桨叶操作油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95392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桨叶操作油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桨叶操作油路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桨叶操作油路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水轮机的桨叶调节,现代国内、外的常规技术是将来自调速器操作油管的压力油引至立式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上端的受油器,经内、外油管沿着机组的空心主轴进入下端水轮机转轮体内的桨叶接力器,再由操作油缸带动转轮体内的操作机构使所有叶片同时正、反转以调节桨叶流量。
[0003]桨叶的根部枢轴与其衬套在叶片长期承受巨大水压力而又不断转动的情况下是极容易产生磨损的,磨损变形后,其他密封材料都无法阻止转轮体内的压力油大量涌入尾水管中,常常严重地污染下游河道,如此,不但造成严重的漏油的问题,同时也污染了下流河道,危害下游人民身体健康。如能从根本上解决此漏油问题,则对我国江河环保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桨叶操作油路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桨叶操作油路系统,包括:
[0006]压力油管,包括:压力油输入端、环形通道、压力油输出端,所述压力油输入端与所述环形通道上端连接,所述环形通道下端与所述压力油输出端连接,所述压力油输出端呈圆形结构,且位于桨叶接力器上方;
[0007]回油管,包括:回油输入端、回油通道、回油输出端,所述回油输入端呈圆形结构,且位于所述桨叶接力器下方,所述回油通道下端与所述回油输入端连接,且所述回油通道设于所述环形通道内,所述回油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回油通道上方;
[0008]漏油回收通道,所述漏油回收通道的输入端与油槽连接,且从所述回油通道内部输入端向上延伸,并贯穿所述回油通道侧壁及所述环形通道侧壁,并沿着所述环形通道外壁向上延伸,且所述漏油回收通道的输出端从水平方向输出;
[0009]油温检测单元,所述油温检测单元包括探头、线缆、信息处理单元及显示单元,所述探头贴于所述漏油回收通道的输入端的底部,并通过所述线缆与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连接,所述信息处理单元将所检测到的油温信息传递给所述显示单元进行显示。
[0010]所述线缆设于所述漏油回收通道内。
[0011]所述压力油管还包括有压力油管固定模块,所述压力油管输入端通过所述压力油管固定模块进行固定。
[0012]所述回油管还包括有回油管固定模块,所述回油输出端通过所述回油管固定模块进行固定。
[0013]还包括水轮机大轴,所述水轮机大轴为中空结构,所述压力油管、回油管、漏油回收通道均设于所述水轮机大轴内。
[0014]所述回油输入端下方连接有操作架,所述操作架连接有叶片。
[0015]所述操作架设有与所述叶片连接的凸台,且所述叶片设有与所述凸台配合的凹槽。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桨叶操作油路系统中,包括有所述压力油管、回油管、漏油回收通道,通过所述压力油管及回油管循环,能够对整个系统具有良好的循环润滑降温效果,且通过所述漏油回收通道,以及能够使得漏油有效地回收利用,不会造成润滑油浪费,能够有效地避污染下游河道。
[0017]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桨叶操作油路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2为如图1所示的桨叶操作油路系统的油温检测单元的电路原理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如上所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桨叶操作油路系统100,包括:
[0021]压力油管,包括:压力油输入端11、环形通道12、压力油输出端13,所述压力油输入端11与所述环形通道12上端连接,所述环形通道12下端与所述压力油输出端13连接,所述压力油输出端13呈圆形结构,且位于桨叶接力器2上方;
[0022]回油管,包括:回油输入端21、回油通道22、回油输出端23,所述回油输入端21呈圆形结构,且位于所述桨叶接力器2下方,所述回油通道22下端与所述回油输入端21连接,且所述回油通道22设于所述环形通道12内,所述回油输出端23连接于所述回油通道22上方;
[0023]漏油回收通道30,所述漏油回收通道30的输入端与油槽连接,且从所述回油通道22内部向上延伸,并贯穿所述回油通道22侧壁及所述环形通道12侧壁,并沿着所述环形通道12外壁向上延伸,且所述漏油回收通道30的输出端31从水平方向输出;
[0024]如图2所示,油温检测单元50,所述油温检测单元50包括探头51、线缆(图上未示)、信息处理单元52及显示单元53,所述探头51贴于所述漏油回收通道30的输入端的底部,并通过所述线缆与所述信息处理单元52连接,所述信息处理单元52将所检测到的油温信息传递给所述显示单元53进行显示。
[0025]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缆设于所述漏油回收通道30内。
[0026]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油管还包括有压力油管固定模块14,所述压力油管输入端11通过所述压力油管固定模块14进行固定。
[0027]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油管还包括有回油管固定模块24,所述回油输出端23通过所述回油管固定模块24进行固定。
[0028]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水轮机大轴3,所述水轮机大轴3为中空结构,所述压力油管、回油管、漏油回收通道30均设于所述水轮机大轴3内。
[0029]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油输入端21下方连接有操作架4,所述操作架4连接有叶片5。
[0030]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架4设有与所述叶片5连接的凸台41,且所述叶片5设有与所述凸台41配合的凹槽(图上未示)。通过所述凸台41与所述凹槽的咬合结构,能够更好地将所述叶片5固定安装于所述操作架4上。
[0031]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桨叶操作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力油管,包括:压力油输入端、环形通道、压力油输出端,所述压力油输入端与所述环形通道上端连接,所述环形通道下端与所述压力油输出端连接,所述压力油输出端呈圆形结构,且位于桨叶接力器上方; 回油管,包括:回油输入端、回油通道、回油输出端,所述回油输入端呈圆形结构,且位于所述桨叶接力器下方,所述回油通道下端与所述回油输入端连接,且所述回油通道设于所述环形通道内,所述回油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回油通道上方; 漏油回收通道,所述漏油回收通道的输入端与油槽连接,且从所述回油通道内部输入端向上延伸,并贯穿所述回油通道侧壁及所述环形通道侧壁,并沿着所述环形通道外壁向上延伸,且所述漏油回收通道的输出端从水平方向输出; 油温检测单元,所述油温检测单元包括探头、线缆、信息处理单元及显示单元,所述探头贴于所述漏油回收通道的输入端的底部,并通过所述线缆与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连接,所述信息处理单元将所检测到的油温信息传递给所述显示单元进行显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叶操作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设于所述漏油回收通道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叶操作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油管还包括有压力油管固定模块,所述压力油管输入端通过所述压力油管固定模块进行固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叶操作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还包括有回油管固定模块,所述回油输出端通过所述回油管固定模块进行固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叶操作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轮机大轴,所述水轮机大轴为中空结构,所述压力油管、回油管、漏油回收通道均设于所述水轮机大轴内。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叶操作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输入端下方连接有操作架,所述操作架连接有叶片。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桨叶操作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架设有与所述叶片连接的凸台,且所述叶片设有与所述凸台配合的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桨叶操作油路系统,包括:压力油管,包括:压力油输入端、环形通道、压力油输出端,压力油输入端与环形通道上端连接,环形通道下端与压力油输出端连接,压力油输出端呈圆形结构,且位于桨叶接力器上方;回油管,包括:回油输入端、回油通道、回油输出端,回油输入端呈圆形结构,且位于桨叶接力器下方,回油通道下端与回油输入端连接,且回油通道设于环形通道内,回油输出端连接于回油通道上方;漏油回收通道,漏油回收通道的输入端与油槽连接,且从回油通道内部输入端向上延伸,并贯穿回油通道侧壁及环形通道侧壁,并沿着环形通道外壁向上延伸,且漏油回收通道的输出端从水平方向输出。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漏油,避污染下游河道。
【IPC分类】F15B21/00, F03B15/06, F15B19/00
【公开号】CN204646871
【申请号】CN201520230391
【发明人】李梦兰, 钟辉龙, 邓志红, 梁勇, 陈志伟, 林啟达
【申请人】广东梅雁吉祥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