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水箱水压气动式磁控自动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楼水箱的自动开关装置,特别是一种水箱水压气动式磁控自动阀。
目前,我国高楼水箱使用的进水阀大都为浮球杠杆阀。这种阀存地较多弊端,如为了增大浮力有的杠杆做得很长,浮球也很大,当自来水的压力过大时,杠杆容易弯曲,杠杆连接销受力大,易磨损,浮球撞击箱顶易破损和变形,阀体止水橡皮受杠杆压力易变形和被切破,造成水阀关闭不严,从而长期漫水,不但造成浪费,而且也增加了用户的经济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进水止水控制能力较强的水箱水压气动式磁控自动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阀体和控水机构,控水机构的下部是由止水橡皮支架8与盘形止水橡皮9相扣接,其上设置两个孔径相等的进、排水孔d1和d2,止水橡皮支架8的上方通过铁芯外套13设置有滑动铁芯3,其下方扣接一个止排水滑动铁芯橡皮帽2;滑动铁芯3的上方设置有辅助弹簧4,铁芯外套13的外面设置有升降气囊16,升降气囊16的上方连接气囊压缩弹簧18,气囊压缩弹簧18的上方连接弹簧垫片20,弹簧垫片20上方设置有水位调节螺钉21,升降气囊16的下方设置有磁铁15,铁芯外套13的上边缘设置有注气孔d3,注气孔d3连接有气管12,气管下方设置有气管密封橡皮11,通过螺母10相连接;气管密封橡皮11下方经阀体连接水位管密封橡皮6,水位管密封橡皮6的下方经螺母7连接水位管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设计合理,控水能力较强,无磨损,寿命长,能较好地防止水箱中的水外溢,从而可以保护水资源,减少国家和用户的经济损失。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止水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进水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所示的结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图中,1为阀体,是水阀的外壳;2为铁芯橡皮帽,控制水压舱B1的止排水;3为铁芯;4为铁芯辅助弹簧,起辅助铁芯3的作用;5为水位管,能随水位上升产生气压;6为水位管密封橡皮;7为水位管连接螺母;8为止水橡皮支架;9为盘形止水橡皮,其凹槽部分较薄,能向上翻动;10为气管连接螺母;11为气管密封橡皮;12为气管;13为铁芯外套,起支承铁芯3的作用,其中心孔与铁芯滑动配合,铁芯外套的下边缘受阀体连接螺钉14丝扣的压力与盘形止水橡皮9的边缘起密封作用;14为阀体连接螺钉;15为永久磁铁,起控制铁芯上下运动的作用;16为气囊橡皮;17为气舱上盖连接螺母;18为气囊压缩弹簧;19为气舱密封盖;20为气囊压缩弹簧垫;21为水位调节螺钉,起调节水位高低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当水箱的水位达到水位管5的一定高度时,水位管5内的空气受水的压力经气管12从d3注入气压舱B2,使压缩空气推动气囊橡皮16带动磁铁向上升,由于铁芯3失去磁铁磁力的控制,铁芯又受辅助弹簧4的作用向下压,使铁芯橡皮帽2封住止排水孔d2,使d1进入的水在水压舱B1内产生压力,使盘形止水橡皮9受水的压力向下复位(如
图1所示),从而达到止水目的。
当水箱水位低于水位管5时,由于水位管无水的压力,使气压舱B2泄压,这时气囊橡皮16受气囊压缩弹簧的作用,带动磁铁向下降,当降到铁芯上平面时,由于铁芯受磁铁磁力作用被吸起,铁芯橡皮帽2离开排水孔d2,这时进水孔d1的水从排水孔d2流出,使水压舱B1的水平衡,这时进入水阀的水的压力大于水压舱B1的水压,将盘形止水橡皮9的边缘向上翻(如图2所示),使水进入水箱。
权利要求一种水箱水压气动式磁控自动阀,包括有阀体和控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控水机构的下部是由止水橡皮支架(8)与盘形止水橡皮(9)相扣接,其上设置两个孔径相等的进、排水孔d1和d2,止水橡皮支架(8)的上方通过铁芯外套(13)设置有滑动铁芯(3),其下方扣接一个止排水滑动铁芯橡皮帽(2);滑动铁芯(3)的上方设置有辅助弹簧(4),铁芯外套(13)的外面设置有升降气囊(16),升降气囊(16)的上方连接气囊压缩弹簧(18),气囊压缩弹簧(18)的上方连接弹簧垫片(20),弹簧垫片(20)上方设置有水位调节螺钉(21),升降气囊(16)的下方设置有磁铁(15),铁芯外套(13)的上边缘设置有注气孔d3,注气孔d3连接有气管(12),气管下方设置有气管密封橡皮(11),通过螺母(10)相连接;气管密封橡皮(11)的下方经阀体连接水位管密封橡皮(6),水位管密封橡皮(6)的下方经螺母(7)连接水位管(5)。
专利摘要一种水箱水压气动式磁控自动阀,主要克服目前浮球杠杆式水阀易损坏、控水不严等弊端。其主要特点是由铁芯、弹簧、水位管、止水橡皮等零部件构成一个自动控水机构,其进水和止水都能自动完成,无机械磨损,控水能力较强,可节约大量水资源,减少国家和用户的经济负担。
文档编号F16K7/12GK2459494SQ01212220
公开日2001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4日
发明者詹天壁 申请人:杨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