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传输软管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41696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冷剂传输软管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在例如空调中的制冷剂传输软管。所述制冷剂传输 软管能适用于在制冷循环中传输制冷剂,例如,二氧化碳制冷剂。
背景技术
在JP-A-ll-325330中,描述了一种用于传输二氧化碳制冷剂的现有软 管。该软管包括含有不透气材料层的内管,并且该不透气材料层由有机材 料制成,诸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皂化物质、间苯二甲胺和脂肪酸的 共聚物、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腈、聚2,6-萘二甲酸乙二酯及其他。当不透气材料层如上所述由有机材料制成时,制冷剂传输软管能具有 柔性。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对制冷剂传输软管施加振动,该制冷剂 传输软管也能吸收这种振动。在JP-A-ll-325330中描述的制冷剂传输软管中,制冷剂气体(诸如二氧化碳等)的泄漏相对地被抑制。然而,从构建冰箱的制冷剂传输软管的 实用性的角度出发,需要进一步减少制冷剂气体的泄漏。发明内容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剂传输软管及其制造 方法,其中,即使不透气材料层由有机材料制成,制冷剂气体的泄漏量也 能得到有效地减少。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制冷剂传输软管包括管状不透气材料层,并 且所述不透气材料层由聚乙烯醇(PVOH)构成的基础材料和片状的纳米 填充物颗粒制成。所述纳米填充物颗粒混合在基础材料中,以便增强对不 透气材料层的制冷剂气体的阻挡性能。因为PVOH被用作不透气材料层的 基础材料,且纳米填充物混合于基础材料中,所以能够有效地减少制冷剂 气体的泄漏量。例如,所述纳米填充物包括蒙脱石。
纳米填充物颗粒具有在0.5到50nm范围内的厚度,并且颗粒大小与厚 度的纵横比在50到500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在不透气材料层中所包含 的纳米填充物与基础材料在重量上之比可以大于0%而小于20%。更具体 地,在不透气材料层中所包含的纳米填充物与基础材料在重量上之比可以 设置成不大于16%或12%,或者不低于2%或4%。制冷剂传输软管可以具有由聚酰胺(PA)树脂制成的管状基础层。 在这种情况下,不透气材料层在所述管状基础层的外表面或内表面上形 成。进而,管状橡胶层可以覆盖在其外表面或内表面上的不透气材料层。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制造具有管状不透气材料层的制冷剂传输 软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PVOH材料施加在管状基础层的内表面和外 表面中的一个上;以及使所施加的PVOH材料干燥以在基础层的内表面或 外表面上形成不透气材料层。相应地,在施加之前,能够将片状的纳米填 充物颗粒混合入PVOH中,以便形成PVOH材料。例如,制造制冷剂传输软管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施加之前形成由PA 树脂制成的基础层的步骤,以及用管状橡胶层覆盖不透气材料层的外表面 的步骤。


从下文的与附图结合在一起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将更容易理 解本发明的另外的目的和优势。其中-图1A和图1B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制冷剂传输软管的部分省略透视图和剖视图;图2是添加在不透气层中的纳米填充物颗粒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制冷剂传输软管的部分省略透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制冷剂传输软管的部分省略透视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制冷剂传输软管的部分省略透视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制冷剂传输软管的部分省略透视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制冷剂传输软管的部分省略透视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制冷剂传输软管的部分省略透视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制冷剂传输软管的部分省略透视 图;以及图10是表示蒙脱石的添加比例、C02的渗透系数以及变形伴随特性 (distortion following property )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参照图1A和图1B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 实施例的制冷剂传输软管的部分省略透视图,而图1B是制冷剂传输软管的 轴向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制冷剂传输软管典型地用于将采用制冷循环 的车载空调上的装置连接在一起的管路系统,所述制冷循环采用二氧化碳 作为制冷剂。如图1A和图1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制冷剂传输软管l以中空而形成 孔的圆柱体形状形成。制冷剂传输软管l是层压结构,且从内到外按下列 顺序提供五层基础层2、作为不透气材料层的不透气层3、中间橡胶层4、 强化纱层5以及外表面橡胶层6。所述层2到层6分别呈管状。基础层2是用作用于构建(支撑)不透气层3的层。当制造制冷剂传输 软管1时,基础层2用作采用不透气材料层形成管状层的基础。基础层2设置有与其粘合的不透气层3。因此,基础层2由具有用于与不透气层粘合的结合力的材料制成,并具有良好的挤压成型的易加工性和 很高的抗隆起性能,以使得基础层2能连续地进行制造。基础层2由制冷剂 气体易于透过的材料制成,例如橡胶。这是为了,当从制冷剂传输软管l 中流过的制冷剂气体透过所述基础层时,能造成保留在基础层上的制冷剂 的逃逸。可替代地,基础层2由阻止制冷剂气体透过的材料(例如弹性体) 制成,以使得避免制冷剂气体透过基础层2。作为示例引用的下列弹性体能被用于组成基础层2:PA树脂(诸如PA6 和PA66等)以及橡胶材料(诸如三元乙丙橡胶、乙丙橡胶、氢化丁腈橡胶 和丁腈橡胶等)。PA树脂具有比其他的有机材料更高的用于同不透气层3 粘合的结合力。当基础层2由PA树脂制成时,基础层2和不透气层3能牢固 地粘合在一起。当采用PA树脂时,基础层2的厚度例如是大约100um,而当采用橡胶 材料时,基础层2的厚度例如是0.5mm到10mm。不透气层3是用于防止二氧化碳泄漏通过制冷剂传输软管1进入外界 空气的管状层。在本实施例中,不透气层3由通过将纳米填充物混合入 PVOH作为基础材料得到的材料制成。PVOH是一种水溶聚合物,当在水中溶解时,能够转变成为水溶液或 具有预定粘性的凝胶。这里所述的凝胶不仅包括无流动性的固体凝胶,也 包括具有流动性的半固体凝胶。与下列材料相比,PVOH是对于二氧化碳的透过性低而对二氧化碳的 阻挡性能高的材料ST811HS (由Dupont制备的PA6,商品名Zytel),其 用作传输包括HFC134a的氢氟碳化物制冷剂的软管的构成材料;以及在 JP-A-11 -325330中描述的有机材料,其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例如,下列产品能被用作PVOH: Nippon Synthetic Chemical Industry 有限公司的Gohzenol (商品名)、Kuraray有限公司的Poval (商品名)以及 Denki Ka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的Denka Poval (商品名)。部分皂化 的产品可以用作PVOH,完全皂化的产品也可以用作PVOH。替代地,还 可以使用分子重量或皂化度不同的两种或更多种PVOH。图2是纳米填充物颗粒的透视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纳米填 充物颗粒2a为能被称作片状或鳞状的形状。在纳米填充物颗粒中,片状厚 度d是纳米量级的。所使用的纳米填充物2a满足下列条件作为长度方向 上的主表面的长度的颗粒尺寸L应当是例如亚微米量级的;而作为与颗粒 尺寸L垂直的方向上的主表面的长度的颗粒宽度W应当等于或小于颗粒尺 寸L并大于片状厚度d。采用如上所述的颗粒呈片状的纳米填充物2a的原因如下纳米填充物 用作对可能透过基础层的二氧化碳的阻挡壁,并产生连贯性效果、以防止 二氧化碳穿透和通过基础材料;以及颗粒呈片状的纳米填充物在功能和效
果上高于颗粒呈其他任何形状的纳米填充物,例如针状和球状。纳米填充物2a由对二氧化碳的阻挡性能比PVOH更高的材料制成,即 对二氧化碳的渗透系数低。这种材料的例子包括泥土,诸如蒙脱石、高岭 石、多水高岭石、沸石、蛭石和膨润土以及无机材料(诸如石墨、云母和 滑石等)。然而,只要这种无机材料对于二氧化碳气体的阻挡性能高于 PVOH,那么,包含纳米填充物2a的材料就不需要这种无机材料。例如,可以采用分子链硬和结晶度高的有机材料或金属材料。另外,纳米填充物 2a可以由上述材料中的单一一种组成,也可以由该单一一种物质和任何其 他物质的混合物或化合物组成。对于二氧化碳气体的阻挡性能随着纳米填充物2a的颗粒尺寸L的减小而趋于增大。已经发现,当通过将由多种无机材料制成的纳米填充物添加 到基础材料中获得的物质互相进行阻挡性能的比较时,通过添加由蒙脱石 制成的纳米填充物得到的物质对于二氧化碳的阻挡性能比其他物质高。因 此,适合于纳米填充物2a的一种材料是蒙脱石。例如,不透气层3的厚度是5到20txm (中心值大约10um)。中间橡胶层4防止水分从外界空气透入。当PVOH吸收水分时,它对 于制冷剂气体(例如二氧化碳)的阻挡性能发生改变和降低。为了抑制在 阻挡性能上的降低,需要使用对于来自外界的水分的渗透率低的树脂或橡 胶,组成中间橡胶层4。强化纱层5被设置用于保持对抗制冷剂气体(例如二氧化碳)的软管 强度,其中在操作中制冷剂气体的压力很高,并且强化纱层5用于保持软 管的形状以防止在压力下变形。用于强化纱层5的抗压出众的材料的例子 包括有机纤维,诸如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单层或多层通过编 织这些纤维得到的材料被用作强化纱层的材料。外表面橡胶层6被设置在强化纱层5的外部,以便防止由于接触或其他原因损坏或纠缠强化纱层5,以便增强对于在安装位置上所需要的制冷剂传输软管l的环境抵抗能力,包括抵抗天气、抗热、抗液体(抗油)及其 它。也可以通过外表面橡胶层6防止由于水分从外界进入而导致的PVOH的水分吸收。对于形成外表面橡胶层6的材料,满足上述目的且不削弱整个软管的
柔性的材料是需要的。这种材料的可能的示例包括乙丙橡胶、氯丁橡胶、 丁基橡胶、丁腈橡胶及其他。将给出对于上述结构的制冷传输软管l的制造方法的描述。为了以低成本实现连续的制造工艺,管状基础层2形成在采用树脂、 由挤压成型形成的称为心轴的树脂或金属管周围。结果,混合有纳米填充 物的PVOH层形成在基础层2的外圆周表面上,并且由此形成不透气层3。可以用于形成混合有纳米填充物的PVOH层的形状的方法之一是这 样制备PVOH使得其能被使用,例如通过将PVOH溶解在水中而获得的 水溶液被制备;将纳米填充物与之混合在一起,然后水溶液被施加到基础 层2的外圆周表面上。然后,工件被进行干燥。从增加产量和提高工作效 率的角度,需要调整水溶液的浓度和粘度。也就是,在所述方法进行的同 时,水溶液设置有这种浓度,以使得当采用混合有纳米填充物的PVOH的 水溶液时,水溶液不会从基础层2滴下,而且所需厚度的不透气层3能够通过一次施加而形成。凝胶状的PVOH可以替代PVOH的水溶液使用。当凝胶状的PVOH在这种具有流动性的状态下使用时,它能被施加;由此,它能够像水溶液一 样被处理。然而,当PVOH处于不具有流动性的状态时,PVOH的材料通 过揉捏或其它方式被破坏为多个颗粒以为之提供流动性,以使得它能被施 加。在施加了PVOH之后,对其进行干燥。在本示例中,水被用作溶解或 凝胶化PVOH的溶剂。只要能够实现如下步骤,任何其它溶剂都能被采用 PVOH能设置有流动性,并能进入这种状态通过添加溶剂而被施加;通 过使之干燥而能形成PVOH层。于是,中间橡胶层4通过挤压成型在不透气层3的外部形成,然后强化 线被编织以在中间橡胶层4的外部形成强化纱层5。外表面橡胶层6通过挤 压成型在强化纱层5的外部形成,因此所获得的管状的完整体被固化以得 到制冷剂传输软管l.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制造多层制冷剂传输软管,使得将PVOH 施加在基础层2上,或基础层2的两层之一和中间橡胶层4位于内部和外部; 该PVOH被干燥形成PVOH层;此后,中间橡胶层4设置在PVOH层的外部。
因此,不透气材料层3形成在多层制冷剂传输软管中的位于内部和外部的 两层之间。PVOH能被施加到位于内部和外部的两层中的任一层或两层。例如, PVOH可以施加到位于内部和外部的两层中的外面一个的内圆周表面上。 当设置位于内部的内层、位于外部的外层以及在它们之间的中间层时, PVOH可以被施加到内层的外圆周表面和中间层的外圆周表面上,以使得 PVOH位于这三层中的任意两层之间。根据本实施例,如上所述,PVOH被用作形成不透气层3的基础材料。 于是,二氧化碳的泄漏量相比在JP-A-ll-325330中所述的材料用于形成不 透气层3的情况,能够被减小。另外,由于纳米填充物被混合入基础材料, 二氧化碳的泄漏量相比没有混合纳米填充物的情况,能够被减小。根据本实施例中的制冷剂传输软管l,即使弹性系数相比ST811HS(由 DuPont制备的PA,商品名Zytd)得到增加,也能够通过减小基础层2和 不透气层3的厚度来防止振动阻尼效率的下降,其中所述ST811HS用作传 输包括HFC134a的氢氟碳化物制冷剂的软管的构成材料。在现有的采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车载空调中,采用不透气层通常 为金属的软管,由此降低柔性。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制冷剂传输软管H吏能 够提供不同于金属软管的管状构件所需的柔性,并能够减小制冷剂传输软 管l的重量和成本。(其它的实施例)尽管己经参照附图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充分的描述,但应 当注意,各种改变和修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见的。(1)例如,制冷剂传输软管1的构造不限于参照图1A和图1B的第一 实施例所述的制冷剂传输软管l。如图3到图9所示,如图1A和图1B所示的 制冷剂传输软管l的构造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修改改变层的层叠 顺序;省略除了不透气层3以外的任何层;或添加新的分立层等。图3到图9分别示出制冷剂传输软管1的构造的示例。在图3到图9中, 如图1 A所示的相同的构成元件将标以相同的附图标号。如图3所示的制冷剂传输软管1不同于如图1A所示的制冷剂传输软管1,这是因为内表面橡胶层7设置在基础层2的内部。内表面橡胶层7由例如 与中间橡胶层4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如图4所示的制冷剂传输软管1通过对如图3所示的制冷剂传输软管1 进行修改获得,所述修改使得基础层2和不透气层3的位置变为将不透气层 3置于基础层2的内部。该制冷剂传输软管l由一种方法进行制造,所述方 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改变根据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制造方法,使得混合 有纳米填充物的PVOH被施加在内表面橡胶层7的外圆周表面上、而不是施 加在基础层2上,并进行干燥。如图5所示的制冷剂传输软管1不同于如图1A和图1B所示的制冷剂传 输软管l,其中改变了不透气层3和中间橡胶层4的位置,并将不透气层3 置于中间橡胶层4和强化纱层5之间。该制冷剂传输软管l由一种方法进行 制造,所述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得到改变根据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制造方 法,使得例如,混合有纳米填充物的PVOH被施加在中间橡胶层4的外圆 周表面上而不是施加在基础层2上,并进行干燥。如图6所示的制冷剂传输软管1不同于如图1A和图1B所示的制冷剂传 输软管l,其中改变了不透气层3的位置,使其位于强化纱层5和外表面橡 胶层6之间。在如图5和图6所示的制冷剂传输软管1中,外表面橡胶层6防 止了由于来自外界空气的水分的渗透而导致的PVOH的水分吸收。在如图6 所示的制冷剂传输软管l中,不透气层3通过例如将混合有纳米填充物的 PVOH施加到强化纱层5的外圆周表面并使之干燥而形成。如图7所示的制冷剂传输软管1通过以下步骤获得修改如图1A所示 的制冷剂传输软管l,以使得省略基础层2和中间橡胶层4,并相应地改 变不透气层3的位置。内表面橡胶层7、不透气层3、强化纱层5以及外表面 橡胶层6以所述顺序从图7的实施例中的管状内部依次排列。在这种情况 下,不透气层3通过例如将混合有纳米填充物的PVOH施加在到内表面橡胶 层7的外圆周表面上并使之干燥而形成。如图8所示的制冷剂传输软管1通过以下方法获得修改如图1A所示的制冷剂传输软管l,以使得省略基础层2和中间橡胶层4;并改变不透气层3的位置,使其位于强化纱层5和外表面橡胶层6之间。内表面橡胶层7、 强化纱层5 、不透气层3以及外表面橡胶层6以所述顺序从内部依次排列。 在这种情况下,不透气层3通过例如将PVOH施加在到强化纱层5的外圆周 表面上并使之干燥而形成。如图9所示的制冷剂传输软管1通过对如图1 A和图1B所示的制冷剂传 输软管l进行修改获得,所述修改使得基础层2和不透气层3的位置发生改 变,将不透气层3置于基础层2的内部。在图1A、图3到图8的上述实施例中, 通过将纳米填充物混合入PVOH获得的不透气层3形成在基础层2或其它部 件(4、 5、 7)的外圆周表面上的情况作为示例给出。替代地,不透气层3 可以通过将混合有纳米填充物的PVOH施加在基础层2的内圆周表面上并 使之干燥而形成。当不透气层5如上所述形成时,如图9所示的制冷剂传输软管1可以进 行如下修改省略基础层2,并且通过将纳米填充物混合入PVOH而获得的 不透气层3形成于中间橡胶层4的内圆周表面上。或者,如图6所示的制冷 剂传输软管l可以进行如下修改基础层2由橡胶制成,而省略中间橡胶层 4。(2) 在上述实施例的描述中,作为示例给出在将二氧化碳用作制冷 剂的制冷循环中所使用的制冷剂传输软管。然而,本发明的制冷剂传输软 管也能用作在采用其它任何制冷剂的制冷循环中使用的制冷剂传输软管。 这种制冷剂包括氢氟碳化物制冷剂(包括HFC134a)、碳氢化合物制冷剂(包括丁烷)、天然制冷剂(诸如氨),等等。例如,即使传输包括HFC134a 的氢氟碳化物制冷剂时,对于制冷剂气体的阻挡性也能高于采用二氧化碳 的现有的制冷剂传输软管。(3) 在上述实施例中,不透气层3通过将纳米填充物混合入PVOH而获得的材料作为基础材料而被制成。替代地,不透气层3可以由仅包含 PVOH的材料制成。在这种情况下,制冷剂传输软管的制造方法与在上述 实施例中(省略纳米填充物的实施例除外)所述的制造方法相同。 (示例)在下文中,将相对于形成不透气层3的材料给出示例以及比较示例。 通过采用商业上可得到的PVOH作为基础材料、商业上可得到的蒙脱石作为纳米填充物,并将它们混合来制备膜状样本。所采用的蒙脱石是颗 粒为片状的填充物,其颗粒的片厚d为0.5到50nm而颗粒尺寸L与片厚d之比
为50到500。在此,颗粒尺寸L与片厚d之比是纵横比L/d (参照图2)。 对多个样本进行二氧化碳渗透系数和变形伴随特性的测量和测试。即,制备添加到PVOH中的蒙脱石的比例不同的样本和作为比较示例的仅 由PVOH组成而不添加蒙脱石的样本。图10示出测量和测试的结果。如图10所示的二氧化碳渗透系数表示通过根据"JIS K 7126: Testing Method for Gas Transmission Rate Through Plastic Films and Sheetings."进行测量所获得的结果。如图10所示的变形伴随特性测试结果通过在室温下 将膜状样本在长度方向上拉长5%获得,并观察样本的状态以确定存在或不存在破裂或其它类似问题。在图中的叉(X)表示发生破裂;在图中三 角形(A)表示没有发生破裂但出现了诸如褶皱、变白的变化;以及图中 的开圆(O)表示没有发生变化。'在变形伴随特性测试中样本被拉长5%的原因如下当制冷剂传输软 管弯曲时,拉伸应力被施加在软管的一部分上,且从制冷剂传输软管的使 用的正常状态转变的制冷剂传输软管的伸长最大为5%左右。对于如图10所示的二氧化碳渗透系数,随着所添加的蒙脱石的比例 (与基础材料的重量之比)从0 %到2 wt %到4 wt %到8 wt %到10 wt %到12 wt^到16wtX的增加,二氧化碳渗透系数逐渐减少。当所添加的蒙脱石的比例为Owt^、 2wt^和4wt^时,二氧化碳渗透 系数分别为1.2xl(T12、 4xlO"3和2xl(T13 (cc cm/cm2 . sec cmHg)。当添 加比例为2wt^时,通过增加蒙脱石由PVOH抑制的二氧化碳的泄漏量的增 加比例约为1/3,当添加比例为4wt^时,约为1/6。因此,当来自制冷剂传输软管所需的制冷剂保持性能相对低时,需要 将所添加的蒙脱石的比例设为2wtX或更高。这种情况的例子是当需要制冷循环能运行五年而不补充制冷剂时。当来自制冷剂传输软管所需的制冷剂保持性能相对高时,需要将所添 加的蒙脱石的比例设为4wt^。这种情况的例子包括当需要制冷循环能运行十五年而不补充制冷剂时和需要将二氧化碳每年的泄漏量控制到lg或 更小。对于如图10所示的变形伴随特性,当添加比例是12wt^或更低时, 样本不出现变化且变形伴随特性最佳;当添加比例为14或16wt^时,观察 到诸如褶皱、变白的变化;而当添加比例为20wt^时,在样本上出现破裂 且变形伴随特性差。如上所述,可以说在附加量上的增加使不透气层3硬 化并增加软管的弹性,由此降低了伴随变形的特性。因此,为了防止在不透气层3上的破损,即使变形出现在制冷剂传输 软管上,并且为了使之能够与变形相伴随,也需要将蒙脱石的添加比例设 定为小于20wt^或不超过16wtX的值,在这一比例下,破裂不会出现;并 且优选将数值设定为不超过12wt^,在这一比例下,褶皱不会出现。优选 值为不超过12wt^的原因如下当传输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时,由于褶皱或其它原因,可能在强度下降的区域上出现破损。应当理解,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可以进行改变和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冷剂传输软管,包括管状不透气材料层(3),其中,所述不透气材料层由聚乙烯醇构成的基础材料和片状的纳米填充物颗粒制成,所述纳米填充物颗粒混合在基础材料中,以便增强对不透气材料层的制冷剂气体的阻挡性能。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制冷剂传输软管, 其中,纳米填充物包括蒙脱石。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制冷剂传输软管,其中,纳米填充物颗粒具有0.5到50nm范围的厚度,且颗粒尺寸与厚 度的纵横比在50到500范围内。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剂传输软管,其中,包括在不透气材料层中的纳米填充物与基础材料在重量上的比 例高于0%且低于20%。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剂传输软管,其中,包括在不透气材料层中的纳米填充物与基础材料在重量上的比 例不超过12%。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剂传输软管,其中,包括在不透气材料层中的纳米填充物与基础材料的比例不低于2%。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剂传输软管,其中,包括在不透气材料层中的纳米填充物与基础材料的比例不低于4%。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传输软管,还包括 由聚酰胺树脂制成的管状基础层(2),其中,不透气材料层(3)形成在所述管状基础层的外部表面上。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传输软管,还包括 管状橡胶层, 其中,不透气材料层具有l皮所述管状橡胶层覆盖的外部表面。
10. —种制造包括管状不透气材料层(3)的制冷剂传输软管的方法,包括步骤施加聚乙烯醇材料到管状基础层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上;以及使所施加的聚乙烯醇材料干燥,以在基础层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形成 不透气材料层。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制冷剂传输软管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在施加步骤之前,将片状的纳米填充物颗粒混合入聚乙烯醇中以形成聚乙烯醇材料。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制冷剂传输软管的方法,还包括步骤-形成由聚酰胺树脂制成的基础层,其中,聚乙烯醇材料在形成基础层之后被施加在基础层的外表面上,以便在基础的外部表面上形成不透气材 料层;以及用管状橡胶层覆盖不透气材料层的外表面。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制造制冷剂传输软管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混合步骤中,纳米填充物的颗粒被混合入聚乙烯醇以形成聚乙烯醇材料,使得纳米填充物与聚乙烯醇在重量上之比高于0%而低 于20%。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制造制冷剂传输软管的方法, 其中,在所述混合步骤中,纳米填充物的颗粒被混合入聚乙烯醇以形成聚乙烯醇材料,使得纳米填充物与聚乙烯醇在重量上之比不超过12。X。
15.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制造制冷剂传输软管的方法, 其中,在所述混合步骤中,纳米填充物的颗粒被混合入聚乙烯醇以形成聚乙烯醇材料,使得纳米填充物与聚乙烯醇在重量上之比不小于2% 。
16.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制造制冷剂传输软管的方法, 其中,在所述混合步骤中,纳米填充物的颗粒被混合入聚乙烯醇以形成聚乙烯醇材料,使得纳米填充物与聚乙烯醇在重量上之比不小于4%。
全文摘要
一种制冷剂传输软管,包括在基础层上的管状不透气材料层(3)。不透气材料层由聚乙烯醇构成的基础材料和片状的纳米填充物颗粒制成。纳米填充物颗粒混合入基础材料,以便增强不透气材料层对于制冷剂气体的阻挡性能。例如,包含在不透气材料层中的纳米填充物与基础材料在重量上之比高于0%而低于20%。
文档编号F16L11/04GK101153675SQ20071016187
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7日
发明者务川大, 北村圭一, 饭田新 申请人:株式会社电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