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钢包吹氩快换接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炼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包吹氩用的快换接头装置。
技术背景目前快速接头是一种不需要使用工具又能实现迅速拆装的管接头,它具有结 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耐高压、可互换等优点。这种管接头使用轻巧灵便,干净利索,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锻压、石油、机床、化工设备及各种农业 机械的液压,气压传动和润滑流体输送等管路系统,彻底实现安全高效无泄漏 的快速转换。在急需经常拆装管路中尤为适应。钢包吹氩快换接头普遍采用快换接头标准件,但因为钢包内钢水温度在1550-168(TC,快换接头内的橡胶密封 垫高温受热易老化,特别是经VD炉真空处理后,钢包吹氩快换接头基本是一炉 一换,极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及缺陷,而设计一种耐高温、使用寿命 长、密封效果好的钢包吹氩用快换接头来代替受热易老化的快换接头标准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左接头、右接头、左套和右套构 成,左接头的左侧端设有螺纹,右端为凹球面并套装有左套,右接头的右侧端 设有螺纹,左端为凸球面并套装有右套,右套和右接头套装在左套内,右套上 设有右套外楔形凸台和操作手柄,左套上设有左套内楔形凸台,左套内楔形凸 台和右套外楔形凸台数量相等,2-4个为宜。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左、右接头的端部设有凹、凸球面,并且在左、右接头上的左、右套上分别设有左套内楔形凸 台和右套外楔形凸台,故使钢制球面接头代替橡胶密封垫,连接方式改为螺旋式顶紧,使得接头使用寿命由1炉次提高到80炉次;采用自锁顶紧外套,增强了密封效果,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减少了更换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左套的结构示 意图。附图3为附图2的俯视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右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4的俯视图。附图中l一左接头,2—左套,3—右套,4_右接 头,5 —右接头螺纹,6—凸球面,7 —凹球面,8—左接头螺纹,9一左套内楔形 凸台,IO—右套外楔形凸台,ll一操作手柄,12_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它是由左接头1、右接头4、左套2和右套3构成,左接头1的左侧端设有左接头螺纹8,右 端为凹球面7并套装有左套2,右接头4的右侧端设有右接头螺纹5,左端为凸 球面6并套装有右套3,右套3和右接头4套装在左套2内,右套3上设有右套 外楔形凸台10和操作手柄11,左套2内设有左套内楔形凸台9,左套内楔形凸 台9和右套外楔形凸台IO数量相等, 一般2-4个为宜,左套2的一端为六边形, 另一端为圆柱形,右套3为圆台形。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左套2、左接头l与钢 包相连,右套3、右接头4与炼钢炉前的吹氩管相连。当右接头4通过右套3不 断旋进时,左接头1上的凹球面7与右接头4的凸球面6之间的间隙不断缩小, 当凹球面7与凸球面6刚重合时,右接头4上右套3的右套外楔形凸台10与左 套2内的左套内楔形凸台9的两个侧面也刚好接触,继续旋进右接头4,使得左 接头1上的凹球面7与右接头4的凸球面6不断顶紧,达到了良好的密封效果。加工左、右套2、 3和左、右接头1、 4时,必须保证加工精度,光洁度达到, 以保证其密封效果;同时保证各件之间有良好的互换性。在安装新型钢包吹氩用快换接头时,要注意接头与套之间的顶紧,以增强其顶紧程度和密封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钢包吹氩用快换接头装置,其特征是它由左接头(1)、右接头(4)、左套(2)和右套(3)构成,左接头(1)的左侧端设有左接头螺纹(8),右端为凹球面(7)并套装有左套(2),右接头(4)的右侧端设有右接头螺纹(5),左端为凸球面(6)并套装有右套(3),右套(3)和右接头(4)套装在左套(2)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吹氩用快换接头装置,其特征 是所述的右套(3)上设有右套外楔形凸台(10)和操作手柄(11), 左套(2)内设有左套内楔形凸台(9),左套内楔形凸台(9)和 右套外楔形凸台(10)数量相等,2-4个为宜。
3、 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钢包吹氩用快换接头装置,其 特征是所述的右套(3)为圆台形,左套(2) —端为六边形,另 一端为圆柱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炼钢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包吹氩用的快换接头装置。它是由左接头(1)、右接头(4)、左套(2)和右套(3)构成,左接头(1)的左侧端设有左接头螺纹(8),右端为凹球面(7)并套装有左套(1),右接头(4)的右侧端设有右接头螺纹(5),左端为凸球面(6)并套装有右套(3),右套(3)和右接头(4)套装在左套(2)内,右套(3)上设有右套外楔形凸台(10)和操作手柄(11),左套(2)上设有左套内楔形凸台(9),左套内楔形凸台(9)和右套外楔形凸台(10)数量相等,2-4个为宜。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长、密封效果,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减少了更换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F16L37/15GK201136879SQ20072015809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2日
发明者刘孝义, 刘清海, 刘茂文, 常福华, 李玉华 申请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