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力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09342阅读:10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力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箱,尤其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变速箱。
技术背景三轮摩托车多运行在丘陵地区,并且要运载货物,因此对输出动 力的要求比较高。现有的三轮摩托车在运行时,常出现动力输出不足, 导致爬坡无力、或是平路提不起速等缺陷,给车辆的行驶带来极大的 不便,安全性及乘坐的舒适性也较差,其主要原因是在于(1) 、现有三轮摩托车通常直接搬用两轮摩托车的发动机,动力 输出的大小有限;(2) 、后桥为单一速度传动,并受变速箱档位限制,车辆输出扭 力的变化范围较窄,不能满足复杂工况下的运行。针对上述不足,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后桥加力变速箱,它在原 有后桥内部增设了一组加力齿轮,使后桥可以增加一级较大扭力输 出,但仍不能满足车辆实际运行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力变速箱,以解决现有三轮摩托 车爬坡无力或平路提不起速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壳体、 输入轴、输出轴及前、后箱盖,输入轴上设置有输入轴大齿轮、输入轴小 齿轮及输入轴结合套,所述的输入轴大齿轮、输入轴小齿轮浮套在输入轴 上,输入轴结合套位于输入轴大齿轮与输入轴小齿轮之间,并通过花键活 动的套装在输入轴上;输出轴上固设有输出轴大齿轮与输出轴小齿轮,前、 后箱盖与输出轴大齿轮、输出轴小齿轮之间均设置有隔套;输入轴与输出 轴之间设置有中间轴,中间轴上设置有中间轴花键小齿轮、中间轴花键大 齿轮、中间轴小齿轮、中间轴大齿轮及中间轴结合套,所述的中间轴花键 小齿轮与中间轴花键大齿轮固接于中间轴的两端,中间轴结合套通过花键活动的套装在中间轴上,中间轴位于中间轴结合套与中间轴花键小齿轮之 间、中间轴结合套与中间轴花键大齿轮之间分别浮套有中间轴小齿轮与中间轴大齿轮;输入轴大齿轮、输入轴小齿轮分别与中间轴花键小齿轮、中 间轴花键大齿轮常啮合,输出轴小齿轮、输出轴大齿轮分别与中间轴小齿 轮、中间轴大齿轮常啮合;前、后箱盖之间对应输入轴、中间轴分别设置 有拔叉杆,拔叉杆上设置有与分别与输入轴结合套、中间轴结合套相配合 的拔叉,拔叉杆的左端伸出前箱盖,右端通过支撑限位套与后箱盖活动连 接,拔叉与前箱盖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将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轴连接到车辆原有的发动机与后桥之间,发动 机的动力经原有变速箱一次变速后,再经本实用新型二次变速,然后传递 到后桥。这样,就使得发动机在原有基础上,分别增加了两级减速增扭和 增速减扭的档位,完全满足了车辆载重爬坡及平路提速工况的要求,同 时也提高了安全性及乘坐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B-B的剖视图;图中l.壳体;2.输入轴;3.输出轴;4.前箱盖;5.后箱盖;6. 输入轴大齿轮;7.输入轴小齿轮;8.输入轴结合套;9.输出轴大齿轮; 10.输出轴小齿轮;ll.隔套;12.中间轴;13.中间轴花键小齿轮;14. 中间轴花键大齿轮;15.中间轴小齿轮;16.中间轴大齿轮;17.中间 轴结合套;1S.拔叉;19.拔叉杆;20.支撑限位套;21.复位弹簧;22. 限位套;23.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1、 2或3,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壳体l、输入轴2、输出轴 3及前、后箱盖4、 5,输入轴2上设置有输入轴大齿轮6、输入轴小齿轮7 及输入轴结合套8,所述的输入轴大齿轮6、输入轴小齿轮7浮套在输入轴2上,输入轴结合套8位于输入轴大齿轮6与输入轴小齿轮7之间,并通过 花键活动的套装在输入轴2上;输出轴3上固设有输出轴大齿轮9与输出 轴小齿轮10,前、后箱盖4、 5与输出轴大齿轮9、输出轴小齿轮10之间 均设置有隔套ll;输入轴2与输出轴3之间设置有中间轴12,中间轴12 上设置有中间轴花键小齿轮13、中间轴花键大齿轮14、中间轴小齿轮15、 中间轴大齿轮16及中间轴结合套17,所述的中间轴花键小齿轮15与中间 轴花键大齿轮16固接于中间轴12的两端,中间轴结合套17通过花键活动 的套装在中间轴12上,中间轴12位于中间轴结合套17与中间轴花键小齿 轮15之间、中间轴结合套17与中间轴花键大齿轮16之间分别浮套有中间 轴小齿轮13与中间轴大齿轮14;输入轴大齿轮6、输入轴小齿轮7别与中 间轴花键小齿轮13、中间轴花键大齿轮14常啮合,输出轴大齿轮9、输出 轴小齿轮10分别与中间轴小齿轮15、中间轴大齿轮16常啮合;前、后箱 盖4、 5之间对应输入轴2、中间轴12分别设置有拔叉杆19,拔叉杆19上 设置有与分别与输入轴结合套、中间轴结合套相配合的拔叉18,拔叉杆19 的左端伸出前箱盖4,右端通过支撑限位套20与后箱盖5活动连接,拔叉 19与前箱盖4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发动机经一次变速后的动力由输入轴2输入,再由输出轴3输出至后 桥,此过程中(1) 、调节拔叉杆19,使输入轴结合套8与输入轴大齿轮6啮合,中 间轴结合套17与中间轴小齿轮15啮合,此时,动力依次经输入轴大齿轮6、 中间轴花键轴小齿轮13、中间轴小齿轮15和输出轴大齿轮9输出,实现较 低幅度的减速增扭,即低档增扭;(2) 、调节拔叉杆19,使输入轴结合套8与输入轴大齿轮6啮合,中 间轴结合套17与中间轴大齿轮16啮合,此时,动力依次经输入轴大齿轮6、 中间轴花键小齿轮13、中间轴大齿轮16和输出轴小齿轮10输出,实现较 大幅度的降扭增速,即高档增速;(3) 、调节拔叉杆19,使输入轴结合套8与输入轴小齿轮7啮合,中 间轴结合套17与中间轴小齿轮15啮合,此时,动力依次经输入轴小齿轮7、 中间轴花键大齿轮14、中间轴小齿轮15和输出轴大齿轮9输出,实现较大 幅度的减速增扭,即高档增扭;(4)、调节拔叉杆19,使输入轴结合套8与输入轴小齿轮7啮合,中 间轴结合套17与中间轴大齿轮16啮合,此时,动力依次经输入轴小齿轮7、 中间轴花键大齿轮14、中间轴大齿轮16和输出轴小齿轮10输出,实现较 低幅度的减扭增速,即低档增速;参见附图3,弹性复位机构包括套装在输入轴2上的复位弹簧21和限 位套22,限位套22固接于拔叉18左侧,复位弹簧21 —端抵在前箱盖4上, 另一端抵在拔叉18上。限位套22及支撑限位套20对拔叉的轴向移动进行 限位,使拔叉18带动输入轴结合套8能够与输入轴大齿轮6、输入轴小齿 轮7准确啮合,或带动中间轴结合套17能够与中间轴小齿轮15、中间轴大 齿轮16准确啮合。复位弹簧21使输入轴结合套8、中间轴结合套17在常 态下分别与输入轴大齿轮9、中间轴大齿轮16相啮合,并在输入轴结合套 8、中间轴结合套17分别与输入轴大齿轮6、中间轴小齿轮15啮合后完毕 后自动回位。参见附图1,壳体1上设置有与箱体内部相通的通气孔23,平衡壳体 内外气体的压力,防止齿轮油在高温下蒸发,使壳体内的压力上升过高, 造成相关零部件的损坏。
权利要求1. 一种加力变速箱,包括有壳体(1)、输入轴(2)、输出轴(3)及前、后箱盖(4、5),其特征是输入轴(2)上设置有输入轴大齿轮(6)、输入轴小齿轮(7)及输入轴结合套(8),所述的输入轴大齿轮(6)、输入轴小齿轮(7)浮套在输入轴(2)上,输入轴结合套(8)位于输入轴大齿轮(6)与输入轴小齿轮(7)之间,并通过花键活动的套装在输入轴(2)上;输出轴(3)上固设有输出轴大齿轮(9)与输出轴小齿轮(10),前、后箱盖(4、5)与输出轴大齿轮(9)、输出轴小齿轮(10)之间均设置有隔套(11);输入轴(2)与输出轴(3)之间设置有中间轴(12),中间轴(12)上设置有中间轴花键小齿轮(13)、中间轴花键大齿轮(14)、中间轴小齿轮(15)、中间轴大齿轮(16)及中间轴结合套(17),所述的中间轴花键小齿轮(15)与中间轴花键大齿轮(16)固接于中间轴(12)的两端,中间轴结合套(17)通过花键活动的套装在中间轴(12)上,中间轴(12)位于中间轴结合套(17)与中间轴花键小齿轮(15)之间、中间轴结合套(17)与中间轴花键大齿轮(16)之间分别浮套有中间轴小齿轮(13)与中间轴大齿轮(14);输入轴大齿轮(6)、输入轴小齿轮(7)分别与中间轴花键小齿轮(13)、中间轴花键大齿轮(14)常啮合,输出轴大齿轮(9)、输出轴小齿轮(10)分别与中间轴小齿轮(15)、中间轴大齿轮(16)常啮合;前、后箱盖(4、5)之间对应输入轴(2)、中间轴(12)分别设置有拔叉杆(19),拔叉杆(19)上设置有与分别与输入轴结合套、中间轴结合套相配合的拔叉(18),拔叉杆(19)的左端伸出前箱盖(4),右端通过支撑限位套(20)与后箱盖(5)活动连接,拔叉(19)与前箱盖(4)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力变速箱,其特征是弹性复位机构包括 套装在输入轴(2)上的复位弹簧(21)和限位套(22),限位套(22)固 接于拔叉(18)左侧,复位弹簧(21) —端抵在前箱盖(4)上,另一端抵 在拔叉(18)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力变速箱,其特征是壳体(1)上设 置有与箱体内部相通的通气孔(2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箱,特别是一种加力变速箱,它包括有壳体、输入轴、输出轴及前、后箱盖,输入轴上设置有输入轴小齿轮、输入轴大齿轮及输入轴结合套;输出轴上固设有输出轴大齿轮与输出轴小齿轮;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设置有中间轴,中间轴上设置有中间轴花键小齿轮、中间轴花键大齿轮、中间轴小齿轮、中间轴大齿轮及中间轴结合套,输入轴小齿轮、输入轴大齿轮分别与中间轴花键小齿轮、中间轴花键大齿轮常啮合,输出轴大齿轮、输出轴小齿轮分别与中间轴小齿轮、中间轴大齿轮常啮合;前、后箱盖之间对应输入轴、中间轴分别设置有拔叉杆。它能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动力输出不足所导致的车辆致爬坡无力、或是平路提不起速的缺陷。
文档编号F16H3/08GK201133449SQ200720124849
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30日
发明者梁道明 申请人:梁道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