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液控制阀组件及电液控制回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液控制阀组件及电液控制阀回路。该电液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一换向阀、流量稳定器和补油阀,第一换向阀包括阀体和底板,底板的进油口、回油口、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分别与阀体内的进油腔、第一工作油腔、第二工作油腔连通,流量稳定器和补油阀嵌设于底板上,流量稳定器的进油口与第一换向阀的回油腔以及回油口连通,补油阀的出油口与第一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腔以及第二工作油口连通。通过上述方式,可通过流量稳定器来控制流过流量稳定器的液压介质的体积等于第一油缸的中心腔减小的体积,使得在双油缸或多油缸的液压机械中,第一油缸与第二油缸之间的运动是独立的,防止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同时运动。
【专利说明】—种电液控制阀组件及电液控制回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液控制阀组件及电液控制回路。
【背景技术】
[0002]在大中吨位液压汽车起重机中,为了保证起重机的起吊高度,伸缩臂通常采用两级伸缩油缸。油缸I的活塞杆将油缸I分成有杆腔、无杆腔和中心腔,油缸II的活塞杆将油缸II分成有杆腔和无杆腔。其中油缸I的有杆腔和油缸II的有杆腔流体连通,油缸II的无杆腔和油缸I的中心腔通过平衡阀流体连通。进一步的,为了灵活地控制任一油缸的伸出和缩回,通常采用电液控制阀组件实现对两个油缸进行相互切换。
[0003]现有电液换向阀组件包括背压阀,与油缸I的中心腔连接。背压阀需要预设固定的背压值,当中心腔输出的液压介质的流量压力大于该背压值时,液压介质通过背压阀输回到油箱。但是,若该背压值设置得过大,在油缸I的活塞杆缩回时,通过背压阀的液压介质远小于中心腔输出的液压介质,导致油缸I和油缸II之间有压力差,中心腔的液压介质容易流入油缸II的无杆腔,导致油缸II的活塞杆伸出;若该背压值设置得过小,在油缸I的活塞杆缩回时,通过背压阀的液压介质多于中心腔的液压介质,油缸II的无杆腔的液压介质输出,导致油缸II的活塞杆同步缩回。即油缸II容易跟随油缸I运动。另一方面,背压阀口径较小,当液压介质流过背压阀时,背压阀产生的震动频率高,容易与主阀过载阀共振而产生尖叫。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液控制阀组件及电液控制回路,能够在双油缸或多油缸的液压机械中,防止油缸同时运动,并且能够防止出现过载阀共振而产生尖叫。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液控制阀组件,该电液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一换向阀、流量稳定器和补油阀,第一换向阀包括阀体和固定于阀体下方的底板,底板与阀体相背的一侧设有进油口、回油口、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进油口、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分别与第一换向阀的阀体内的进油腔、第一工作油腔、第二工作油腔流体连通,流量稳定器和补油阀嵌设于底板上,流量稳定器的进油口与第一换向阀的回油腔以及回油口流体连通,补油阀的出油口与第一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腔以及第二工作油口流体连通。
[0006]其中,补油阀的进油口与流量稳定器的出油口流体连通。
[0007]其中,流量稳定器邻近流量稳定器的进油口处设置有液压连接件,液压连接件将流量稳定器的进油口与第一换向阀的回油口连接。
[0008]其中,流量稳定器包括阀套和设于阀套之内的阀芯和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接阀套,弹性件的另一端接阀芯,阀芯上设置有可变通路,可变通路的一端与流量稳定器的进油口流体连通,可变通路的另一端通过弹性件的伸缩量而改变与流量稳定器的回油口流体连通的大小。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液控制回路,该电液控制回路包括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电液控制阀组件、第一平衡阀、第二平衡阀以及主阀,其中,第一油缸包括形成在第一缸体内的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杆,第二油缸包括形成在第二缸体内的第二活塞以及第二活塞杆,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杆将第一缸体分成第一无杆腔、第一有杆腔以及中心腔,第二活塞将第二缸体分成第二无杆腔和第二有杆腔,其中,第二无杆腔通过第一平衡阀与中心腔流体连通,第二有杆腔和第一有杆腔流体连通;其中:电液控制阀组件为上述的电液控制阀组件,第一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通过第二平衡阀与第一无杆腔流体连通,第一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中心腔流体连通,第一换向阀的进油口与主阀的第一工作油口流体连通,第一换向阀的回油口与流量稳定器的进油口流体连通,流量稳定器的出油口与主阀的回油口流体连通。
[0010]其中,流量稳定器的进油口的内径大于流量稳定器的出油口的内径。
[0011]其中,流量稳定器的流量为5L/min。
[0012]其中,第一换向阀为三位四通换向阀,电液控制阀组件还包括第二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的进油口和回油口分别连接三位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当第一活塞杆伸出、缩回以及第二活塞杆缩回时,第二换向阀控制三位四通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和进油口流体连通,三位四通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和回油口流体连通,当第二活塞杆伸出时,第二换向阀控制三位四通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和回油口流体连通,三位四通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和进油口流体连通。
[0013]其中,补油阀的进油口和流量稳定器的出油口均与主阀的回油口流体连通,主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第一油缸的第一有杆腔流体连通,补油阀的出油口与中心腔流体连通。
[0014]其中,电液控制回路还包括背压阀,主阀的回油口进一步与背压阀的第一油口流体连通,背压阀的第二油口与油箱流体连通。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电液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一换向阀和流量稳定器,其中,流量稳定器的进油口与第一换向阀的回油腔以及回油口连通。因此,可通过流量稳定器来控制流过流量稳定器的液压介质的体积等于流过第一换向阀的回油口的液压介质的体积,当将该电液控制阀组件应用到双油缸或多油缸的液压机械中,可通过流量稳定器来控制流过流量稳定器的液压介质的体积等于第一油缸的中心腔减小的体积,使得油缸与油缸之间的运动是独立的,防止油缸同时运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液控制回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液控制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流量稳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液控制回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液控制阀回路10包括油缸11、电液控制阀组件12、第一平衡阀13、第二平衡阀14以及主阀15。
[0020]其中,油缸11包括第一油缸110,第一油缸110包括形成在第一缸体111内的第一活塞112以及第一活塞杆113。第一活塞112和第一活塞杆113将第一缸体111分成第一无杆腔114、第一有杆腔115和中心腔116。具体而言,第一活塞112和第一活塞杆113均为空心结构,并且流体连通,形成中心腔116。第一缸体111内设置连通油路117,连通油路117的一端设置在第一缸体111的一侧并穿透第一缸体111的侧壁,连通油路117的另一端与中心腔116流体连通。
[0021]油缸11还包括第二油缸220,第二油缸220包括形成在第二缸体221内的第二活塞222以及第二活塞杆223。第二活塞222将第二缸体221分成第二无杆腔224以及第二有杆腔225。
[0022]本实施例中,第二油缸220的第二无杆腔224通过第一平衡阀13以及连通油路117与第一油缸110的中心腔116流体连通,第二油缸220的第二有杆腔225和第一油缸110的第一有杆腔115流体连通。
[0023]本实施例中,电液控制阀组件12用于控制第一油缸110和第二油缸220工作。其中,电液控制阀组件12包括第一换向阀121和流量稳定器122。其中,第一换向阀121的第一工作油口 a通过第二平衡阀14与第一油缸110的第一无杆腔114流体连通,第一换向阀121的第二工作油口 b与第一油缸110的中心腔116流体连通,第一换向阀121的进油口Pl与主阀15的第一工作油口 B流体连通,第一换向阀121的回油口 Tl与流量稳定器122的进油口 P2流体连通,流量稳定器122的出油口 T2与主阀15的回油口 TO流体连通。
[0024]请一并参阅图2,第一换向阀121具体包括端盖1211、阀杆1212、阀体1213以及固定于阀体1213下方的底板1214。其中,底板1214与阀体1213相背的一侧设有进油口 P1、回油口 Tl、第一工作油口 a和第二工作油口 b。进油口 P1、第一工作油口 a和第二工作油口b分别与第一换向阀121的阀体1211内的进油腔P’、第一工作油腔a’、第二工作油腔b’连通。流量稳定器122嵌设于底板1214的一端。流量稳定器122的进油口 P2与第一换向阀121的回油腔T’以及回油口 Tl流体连通。
[0025]请一并参阅图3,流量稳定器122包括阀套123和设于阀套123之内的阀芯124和弹性件125,弹性件125的一端接阀套123,弹性件125的另一端接阀芯124,阀芯124上设置有可变通路126,可变通路126的一端01与流量稳定器122的进油口 P2流体连通,可变通路126的另一端02通过弹性件125的伸缩量而改变与流量稳定器122的出油口 T2流体连通的大小。具体而言,可变通路126的一端01的内径小于流量稳定器122的进油口 P2的内径。当没有液压介质,例如液压油从流量稳定器122的进油口 P2流入可变通路126时,此时阀芯124处于原始状态,可变通路126的另一端02和流量稳定器122的出油口 T2完全流体连通。当液压油从流量稳定器122的进油口 P2进入后,因可变通路126的一端01不能及时传输完,产生了压力,导致弹性件125受力回缩从而拉动阀芯124运动,使得阀芯124遮挡了一部分流量稳定器122的出油口 T2,从而改变了可变通路126的另一端02与流量稳定器122的出油口 T2连通的口径的大小。因此,可通过改变可变通路126的另一端02与流量稳定器122的出油口 T2连通的口径的大小来调节流量稳定器126输出的液压油的体积。
[0026]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油缸110的第一活塞杆113缩回时,可通过电液控制阀组件12中的流量稳定器122来控制流过流量稳定器122的液压介质的体积等于第一油缸110的中心腔116减小的体积,防止第一油缸110的运动干扰到第二油缸220的运动,从而防止第二油缸220跟随第一油缸110同时运动。
[0027]可选的,本实施例的电液控制阀组件12还包括补油阀129,请再参阅图2,补油阀129嵌设于底板1214的另一端,补油阀129的出油口 T3与第一换向阀121的第二工作油腔b’以及第二工作油口 b流体连通,补油阀129的进油口 P3与流量稳定器122的回油口 T2流体连通。
[0028]请参阅图1,在电液控制阀组件12外部,补油阀129的进油口 P3和流量稳定器122的出油口 T2均与主阀15的回油口 TO流体连通,补油阀129的出油口 T3与中心腔116流体连通。
[0029]本实施例中,补油阀129为单向补油阀。
[0030]可选的,流量稳定器122的进油口 P2的内径大于流量稳定器122的出油口 T2的内径。
[0031]可选的,流量稳定器122邻近流量稳定器122的进油口 P2处设置有液压连接件127,液压连接件127将流量稳定器122的进油口 P2与第一换向阀121的回油口 Tl连接起来。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27为螺堵,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127还可以为其他具有连接功能的元件。
[0032]可选的,弹性件125为弹簧或其他具有弹性力的元件。
[0033]可选的,第一换向阀121为液控换向阀,并且为三位四通换向阀。请再参阅图2,阀杆1212会在三个位置之间移动,第一换向阀121具有四个油口。
[0034]可选的,电液控制阀组件12还包括第二换向阀128,请一起参阅图1和图2,第二换向阀128的进油口 P5和出油口 T5分别连接第一换向阀121的第一控制端X和第二控制端Y。第二换向阀128的进油口 P5和出油口 T5用于控制第一换向阀121的第一工作油口
a、第二工作油口 b、进油口 Pl和回油口 Tl之间的流体连通。具体而言,当第一活塞杆113伸出、缩回以及第二活塞杆223缩回时,第二换向阀128的进油口 P5和出油口 T5控制第一换向阀121的第一工作油口 a和进油口 Pl流体连通,第一换向阀121的第二工作油口 b和回油口 Tl流体连通;当第二活塞杆223伸出时,第二换向阀128的进油口 P5和出油口 T5控制第一换向阀121的第一工作油口 a和回油口 Tl流体连通,第一换向阀121的第二工作油口 b和进油口 Pl流体连通。
[0035]其中,第二换向阀128优选为电磁阀。
[0036]可选地,第一平衡阀13和第二平衡阀14均包括单向阀和溢流阀,当第一活塞杆113或第二活塞杆223伸出时,对应的平衡阀的单向阀打开,溢流阀不起作用,当第一活塞杆113或第二活塞杆223缩回时,对应的平衡阀的单向阀关闭,溢流阀开始溢流。
[0037]可选的,电液控制回路10还包括背压阀16,主阀15的回油口 TO与背压阀16的进油口 P4流体连通,背压阀16的回油口 T4与油箱200流体连通。
[0038]可选的,主阀15的第二工作油口 A与第一油缸110的有杆腔115流体连通。本实施例中,主阀15的第一工作油口 B和第二工作油口 A均分别接一可选择单元(图未示),例如换向阀等,该选择单元进一步分别连接油箱200和通过液压泵与液压油源流体连通。
[0039]本实施例中,油缸11还可以为两个以上,当油缸11多于两个时,相应地增加第一换向阀121和第二换向阀128的数量即可,其连接关系如前文所述。
[0040]以下将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电液控制回路10的工作原理:
[0041]电液控制阀组件12用于控制第一油缸110和第二油缸220工作,主阀15用于控制油缸具体地工作状态,即控制油缸的活塞杆伸出或缩回。
[0042]具体而言,当需第一油缸110的第一活塞杆113伸出时,第一油缸110的第一无杆腔114和中心腔116的体积变大,第一有杆腔115的体积变小。则第二换向阀128的控制第一换向阀121的第一工作油口 a和进油口 Pl流体连通,第二工作油口 b和回油口 Tl流体连通。主阀15通过第一工作油口 B提供液压介质例如液压油,液压油通过第一换向阀121的进油口 Pl和第一工作油口 a后进一步通过第二平衡阀14,进而进入第一油缸110的第一无杆腔114。第一油缸110的第一有杆腔115通过主阀15的第二工作油口 A卸油。第一油缸100的中心腔116通过补油阀129补油。
[0043]其中,背压阀16的进油口 P4向补油阀129的进油口 P3和流量稳定器122的出油口 T2提供背压,保证补油阀129顺利进行补油,防止中心腔116的液压油因自重掉下,从而防止第一活塞杆113出现爬行现象。进一步的,因为背压阀16只需提供向补油阀129的进油口 P3和流量稳定器122的出油口 T2提供背压,该背压较小,因此,背压阀16的口径通常设计得比较大,震动频率通常会较小,而主阀15的震动频率通常会较大,由此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背压阀与主阀过载阀共振产生的过载阀尖叫的问题。
[0044]当需控制第一油缸110的第一活塞杆113缩回时,第一油缸110的第一无杆腔114和中心腔116的体积变小,第一有杆腔115的体积变大。第二换向阀128控制第一换向阀121的第一工作油口 a与进油口 Pl流体连通,第一换向阀121的第二工作油口 b与出油口Tl流体连通。此时,第二平衡阀14产生移位,其溢流阀起作用。
[0045]第一油缸110的第一无杆腔114的液压油通过移位后的第二平衡阀14后进一步通过第一换向阀121的第一工作油口 a与进油口 Pl以及主阀15的第一工作油口 B而回到油箱200。主阀15的第二工作油口 A提供液压油到第一油缸110的第一有杆腔115。中心腔116的液压油通过第一换向阀121的第二工作油口 b与回油口 Tl后进一步通过流量稳定器122而回到油箱200。
[0046]其中,流量稳定器122可控制流过流量稳定器122的液压油的体积等于中心腔116减小的体积,即中心腔116输出的液压油可实时从流量稳定器122中输出。
[0047]具体而言,油缸的伸出和缩回是不能带载伸出和缩回的,因此在油缸缩回时通常是快速缩回。因此,根据第一油缸Iio的第一活塞杆113缩回时的时间以及中心腔116减小的体积的大小来设置流量稳定器122的流速。而流量稳定器122的流速则通过流量稳定器122的进油口 P2的内径的大小、可变通路126的一端01的内径的大小、出油口 T2的内径的大小以及弹性件125的弹性系数来设置。
[0048]举例而言,第一油缸110的第一活塞杆113在I分钟(min)左右完成缩回。而在第一油缸110的第一活塞杆113缩回时,中心腔116减小的体积例如为5L。则预先设置流量稳定器122的流速为5L/min,使得流过流量稳定器122的液压油的体积等于中心腔116减小的体积。进而防止中心腔116输出的液压油不能及时从流量稳定器122输出而产生液压后通过第一平衡阀13往第二油缸220的第二无杆腔224跑,或者第二油缸220的第二无杆腔224的液压油往中心腔116跑。因此,能够避免第一油缸110和第二油缸220同时运动。
[0049]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控制流过流量稳定器122的液压油的体积刚好等于中心腔116减小的体积,因此,流量稳定器122还可设置为流过流量稳定器122的液压油的体积小于中心腔116减小的体积。流过流量稳定器122的液压油的体积与中心腔116减小的体积的差值必须小于一预设的值,该预设的值具体在设计的时候由弹性件125的弹性系数和第一平衡阀13的背压值等因素决定。
[0050]当需控制第二油缸220的第二活塞杆223伸出时,第二油缸220的第二无杆腔224的体积变大,第二有杆腔225的体积变小。第二换向阀128控制第一换向阀121的第二工作油口 b和进油口 Pl流体连通,第一工作油口 a和回油口 Tl流体连通。主阀15通过第一工作油口 B提供液压油,进入中心腔116后通过第一平衡阀13进入第二油缸220的第二无杆腔224。第二油缸220的第二有杆腔225通过第一油缸110的第一有杆腔115卸油。
[0051]当需控制第二油缸220的第二活塞杆223缩回时,第二油缸220的第二无杆腔224的体积变小,第二有杆腔225的体积变大。第二换向阀128控制第一换向阀121的第二工作油口 b和回油口 Tl流体连通,第一工作油口 a和进油口 Pl流体连通。此时,第一平衡阀13移位,其溢流阀起作用。主阀15通过第二工作油口 A提供液压油到第一油缸110的第一有杆腔115,进一步输送给第二油缸220的第二有杆腔225。第二油缸220的第二无杆腔224的液压油通过移位后的第一平衡阀13输送到中心腔116,进一步通过第一换向阀121的第二工作油口 b和回油口 Tl以及流量稳定器122输出。
[0052]综上所述,实用新型的液压控制回路10在第一油缸110的第一活塞杆113缩回时,可通过电液控制阀组件12中的流量稳定器122来控制流过流量稳定器122的液压介质的体积等于第一油缸110的中心腔116减小的体积,防止第一油缸110的运动干扰到第二油缸220的运动,从而防止第二油缸220跟随第一油缸110同时运动。
[0053]另一方面,通过背压阀16向补油阀129的进油口 P3和流量稳定器122的出油口T2提供背压,保证补油阀129顺利进行补油,防止中心腔116的液压油因自重掉下,从而防止第一活塞杆113出现爬行现象。进一步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背压阀与主阀过载阀共振产生的过载阀尖叫的问题。
[005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液控制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向阀(121)、流量稳定器(122)和补油阀(129),所述第一换向阀(121)包括阀体(1213)和固定于所述阀体(1213)下方的底板(1214),所述底板(1214)与所述阀体(1213)相背的一侧设有进油口(Pl )、回油口(Tl )、第一工作油口(a)和第二工作油口(b),所述进油口(P1)、所述第一工作油口(a)和所述第二工作油口(b)分别与所述第一换向阀(121)的阀体(1211)内的进油腔(P’)、第一工作油腔(a’)、第二工作油腔(b’)流体连通,所述流量稳定器(122)和所述补油阀(129)嵌设于所述底板(1214)上,所述流量稳定器(122)的进油口(P2)与所述第一换向阀(121)的回油腔(T’)以及所述回油口(Tl)流体连通,所述补油阀(129)的出油口(T3)与所述第一换向阀(121)的第二工作油腔(b’ )以及所述第二工作油口(b)流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控制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油阀(129)的进油口(P3)与所述流量稳定器(122)的出油口(T2)流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控制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稳定器(122)邻近所述流量稳定器(122)的进油口(P2)处设置有液压连接件(127),所述液压连接件(127)将所述流量稳定器(122)的进油口(P2)与所述第一换向阀(121)的回油口(Tl)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控制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稳定器(122)包括阀套(123)和设于所述阀套(123)之内的阀芯(124)和弹性件(125),所述弹性件(125)的一端接所述阀套(123),所述弹性件(125)的另一端接所述阀芯(124),所述阀芯(124)上设置有可变通路(126),所述可变通路(126)的一端(Ol)与所述流量稳定器(122)的进油口(P2)流体连通,所述可变通路(126)的另一端(02)通过所述弹性件(125)的伸缩量而改变与所述流量稳定器(122 )的回油口( T2 )流体连通的大小。
5.—种电液控制回 路,所述电液控制回路包括第一油缸(110)、第二油缸(220)、电液控制阀组件(12)、第一平衡阀(13)、第二平衡阀(14)以及主阀(15),其中,所述第一油缸(110)包括形成在第一缸体(111)内的第一活塞(112)和第一活塞杆(113),第二油缸(220)包括形成在第二缸体(221)内的第二活塞(222)以及第二活塞杆(223),所述第一活塞(112)和所述第一活塞杆(113)将所述第一缸体(111)分成第一无杆腔(114)、第一有杆腔(115)以及中心腔(116),所述第二活塞(222)将所述第二缸体(221)分成第二无杆腔(224)和第二有杆腔(225),其中,所述第二无杆腔(224)通过第一平衡阀(13)与所述中心腔(116)流体连通,所述第二有杆腔(225)和所述第一有杆腔(115)流体连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液控制阀组件(12)为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液控制阀组件,所述第一换向阀(121)的第一工作油口(a)通过第二平衡阀(14)与所述第一无杆腔(114)流体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121)的第二工作油口(b)与所述中心腔(116)流体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121)的进油口(Pl)与主阀(15)的第一工作油口( B )流体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121)的回油口(Tl)与所述流量稳定器(122)的进油口(P2)流体连通,所述流量稳定器(122)的出油口(T2)与所述主阀(15)的回油口(TO)流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液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稳定器(122)的进油口(P2)的内径大于所述流量稳定器(122)的出油口的内径(T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液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稳定器的流量为5L/mirio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液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阀(121)为三位四通换向阀,所述电液控制阀组件(12)还包括第二换向阀(128),所述第二换向阀(128)的进油口(P5)和回油口(T5)分别连接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控制端(X)和第二控制端(Y),当第一活塞杆(113)伸出、缩回以及所述第二活塞杆(223)缩回时,所述第二换向阀(128)控制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a)和进油口(Pl)流体连通,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b)和回油口(Tl)流体连通,当所述第二活塞杆(223)伸出时,所述第二换向阀(128)控制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a)和回油口(Tl)流体连通,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第二工作油口(b)和进油口(Pl)流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液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油阀(129)的进油口(P3)和所述流量稳定器(122)的出油口(T2)均与所述主阀(15)的回油口(TO)流体连通,所述主阀(15)的第二工作油口(A)与所述第一油缸(110)的第一有杆腔(115)流体连通,所述补油阀(129)的出油口(T3)与所述中心腔(116)流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液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液控制回路还包括背压阀(16 ),所述主阀(15 )的回油口( TO )进一步与所述背压阀(16 )的进油口(P4)流体连通,所述背压阀(16 )的 回油口( T4)与油箱(200 )流体连通。
【文档编号】F15B11/00GK203670318SQ201420027753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6日
【发明者】潘文华, 李广东, 张攸长 申请人:常德中联重科液压有限公司,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