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对称式三环两相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传动动力装置,特别是曲柄连杆式的少 齿差内齿行星传动装置,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曲柄连杆式的少齿差内齿行星传动由于具有传动比大、承载能力 强、传动效率髙以及适应性强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应用在 高转速情况下普遍存在冲击或振动问题。在保证减速器加工精度情况 下,现有曲柄连杆式少齿差内齿行星传动装置存在冲击或振动的主要 原因有1、承载能力高造成设计浪费。三环传动是少齿差内啮合,其 齿侧间隙小,啮合弹性变形会弓I起实际接触齿对数增多并承担载荷, 从而增加了承载能力。但目前设计阶段尚未考虑弹性多齿啮合效应, 使实际承载能力比设计承载能力要高,造成设计浪费。2、振动、噪声 比较大。和传统的普通齿轮减速器和行星齿轮减速器相比,三环减速 器存在比较强烈的振动和噪声。三环减速器在高速、重载工况下,振 动、噪声更大。在使用中曾出现过由于强烈的振动而导致内齿板断裂 的情况,其噪声水平也远远高于普通的齿轮减速器和行星齿轮减速器。 3、缺乏全面的设计理论和制造经验。三环减速器问世时间短,缺乏完 整的设计理论和制造经验,目前只能类比普通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设计 理论进行设计。目前,公知的曲柄连杆式的少齿差内齿行星传动装置主要有单齿 环、双齿环以及三齿环式的少齿差内齿行星减速传动装置。中国专利
97247513. 3公开了一种《复摆式内啮合少齿差行星传动机构》该减速 器把环板和内齿轮独立了开来,并在配合处装有弹性件,这样可以吸 收部分的冲击和振动,但只能吸收小部分的振动,它不能传动较大的 力矩。中国专利00230087. 6公开了一种《双曲柄双齿环板少齿差行星 减速器》,该减速器采用了两个相位差互成180。的双曲柄机构,可以使 两机构的离心惯性合力为零,但机构之间的离心惯性力合力矩不为零, 在高转速情况下,这种动态不平衡的惯性力矩将使整机产生激烈冲击 或振动。中国专利85106692号公开了一种《三环减速(或增速)传动 装置》,这种传动装置采用了三个相位差互成120。的双曲柄机构,三机 构产生的离心惯性合力能相互平衡,但离心惯性力在某些方向的合成 惯性力矩却不能为零,所以减速器在高转速情况下同样会振动。中国 专利92113625号公开的《三曲轴式少齿差减速器》,采取对穿过运动 组件重心的高速轴进行配重,以实现整机平衡来减小振动;中国专利 97230101.1号公开的《三曲轴内啮合完全动平衡行星传动装置》,采 取了三个相^;差为(T 、 180°的双曲柄机构,两侧机构同相且其内齿 环板(连杆)的质量是中间机构内齿环板(连杆)质量的一半,故整 机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可以得到完全平衡,可以使减速器的振动得到 一定的抑制,但由于采用单轴输入使三根高速轴处于受力不对称状态, 不能综合双曲柄机构过死点时产生的幅值为无穷大的冲击。中国专利 00234570.6号公开的《完全平衡、均载减振两极三环减速机》,与中 国专利97230101. 1号一样可以平衡整机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但因过 桥齿轮传动机构的存在,减速器在两根高速轴的轴向不对称布置,使 双曲柄机构过不确定位置时产生的幅值为无穷大的冲击载荷得不到平 衡,而且由机构产生的各转轴两端作用于箱体动态作用力不等,从而
必然导致减速器产生振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 振动小、噪音低的对称式三环两相减速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对现有的曲柄连杆式的少齿差内齿行星 传动装置的改进实现的,对称式三环两相减速器,包括上箱体、下箱 体及由轴承支撑在箱体上的输入轴、支撑轴、输出轴和输入轴、支撑 轴上安装的内齿环板,输出轴上安装的外齿轮,内齿环板与外齿轮啮 合,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轴为上支撑轴和下支撑轴,输入轴设置在输 出轴左侧,下支撑轴设置在输出轴右侧,输入轴、输出轴、下支撑轴 的高度相同,中心线在同一平面内,相互平行,上支撑轴设置在输出轴的正上方;输入轴、支撑轴上安装的内齿环板相互平行,中间的为 厚内齿环板,两侧的为薄内齿环板,内齿环板与轴之间设有偏心套, 中间的偏心套与两侧的偏心套的相位差为180°,偏心套外面分别设有 滚动轴承,支撑轴上的滚动轴承外缘与内齿环板之间设有消冲减振环, 消冲减振环嵌装在内齿环板的轴孔内,支撑轴上两端的偏心套与支撑 轴之间设有轴承,轴承与支撑轴直接连接。所述的上箱体包括左箱体和右箱体,左右箱体为对称结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紧凑,生产制造容易,成本低,使用性能好, 振动小、噪音低。采用一级传动方案,包括上箱体、下箱体、输入轴、 支撑轴、输出轴,以及偏心套和厚、薄内齿环板构成的多曲柄连杆机 构,由其厚、薄内齿环板与外齿轮的少齿啮合而完成输出轴的减速输出。在内齿环板的支撑孔内装有消冲减振环,达到减少冲击和吸收振 动的目的,从而有效地从内齿环板上降低了减速器的内齿环板板上解
决振动问题,同时,由于消冲减振环的作用使其受力均匀分布,从而解决了惯心力的不平衡问题;在支撑轴和薄内齿环板的配合处将轴承 直接安装在轴上,从而达到对该结构的放松,形成一种开环传动结构。 同时,输入轴5和偏心套3组成一组曲柄机构,上支撑轴18和偏心套 23组成另一组曲柄机构,下支撑轴6与偏心套所组成的第三组曲柄机 构和上支撑轴18和偏心套23组成的曲柄机构相同,但这三个曲柄机 构是相互独立的,其三个曲柄相互不产生干涉,这样和内齿环板17连 接起来就形成了曲柄连杆机构,另外输入轴、支撑轴、偏心套和内齿 环板12、 13所形成的两个曲柄连杆机构与上一个曲柄连杆机构相同, 从而解决了曲柄连杆机构的死点问题和振动的起源问题;上述两种方 法在解决冲击振动和死点问题的同时可以减少制造误差对机构传动的 影响。本实用新型无死点,消除了惯心力不平衡问题,不产生冲击载 荷,从而能从齿板上消除冲击和振动。
图l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图中l上箱体、2下箱体、3偏心套、4轴承、5输入轴、6支撑 轴、7输出轴、8外齿轮、9轴承、IO偏心套、ll轴承、12内齿环板、 13内齿环板、14轴承、15偏心套、16轴承、17内齿环板、18支撑轴、 19左箱体、20滚动轴承、21轴承、22消冲减振环、23偏心套、24滚 动轴承、25偏心套、26右箱体、27消冲减振环、28滚动轴承、29偏 心套、30滚动轴承、31消冲减振环。具本实施方式 如图l、 2、 3所示,在上箱体l、下箱体2上分别通过轴承4、 9 安装输入轴5、输出轴7、支撑轴6、 18,各轴相互平行布置,输入轴 5、支撑轴6和输出轴7布置在同一水平高度,支撑轴18布置在输出 轴7的正上方。上箱体1分为左箱体19和右箱体26,并使两箱体做 成完全对称式结构。目的在于在制造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设计人员 和加工人员的工作量,在装配过程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减少装 配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必要的误差。在箱体2内设置内齿环板12、 13、 17,在厚内齿环板13的两侧 面分别布置薄内齿环板12、 17,厚内齿环板13与薄内齿环板12、 17 相互平行,并且相位差为180° 。在厚内齿环板13上开设三个通孔, 在薄内齿环板12、 17上也分别开设三个通孔,使输入轴5和支撑轴6、 18分别穿置在各通孔内。输出轴7上安装的外齿轮8,内齿环板与外 齿轮啮合。输入轴5、支撑轴6、 18分别穿置在相互平行的三块内齿环板的 通孔内,支撑轴6、 18与三块内齿环板之间的布置相同。内齿环板12、 13、 17与输入轴5之间设偏心套3、 10、 15,内齿环板12、 13、 17与 支撑轴6、 18之间设偏心套23、 25、 29。输入轴5、支撑轴6、 18上 中间的偏心套与两侧的偏心套的相位差为180° ,输入轴5上的偏心套 外面分别设滚动轴承ll、 14、 16和支撑轴6、 18上的偏心套外面分别 设滚动轴承21、 24、 28,支撑轴6、 18上的滚动轴承外缘与内齿环板 之间设有消冲减振环22、 31、 27,消冲减振环嵌装在内齿环板的轴孔 内,支撑轴6、 18两端的偏心套23、 29与支撑轴之间设轴承20、 30, 轴承20、 30与支撑轴6、 18直接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对称式三环两相减速器,包括上箱体、下箱体及由轴承支撑在箱体上的输入轴、支撑轴、输出轴和输入轴、支撑轴上安装的内齿环板,输出轴上安装的外齿轮,内齿环板与外齿轮啮合,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轴为上支撑轴和下支撑轴,输入轴设置在输出轴左侧,下支撑轴设置在输出轴右侧,输入轴、输出轴、下支撑轴的高度相同,中心线在同一平面内,相互平行,上支撑轴设置在输出轴的正上方;输入轴、支撑轴上安装的内齿环板相互平行,中间的为厚内齿环板,两侧的为薄内齿环板,内齿环板与轴之间设有偏心套,中间的偏心套与两侧的偏心套的相位差为180°,偏心套外面分别设有滚动轴承,支撑轴上的滚动轴承外缘与内齿环板之间设有消冲减振环,消冲减振环嵌装在内齿环板的轴孔内,支撑轴上两端的偏心套与支撑轴之间设有轴承,轴承与支撑轴直接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称式三环两相减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上箱体包括左箱体和右箱体,左右箱体为对称结构。
专利摘要对称式三环两相减速器,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包括上箱体、下箱体及由轴承支撑在箱体上的输入轴、支撑轴、输出轴和输入轴、支撑轴上安装的内齿环板,输出轴上安装的外齿轮,内齿环板与外齿轮啮合,输入轴、支撑轴上安装的内齿环板相互平行,中间的为厚内齿环板,两侧的为薄内齿环板,内齿环板与轴之间设有偏心套,中间的偏心套与两侧的偏心套的相位差为180°,偏心套外面分别设有滚动轴承,支撑轴上的滚动轴承外缘与内齿环板之间设有消冲减振环,消冲减振环嵌装在内齿环板的轴孔内,支撑轴上两端的偏心套与支撑轴之间设有轴承,轴承与支撑轴直接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紧凑,生产制造容易,成本低,使用性能好,振动小、噪音低。
文档编号F16H1/02GK201034147SQ20072003981
公开日2008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2日
发明者姜明明, 励 曾, 军 朱 申请人:扬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