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向离心叶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4069发布日期:2020-05-26 17:22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向离心叶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向离心叶轮。



背景技术:

离心通风机用于将轴向气流转变成周向气流,而离心通风机叶轮是离心通风机的重要部件。现有技术中,后向离心通风机被广泛用于对声学品质要求较高的领域,随着空气动力学的不断进步,各种通风机的叶轮研发都在采用更新颖的设计已获得更高的效率、更低的噪声、更高的声学品质。对于后向离心叶轮而言,效率和噪音往往是相斥的,高效率往往将带来较高的噪音。现有的后向离心叶轮的结构是前盘入口端采用光滑圆弧封闭结构的设计,这样的设计会使前盘入口与叶轮进口处具有间隙,间隙部分就会有较大的气流速度,从而在间隙部分就会产生较大噪音并且还可能产生啸叫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后向离心叶轮,包括前盘、后盘及位于所述前盘和所述后盘之间的叶片,所述前盘入口端设有一系列间隔设置的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单个凸起的形状沿轴向的宽度与高度逐渐缩小。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的前端高度为所述前盘的板厚的0.75~1.25倍。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的轴向长度为总长度的10%~20%。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的弧长宽度与未凸起的弧长宽度之比小于0.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前盘入口端设有一系列间隔设置的凸起,改变了原有的前盘入口端光滑圆弧封闭结构的设计,从而减小前盘入口与叶轮进口处径向间隙中的气流速度并抑制涡流产生,使从间隙泄漏的气流环形不连续,分段流动,可降低风机的噪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盘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盘凸起局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见图1至图3,一种后向离心叶轮,包括前盘1、后盘2及位于所述前盘1和所述后盘2之间的叶片3,所述前盘1入口端设有一系列间隔设置的凸起,所述凸起的形状沿轴向的宽度与高度逐渐缩小,所述凸起的前端高度为所述前盘的板厚的0.75~1.25倍,所述凸起的轴向长度为总长度的10%~20%,所述凸起的弧长宽度与未凸起的弧长宽度之比小于0.8。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前盘1入口端设有一系列间隔设置的凸起,改变了原有的前盘1入口端光滑圆弧封闭结构的设计,从而减小前盘1入口与叶轮2进口处径向间隙中的气流速度并抑制涡流产生,使从间隙泄漏的气流环形不连续,分段流动,可降低风机的噪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后向离心叶轮,包括前盘(1)、后盘(2)及位于所述前盘(1)和所述后盘(2)之间的叶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盘(1)入口端设有一系列间隔设置的凸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向离心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沿轴向的宽度与高度逐渐缩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向离心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前端高度为所述前盘(1)的板厚的0.75~1.25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向离心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轴向长度为总长度的10%~2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向离心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弧长宽度与未凸起的弧长宽度之比小于0.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向离心叶轮,包括前盘、后盘及位于所述前盘和所述后盘之间的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盘入口端设有一系列间隔设置的凸起,所述凸起的形状沿轴向的宽度与高度逐渐缩小,所述凸起的前端高度为所述前盘的板厚的0.75~1.25倍,所述凸起的轴向长度为总长度的10%~20%,所述凸起的弧长宽度与未凸起的弧长宽度之比小于0.8。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前盘入口端设有一系列间隔设置的凸起,改变了原有的前盘入口端光滑圆弧封闭结构的设计,从而减小前盘入口与叶轮进口处径向间隙中的气流速度并抑制涡流产生,使从间隙泄漏的气流环形不连续,分段流动,可降低风机的噪声。

技术研发人员:裘霖富;徐天赐;张职锋;马杰凯;刘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科贸智能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23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