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缸防尘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缸防尘装置,其包括:缸体,其内设置有活塞;活塞杆,其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另一端自所述缸体内伸出所述缸体外;防尘套,其套设在所述缸体外部的活塞杆上,所述防尘套一端与所述活塞杆固定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缸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油缸防尘装置,通过在活塞杆和缸体之间设置防尘套,能够防止外部灰尘随活塞杆的运动进入到缸体内部对缸体造成的堵塞,同时也避免了活塞杆的损坏,保证了活塞杆和缸体运动的灵活性。
【专利说明】一种油缸防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防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缸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在使用模具压制工件的过程中,由于工件上会带有一定的灰尘,压制完成后,工件上的灰尘会沿着下顶缸缸体的内壁进入到油缸中,这些灰尘会粘附到活塞杆,在活塞杆运动过程中容易出现划痕,同时落入到油缸内的灰尘也会堵塞活塞,给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同时大大的增加了生产成本。
[0003]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做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尘效果好的油缸防尘装置。
[0005]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油缸防尘装置,其包括:缸体,其内设置有活塞;
[0006]活塞杆,其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另一端自所述缸体内伸出所述缸体外;
[0007]防尘套,其套设在所述缸体外部的活塞杆上,所述防尘套一端与所述活塞杆固定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缸体连接。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还包括补偿顶杆,其设置在所述活塞杆的端部并与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补偿顶杆的端部设置有螺帽。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缸体的端部开设有开孔,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孔伸出所述缸体外,其中,所述开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螺帽的直径。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尘套包括:
[0011]第一密封部,其与所述活塞杆轴向密封连接;
[0012]第二连接部,其沿所述活塞杆径向并与所述缸体的端部连接;
[0013]位于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褶皱部和侧部,所述侧部是自所述褶皱部向两侧延伸形成。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活塞杆沿轴向进行上下运动,带动所述防尘套的褶皱部随活塞杆进行上下运动,所述褶皱部带动其两侧的侧部沿所述活塞杆轴向相对于所述褶皱部张开或闭合运动,进而完成所述防尘套的伸长或压缩运动。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褶皱部包括外褶皱部和内褶皱部,相邻侧部的延长线形成的夹角为30°至90°。
[00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褶皱部与所述活塞杆之间间隔有间隙。
[00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密封部是固设在所述轴向活塞杆的外围。[00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缸体的端部通过螺栓连接。
[00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缸体的端部具有间隙。
[00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油缸防尘装置,通过在活塞杆和缸体之间设置防尘套,能够防止外部灰尘随活塞杆的运动进入到缸体内部对缸体造成的堵塞,同时也避免了活塞杆的损坏,保证了活塞杆和缸体运动的灵活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油缸防尘装置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发明的防尘套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25]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油缸防尘装置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防尘装置包括缸体1、活塞杆2、防尘套3、补偿顶杆4以及螺帽5。
[0026]所述缸体I位于下顶缸6内,缸体I内设置有活塞(未图示),所述活塞与所述活塞杆2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2自所述缸体I端部11的开孔(未图示)伸出缸体I外部。所述活塞将所述缸体I分为两个腔室(未图示),通过腔室内的液压油的压力推动所述活塞做往复运动,进而所述活塞带动与所述活塞相连接的活塞杆2做往复运动。
[0027]所述活塞杆2自所述缸体I内伸出所述缸体I的端部11。所述活塞杆2 —端伸入所述缸体I内与活塞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补偿顶杆4相连接,所述补偿顶杆4的端部设置有螺帽5,所述螺帽5可以遮挡其上方落下来的部分灰尘,所述补偿顶杆4用于补偿活塞杆2的长度,当活塞杆2由活塞带动向缸体I内运动时,如所述活塞杆2完全进入缸体I内,所述补偿顶杆4也向缸体I内运动,此时由于所述补偿顶杆4的直径小于所述活塞杆2的直径,使得所述补偿顶杆4与缸体I端部的开孔存在较大的间隙,其中,所述螺帽5的直径大于所述缸体I端部11开孔的直径,因此,当补偿顶杆4进入缸体I内时,所述螺帽5可以防止上面的灰尘通过缸体I端部11上的开孔落入缸体I内。
[0028]防尘套3,其套设在所述缸体I外部的活塞杆2上,并随活塞杆2 —起运动,所述防尘套3 —端与所述活塞杆2固定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缸体I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尘套3为弹性材料制成。请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的防尘套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防尘套3包括第一密封部311、第二连接部312、位于所述第一密封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12之间的褶皱部313和侧部314。所述第一密封部311是固设在所述轴向活塞杆2的外围并与所述活塞杆2密封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部311与所述活塞杆2的连接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和固定装置(未图示),通过该固定装置可以将防尘套3牢固的锁附在所述活塞杆2上,密封圈起到密封不漏气的作用。在另一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一密封部311与所述活塞杆2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只要能是两者密封连接即可。[0029]所述褶皱部313包括外褶皱部3131和内褶皱部3132,所述侧部314是自所述褶皱部313向两侧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密封部311与所述活塞杆2轴向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12沿所述活塞杆2径向并与所述缸体I的端部11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褶皱部3132与所述活塞杆2之间间隔有一定间隙,该间隙能够保证在所述防尘套3受到压缩时,所述内褶皱部3132不会与所述活塞杆2相接触,防止活塞杆2外部被防尘套3划伤而变得不光滑,进而影响运动。两相邻侧部314的延长线形成的夹角为30°至90°,在该夹角范围内,当所述防尘套3受到压缩时更容易压缩空气。在其他实施例中,两相邻侧部314的延长线形成的夹角为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0030]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312与所述缸体I的端部1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12与所述缸体I的端部具有间隙。需要说明的是,当活塞杆2处于静止状态时,所述防尘套3处于自然状态(即不受压缩或拉伸状态),此时,所述防尘套3内的气体压强与外部压强相等,所述防尘套3的第二连接部312时紧贴在所述缸体I的端部11上,即第二连接部312与缸体I的端部11是密封的,不存在间隙的;当活塞杆2往下运动,所述防尘套3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防尘套3内的空气由于受压缩压强变大,由于内外的压强差,所述第二连接部312受到一个内部的推力作用,使得所述第二连接部312与缸体I的端部11之间没有螺栓连接的部分会出现微小的间隙,位于防尘套3内的带有灰尘的气体通过该微小的间隙就被顺利的吹出,当防尘套3内部压强等于所述外部压强时,所述第二连接部312自动与所述缸体I的端部11贴合,防止外部灰尘通过第二连接部312进入防尘套内;当活塞杆2往上运动,所述防尘套3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防尘套3内的空气由于受压缩压强变小,防尘套3外部压强增大,此时,防尘套3外部的大部分大气压会直接作用在所述第二连接部312上,虽然也会有少量的灰尘进入防尘套3,但是这些少量的灰尘随即会随着活塞杆2的向下运动又因防尘套3受压缩而被吹出去,同样起到了防尘的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312与所述缸体I端面11之间具有的间隙是很微小的,并且该间隙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本领域的实际需要所能够设计的范围。
[0031]请继续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运动原理如下:所述缸体I的液压油推动所述活塞运动,所述活塞带动与之连接的所述活塞杆2沿轴向进行上下运动,所述活塞杆2带动所述防尘套3的第一密封部311与活塞杆2 —起做上下运动,然后所述防尘套3由于受到拉伸和压缩作用,使得所述防尘套3的褶皱部313随活塞杆2进行上下运动,所述褶皱部313进一步带动所述防尘套3的侧部314沿所述活塞杆2轴向相对于所述褶皱部313张开或闭合运动,进而完成所述防尘套3的伸长或压缩运动。
[0032]本实用新型的油缸防尘装置,通过在活塞杆和缸体之间设置防尘套,能够防止外部灰尘随活塞杆的运动进入到缸体内部对缸体造成的堵塞,同时也避免了活塞杆的损坏,保证了活塞杆和缸体运动的灵活性。
[0033]上述说明已经充分揭露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改动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前述【具体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油缸防尘装置,其包括: 缸体,其内设置有活塞; 活塞杆,其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另一端自所述缸体内伸出所述缸体外; 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防尘套,其套设在所述缸体外部的活塞杆上,所述防尘套一端与所述活塞杆固定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缸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补偿顶杆,其设置在所述活塞杆的端部并与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补偿顶杆的端部设置有螺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缸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的端部开设有开孔,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开孔伸出所述缸体外,其中,所述开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螺帽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套包括: 第一密封部,其与所述活塞杆轴向密封连接; 第二连接部,其沿所述活塞杆径向并与所述缸体的端部连接; 位于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褶皱部和侧部,所述侧部是自所述褶皱部向两侧延伸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缸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杆沿轴向进行上下运动,带动所述防尘套的褶皱部随活塞杆进行上下运动,所述褶皱部带动其两侧的侧部沿所述活塞杆轴向相对于所述褶皱部张开或闭合运动,进而完成所述防尘套的伸长或压缩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缸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褶皱部包括外褶皱部和内褶皱部,相邻侧部的延长线形成的夹角为30°至9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缸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褶皱部与所述活塞杆之间间隔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缸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是固设在所述轴向活塞杆的外围。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缸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缸体的端部通过螺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缸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缸体的端部具有间隙。
【文档编号】F15B15/20GK203717528SQ201420007398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7日
【发明者】宋银生, 朱彦 申请人:江苏大洋精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