入回油孔(114)的压力油流量大小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塑料制品成型机械用的缓冲油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柱(212)的直径自所述油缸柱活塞头(21)朝向所述尾座(11)的方向逐渐窄缩而构成为圆锥台体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塑料制品成型机械用的缓冲油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油流量调节机构⑶包括阀体(31)和阀杆(32),阀体(31)与所述尾座(11)固定,并且同时对应于所述的出油孔(113)和回油孔(114),在该阀体(31)上开设有一第一油道(311)和一第二油道(312),第一油道(311)的一端与所述的出油孔(113)相通,另一端与第二油道(312)的一端相通,而第二油道(312)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回油孔(114)相通,阀杆(32)以螺纹配设在阀体(31)上,该阀杆(32)的一端在途经第一油道(311)后探入到第二油道(312)内,并且在该阀杆(32)的所述一端端部构成有一用于控制第一、第二油道(311、312)之间的间隙大小的阀门(321),而阀杆(32)另一端伸展到阀体(31)外并且固定有一调节手轮(3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制品成型机械用的缓冲油缸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尾座(1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出油孔(113)与所述第一油道(311)之间的部位嵌设有第一密封圈(13);而在尾座(1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回油孔(114)与所述第二油道(312)之间的部位嵌设有一第二密封圈(14)。
专利摘要一种塑料制品成型机械用的缓冲油缸结构,属于塑料制品成型机械的动力源技术领域。包括具有尾座并且在尾座上构成有缓冲油腔的油缸缸体和设置在油缸缸体的油腔内的油缸柱,在油缸柱的一端扩设有油缸柱活塞头,在油缸柱活塞头上设置活塞头密封圈,在尾座的侧部开设进出油孔,特点在油缸柱活塞头朝向缓冲油腔一侧的表面构成有缓冲柱,在尾座上开设出油孔和回油孔,在尾座的外壁上设置有压力油流量调节机构,该压力油流量调节机构同时与出油孔以及回油孔相通,藉由该压力油流量调节机构对出油孔进入回油孔的压力油流量大小进行控制。优点不会出现撞击尾座的现象;不会损及油缸缸体;结构简单并且易于制造和安装。
文档编号F15B15/22GK202789849SQ20122046027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1日
发明者吴国春, 刘俊 申请人: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