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器结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3945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木器结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固定器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连接木板、木材等木器的
结合器具。
背景技术
在传统技术中,要将木板与木板、或者木板与木材、或者木材与木材之间结合到一 起,通常使用的结合器,都是使用铁片母扣结合。这种结合器的结合面小,接合不平稳,结合 不够牢固,因此容易造成木器之间结合效果不好,甚至会造成木器脱落,轻则损坏木器,重 则有可能伤及人身,可以说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拆卸方便、结构稳固的 木器结合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木器结合器,其特征在 于包括螺栓结构的结合扣及和结合扣配合使用的母扣,所述母扣为长条块状体,在母扣上 开设有至少一处和结合扣相匹配的结合孔,结合孔的尺寸大于结合扣的螺帽,在结合孔的 同一侧往相同的方向延伸开设有呈倒"凸"状的结合部。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结合扣为木螺牙结合扣。 作为另一优选方案,所述结合扣为机螺牙结合扣,并设有和其相匹配的内螺牙座。 所述母扣采用塑胶、木材或金属材料制成。 使用时,预先将结合扣、母扣、内螺牙座(如采用机螺牙结合扣)等固定在要结合 的两个物件上,若使用机螺牙结合扣,在安装时将结合扣旋入内螺牙座内;再将结合扣插入 结合孔并往下压入结合部,使结合扣卡在母扣的结合部,从而将两个物件结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特定结构的结合扣和对应的母扣配合使用,不需使用 工具,即可方便地将两个对象固定或拆卸,因而安装使用方便;由于采用块状体的母扣配合 固定,增加了结合面积,从而使得结合更为稳固。

图1为本实用新型母扣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中,1为木螺牙结合扣,2为机螺牙结合扣,3为内螺牙座,4为母扣,41为结合孔, 42为扣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参照图1和图2,所述木器结合器,包括木螺牙结合扣1及和结合扣配合使用的母扣4,所述母扣4为长条块状体,在母扣4上开设有两处和结合扣相匹配的结合孔41,结合41孔的尺寸大于木螺牙结合扣1的螺帽,在结合孔41的同一侧往相同的方向延伸开设有呈倒"凸"状的结合部42。 参照图2,使用时,预先将木螺牙结合扣1、母扣4固定在要结合的两个物件上;再将木螺牙结合扣1插入结合孔41并往下压入结合部42,使木螺牙结合扣1卡在母扣4的结合部42,从而将两个物件结合在一起。 实施例2,参照图1和图3,所述木器结合器,包括机螺牙结合扣2及和机螺牙结合扣2配合使用的内螺牙座3和母扣4,所述母扣4为长条块状体,在母扣4上开设有两处和结合扣相匹配的结合孔41,结合41孔的尺寸大于机螺牙结合扣2的螺帽,在结合孔41的同一侧往相同的方向延伸开设有呈倒"凸"状的结合部42。 参照图3,使用时,预先将机螺牙结合扣2、母扣4、内螺牙座3固定在要结合的两个物件上,在安装时将机螺牙结合扣2旋入内螺牙座内3 ;再将机螺牙结合扣2插入结合孔41并往下压入结合部42,使机螺牙结合2扣卡在母扣4的结合部42,从而将两个物件结合
在一起。 所述母扣采用塑胶制成。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两个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凡依本新型申请范围所作之均等变化与修饰等,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之涵盖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木器结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栓结构的结合扣及和结合扣配合使用的母扣,所述母扣为长条块状体,在母扣上开设有至少一处和结合扣相匹配的结合孔,结合孔的尺寸大于结合扣的螺帽,在结合孔的同一侧往相同的方向延伸开设有呈倒“凸”状的结合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器结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扣为木螺牙结合扣。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木器结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扣为机螺牙结合扣,并设有和其相匹配的内螺牙座。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器结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扣采用塑胶、木材或金属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木器结合器,包括螺栓结构的结合扣及和结合扣配合使用的母扣,所述母扣为长条块状体,在母扣上开设有至少一处和结合扣相匹配的结合孔,在结合孔的同一侧往相同的方向延伸开设有呈倒“凸”状的结合部。使用时,预先将结合扣、母扣等固定在要结合的两个物件上;再将结合扣插入结合孔并往下压入结合部,使结合扣卡在母扣的结合部,从而将两个物件结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特定结构的结合扣和对应的母扣配合使用,不需使用工具,即可方便地将两个对象固定或拆卸,因而安装使用方便;由于采用块状体的母扣配合固定,增加了结合面积,从而使得结合更为稳固。
文档编号F16B5/02GK201513422SQ20092019552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7日
发明者朱珊珊, 罗春玲 申请人:王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