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盖填料用结构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1060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盖填料用结构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压盖填料中使用的编织软绳,它是一种编织填料。
为了获得压盖填料,如上所述那样获得的编织软绳108按照规定长度被切断,然后将切割后的编织软绳采用

图16所示的螺旋盘绕形式设置在一填料箱内,或已经按照特定长度被切断后的编织软绳108被变形为环形,然后采用图17所示多层方式被重叠在填料箱内。
然而,普通的编织软绳108如图18(A)所示被线性编织。因此,当它被螺旋形或环形变形后,如图20(A)所示,拉力F沿轴向作用在基准平面X-X(一个平行于内外周表面108b和108c并穿过编织软绳108的横截面中心的平面)的靠外周表面108b的一侧上,压缩力f作用在平面X-X的靠内周表面108c的一侧上。因此如图20(A)所示,内周表面108c以波浪状方式变形,导致与插入的轴元件不均匀地接触。此外,上述拉力F和压缩力f导致在不同的横截面上出现不均匀的密度分布,因此如图20(B)所示,横截面形状变形为梯形形状。另外,当这种编织软绳108被压盖填料用结构材料时,如图19中虚线所示,通过向编织点106提供具有比针织纱141更好弹性的橡筋线151,试图增强压盖填料的弹性(可复原性),所述橡筋线151不和针织纱141缠绕,因此设置橡筋线151,从而它们通过针织纱141所构成的编织层。然而在上述压缩力f的作用下,设置在平面X-X靠内周表面108c一侧的橡筋线151将以图20(A)所示的波浪状图案变形,因此不能有效地实现对弹性的改善,密度分配变得更不均匀。
由于这种原因,当使用普通编织软绳108生产压盖填料时,由于与密封表面的不均匀的接触,不能获得良好的密封性能。另外,弹性(可复原性)并不总是合适,导致紧固表面上的压力必须比所需要的压力还高,而且再次上紧时,通常需要施加更大的紧固表面压力。
在一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中,一直试图使用适合的金属模具将编织软绳108压制成螺旋型或环形,从而将横截面形状和内周表面形状恢复成它们适合的形状。例如对于图21(A)所示的螺旋形压盖填料P,已经被切断成特定长度的编织软绳108围绕圆柱形芯110螺旋形缠绕,垫片111(螺旋形金属板)被设置在各圈软绳之间,这些元件108、110和111被设置在圆柱形外模具112的内部,如图21(B)所示,利用圆柱形模具113进行压制。因此横截面形状变成正方形,内周表面被恢复成具有不存在凸起的光滑表面的螺旋形软线的形式。
然而,利用这种类型的压制,仅仅压盖填料的外观和形状可以被校正;橡筋线151的变形或不均匀密度不能被校正。更具体地说,当编织软绳108围绕芯110如上所述那样被螺旋形缠绕时,由于压缩力f作用在内周表面108c一侧,拉力F作用在外周表面108b一侧,横截面形状变形为梯形,即在内周表面108c的方向更宽(参考图20(B)和21(A))。在这种变形状态下,经受压缩力f的内周表面108c一侧的密度比经受拉力F的外周表面108b一侧的密度大。因此当如图21(B)所示梯形横截面形状被压回正方形形状(正方形或矩形)时,内周表面108c一侧的密度变得更高,与压制之前相比,在两个周表面之间导致了更大的密度差别。通过压制,内周表面108c上的凸起更加光滑地突出,但是内周表面108c一侧的密度分布并没有变得均匀。内周表面108c一侧的密度分布(螺旋形填料P)在编织软绳108长度上变得更不均匀。更具体地说,通过压制和复原所导致的密度变化在内周表面108c的凹入和突出部分之间不同,例如压制和复原之后,在凸起部分,密度变得更大。从而在内周表面108c一侧,密度变得更加不均匀。此外通过压制,橡筋线151在基准平面X-X(图20(A))靠内周表面一侧的变形并没有纠正,变形程度实际上增加了。
如上所述,利用金属模具进行压制,并不能解决上述关于压盖填料的性能问题。此外,由于压盖填料不能轻易地和廉价地获得,将这种编织软绳108在金属模具内进行压制增加了制造压盖填料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盖填料用结构材料,这种结构材料不存在上述问题,可以被用作螺旋形或环形压盖填料,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并由于具有极高的复原力,因而可以在很长时期内免于维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盖填料用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材料是一种包括由多根螺旋形编织的针织纱形成的编织软绳,其中比针织纱具有更大弹性并沿所述编织软绳长度方向的橡筋线采用贯穿方式被至少设置在编织层部分(在下文简称为“外周层部分”)上,所述编织层部分位于基准平面靠外周表面一侧,所述橡筋线不与所述针织纱缠绕,所述基准平面穿过所述编织软绳的横截面中心并平行于所述编织软绳的内外周表面。
在这种压盖填料用结构材料的编织软绳中,多根橡筋线(比针织纱具有更大弹性)可以被设置在外周层部分。在此情况下,所述多根针织纱被设置在编织软绳的横截面内,并与所述编织软绳的外周表面平行。采用平行于编织软绳的外周表面的对齐方式设置在编织软绳横截面内的橡筋线组在垂直于所述外周表面的方向上可以被设置在多个不同高度上。如果需要,高弹性橡筋线也可以被设置在包括横截面中心的所述基准平面内和/或位于基准平面靠内周表面一侧的编织层部分(在下文中被简称为“内周层部分”)。此外,可以根据需要而设定所布置的橡筋线数量。
此外,编织软绳可以采用正方形横截面形状,所述横截面形状可以包括具有正方形横截面的联锁编织结构。在此情况下,在编织软绳8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同时不与针织纱41缠绕的包芯纱可以采用贯穿方式设置在诸如正方形编织软绳的角部。在此情况下,所述包芯线可以是一种具有比针织纱更大弹性的纱线,例如可以是橡筋线。
编织软绳还可以是一种具有不同直径的连续的螺旋形编织软绳。对于这种结构,利用单独一种编织软绳,能够获得适用于不同直径的轴元件的不同类型的压盖填料。通常对于每个特定轴直径范围,一种压盖填料需要具有不同的横截面,例如对于大直径轴,需要具有更大横截面的填料。因此,最好上述螺旋形编织软绳具有对应于不同直径的横截面。
使用公知的编织机(例如联锁编织机),使用适当的方法和设备从编织点缠绕纱线,可以轻易地获得螺旋形编织软绳。例如通过在特定编织点编织多根针织纱,并使在该编织点被生产的编织部分沿规定方向转动并围绕一个可沿规定方向轴向运动的卷筒轴缠绕所述编织部分,可以获得螺旋形编织软绳。在此情况下,除了针织纱之外,不与针织纱缠绕的橡筋线被供应到编织点(如果需要也供应包芯纱)。另外,通过使用卷筒轴,在所述卷筒轴上,多个具有不同外径的卷同轴部分沿纵向设置,能够获得具有不同横截面区域和直径的多个连续的螺旋形编织软绳部分的编织软绳。此外,为了使编织软绳具有更精确的横截面形状,最好设置螺旋形的凸缘,所述凸缘从卷筒轴的外表面突出,从而在缠绕编织软绳时,所述软绳将位于所述凸缘之间。在此情况下,最好所述凸缘被分成多个部分,每个部分可以从卷筒轴外表面上拆卸下。特别是当所使用的编织机是一种制造具有正方形横截面的编织软绳的编织机时,最好所述卷筒轴具有正方形螺旋形状,该螺旋形状具有正方形横截面。
图15显示另一种形式的编织软绳,它是显示编织软绳已经被缠绕在卷线筒轴上的状态的局部剖切侧视图;图16是显示压盖填料的一种使用结构的透视图;图17是显示不同于图16的压盖填料的一种使用结构的透视图;图18(A)是一种普通编织软绳主要部分的前视图,图18(B)是沿图18(A)中XVIII-XVIII线所做的剖视图;图19是显示一种用于制造普通编织软绳的编织机的前视图;图20(A)是已经被弯曲的普通编织软绳主要部分的前视图,图20(B)是沿图20(A)中XX-XX线所做的剖视图;图21是处理工序的侧视图,此时普通编织软绳在金属模具中被压制成螺旋形压盖填料。
如图1、2、6、8和9(A)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盖填料结构材料是编织软绳8,所述编织软绳8具有正方形横截面,并且是使用多根针织纱41螺旋编织成的。多根橡筋线51c在编织软绳8的长度方向上延伸,但是不与针织纱41缠绕,所述橡筋线采用贯穿方式设置在编织层部分(外周层部分)8A内,所述编织层部分8A位于基准平面X-X靠外周表面8b一侧,所述基准平面X-X穿过编织软绳8的中心80并与编织软绳8的外周表面8b和内周表面8c平行。此外,两个包芯纱51a和两个包芯纱51b在编织软绳8的长度方向上延伸,但是不与针织纱41缠绕,并分别采用贯穿方式设置在外周层部分8A的中心和编织层部分8B(内周层部分)的角部,所述编织层部分8B位于基准平面X-X靠内周表面8c一侧。
所述编织软绳8例如被一种编织机所制造,所述编织机包括如图3至5所示的公知编织设备1和专用缠绕设备2。
具体地说,如图3至5所示,编织设备1与上述公知的联锁编织机101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除了缠绕设备之外)。更具体地说,多个针织纱输送装置4(仅仅显示一些)被可移动地设置在机床底座3上,多个包芯纱输送装置5a(仅仅显示一些)和橡筋线输送装置5b(仅仅显示一些)被固定在机床底座3上。针织纱输送装置4所输出的针织纱41、包芯纱输送装置51a所输出的包芯纱51a和51b以及橡筋线输送装置5b所输出的橡筋线51c都被引导到位于机床底座3正上方的编织点6。利用设置在机床底座3上的驱动机构(未示),针织纱输送装置4转动,从而针织纱41将在规定的针织纱路径7上彼此跨越,以获得编织软绳8。其结果是,所获得的编织软绳8具有正方形横截面,同时在由针织纱41组成的编织层区域8A和8B的特定区域内,包芯纱51a和51b以及橡筋线51c不和针织纱41缠绕。利用这种编织设备101所获得的编织软绳8的横截面形状通常由针织纱的数量N或针织纱路径数量M所确定,其中N和M之间的关系是N=2M2+2M-4。在图示的这个实施例中,M=4,N=36。如图6所示,36根针织纱41(仅仅显示一些)在第一至第四针织纱路径7a、7b、7c和7d上运动,从而在编织点6连续地形成具有正方形横截面的编织部分8a,并形成了编织软绳8,其中编织部分8a是连续的。如图6所示,包芯纱51a和51b从包芯纱输送装置51a被引导到编织点6,从而穿过构成编织软绳8角部的第一和第四针织纱路径7a和7d角部的空隙。同时,当M=4时,如图6所示,三个外周表面一侧的空隙8d和两个基准平面一侧空隙8e被形成在织纱路径7a、7b、7c和7d交织部分之间的基准平面X-X靠外周平面8b一侧上。然而在所示实施例中,三根橡筋线51c被引导,从而在从橡筋线输送装置5b到达编织点6的过程中,穿过外周表面一侧空隙8d。因此,这些橡筋线被设置得与外周层部分8A内的外周表面8b对齐并平行。
根据编织软绳8的用途和使用条件(压盖填料),所有针织纱41可以是相同类型的或不同类型的。例如所述针织纱类型可以包括聚芳基酰胺纤维、聚四氟乙烯(PTFE)纤维、碳素纤维、碳化物纤维以及其它有机和无机纤维。还包括由膨胀石墨制成的纱线(也就是通过将膨胀石墨片切割成细长的带材(例如5毫米或以下),将多个这样的带材重叠在一起,然后利用编织带或针织物,由聚芳基酰胺纤维或类似纤维覆盖所述表面)。对于橡筋线51c,可以使用具有比针织纱41更好弹性的那些纱线(当使用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多根针织纱41时,橡筋线应当采用那些比弹性最高的针织纱具有更高弹性的材料);因此,玻璃纤维、碳纤维(当针织纱41是具有低弹性的树脂基碳素纤维时)、陶瓷纤维或其它有机或无机纤维、或橡胶纤维等可被用作橡筋线51c。使用包芯纱51a和51b以便保持编织软绳8的角部形状;如果需要,那些象橡筋线51c一样具有高弹性的纤维可以被使用。在所示实施例中,使用由相同材料制成的针织纱41,而由与橡筋线51c相同的材料制成的高弹性纱线被用作包芯纱51a和51b。
如图3至5所示,缠绕设备52由具有均匀圆形横截面的卷筒轴9、用于旋转驱动所述卷筒轴9的转动机构10、用于在轴向方向上移动卷筒轴9(做轴向运动)的输送机构11组成。
如图3和4所示,所述转动机构10包括一对支承轴13、轴承14和驱动电机15。通过联轴器12,所述支承轴13被同心地连接在一起,所述联轴器12被可拆卸地设置在卷筒轴9的端部。轴承14可转动地支承着所述支承轴13。配备有传送机构的驱动电机15以其输出轴与一根支承轴13相连,从而在规定的方向(由箭头表示)旋转驱动卷筒轴9。如图3和4所示,输送机构11包括螺纹轴18、一对带阴螺纹的管19和输送电机20。螺纹轴18被轴承17支承在设备机架16上,从而位于编织设备1的上方。所述带阴螺纹的管19拧在所述螺纹轴18上。配备有传送机构的输送电机20向前和向后旋转驱动螺纹轴18。当输送电机20向前和向后驱动螺纹轴18时,带阴螺纹的管19在轴向上被螺旋进给,同时保持两个管19之间的规定距离。
如图3和4所示,通过连接臂21,轴承14与带阴螺纹的管19相连,因此卷筒轴9被支承,从而能够转动并以水平状态轴向移动,同时编织点6位于外周表面9a上。卷筒轴9和编织点6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被显示在图5和6中,其中在编织点6被编织的编织部分8a的一侧表面(编织软绳8的内周表面被形成在该表面上)被设定,从而当卷筒轴9转动时,与正在向上运动的卷筒轴9外周表面9a的一部分9b(看图8)上一适合的位置接触,在该位置,将不干涉编织点6的编织动作(在所示实施例中,这个位置位于或靠近通过卷筒轴9中心的水平表面)。轴承14和带阴螺纹的管19之间的垂直间距被设定,从而通过将轴承14或带阴螺纹的管19可提升地连接到连接臂21上或通过使连接臂21具有能够垂直伸展和回缩的结构(例如气缸),上述间距可以被改变。当轴承14和带阴螺纹的管19之间的垂直间距被改变时,从针织纱输送装置4到编织点6的距离H(参考图3(A))被适当地调整,从而满足编织条件。卷筒轴9的外周表面9a接受了某种处理,从而能在它自身和编织软绳8的内周表面8c之间产生足够的摩擦啮合力,以便将编织软绳8合适地缠绕在卷筒轴9上。作为示例,细小凸起例如针可以形成在外周表面9a上,或该表面可以涂附一层高摩擦系数材料。
利用上述结构,通过将螺纹轴18在保持其与编织点6的上述相对位置关系的状态下向前驱动,卷筒轴9将在轴向水平移动。换句话说,当螺纹轴18被可转动地向前驱动时,通过带阴螺纹的管19(以及联轴器12、支承轴13、轴承14和连接臂21),卷筒轴9以恒定速度从编织起始位置向编织终止位置水平地(轴向)运动,在所述编织起始位置,编织点6位于卷筒轴9的起始端(图3(A)所示位置),在所述编织终止位置,编织点位于卷筒轴9的结束位置(图3(B)所示位置)。通过反向驱动螺纹轴18,卷筒轴9可以返回其起始位置。
通过控制针织纱41在针织纱路径7上的运动速度以及电机15和20的传送等其它因素,卷筒轴9的转动速度(缠绕速度)和轴向运动速度(输送速度)可以被合适地设定。
如下文所述,编织软绳8利用包括上述编织设备1和缠绕设备2的编织机编织出来。
当卷筒轴9位于编织起始位置时,卷筒轴9被旋转驱动,而编织设备1执行编织动作(图3(A))。螺纹轴18被向前驱动,它使卷筒轴9以恒定速度从编织起始位置向编织终止位置运动,从而在编织点6连续地形成编织部分8a,并且通过从编织点6被强迫地沿螺旋形路径输送(图3(B)和图5),所述编织部分8a被缠绕在卷筒轴9上。换句话说,如图7所示,通过连续地形成编织部分8a而获得的编织软绳8围绕卷筒轴9的外表面9a被螺旋形缠绕。当卷筒轴9到达编织终止位置时,编织软绳8以螺旋形方式从卷筒轴的一端被缠绕到另一端(图4(C)),编织设备1和缠绕设备2都停止操作,通过操纵联轴器12,将卷筒轴9从缠绕设备2上拆卸下(图4(D))。此后,将插绕在卷筒轴9上的编织软绳8取下,从而获得图1所示的编织软绳8。
在编织部分8a被连续地生产的同时,在编织点6生产出的编织软绳8被螺旋形地缠绕在卷筒轴9上,所述编织部分8a总是以弧形形成编织点6上,所述弧形的内径对应于卷筒轴9的外周表面9a。更具体的说,针织纱41在彼此缠绕的同时被折叠在内外周表面8b和8c内。但是如图8所示,由于针织纱41的缠绕速度在编织软绳8或编织部分8a的内周表面8c一侧和外周表面8b一侧不同,在外周表面8b一侧的折叠间距pb比内周表面8c一侧的折叠间距pc大。其结果是,编织部分8a在编织点6被连续地以弧形形成,形成了在卷筒轴9的外周表面9a上以螺旋形延伸的编织软绳8。因此,在内周表面8c和外周表面8b上没有应力,形成光滑的曲线形表面。包芯纱51a和包芯纱51b以及橡筋线51c被设置在编织软绳8的内部,从而如图8所示,以在编织软绳8内贯穿方式沿长度方向穿越,并沿内周表面8c和外周表面8b螺旋形延伸,没有任何起伏。
由于如上所述在外周表面8b一侧的折叠间距pb更大,网眼不象内周表面8c上的那样细微。从而作用在针织纱41上的张力会造成这样的效果,即横截面形状变成梯形,如图9(B)所示,外周表面8b一侧更窄。
然而,由于橡筋线51c被设置在外周层部分8A中,而没有出现在内周层部分8B,由于橡筋线51c的存在,将阻止外周表面8b收缩。因此,如图9(A)所示,横截面形状基本上是正方形。由于橡筋线51c的存在,网眼更粗糙的外周层部分8A的编织密度和弹力(复原力)与内周层部分8B相同。因此,编织软绳8的整体复原力被增强,密度分布变得更加均匀。
通过将上述编织软绳8以适合的长度切断,图16和17所示的压盖填料P可以被轻易地获得,无需使用上述的金属模具压制,就能获得压盖填料。在通过将编织软绳8如上所述那样螺旋形缠绕而获得的压盖填料P中,不同横截面上的密度分布和形状是恒定的,内周表面8c和外周表面8b都被光滑地弯曲,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橡筋线51c(以及包芯纱51a和包芯纱51b)以适当的曲线形状被设置,它们没有变形并且平行于内周表面8c和外周表面8b。因此,这种压盖填料可以被密集地设置在一填料箱内,可以获得良好的密封性能,而无须通过设置填料保持器来增加紧固表面压力。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橡筋线51c(以及包芯纱51a和包芯纱51b)的存在有效地增加了填料P的弹性性能,因此填料可以在延长了的时间内不需维护,并且无须要求复杂的再紧固工作。
编织软绳8的内径由卷筒轴9的外周表面9a的直径(轴径)确定。因此,必须根据使用编织软绳8作为结构材料的压盖填料P的内径设定卷筒轴9的直径。即使螺旋形编织软绳8变形(直径内变宽或变窄),以便改变它的内径,只要变形在一定范围内,上述性能和效果就不会丧失。因此,编织软绳8可以被用于在上述范围内的具有不同内径的范围更广的压盖填料。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超出基本原则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进行改进。
例如,所使用的橡筋线51c的数量和橡筋线51c在外周层部分8A内的分布位置可以被改变;橡筋线51c不仅可以被设置在外周表面一侧空隙8d内,也可以如图10(A)所示,被设置在基准平面一侧空隙8e内。换句话说,采用对齐状态设置在编织软绳8的横截面内并平行于外周表面8b的橡筋线51c可以在垂直于外周表面8b的方向被布置在多个不同高度上。如图10(B)所示,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包芯纱51a和包芯纱51b,例如可以不使用包芯纱51a和包芯纱51b。除了如图6、图10(A)和10(B)所示那样被设置在外周层部分8A内之外,根据压盖填料P的使用条件以及编织软绳8被编织条件(例如针织纱的材料和厚度),橡筋线51c也可以被设置在基准平面上和/或内周层部分8(B),如图11(C)和11(D)所示。图11(D)显示了这样一种状态,橡筋线51c被设置在角部并被当作包芯纱使用。同样在图6和图10(A)所示结构中,具有和橡筋线51c相同弹性的纱线可以被用作包芯纱51a和包芯纱51b。然而当橡筋线51c(包括那些被用作包芯纱51b的纱线)被设置在基准平面上和/或内周层部分8(B)上时,最好这样确定橡筋线51c的分布位置和数量,即编织软绳8的横截面形状将基本上是正方形的(从而不妨碍编织软绳8整体复原力的增加或均匀分配密度的改善)。
此外,橡筋线51c(包括包芯纱51a和包芯纱51b)的特性(材料、厚度)可以根据橡筋线51c所在位置改变。例如被设置在外周层部分8A的橡筋线51c可以比设置在内周层部分8B的橡筋线51c的弹性大。
另外,如图12至14所示,可以设置螺旋形凸缘22,从而所述凸缘从卷筒轴9的外周表面9a突出,以便当编织软绳8被缠绕时,它将被夹在凸缘22之间。这样可以有效地阻止在缠绕期间编织软绳8横截面的变形,并允许具有均匀横截面的编织软绳8被更可靠地编织。具体地说,当诸如上述联锁编织软绳8(具有正方形横截面)的编织结构具有正方形或其它多边形的横截面形状时,通过使凸缘22具有正方形横截面形状,并使卷筒轴9具有正方形螺旋形状,可以可靠地获得具有适当正方形横截面的编织软绳8。当设置这些凸缘22时,为了使缠绕在卷筒轴9上的编织软绳8更容易地被拆卸,最好如图12至14所示将凸缘22分成多个部分22a,并利用螺钉等可拆卸地将这些部分22a固定在卷筒轴9地外周表面9a上。
此外,如图15所示,可以这样设计卷筒轴9,即具有不同外径的多个卷筒轴部分91、92和93沿轴向被纵向地设置,这使具有不同的直径D1、D2和D3(D1<D2<D3=的螺旋形编织软绳部分81、82和83被连续地制造。换句话说,可以获得包括具有不同直径的螺旋形编织软绳部分81、82和83的编织软绳8,从而可以利用单独一种编织软绳8制造出具有不同直径的多种类型的压盖填料。在此情况下,优选通过使用针织纱例如其厚度根据固定间隔在不同步骤中变化的针织纱,而将螺旋形编织软绳部分81、82和83编织在具有相应直径的横截面区域内。即使使用了这样的卷筒轴9,仍然可能设置一些对应于上述凸缘22并从卷筒轴部分91、92和93外周表面向外突出的部分。
权利要求
1.一种压盖填料用结构材料,包括由多根螺旋形编织的针织纱形成的编织软绳,其中比针织纱具有更大弹性并沿所述编织软绳长度方向延伸的橡筋线采用贯穿方式设置在所述编织软绳的至少一个编织层部分中,所述橡筋线不与所述针织纱缠绕,所述编织层部分位于一个基准平面靠外周表面一侧,所述基准平面穿过所述编织软绳的横截面中心并平行于所述编织软绳的内外周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盖填料用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比针织纱具有更大弹性的所述橡筋线设置在所述编织软绳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盖填料用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多根针织纱采用与所述编织软绳的外周表面平行的对齐状态设置在编织软绳的横截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盖填料用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平行于编织软绳的外周表面的对齐方式设置在编织软绳横截面内的橡筋线组在垂直于所述外周表面的方向上被设置在多个不同高度上。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压盖填料用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编织软绳的横截面形状是正方形,沿所述编织软绳长度方向延伸并不与所述针织纱缠绕的包芯线被设置得穿过正方形的角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盖填料用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芯纱具有比针织纱更大的弹性。
7.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压盖填料用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软绳包括多个具有不同直径并连续延伸的螺旋形编织软绳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盖填料用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软绳包括多个具有不同直径并连续延伸的螺旋形编织软绳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2、3、4、6或8所述的压盖填料用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软绳具有联锁编织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盖填料用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软绳具有联锁编织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盖填料用结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软绳具有联锁编织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盖填料用结构材料,它适于用作螺旋形状或环形压盖填料,并具有极其良好的密封性能。所述压盖填料用结构材料是编织软绳(8),它包含多根螺旋形编织的针织纱。在编织软绳(8)中,比针织纱具有更大弹性并沿编织软绳长度方向延伸的橡筋线(51c)采用贯穿方式设置在至少一个编织层部分(8A)中,橡筋线不与针织纱缠绕,编织层部分(8A)位于基准平面(X-X)靠外周表面(8b)一侧,所述基准平面穿过编织软绳(8)的横截面中心(80)并平行于编织软绳的内外周表面(8b和8c)。多个橡筋线(51c)采用平行于编织软绳(8)的外周表面(8b)的对齐方式设置在编织软绳(8)的横截面内。编织软绳(8)的横截面形状是正方形,沿编织软绳(8)长度方向延伸并不与针织纱缠绕的包芯线(51a和51b)采用贯穿方式设置在正方形形状的角部中。
文档编号F16J15/22GK1462350SQ02801612
公开日2003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17日
发明者上田隆久 申请人:日本皮勒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