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货车用气液助力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511916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路货车用气液助力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货车用气液助力装置,它包括增压装置、液压缸、控制阀门组成、气源转换系统、底座和固定装置;所述增压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液压缸,所述增压装置的输入端通过所述气源转换系统连接所述控制阀门组成;位于所述增压装置底部还设置有所述底座,在所述增压装置周向外部还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在铁路货车车体上的所述固定装置;所述控制阀门组成上通过管路还连接有用于连通大气的气口。本发明能够助力SQ系列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在需要时调整上层地板位置,实现结构改变,以适应不同的货物需要。本发明可以广泛在铁路货车领域中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铁路货车用气液助力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货车用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在SQ系列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上使用的铁路货车用气液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铁路货车SQ系列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部分车型上层地板无法调整,部分车型虽然可以调整上层地板的位置,但由于上层地板重量较大,主要依靠人力操作千斤顶或倒链完成,较为困难。但由于运输的汽车高度各有不同,以及运输其它类型货物所需的高度不尽相同,有调整上层地板位置的需要。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货车用气液助力装置,该装置能够助力SQ系列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在需要时调整上层地板位置,实现结构改变,以适应不同的货物需要。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路货车用气液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增压装置、液压缸、控制阀门组成、气源转换系统、底座和固定装置;所述增压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液压缸,所述增压装置的输入端通过所述气源转换系统连接所述控制阀门组成;位于所述增压装置底部还设置有所述底座,在所述增压装置周向外部还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在铁路货车车体上的所述固定装置;所述控制阀门组成上通过管路还连接有用于连通大气的气口。
[0005]所述增压装置包括推出增压缸、第一缸筒、第一活塞组成、第一缸盖、第一法兰、第二法兰、连接缸、第二缸筒、第三法兰、第四法兰、回复增压缸、第三缸筒、第二活塞组成和第二缸盖;所述推出增压缸的第一缸筒侧壁上安装有第一气口和第一液口,所述第一气口通过所述控制阀门组成连通气源,所述第一液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液压缸上的一液口连通;位于所述第一气口处,所述第一缸筒底部与所述第一活塞组成之间形成第一气腔,所述第一气腔的出入口为所述第一气口 ;位于所述第一液口处,所述第一缸盖、第一活塞组成侧壁与所述第一缸筒侧壁之间形成第一液腔,所述第一液腔的出入口为所述第一液口 ;所述第一缸筒通过所述第一法兰、第二法兰与所述连接缸的第二缸筒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缸筒中部设置有呼吸口 ;所述第二缸筒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法兰、第四法兰连接所述回复增压缸的第三缸筒,在所述第三缸筒靠近所述第四法兰一端侧壁上安装有第二液口,所述第二液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液压缸上的另一液口连通;在所述第三缸筒底部上安装有第二气口,位于所述第二气口处,所述第三缸筒底部与所述第二活塞组成之间形成第二气腔,所述第二气腔的出入口为所述第二气口 ;位于所述第二液口处,所述第二缸盖、第二活塞组成侧壁与所述第三缸筒侧壁之间形成第二液腔,所述第二液腔的出入口为所述第二液口。
[0006]位于所述增压装置附近的管路通过软管扎带将管路固定在所述增压装置的外侧,位于所述液压缸附近的管路也通过所述软管扎带将管路固定在所述液压缸外侧。[0007]所述液压缸包括液压缸筒、缸筒支撑座、液压杆和液压杆支撑座;所述液压缸筒底端安装有所述缸筒支撑座,所述缸筒支撑座安装在SQ系列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的下层地板上表面;所述液压缸筒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液压杆,位于所述液压缸筒两端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液压缸第一液口、液压缸第二液口,所述液压缸第一液口与所述增压装置的第二液口连通,所述液压缸第二液口与所述增压装置的第一液口连通;所述液压杆的端部将所述液压缸筒内部分割成液压缸第一液腔和液压缸第二液腔,位于所述液压缸筒顶端的液压缸第一液腔出入口为所述液压缸第一液口,位于所述液压缸筒另一端的液压缸第二液腔出入口为所述液压缸第二液口 ;在所述液压杆的端部还安装有所述液压杆支撑座,所述液压杆支撑座安装在SQ系列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的上层地板下表面。
[0008]所述气源转换系统包括气源转换阀门、风缸、阀门和单向阀;所述气源转换阀门的一个输入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风缸,所述风缸的进气口通过管路连接列车管,且所述列车管与所述风缸之间的管路上还连接有所述阀门;所述气源转换阀门的另一个输入口安装有所述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上设置有用于外接压力空气源的气源气口 ;所述气源转换阀门的输出口经所述控制阀门组成连接所述增压装置的第一气口或第二气口。
[0009]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由于采用增压装置、液压缸、控制阀门组成和气源转换系统构成,利用列车管内压力空气或外接压力空气源为动力,通过增压装置将压强放大,采用液压传动,助力SQ系列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调整上层地板位置,实现结构改变。2、本发明由于通过增压装置带动液压缸工作,进而助力SQ系列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在需要时调整上层地板位置,实现结构改变以适应不同的货物需要。
3、本发明由于增压装置采用推出增压缸、连接缸和回复增压缸构成,通过控制阀门组成控制其压力空气的流向,进而可大幅度提高液压传动部分的压强,增大输出力。4、本发明由于在增压装置的连接缸上设置有呼吸口,当呼吸口需要通过控制阀门组成从大气中吸气维持气压平衡时,由于通过控制阀门组成向大气排气且排气量远大于吸气量,故呼吸口吸入的是第一气腔或者第二气腔排出的气体,因此没有外界大气因呼吸进入连接缸,避免了因大气中的灰尘造成连接缸内污染。本发明可以广泛在铁路货车领域中应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发明的增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0013]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货车用气液助力装置,利用列车管内压力空气或外接压力空气源为动力,助力SQ系列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调整上层地板位置,实现结构改变。本发明包括增压装置1、液压缸4、气源转换系统5、控制阀门组成6、底座7和固定装置8。增压装置1的输出端连接液压缸4,用于驱动液压缸4工作;增压装置1的输入端通过气源转换系统5连接控制阀门组成6,由控制阀门组成6来控制压力空气的流向,进而控制液压缸4的伸出和回复。位于增压装置1底部还设置有底座7,用于支撑增压装置1以方便其安装;在增压装置1周向外部还设置有固定装置8,用来将增压装置1固定在铁路货车车体上。其中,控制阀门组成6上通过管路还连接有气口 61,用于连通大气用。
[0014]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增压装置1可以放大压力源的压强,增大输出力,其包括推出增压缸10、第一缸筒11、第一活塞组成12、第一缸盖13、第一法兰14、第二法兰15、连接缸16、第二缸筒17、第三法兰18、第四法兰19、回复增压缸20、第三缸筒21、第二活塞组成22和第二缸盖23,其中,第一缸筒11、第一活塞组成12、第一缸盖13、第一法兰14、第三缸筒21构成推出增压缸10 ;第二缸筒17、第三法兰18和第二法兰15构成连接缸16 ;第三缸筒21、第二活塞组成22、第二缸盖23、第四法兰19构成回复增压缸20。
[0015]推出增压缸10的第一缸筒11侧壁上安装有第一气口 24和第一液口 25,第一气口 24通过控制阀门组成6连通大气或压力空气源,第一液口 25通过管路与液压缸4上的一液口连通;且位于第一气口 24处,第一缸筒11底部与第一活塞组成12之间形成第一气腔26,第一气腔26的出入口为第一气口 24 ;位于第一液口 25处,第一缸盖13、第一活塞组成12侧壁与第一缸筒11侧壁之间形成第一液腔27,第一液腔27的出入口为第一液口 25。第一缸筒11通过第一法兰14、第二法兰15与连接缸16的第二缸筒17 —端连接,第二缸筒17中部设置有呼吸口 28,呼吸口 28通过控制阀门组成6与大气始终连通,可以保持第二缸筒17内部压强等于大气压强。连接缸16的第二缸筒17另一端通过第三法兰18、第四法兰19连接回复增压缸20的第三缸筒21,在第三缸筒21靠近第四法兰19 一端侧壁上安装有第二液口 29,第二液口 29通过管路与液压缸4上的另一液口连通;在第三缸筒21底部上安装有第二气口 30,第二气口 30通过控制阀门组成6连通大气或压力空气源。位于第二气口 30处,第三缸筒21底部与第二活塞组成22之间形成第二气腔31,第二气腔31的出入口为第二气口 30 ;位于第二液口 29处,第二缸盖23、第二活塞组成22侧壁与第三缸筒21侧壁之间形成第二液腔32,第二液腔32的出入口为第二液口 29。当第一气腔26或第二气腔31内有压力空气,第一活塞组成12或第二活塞组成22推出时,连接缸16可以容纳第一活塞组成12或第二活塞组成22的推出部分,且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外界大气因呼吸进入。其中,第一气腔26或第二气腔31内可充入来自列车管内压力空气或外接压力空气,第一液腔27或第二液腔32内的液压油用来驱动液压缸4,第一液腔27或第二液腔32内的液压油的压强远大于第一气腔26或第二气腔31内的压强,即第一气腔26或第二气腔31内为气压传动-低压部分,第一液腔27或第二液腔32内为液压传动-高压部分。
[0016]上述各实施例中,如图1所不,液压缸4包括液压缸筒41、缸筒支撑座42、液压杆43和液压杆支撑座44。液压缸筒41底端安装有缸筒支撑座42,缸筒支撑座42安装在SQ系列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的下层地板上表面。液压缸筒41另一端活动连接液压杆43,位于液压缸筒41两端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液压缸第一液口 45、液压缸第二液口 46,液压缸第一液口 45与增压装置1的第二液口 29连通,液压缸第二液口 46与增压装置1的第一液口25连通;并由液压杆43的端部将液压缸筒41内部分割成液压缸第一液腔47和液压缸第二液腔48两个液腔,位于液压缸筒41顶端的液压缸第一液腔47出入口为液压缸第一液口45,位于液压缸筒41另一端的液压缸第二液腔48出入口为液压缸第二液口 46。在液压杆43的端部还安装有液压杆支撑座44,液压杆支撑座44安装在SQ系列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的上层地板下表面。使用时,通过液压缸第二液口 46向液压缸第二液腔48充入液压油时,液压杆43推出,通过液压缸第一液口 45向液压缸第一液腔47充入液压油时,液压杆43回复。[0017]上述各实施例中,气源转换系统5包括气源转换阀门51、风缸52、阀门53和单向阀54。气源转换阀门51用来控制气源的种类,可以在列车管压力空气和外接压力空气源之间进行转换;气源转换阀门51的一个输入口通过管路连接风缸52,风缸52的进气口通过管路连接列车管55,通过风缸52可储存来自列车管55的压力空气;且列车管55与风缸52之间的管路上还连接有阀门53,通过阀门53可以控制风缸52和列车管55之间的关闭或连通。气源转换阀门51的另一个输入口安装有单向阀54,单向阀54上设置有气源气口56,通过气源气口 56外接压力空气源,单向阀54可以防止列车管55内压力空气通过气源转换阀门51漏泄。气源转换阀门51的输出口经控制阀门组成6连接增压装置1的第一气口 24或第二气口 30,为增压装置1提供压力空气源。
[0018]上述各实施例中,位于增压装置1附近的管路通过软管扎带9将管路固定在增压装置1的外侧,位于液压缸4附近的管路也通过软管扎带9将管路固定在液压缸4外侧。
[0019]综上所述,本发明在使用时有非工作状态、伸出过程和回复过程三个工作状态,其具体工作过程分别如下:
[0020]非工作状态:即为没有气源动力,本发明的铁路货车用气液助力装置维持既有状态不做改变。
[0021]伸出过程:即液压缸4的液压杆43伸出的过程;在此过程,首先通过气源转换阀门51来控制气源的种类,然后通过控制阀门组成6使第一气口 24连通压力空气源,第二气口 30连通大气;压力空气通过第一气口 24进入推出增压缸10的第一气腔26,第一气腔26内的压力空气作用于第一活塞组成12,由于连接缸16内部始终连通大气,所以第一液腔27内的压强远大于第一气腔26内的压强,完成增压过程;第一液腔27内的液压油通过第一液口 25、连接管路、液压缸第二液口 46进入液压缸4的液压缸第二液腔48,推动液压杆43推出;同时液压缸第一液腔47内的液压油通过液压缸第一液口 45、连接管路、第二液口 29进入第二液腔32,推动第二活塞组成22,第二气腔31中的空气通过第二气口 30排出,为回复过程做好准备。此过程可以在支承座42和支承座44之间产生推力,此推力可以助力调整SQ系列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的上层地板的位置,实现结构改变。
[0022]回复过程:即液压缸4的液压杆43回复的过程,在此过程,首先通过气源转换阀门51来控制气源的种类,然后通过控制阀门组成6使第二气口 30连通压力空气源,第一气口 24连通大气;压力空气通过第二气口 30进入回复增压缸20的第二气腔31,第二气腔31内的压力空气作用于第二活塞组成22,由于连接缸16内部始终连通大气,所以第二液腔32内的压强远大于第二气腔31内的压强,完成增压过程;第二液腔32内的液压油通过第二液口 29、连接管路、液压缸第一液口 45进入液压缸4的液压缸第一液腔47,推动液压杆43回复;同时液压缸第二液腔48内的液压油通过液压缸第二液口 46、连接管路、第一液口 25进入第一液腔27,推动第一活塞组成12,第一气腔26中的空气通过第一气口 24排出,为推出过程做好准备。此过程可以在支承座42和支承座44之间产生拉力,此拉力可以助力调整SQ系列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的上层地板的位置,实现结构改变。
[0023]在推出过程或回复过程,当呼吸口 28需要通过控制阀门组成6从大气中吸气维持气压平衡时,由于同时第一气腔26或者第二气腔31同时通过控制阀门组成6向大气排气且排气量远大于吸气量,故呼吸口 28吸入的是第一气腔26或者第二气腔31排出的气体,所以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没有外界大气因呼吸进入连接缸16,避免了因大气中的灰尘造成连接缸16内污染。
[0024]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各部件的结构和连接方式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发明原理对个别部件的连接和结构进行的改进和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
【权利要求】
1.一种铁路货车用气液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增压装置、液压缸、控制阀门组成、气源转换系统、底座和固定装置;所述增压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液压缸,所述增压装置的输入端通过所述气源转换系统连接所述控制阀门组成;位于所述增压装置底部还设置有所述底座,在所述增压装置周向外部还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在铁路货车车体上的所述固定装置;所述控制阀门组成上通过管路还连接有用于连通大气的气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货车用气液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装置包括推出增压缸、第一缸筒、第一活塞组成、第一缸盖、第一法兰、第二法兰、连接缸、第二缸筒、第三法兰、第四法兰、回复增压缸、第三缸筒、第二活塞组成和第二缸盖;所述推出增压缸的第一缸筒侧壁上安装有第一气口和第一液口,所述第一气口通过所述控制阀门组成连通气源,所述第一液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液压缸上的一液口连通;位于所述第一气口处,所述第一缸筒底部与所述第一活塞组成之间形成第一气腔,所述第一气腔的出入口为所述第一气口 ;位于所述第一液口处,所述第一缸盖、第一活塞组成侧壁与所述第一缸筒侧壁之间形成第一液腔,所述第一液腔的出入口为所述第一液口 ;所述第一缸筒通过所述第一法兰、第二法兰与所述连接缸的第二缸筒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缸筒中部设置有呼吸口 ;所述第二缸筒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法兰、第四法兰连接所述回复增压缸的第三缸筒,在所述第三缸筒靠近所述第四法兰一端侧壁上安装有第二液口,所述第二液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液压缸上的另一液口连通;在所述第三缸筒底部上安装有第二气口,位于所述第二气口处,所述第三缸筒底部与所述第二活塞组成之间形成第二气腔,所述第二气腔的出入口为所述第二气口 ;位于所述第二液口处,所述第二缸盖、第二活塞组成侧壁与所述第三缸筒侧壁之间形成第二液腔,所述第二液腔的出入口为所述第二液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货车用气液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增压装置附近的管路通过软管扎带将管路固定在所述增压装置的外侧,位于所述液压缸附近的管路也通过所述软管扎带将管路固定在所述液压缸外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货车用气液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增压装置附近的管路通过软管扎带将管路固定在所述增压装置的外侧,位于所述液压缸附近的管路也通过所述软管扎带将管路固定在所述液压缸外侧。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铁路货车用气液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包括液压缸筒、缸筒支撑座、液压杆和液压杆支撑座;所述液压缸筒底端安装有所述缸筒支撑座,所述缸筒支撑座安装在SQ系列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的下层地板上表面;所述液压缸筒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液压杆,位于所述液压缸筒两端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液压缸第一液口、液压缸第二液口,所述液压缸第一液口与所述增压装置的第二液口连通,所述液压缸第二液口与所述增压装置的第一液口连通;所述液压杆的端部将所述液压缸筒内部分割成液压缸第一液腔和液压缸第二液腔,位于所述液压缸筒顶端的液压缸第一液腔出入口为所述液压缸第一液口,位于所述液压缸筒另一端的液压缸第二液腔出入口为所述液压缸第二液口 ;在所述液压杆的端部还安装有所述液压杆支撑座,所述液压杆支撑座安装在SQ系列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的上层地板下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铁路货车用气液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转换系统包括气源转换阀门、风缸、阀门和单向阀;所述气源转换阀门的一个输入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风缸,所述风缸的进气口通过管路连接列车管,且所述列车管与所述风缸之间的管路上还连接有所述阀门;所述气源转换阀门的另一个输入口安装有所述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上设置有用于外接压力空气源的气源气口 ;所述气源转换阀门的输出口经所述控制阀门组成连接所述增压装置的第一气口或第二气口。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铁路货车用气液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转换系统包括气源转换阀门、风缸、阀门和单向阀;所述气源转换阀门的一个输入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风缸,所述风缸的进气口通过管路连接列车管,且所述列车管与所述风缸之间的管路上还连接有所述阀门;所述气源转换阀门的另一个输入口安装有所述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上设置有用于外接压力空气源的气源气口;所述气源转换阀门的输出口经所述控制阀门组成连接所述增压装置的第一气 口。
【文档编号】F15B11/072GK103671309SQ201310681602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2日
【发明者】于建刚, 廖小平 申请人: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