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发动机曲轴的配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机动力装置的配重结构,尤其是汽车、摩托车、 沙滩车等发动机曲轴的配重结构。
背景技术:
热机动力装置的曲轴将连杆传来的推力变成旋转的扭转力矩并输出功 率,同时带动发动机的其他机件运转;发动机运转过程中,其活塞、活塞销、 连杆、曲轴进行的是高速往复的加速运动,通常每分钟要达到几千转,不可 避免地产生往复变化的冲击力,此冲击力经曲轴轴承传递到发动机箱体,从 而造成发动机工作时的振动。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在曲柄销的对称位置设置--定重量的曲柄配重块,使曲轴自身存在一定量的不平衡力矩,从而抵消部分 冲击力,达到减小发动机振动的目的。但由于该冲击力的大小随着发动机曲 轴转速的变化而改变,而传统的曲柄配重块的重量为定值,曲柄配重块在制 造时与曲轴制作成一体,不能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同步改变其平衡作用, 这就造成发动机转速变化时的曲轴动态平衡性不佳,使发动机总是存在明显 的振动,影响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车辆的骑乘舒适性。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曲柄配重块的重量为定值,不能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同步改变其平衡作用,平衡作用不能达到较佳状态,发动机振 动较大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同步改变其平衡作用 的发动机曲轴的配重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发动机曲轴的配重结构,包括曲轴、曲柄,其 特征在于在所述曲轴上设置配重块,配重块套在螺钉上,能在螺钉上作径 向运动,配重块经螺钉连接在曲轴上;更进一步的特征是在配重块的运动方向外侧安装弹簧;在配重块的运动方向内侧,设置垫片。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曲轴的配重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 曲柄配重块能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作径向向外移动,其产生的平 衡力矩相应增大,使其平衡作用能达到较佳或最佳状态;2、 使发动机在较大的转速范围内实现曲轴的动态平衡,发动机运转时产 生的曲轴冲击力减到最小,从而减小发动机振动,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提高舒适性。
图l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 2中,l一曲轴,2—曲柄,3—配重体,4一配重块,5—螺钉,6 一弹簧,7—垫片;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曲轴的配重结构,包括曲轴l、曲柄2和配重体3, 曲轴1是现有技术中热机动力装置的曲轴,曲柄2是曲轴1上的曲柄,通常 包括左曲柄和右曲柄,配重体3是现有技术曲轴1上的配重平衡体;本实用 新型的改进是在曲轴1上,具体可在曲柄2或配重体3上设置配重块4,配 重块4套在螺钉5上,能在螺钉5上作径向运动,配重块4经螺钉5连接在 曲轴1上;在配重块4的运动方向外侧安装弹簧6,弹簧6起到阻力限位的 作用,螺钉5杆部为光滑圆柱,起到为配重块4运动导向的作用。为了防止 配重块4作径向运动过程中与曲轴1相碰撞,在配重块4的运动方向内侧, 设置有垫片7,垫片7能起到缓冲作用。为避免本实用新型装置引起曲轴沿轴向产生不平衡力矩,在曲轴的左、 右曲柄2上是成对称布置,即在左、右曲柄2上设置相同的配重块4、螺钉5、 弹簧6、垫片7。曲轴1转动时,配重块4在离心力作用下沿径向向外移动,曲轴l转速 变化,配重块4的离心力大小随之改变,从而改变配重块4质心相对曲轴中 心的距离,实现自动调节曲轴的不平衡量,实现曲轴的动态平衡。
权利要求1、发动机曲轴的配重结构,包括曲轴(1)、左和右曲柄(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曲轴(1)上设置配重块(4),配重块(4)套在螺钉(5)上,能在螺钉(5)上作径向运动,配重块(4)经螺钉(5)连接在曲轴(1)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曲轴的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配重 块(4)的运动方向外侧安装弹簧(6)。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曲轴的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 配重块(4)的运动方向内侧,设置垫片(7)。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发动机曲轴的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左、 右曲柄(2)上设置相同的配重块(4)、螺钉(5)。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曲轴的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左、 右曲柄(2)上设置相同的配重块(4)、螺钉(5)、弹簧(6)和垫片(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曲轴的配重结构,包括曲轴、曲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曲轴上设置配重块,配重块套在螺钉上,能在螺钉上作径向运动,配重块经螺钉连接在曲轴上;在配重块的运动方向外侧安装弹簧。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曲轴的配重结构,曲柄配重块能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作径向向外移动,其产生的平衡力矩相应增大,使其平衡作用能达到较佳或最佳状态;使发动机在较大的转速范围内实现曲轴的动态平衡,发动机运转时产生的曲轴冲击力减到最小,从而减小发动机振动,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提高舒适性。
文档编号F16F15/28GK201093031SQ20072018782
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8日
发明者王向东 申请人: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