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双端螺纹体和内螺纹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形成在禁固构件的外圆周表面或内圆周表面上的螺旋形螺 纹的螺纹体,更详细讲,涉及一种具有右旋螺纹和左旋螺纹的双面螺纹体,其中,所述螺旋 形螺纹由顺时针螺旋形螺纹和逆时针螺旋形螺纹构成。
背景技术:
所谓螺钉,由沿螺旋形路径形成螺纹,即螺旋结构构成,该结构通过沿杆的中心轴 移动圆形路径的中心,表现在杆的外圆周表面上,螺钉已在工业中作为基本组成部分而被 广泛扩展。按螺纹拧动的方向大致分类时,螺钉可被分为右旋螺钉和左旋螺钉,在右旋螺钉 中,螺纹在正轴方向上顺时针延伸,在左旋螺钉中,螺纹在正轴方向上逆时针延伸。此类螺钉的主要应用包括用于收紧机械零件等的紧固应用,用于传送原动力或 移动的传送应用和移动应用,和其他应用,如用于通过利用螺钉旋转和轴方向上的移动距 离之间的相关性测量尺寸或调整位置的测量应用或调整应用。传统上,有分别被设计为适合各类应用的各种类型的螺钉。例如,螺纹形状是三角 形的三角形螺纹螺钉,主要用于紧固、测量和调整。典型的用于紧固机械零件的螺钉的例子 是度量较粗的螺纹螺钉,而具有窄节距的细螺纹螺钉特别被用于紧固精密机械零件。此外, 以管材形成螺纹的管式螺钉,用于连接管材等。螺纹形成长方形形状或梯形形状的长方形 螺纹和梯形螺纹螺钉,用于传送原动力或移动,如压力机或千斤顶。螺纹形成具有圆形形状 的圆形螺纹螺钉,用于灯泡基件和需要容易安装与拆除的位置,如容易受到外物渗透的连 接器。此外,螺钉特殊类型的一个例子是滚珠螺钉,其中,大量的孔沿螺旋形沟槽形成,其被 设计用于,螺纹在孔中啮合时,通过组合钢球在允许自由旋转的同时减少摩擦阻力。紧固螺钉由外螺纹和内螺纹组合而成,所述外螺纹由形成于杆的外圆周表面上的 螺旋形沟槽构成,所述内螺纹由形成于圆筒状材料的圆筒内圆周表面上的螺旋形沟槽构 成,在使用时,外螺纹被插入要被紧固的材料上形成的螺纹孔中,其后,内螺纹被旋拧到该 外螺纹上,且已被提前插入外螺纹的要被紧固的材料,被外螺纹收紧以实现紧固。被设计为 可被容易地使用的此类紧固螺钉的例子,包括所谓的螺栓和所谓的螺帽组合,所谓的螺栓 由在外螺纹一端上形成正六角形柱的头部构成,在所谓的螺帽里旋拧到螺栓上去的外圆周 表面,为正六角形柱状。右旋螺钉几乎在包括用于紧固的螺栓和螺帽的传统螺钉应用中被专用,而左旋螺 钉被限制在特殊应用中,如套筒螺母(turnbuckle),其内螺纹形成沿在两端上的相同的轴 以不同方向旋转。此外,也有包括要求螺帽拧合到螺栓上而不会松脱的螺栓螺帽组合的紧固应用。 被设计为以适应这种应用的紧固件,被称为防松螺帽(anti-loosening(松动)nut)。这种 紧固件被组合起来,通过作出合适设计以适合螺帽,使旋拧到螺钉上的螺帽很难松脱。传统的防松螺帽,大致可分为所谓的单螺帽类型和双螺帽类型,所述单螺帽类型 构成以单一螺帽实现锁定效果,所述双螺帽类型构成以由两个螺帽的组合实现锁定效果。
如在专利文件1中所公开的,典型的传统的单螺帽型防松螺帽,通过合并发挥螺 帽中垫圈类似的作用的机械装置组成,且当被旋拧到螺栓上时,附在螺帽一端上的垫圈类 板片,通过在螺栓螺纹和螺帽之间表现出挤压力来抑制螺帽的松动。如在专利文件2中所公开的,典型的传统的双螺帽型防松螺帽,由第一螺帽和第 二螺帽构成,所述第一螺帽具有组成为可以减小直径的缩小直径端,所述第二螺帽,通过旋 拧在所述第一螺帽的缩小直径端的外圆周上,减小所述缩小的直径端的致直径,所述防松 螺帽被组成为第二螺帽旋拧到第一螺帽上来抑制螺帽的松动,所述第一螺帽被向着面向移 动方向后方的缩小直径端先旋拧到螺栓上,所述螺帽的缩小直径端被减小直径,且所述防 松螺帽的内圆周表面被螺栓的螺纹牢牢压住。 专利文件1 日本专利第3946752号专利文件2 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3018706号此类只用螺纹以顺时针方向形成的右旋螺钉组成的,或只用螺纹以逆时针方向形 成的左旋螺钉组成的传统外螺纹螺钉,至今尚不存在顺时针螺旋形沟槽和逆时针螺旋形沟 槽形成于单一的杆状构件外圆周表面上的、既是右旋螺钉又是左旋螺钉的双面螺纹体。特 别是,没有出现过任何具有右旋部分区域和左旋部分区域重叠的双面螺纹体,其中右旋部 分是被提供以右旋螺纹的区域,左旋部分是被提供以左旋螺纹的区域。此外,在传统的单螺帽型防松螺帽的情况中,虽然以一个单螺帽可获得一定程度 的锁定效果,但是,由于挤压力单纯地由垫圈状板件生成,来把螺栓和螺帽的啮合收紧到螺 栓的外圆周表面上的单一螺旋形沟槽中,所以螺帽的松动并没有实质上被防止,而双螺帽 型的情况,最终类似于单螺帽型的情况,由于第一螺帽的缩小直径端被第二螺帽减小直径, 且缩小直径端上提供了不规则物的内圆周表面被单纯地压住,来把螺栓和螺帽的啮合收紧 到螺栓的外圆周表面上的单一螺旋形沟槽中,通过螺栓的外圆周表面和螺帽内圆周表面的 摩擦力防止发生松动,这两种情况都有最终螺帽由于振动等逐渐松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目的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单一杆状构件的外圆周表面或内 圆周表面上具有右旋螺纹和左旋螺纹的双面螺纹体。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螺帽内螺纹体或一种双螺帽型内螺纹体,所 述单螺帽内螺纹体,通过使用双面外螺纹体与一个或多个内螺纹体的结合,所述双面外螺 纹体在杆状构件的外圆周表面上具有右旋螺纹和左旋螺纹,也就是螺栓,所述一个或多个 内螺纹体,也就是螺帽,即使作为单一螺帽也不会大幅度松动,且即使在任意中间位置也可 表现出锁定效果;所述双螺帽型内螺纹体,通过结合使用两个或更多螺帽,不会大幅度松 动,且即使在任意中间位置表现出锁定效果。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拧结构,当被旋拧到上面所述的双面外螺纹 体上时,一旦一对内螺纹体被互相耦合,只可通过破坏来移走它们,由此,可以在锁定效果 上实现所谓的防篡改证据或无篡改证据,作为除锁定效果之外,实现篡改证明效果的结果。技术手段本发明的双面螺纹体中所采用用以达到上面所述目的的手段,是螺旋形沟槽形成于具有固体形态的固体构件的圆周表面中的螺纹体,其中,所述沟槽,由顺时针螺旋形沟槽 和逆时针螺旋形沟槽构成,且形成所述顺时针螺旋形沟槽的右旋螺纹部分和形成所述逆时 针螺旋形沟槽的左旋螺纹部分,被重叠地提供在相同区域中。所述固体构件,是具有大致柱状或大致圆筒形状的轴体。山脊状中心线被设置得与所述轴体的轴方向垂直的多个条,被相对于轴方向以不 同的水平间断地、关于直径方向交替地、以大致弧形的形状、沿着所述轴体的外圆周表面形 成,且由于形成这些多个条的结果,所述顺时针螺旋形沟槽和所述逆时针螺旋形沟槽,被形 成于相同区域上。当从所述轴体的轴方向上看时,所述轴体的端部的外部形状为大致圆形,担当形 成大致弧形的多个条的远端的山脊状中心线为大致半椭圆形,且当从轴方向上看时,其整 体外部形状为大致椭圆形。从垂直于所述轴方向的法线方向看时的所述条的顶点的外径,被设置为大于从垂 直于所述法线方向的法线看时的所述条的顶点的外径,且单个双面螺纹体上的条的顶点的 直径,具有长直径部分和短直径部分。从所述短直径部分方向上看时的所述条的高度,被设置为从所述长直径部分方向 上看时的所述条的高度的大致两倍。从所述长直径部分方向上看时的轴体的轴方向上的每单位长度的条的数目,被设 置为从所述短直径部分方向上看时的轴体的轴方向上的每单位长度的条的数目的大致两倍。所述轴体具有大致锥体形状。所述固体构件,在其一端上具有非圆孔或非圆柱形状的非圆端部分。形成非圆孔形状的所述非圆端部分的非圆孔的平面形状,被从大致一字形状、大 致人字形状、大致十字形状、大致多边形形状或其组合形状中选择出。形成非圆柱形状的所述非圆端部分的非圆柱外部形状,被从大致正方形和大致正 六角形中选择出。所述顺时针螺旋形沟槽的节距和所述逆时针螺旋形沟槽的节距大致上相等。所述右旋螺旋形沟槽的节距和所述左旋螺旋形沟槽的节距互不相同。此外,本发明的内螺纹体中所采用的手段,是一种旋拧到条被形成于固体构件的 外圆周表面上的双面外螺纹体上的内螺纹体,其中,顺时针螺旋形螺纹和逆时针螺旋形螺 纹被作为一对提供。所述内螺纹体具有顺时针或逆时针间断或连续的螺旋形螺纹,其形成于具有大 致管状的管状构件的内圆周表面上;和反向旋转防止手段,其在所述管状构件的管状方向 一端上,用于在被旋拧到双面螺纹体上时防止相对于旋转方向反向旋转。所述反向旋转防止手段具有一个或多个板片,所述板片,被安排为从所述管状构 件的内圆周表面向着所述内螺纹体的旋转轴突起,所述板片的端部,被用作顺时针或逆时 针螺旋形螺纹,所述螺纹由相对于形成于管状构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所述螺纹的升角具有 有限倾角的板片的端形成。当形成在所述内螺纹体的内圆周表面上的螺旋形螺纹的升角被定以为e时,由 所述板片的端形成的螺纹,相对于该升角倾斜(165-2 e) °至(195-2 e ) °。
所述反向旋转防止手段具有螺旋形斜坡部分,其以形成于所述管状构件的一端 上的内螺纹体的旋转轴为中心;和一个或多个板片,其被安置在该斜坡部分上,且当形成于 所述内螺纹体的内圆周表面上的螺纹的升角被定义为9时,所述斜坡部分的倾角为相对 于该升角(165-2 0 ) ° 至(195-2 0 ) °。所述板片,具有以内螺纹体的旋转轴为中心的大致弧形的端。此外,本发明的内螺纹体中所采用的手段包括,被提供以右旋内螺纹体,其中,顺 时针螺旋形螺纹形成于具有大致管状的第一管状构件的内圆周表面上;和左旋内螺纹体, 其中,逆时针螺旋形螺纹形成于具有大致管状的第一管状构件的内圆周表面上,且所述右 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被分别旋拧到双面螺纹体上且相互完整地耦合。通过使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互相接近,来用于耦合所述右旋内 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的耦合手段,被提供于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 之中的一个或两个中。所述耦合手段由以下构成插入部分,其被提供于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 内螺纹体中一个上;和收容部分,其被提供于另一个内螺纹体上,并收容所述插入部分;且 当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被相互压在一起时,所述插入部分被收容部分收 容,且插入部分与收容部分互相拧合。大致与轴方向平行的缝隙,被形成于插入部分和收容部分之中的一个或两个中。大致与轴方向垂直的缝隙,被形成于插入部分和收容部分之中的一个或两个中。此外,本发明的所述耦合手段包括反向旋转防止手段,其用于在所述右旋内螺纹 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之中的一个被旋拧至所述双面螺纹体上时,防止相对于旋转方向反 向旋转。所述反向旋转防止手段具有第一齿轮部分,其中,多个锯齿状部分构成齿,所述 齿形成于插入部分的外圆周表面上,所述插入部分,被提供于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 旋内螺纹体之中的一个内螺纹体的轴方向上的一端上;和第二齿轮部分,其中,多个非对称 锯齿状部分构成齿,所述齿形成于收容部分的内圆周表面上,所述收容部分,被提供于另一 个内螺纹体的轴方向上的一端上,且在啮合过程中,通过啮合第一齿轮状部分和第二齿轮 状部分,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之中一个的相对于旋转方向的反向旋转被 防止。在所述反向旋转防止手段中,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中一个内螺 纹体的外圆周表面被作为插入部分形成,该插入部分具有由多个不对称锯齿状部分构成的 第一齿轮状部分,且由多个不对称齿轮状部分构成的第二齿轮状部分被提供于另一内螺纹 体的轴方向上的一端上的收容部分的内圆周表面上,且在啮合过程中,通过啮合第一齿轮 状部分和第二齿轮状部分,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之中一个的相对于旋转 方向的反向旋转被防止。所述反向旋转防止手段具有插入部分,其在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 纹体之中的一个内螺纹体的一端上,以该内螺纹体的旋转轴为中心,由被外围地提供为弹 簧形状的一个或多个弹簧部分组成;和收容部分,其在另一内螺纹体的一端上,以其旋转 轴为中心,包含以不对称不规则或波纹起伏的形式外围地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波纹起伏状部 分,且,其被组成为,通过在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的耦合过程中啮合所述弹簧部分和的波纹起伏状部分,以在啮合过程中防止相对于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 内螺纹体之中的一个的旋转方向反向旋转。所述反向旋转防止手段具有插入部分,其被安排于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 旋内螺纹体之中的一个内螺纹体的一端之上,被与内螺纹体分开提供,且由被外围地提供 为弹簧形状并以该内螺纹体的旋转轴为中心的一个或多个弹簧部分组成;和收容部分,其 包含以其在另一个内螺纹体的一端上的旋转轴为中心,并以不对称的不规则或波纹起伏的 形式外围地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波纹起伏状部分,且,其被组成为,通过在所述右旋内螺纹体 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的耦合过程中啮合所述弹簧部分和的波纹起伏状部分,以在啮合过程 中防止相对于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之中的一个的旋转方向反向旋转。此外,本发明的所述耦合手段具有可旋转保持手段,其用于可旋转地与所述右旋 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的一端耦合在一起,并防止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 螺纹体在轴方向上分离。所述可旋转保持手段具有大直径部分,其中,插入部分的远端的附近,被设置为 具有比插入部分的近端的外径大的直径;和小直径部分,其中,收容部分的远端,被设置为 具有比远端的内径小的直径,且所述插入部分的近端的外径,和所述受容部分的远端的小 直径部分的内径,被设置为实质上相等。所述插入部分具有大直径部分,其在所述插入部分的远端的附近的外圆周上,所 述插入部分被预先插入至收容部分中,且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可相互 旋转并被不可分离地结合。所述插入部分具有大直径部分,其在所述插入部分的远端的附近的外圆周上,且 所述收容部分具有小直径部分,其在没有提供大直径部分的位置的对应位置上,且,当大 直径部分和小直径部分处于不相互对齐位置时,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 通过将插入部分插入收容部分中可移动并可旋转地保持耦合。此外,本发明的所述耦合手段,由以下构成第一磁极,其被提供于所述右旋内螺 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之中的一个的一端上;和第二磁极,其被设置或被提供于另一内 螺纹体的一端上,所述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是相互不同的磁极,且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 述左旋内螺纹体,通过磁耦合这些磁极而被耦合。所述右旋内螺纹体或所述左旋内螺纹体的平面形状,或者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 述左旋内螺纹体的平面形状,是非圆形。所述非圆形平面形状,被从大致正方形形状、大致正六角形形状和大致多边形形 状中挑选出。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之中的一个内螺纹体的外径的最大直径, 被设置为等于或小于所述另一个内螺纹体的外径的最小直径。技术效果根据本发明,结合重叠在在内圆周表面和外圆周表面中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上的相 同区域的右旋螺纹和左旋螺纹的组合,可获得双面螺纹体。因此,通过结合使用本发明的内螺纹体和本发明的双面螺纹体,其中螺旋形螺纹 的板片被安排于所述内螺纹体上,且该螺旋形螺纹对应内螺纹体的螺旋形螺纹相反朝向的 螺旋形沟槽,即使在所谓的单螺帽类型的情况下,也可获得不是通过摩擦力防止松动而是在结构上防止松动的锁定效果,且,可获得即使在双面螺纹体的任意中间位置上也可以固 定其位置的螺栓和螺帽。此外,通过使用由顺时针螺旋形螺纹组成的右旋内螺纹体、由逆时针螺旋形螺纹 组成的左旋内螺纹体和本发明的所述双面螺纹体作为外螺纹体的组合,和以合适的方法 如焊接或耦合手段来耦合右旋内螺纹体与左旋内螺纹体,即使在所谓的单螺帽类型的情况 下,可获得不是通过摩擦力防止松动而是在结构上防止松动的锁定效果,且可获得即使在 双面螺纹体的任意中间位置上也可以固定其位置的一对外螺纹体和内螺纹体,或一对螺栓 和螺帽。在这里,所述外螺纹体可以是螺栓的开口的外圆周表面上形成外螺纹,所述内螺纹 体可以是在封闭所述开口的螺旋盖的内圆周表面上形成内螺纹。此外,通过采用用于两个内螺纹体的耦合结构的合适的结构,当一对内螺纹体被 旋拧到双面螺纹体上时,一旦内螺纹体相互结合,只能通过破坏来解除耦合,由此可以实现 所谓的防篡改证据或无篡改证据,作为除锁定效果之外实现篡改证明效果的结果。
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双面外螺纹体中右旋螺纹部分和左旋螺纹部分的重叠区域 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当从箭头A方向看时的图1的双面外螺纹体的侧表面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当从垂直于图2的侧面的箭头B方向看时的图1的双面外螺纹体的侧 表面的示图;图4是示出具有与从图1的双面外螺纹体的一端延伸的螺芯直径相等的外径的杆 状非螺纹部分的状态的侧视图;图5是示出具有与从图1的双面外螺纹体的两端各自延伸的螺芯直径相等的外径 的杆状非螺纹部分的状态的侧视图;图6是示出具有与从图1的双面外螺纹体的两端各自延伸的螺纹部分的外径相等 的外径的杆状非螺纹部分的状态的侧视图;图7(a)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双面外螺纹体结构的端视图,图7(b)是图7(a)的双 面外螺纹体,即从箭头A方向上看时的双面外螺纹体的短直径部分的侧视图,图7(c)是图 7(a)的双面外螺纹体,即从箭头B方向上看时的双面外螺纹体的长直径部分的侧视图;图8(a)是示出通过结合图3的单一双面外螺纹体和两个齿轮组成的多轴间动力 传送机械装置的构成的侧视图,图8 (b)是结合图3的单一双面外螺纹体和两个齿轮组成的 不同的多轴间动力传送机械装置的侧视图;图9是示意地示出将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旋拧到图3的双面外螺纹体上 过程的部分横截面视图;图10(a)是示出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被分别旋拧到图3的双面外螺纹体 上而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隔开的状态的部分横截面视图,图10(b)是示出右旋内 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在双面外螺纹体上接触的状态的部分横截面视图,图10(c)是示出 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通过焊接被耦合的状态的部分横截面视图;图11(a)是被提供了耦合手段的一对右旋内螺纹体和右旋内螺纹体中的右旋内 螺纹体的透视图,其中旋转耦合通过保持机械装置获得,图11(b)是该右旋内螺纹体的横截面视图;图12(a)是与图11中所示的右旋内螺纹体形成一对的左旋内螺纹体的透视图,图 12(b)是该左旋内螺纹体的横截面视图;图13是示出图11和图12中示出的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被相互耦合的 状态的横截面视图;图14(a)是被提供了不同耦合手段的一对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中的右 旋内螺纹体的透视图,其中旋转耦合通过保持机械装置获得,图14(b)是该右旋内螺纹体 的横截面视图;图15(a)是与图14中所示的右旋内螺纹体形成一对的左旋内螺纹体的透视图,图 15(b)是该左旋内螺纹体的横截面视图;图16是示出在图14和图15中所示的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手内部螺纹体被相互耦 合的状态的横截面视图;图17(a)是被提供了耦合手段的一对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中的右旋内 体螺纹体的俯视图,其中旋转耦合通过不同的保持机械装置获得,图17(b)是示出沿图 17(a)的A-A'线得到的横截面的横截面视图,图17(c)是示出沿B-B'线得到的横截面的 横截面视图;图18(a)是与图17中所示的右旋内螺纹体形成一对的左旋内螺纹体的俯视图, 图18(b)是示出沿图18(a)的A-A'线得到的横截面的横截面视图,图18(c)是示出沿图 18(a)的B-B'线得到的横截面的横截面视图;图19(a)是示出当从短轴方向看时图18的左旋内螺纹体的插入部分被插入到图 17的右旋内体螺纹的收容部分的状态的横截面视图,图19(b)是示出从垂直于图19(a)观 察点的长轴方向看时候的横截面的横截面视图,图19(c)是示出插入部分和收容部分处于 不互相重叠的位置的关系中的状态的横截面的横截面视图,图19(d)是示出当从垂直于图 19(c)观察点的方向看时候的横截面的横截面视图;图20(a)是被提供了耦合手段的一对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中的右旋内 体螺纹体的俯视图,其中旋转耦合通过不同的保持机械装置获得,图20(b)是示出沿图 20(a)的A-A'线得到的横截面的横截面视图;图21 (a)是与图20中所示的右旋内螺纹体形成一对的左旋内螺纹体的俯视图,图 2Kb)是示出沿图21(a)的A-A'线得到的横截面的横截面视图;图22是示出图20所示的右旋内体螺纹和图21所示的左旋内螺纹体之间的耦合 状态的横截面视图;图23(a)是透视图是被提供了耦合手段的一对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中 的右旋内体螺纹体的俯视图,其中旋转耦合通过反向旋转防止机械装置获得,图23(b)是 该右旋内体螺纹的俯视图;图24(a)是与图23中所示的右旋内螺纹体形成一对的左旋内螺纹体的透视图,图 24(b)是该左旋内螺纹体的俯视图;图25是示出图23和图24的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被互相耦合的耦合过 程的状态的横截面的横截面视图;图26(a)是被提供了不同耦合手段的一对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中的右旋内体螺纹体的透视图,其中旋转耦合通过反向旋转防止机械装置获得,图26(b)是该右 旋内体螺纹的俯视图;图27(a)是与图26中所示的右旋内螺纹体形成一对的左旋内螺纹体的透视图,图 27(b)是该左旋内螺纹体的俯视图;图28是示出图26和图27的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被互相耦合的状态的 耦合手段部分的横截面的横截面视图;图29(a)是被提供了不同耦合手段的一对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中的右 旋内体螺纹体的透视图,其中旋转耦合通过反向旋转防止机械装置获得,图29(b)是该右 旋内体螺纹的俯视图;图30(a)是与图29中所示的右旋内螺纹体形成一对的左旋内螺纹体的透视图,图 30(b)是该左旋内螺纹体的俯视图;图31是示出图29和图30的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被互相耦合的状态的 横截面的横截面视图;图32(a)是被提供了不同耦合手段的一对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中的右 旋内体螺纹体的俯视图,其中旋转耦合通过反向旋转防止机械装置获得,图32(b)是沿图 32(a)的A-A'线得到的横截面的横截面视图;图33(a)是与图32中所示的右旋内螺纹体形成一对的左旋内螺纹体的俯视图,图 33(b)是沿图33(a)的A-A'线得到的横截面的横截面视图;图34是示出图32的右旋内螺纹体和图33的左旋内螺纹体被互相耦合的状态的 横截面的横截面视图;图35(a)是被提供了不同耦合手段的一对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中的右 旋内体螺纹体的俯视图,其中旋转耦合通过反向旋转防止机械装置获得,图35(b)是沿图 35(a)的A-A'线得到的横截面的横截面视图;图36(a)是与图35中所示的右旋内螺纹体形成一对的左旋内螺纹体的俯视图,图 36(b)是沿图36(a)的A-A'线得到的横截面的横截面视图;图37(a)是插入图35所示的右旋内体螺纹体和图36所示的左旋内螺纹体之间的 柔性齿构件的俯视图,其中这些内螺纹体被旋转地耦合,图37(b)是当从箭头A的方向看时 的侧视图,图37(c)是图37(a)的仰视图;图38是示出通过将图37所示的柔性齿构件插入图35所示的右旋内螺纹体和图 36所示的左旋内螺纹体之间来耦合之前的状态的横截面视图;图39(a)是具有正六角形管状和互相不同的外径的一对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 螺纹体中的右旋内体螺纹体的俯视图,图39(b)是从短直径方向上看时,右旋内螺纹体和 左旋内螺纹体的最大直径的被对齐的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图40(a)是大直径的内螺纹体的最小外径部分和小直径的内螺纹体的最大外径 部分被对齐的状态的俯视图,图40(b)是当从图40(a)的箭头A看时的侧视图;图41(a)是示出右旋内体螺纹体被旋拧到双面外螺纹体的重叠区域上的状态的 部分横截面视图,其中右旋螺纹和左旋螺纹均为三角形螺纹,图41(b)是示出与41 (a)的横 截面在直角上不同的横截面的部分横截面视图;图42(a)是示出图41的右旋内螺纹体的横截面的沿图43的线A-A'得到的横截面的横截面视图,图42(b)是沿图43的B-B'线得到的横截面的横截面视图,是示出与图 42(a)的横截面在上直角上不同的横截面的横截面视图;图43是图42所示的右旋内体螺纹的俯视图;图44(a)是示出通过在顺时针旋转方向上应用旋转力量来试图将右旋内体螺纹 从图41的状态顺时针旋转的状态的部分横截面视图,图44(b)是图42(a)的不同的横截面
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双面螺纹体
2螺纹脊
3重叠区域
10杆状构件
20右旋螺纹
21右旋螺纹部分
22顺时针螺旋形沟槽
30左旋螺纹
31左旋螺纹部分
32逆时针螺旋形沟槽
40锯齿形沟槽
41倒转三角形脊部分
42三角形脊部分
43菱形脊部分
44菱形脊部分
45交叉点
50非螺纹部件
51非螺纹部件
52非螺纹部件
53非螺纹部件
C中心轴
I3R右旋螺纹节距
PL左旋螺纹节距
Φ1螺纹部分外径
Φ2螺芯直径
Φ 3非螺纹部分外径
Φ4非螺纹部分外径
Φ 11螺纹部分外径
Φ 12螺芯直径
Φ 13非螺纹部分外径
Φ 14非螺纹部分外径
IOa轴体
11双面外螺纹体
12条
12a顶点
12b顶点
14顺时针螺旋形沟槽
15逆时针螺旋形沟槽
Φ 5直径
Φ 6夕卜@
Φ 7夕卜@
H条高度
h条高度
CB中心线
60第一齿轮
61第二齿轮
62第一轴杆
63第二轴杆
70多轴间动力传送机械装置
71轴间动力传送机械装置
80右旋内螺纹体
81螺纹孔
82顺时针螺旋形沟槽
83顺时针螺旋形螺纹
90左旋内螺纹体
91螺纹孔
92逆时针螺旋形沟槽
93逆时针螺旋形螺纹
100焊接
PRl节距
PLl节距
Φ 21内径
Φ 22螺芯直径
Φ 31内径
Φ 32螺芯直径
104耦合手段
180右旋内螺纹体
181螺纹孔
182顺时针螺旋形沟槽
183顺时针螺旋形螺纹
184收容部分
Φ 1103 外径Φ 1104螺芯直径Φ 1122 内径Φ 1123螺芯直径Φ 1140 直径φ 1141 直径S起始端E终止端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其第一方面中,本发明的双面螺纹体的第一可取实施例,将参照附图(图1至图 6)使用双面螺纹体1的例子进行详细说明,所述双面螺纹体1通过组合在杆状构件10的外 圆周表面上重叠在相同区域的右旋螺纹20和左旋螺纹30构成。此外,为非圆孔或非圆柱形状的或非圆管形状的非圆端部分(未示出),可被形成 在双面螺纹体1的一端或两端上。该非圆端部分,可被形成为具有直径的内切圆等于或大 于杆状构件10的直径的正六角形横截面的正六角形柱或正六角形管形状,或者可形成为 在杆状构件10的一端上在离端面规定的深度处提供为六边形形状的正六角形孔等,且整 体可形成为所谓的螺栓形态。此外,非圆孔,其平面形状大致为大致一字形状、大致人字形 状、大致十字形状、大致多边形形状或其组合形状的形状,可被形成于非圆端部分,且其可 允许被用螺钉扭转工具旋转,如所谓的普通螺钉螺丝刀或飞利浦螺丝刀。本实施例的双面螺纹体,在杆状构件10的外圆周表面上,具有右旋螺纹20和左旋 螺纹30,所述右旋螺纹20,为沿着螺旋形路径,即顺时针螺旋条形成的顺时针螺旋形沟槽 的形态,由沿着杆状构件10的中心轴C以恒定速度移动顺时针圆路径中心表现,所述左旋 螺纹30,为沿着螺旋形路径,即顺时针螺旋条形成的逆时针螺旋形沟槽的形态,由沿着杆状 构件10的中心轴C以恒定速度移动逆时针圆路径中心表现。尽管右旋螺纹20和左旋螺纹30可通过从杆状构件10的表面凹进形成螺旋形沟 槽形成,但是顺时针螺旋右旋螺旋形沟槽和逆时针螺旋左旋螺旋形沟槽,可通过提供多个 非螺旋条其中脊条状中心线被设置得与杆状构件10的轴方向垂直并从杆状构件10的表面 伸出来,提供在在杆状构件10的轴方向上的外圆周表面的同一区域中,且可对于轴方向以 不同水平间断地、关于直径方向交替地形成,且以大致弧形形状、沿着杆状构件10的外圆 周表面形成。此杆状构件10,由使其具有以下固体形态的合适的材料构成,即从如由单一元素 或多个元素的组合组成的金属、瓷器之类的陶瓷、水泥或玻璃之类的无机材料、包括热塑性 树脂或热固性树脂或天然树脂的合成树脂之类的有机材料、橡胶基树脂之类的塑料、纸张 或木材或其组合中选择出来的。杆状构件10的外圆周表面具有右旋螺纹部分21和左旋螺纹部分31,右旋螺纹部 分21是形成右旋螺纹20的区域,左旋螺纹部分31是形成左旋螺纹的区域,且其被提供以 右旋螺纹部分21和左旋螺纹部分31重复的区域。图1是右旋螺纹部分21和左旋螺纹部分 31重叠的该重叠区域3的透视图。此外,尽管如图所示的双面螺纹体1是具有梯形螺纹脊2的梯形螺纹螺钉,但是其自然不会仅限于梯形螺纹螺钉,然而其最好可能是长方形螺纹螺 钉、和锯齿状螺纹螺钉、圆形螺纹螺钉或滚珠螺钉。在这里,虽然图1所示的双面螺纹体的右旋螺纹20的节距I3R和左旋螺纹30的节 距PL互相相等,但是右旋螺纹20的节距ra和左旋螺纹30的节距PL自然不一定要被设置 为相等,然而每一个都可以被分别设置为合适节距。此外,设置右旋螺纹20的节距ra和左 旋螺纹30的节距PL相等的情况,除改善外观之外,还可以在后面将描述的内螺旋体被旋拧 上和由其不同造成的松动被完全防止时采用相同节距。图2所示的本实施例双面螺纹体1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在已设定右旋螺纹20的 节距ra和左旋螺纹30的节距PL互相相等的情况下,显示为朝向对角右下方的多个互相平 行沟槽的形态的顺时针螺旋形沟槽22,和显示为朝向对角左下方的多个互相平行沟槽的形 态的逆时针螺旋形沟槽32,重叠组成锯齿形沟槽40。位于上侧面的倒三角形脊部分41和 位于下侧面的三角形脊部分42,各自组成以履行同时引导旋拧至对应右旋螺纹20的右旋 内螺纹体(未示出)和旋拧至对应左旋螺纹30的左旋内螺纹体(未示出)的引导作用,以 此围绕此锯齿形沟槽40。如图3所示,顺时针螺旋形沟槽22和逆时针螺旋形沟槽32,在垂直于图2所示的 侧面的侧面上形成交叉点45。通过图1、2、3的比较可以知道,在图2中可见的倒三角形脊 部分41和三角形脊部分42,当展成一个平面时实际上具有大致菱形形状,在直径位置上互 相相对的菱形脊部分43和44,由在双面螺纹体1的轴方向上以不同水平交替地组成而构 成。不用说,如果左旋螺纹20的节距I3R和右旋螺纹30的节距PL互相不同,脊部分的形状 自然与上面解释的不同。在本实施例的双面螺纹体1的右旋螺纹部分21和左旋螺纹部分31的重叠区域, 可图4所示形成为从杆状构件10的一端到合适的中间位置的区域,或如图5所示形成在杆 状构件10的合适的中间位置并在重叠区域3的两端各自形成非螺纹部分50和51,且可被 形成在杆状构件10的合适的位置。此外,尽管没有在附图上示出,但是只有右旋螺纹部分 21和左旋螺纹部分31中的一个被形成的区域也可以被形成在右旋螺纹部分21和左旋螺纹 部分31的重叠区域3的一端或两端。此外,如图4或图5所示的双面螺纹体1,虽然脊部分的外径,S卩外径Φ1比非螺 纹部分50和51的外径φ 3和Φ 4大,但是螺芯直径Φ 2等于非螺纹部分50和51的外径 Φ3和Φ 4,且螺旋形沟槽的底部被组成为与非螺纹部分50和51相同的高度,螺纹部分的 外径Φ1或螺芯直径Φ 2,或非螺纹部分50和51的外径Φ3和Φ4可被设置为合适的。例 如,如图6所示,这些直径可以被设置为,螺纹部分的外径Φ 11等于非螺纹部分52和53的 外径Φ 13和Φ 14,且螺芯直径Φ 12较小,而顺时针螺旋形沟槽22和逆时针螺旋形沟槽32 被形成为在杆状构件10的外圆周表面的相同区域内重叠从而在杆状构件10上形成沟槽。虽然如上文所述的双面螺纹体1被设置为在重叠区域3的直径方向上在所有远端 的位置上固定的直径,但是作为另一个结构的例子,如7(a)至7(c)所述,在双面螺纹体11 中,其作为脊条的条状中心线CB被设置为垂直于具有直径Φ5的杆状轴体IOa的轴方向的 多个条12,被提供为从轴体IOa的外圆周表面突起,以相对与轴方向不同水平间断地、关于 直径方向交替地、并以大致弧形的形状沿轴体IOa的外圆周表面形成,且作为形成这些条 12的结果,顺时针螺旋形沟槽14和逆时针螺旋形沟槽15被建立在轴体IOa的轴方向上的同一区域,或在也可以说,组成重叠区域13。如图7(a)所示,当从此双面螺纹体11的轴体IOa的轴方向看时,轴体IOa的端部 的外部形状为大致圆形。当从轴方向看时,在多个条12的远端上作为脊条的条状中心线 CB,在各自具有相对的半椭圆形形状的轴体IOa的外圆周表面上形成大致弧形形状,且尽 管轴体具有柱状形状,但是当从轴方向看时,整体外部形状是大致椭圆形。在此双面螺纹体11中,如图7(b)所示,当从法线方向向轴体IOa的外圆周表面看 条12的顶点12a的外径Φ6时,其被设置为大于当从图7(c)所示的垂直于上述法线的法 线方向看时的条12的顶点12b的外径Φ 7。S卩,在双面螺纹体11中,条12的顶点12a和 12b的直径,具有长直径部分和短直径部分。此外,在从图7(b)所示的短轴方向看时的条12的高度H,被设置为当从图7(c)所 示的长轴方向看时的条12高度h的大致两倍。当从长轴部分方向看时的轴体IOa的轴方 向的每单位长度的条12的数目,被设置为当从端轴部分方向看时的轴体IOa的轴方向的每 单位长度的条12的数目大致两倍。当然,虽然没有在附图纸上示出,双面螺纹体1和双面螺纹体11可以以通过将杆 状构件10和轴体IOa形成为大致锥体形状而成的锥形螺钉或木螺钉的方式构成。上面所述的双面螺纹体1,可用于用于传送动力或移动的传送或移动应用零件,用 于收紧机械的零件类的紧固应用零件,和通过利用螺钉旋转和在轴方向移动的距离之间的 相关关系来测量尺寸或调整位置的测量或调整应用零件。例如,在组合单一双面螺纹体1和两个齿轮60和61的使用的情况,如图8 (a)所 示,垂直于以双面螺纹体1的中轴线C为中心旋转的相同方向上的相互旋转运动,可被创建 为位于其中间的双面螺纹体1的中轴线C的目标位置。这是多轴间动力传送机械装置70,其说明与现有技术的单一双面螺纹体(未在附 图上示出)和两个齿轮60和61的组合不能进行的操作,由双面螺纹体1、通过与双面螺纹 体1的左旋螺纹30啮合轴支持的第一齿轮60、通过与双面螺纹体1的右旋螺纹20啮合轴 支持的第二齿轮61构成。轴支持第一齿轮60的第一轴杆62,和轴支持第一齿轮61的第一 轴杆63,被安排得与位于其间的双面螺纹体1垂直于双面螺纹体1的中轴线C。当以这种方式组成的多轴间动力传送机械装置70被以固定的方向旋转而不伴随 着双面螺纹体1的推进移动时,通过与之协调地旋转双面螺纹体1的左旋螺纹30,第一齿轮 60以第一轴杆62为中心以固定方向旋转。作为回应,当第一齿轮60通过旋转双面螺纹体 1的右旋螺纹20而以第二轴杆63为中心旋转时,第二齿轮61在同一方向上旋转。此外,如图8 (b)所示,作为不同的多轴动力传送机械装置71,其由双面螺纹体1和 两个齿轮60与61组合而成,两个齿轮在相反的方向旋转运动并垂直于以双面螺纹体1的 中轴线C为中心的旋转,被形成在不放置于双面螺纹体1的中轴线C的相反的侧面位置。作 为其结果,右旋螺纹成为在双面螺纹体的重叠区域的自由端。此多轴间动力传送机械装置71,由双面螺纹体1和第一齿轮60和第二齿轮61组 成,第一齿轮60通过与双面螺纹体1的右旋螺纹20的啮合而轴支持,第二齿轮61通过与 双面螺纹体1的左旋螺纹30的啮合而轴支持。轴支持第一齿轮60的第一轴杆62,和轴支 持第二齿轮61的第二轴杆63,分别被安排地,在双面螺纹体1的外圆周表面上的平行于双 面螺纹体1的中轴线C的直线上,以大于将第一齿轮60的半径和第二齿轮61的半径相加的获得的距离的间隔,垂直于双面螺纹体1的中轴线C。当以这种方式组成的多轴间动力传送机械装置71被以固定的方向旋转而不伴随 着双面螺纹体1的推进运动时,通过与之协调地旋转双面螺纹体1的右旋螺纹20,第一齿轮 60以第一轴杆62为中心以固定方向旋转。作为回应,通过双面螺纹体1的左旋螺纹30的 旋转,第二齿轮61以第二轴杆63为中心在第一齿轮的相反方向上旋转。尽管上述所述的说明,描述了使用用来和双面螺纹体组合的齿轮的小齿轮的例 子,但是本实施例自然不限于此,而且不用说,各种其他类型的齿轮,如机架齿轮(rack gears)或伞齿轮(bevel gears),也可以用来与双面螺纹体组合。此外,本发明的双面螺纹 体1也可通过与内螺纹体如螺帽结合,而用于紧固。在结合使用内螺纹体与单一的本实施例的双面螺纹体1的情况,一个或多个的, 或者一个或更多的,两个可旋拧在双面螺纹体1的右旋螺纹20上的右旋内螺纹体80与可 旋拧在双面螺纹体1的左旋螺纹30上的左旋内螺纹体90,可悲单独使用或组装用作内螺纹 体。例如,如图9所示,在使用与单一的其右旋螺纹20和左旋螺纹30被从一端到另一 端重叠地提供的双面螺纹体1结合的单一的螺纹右旋内螺纹体80和单一左旋内螺纹体90 的情况下,所述右旋内螺纹体80和左旋内螺纹体90按顺序从双面螺纹体1的一端旋拧在 双面螺纹体1上。右旋内螺纹体80具有以其轴方向从一端到另一端穿透的大致圆螺纹孔81。使可 以旋拧到形成在双面螺纹体1的上的右旋螺纹20上而形成的时针螺旋形沟槽82或螺旋形 螺纹83,被形成在螺纹孔81的内圆周表面上。也就是说,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80的螺纹 孔81的内圆周表面上的顺时针螺旋形螺纹83具有梯形横截面,其节距PRl大致上等于双 面螺纹体1的右旋螺纹20的节距PR,其内径Φ 21对应双面螺纹体1的螺芯直径Φ2,其螺 芯直径Φ 22被设置为对应于双面螺纹体1的外径Φ 1,且被组合以能够旋拧到形成在双面 螺纹体1的外圆周表面的顺时针螺旋形沟槽22上。虽然右旋内螺纹体80的外部形状没有 特别的限制,但是考虑到需容易从外面抓住且容易应用旋转力量,从轴方向的平面形状最 好是多边形,如正方形或六角形。左旋内螺纹体90,由固体材料构成,并具有在其轴方向上从一端到另一端穿透的 大致圆螺纹孔91。被构成以能够旋拧到形成在双面螺纹体1的左旋螺纹30上的逆时针螺 旋形沟槽92或螺旋形螺纹93,被形成在螺纹孔91的内圆周表面上。即,形成在左旋内螺纹 体90的螺纹孔91的内圆周表面上的逆时针螺旋形螺纹93具有梯形横截面,其节距PLl大 致上等于双面螺纹体1的左旋螺纹30的节距PL,其内径Φ31对应双面螺纹体1的螺芯直 径Φ 2,且其螺芯直径Φ 32被设置为对应于所述双面螺纹体1的外径Φ 1,且其被构成以使 能够旋拧到形成在双面螺纹体1的外圆周表面上的逆时针螺旋形沟槽32中。虽然左旋内螺 纹体90的外部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但是考虑到需容易从外面抓住且容易应用旋转力量, 从轴方向的平面形状最好是多边形,如正方形或六角形。将右旋内螺纹体80和左旋内螺纹体90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上的情况,如图10 (a) 所示,首先,右旋内螺纹体80,通过在双面螺纹体1的中轴线C上顺时针旋转,被从双面螺纹 体1的一端旋拧到合适的位置。接下来,左旋内螺纹体90,在双面螺纹体1的中轴线C上逆 时针旋转的同时,被从双面螺纹体1的一端旋拧到右旋内螺纹体80的前面的合适的位置。当然,不用说,右旋内螺纹体80和左旋内螺纹体90被旋拧上的顺序可以互换。此外,如图10(b)所示,左旋内螺纹体90被旋拧上的位置,可以是向着右旋内螺纹 体80被按压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左旋内螺纹体90进一步被逆时针旋转以向着右 旋内螺纹体80前进,左旋内螺纹体90的前端和接触其的右旋内螺纹体80的后端之间产生 摩擦力,逆时针旋转的旋转力通过该摩擦力被传递至右旋内螺纹体80,且在试图的使其沿 右旋螺纹20的路径返回的右旋内螺纹体80上发生力。在这里,由于右旋内螺纹体80的节 距PRl和左旋内螺纹体90的节距PLl相等,在右旋内螺纹体80和左旋内螺纹体90之间, 相互相反的力量作用,并作为这些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所述右旋内螺纹体80和左旋内螺 纹体90分别一动不动地停留在各自的位置上。相反,如果在按压右旋压内螺纹体80的同时顺时针旋转力被传递到左旋内螺纹 体90上,则左旋内螺纹体90沿形成在双面螺纹体1的外圆周表面上的左旋螺纹30的路径 后退。但是,通过制定用于在允许其接近对方的同事防止其旋转的一些手段的形式,可防止 右旋内螺纹体80和左旋内螺纹体90相互旋转。例如,如图10 (c)所示,在双面螺纹体1的右旋螺纹21和左旋螺纹31重叠的重叠 区域3中,或在右旋螺纹21和左旋螺纹31之间的边界区域中,作为应用焊接100的结果, 右旋内螺纹体80和左旋内螺纹体90被一起按压且互相耦合,从而可防止右旋内螺纹体80 和左旋内螺纹体90相对于双面螺纹体1的旋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逆时针旋转力被施加到左旋内螺纹体90上,当左旋内螺纹体 90试图向着右旋内螺纹体80前进时,右旋内螺纹体80试图向着左旋内螺纹体90后退,其 力量互相相反作用,且右旋内螺纹体80和左旋内螺纹体90保持不动。相反,如果顺时针旋 转力被施加到左旋内螺纹体90上,虽然引起其沿左旋螺纹30的路径后退的力量作用在左 旋内螺纹体90上,但是顺时针旋转力量被施加到与左旋内螺纹体90耦合的右旋内螺纹体 80上,力量作用在引起其沿右旋螺纹20的路径前进的右旋内螺纹体80上,且这些方向相反 的力量互相相反作用使右旋内螺纹体80和左旋内螺纹体90保持不动。因此,根据这种方法,通过将单一的双面螺纹体1、右旋内螺纹体80和左旋内螺纹 体结合,通过在双面螺纹体1中将右旋内螺纹体80和左旋内螺纹体90相互耦合,可以在双 面螺纹体1上的任意中间位置实现锁定效果。在上面提到的说明中,虽然右旋内螺纹体80和左旋内螺纹体90是通常所知的螺 纹体且其耦合通过焊接手段获得,但是内螺纹体不一定必须被焊接,而耦合手段被分别提 供于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上、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通过利用该耦合手段 被耦合的配置可受用,如,内螺纹体被用粘合剂耦合的配置,或第一磁极被提供在左旋内螺 纹体与右旋内螺纹体中一个的一端上、另一个内螺纹体由允许对应第一磁极的磁极被生成 的磁铁体构成、引起相互磁耦合的配置,或第一磁极被提供在右旋内螺纹体的一端上、第二 磁极被提供在左旋内螺纹体的一端上、通过将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做成相互不同的磁极而 使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可以互相接近、且这些磁极允许这些磁极对来进行磁耦合 以将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耦合的配置。提前提供在内螺纹体上的耦合手段的一个例子,由插入部分和收容部分构成,所 述插入部分被提供在右旋内螺纹体或左旋内螺纹体中的一个上,所述收容部分被提供在所 述内螺纹体的另一个上并收容所述插入部分,当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被一起相互按压时,所述插入部分被收容部分收容,且所述插入部分和所述收容部分被相互拧合。将在 下面参照附图对该配置的内螺纹体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1至13所示的实施例的耦合手段104,由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180中的收容 部分184和形成在左旋内螺纹体190中的插入部分194构成。右旋内螺纹体180由固体材料构成,如图11(a)所示,其外部形状具有大致正六角 形形状,且如图11(b)所示,具有在中央部分在其轴方向上贯穿的大致圆贯通孔185。适当 形状的锥形部分71被形成为从贯通孔185的下端朝向上端,由顺时针螺旋形沟槽182和顺 时针螺旋形螺纹183构成的螺纹孔181,被形成在贯通孔185的内圆周表面上至形成在左旋 内螺纹体中的中间收容位置,从而能够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的右旋螺纹20上。收容部分184,被形成于从此螺纹孔181到贯通孔185的上端。拧合收容部分186, 被通过从贯通孔185的内圆周表面向外侧面在直径方向上在贯通孔181正上方部分的合适 的高度上缩窄收容部分184形成。以锥形的形状从拧合收容部分186正上方的部分到贯通 孔185上端的方式展开的锥形部分187,被形成在从拧合收容部分186的正上方到贯通孔 185的上端,且被构成以方便形成在左旋内螺纹体190中的插入部分194的插入。本实施例的左旋内螺纹体190,由固体材料构成,如图12(a)所示,其具有延伸至 在轴方向的合适的高度的正六角形管状部分198,和构成在此正六角形管状部分198的上 端的插入部分194。如图12(b)所示,左旋内螺纹体190的中央部分,具有在其轴方向上贯 穿的大致圆形的贯通孔195。由逆时针螺旋形沟槽192和逆时针螺旋形螺纹193构成螺纹 孔191,以便能够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的左旋螺纹30上,其形成在贯通孔195的内圆周表面 上。插入部分194,被形成在正六角形管状部分198的上端。所述插入部分194具有直 立部分199,其以略大于正六角形管状部分198的螺纹孔191的螺芯直径Φ 132的内直径 Φ 133,大致上升为管的形状。所述直立部分199在合适的位置具有三个缝隙199a,其形成 从直立部分199的上端向下端以相同的间隔互相平行。当然,缝隙199a的数目不一定非要 有三个,而是可以少于三个或多于三个,且缝隙之间的间隔也不要求一定相等。该直立部分199的最大壁厚被设置为等于或小于从右旋内螺纹体180的收容部分 184中的拧合收容部分186的厚壁部分的内径Φ 123减去螺纹孔191的螺芯直径Φ 132得 出的值的一半。此外,从直立部分199的下端到上端的高度被设置为等于或小于右旋内螺 纹体180的收容部分184的深度。直立部分199的外圆周表面,具有垂直部分199b,其从 直立部分199的下端至直立部分199的高度方向的合适的中间位置,几乎与轴方向平行上 升。该垂直部分的上端199b,具有锁定部分196,其临时在直径方向上向外侧面稍微扩散; 和锥形部分197,其被做为锥形形状,以缩窄半径;该上端199b被随后形成在直立部分199 的上端,且被构成以由方便插入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180上的收容部分184。耦合形成在以上述与形成在左旋内螺纹体190的插入部分194拧合的方式构成的 右旋内螺纹体180上的收容部分184的情况,所述右旋内螺纹体180,被在收容部分184前 进的方向上向后顺时针旋拧至双面螺纹体1的所需位置。接下来,左旋内螺纹体190被在 插入部分194的前进方向上从的右旋内螺纹体180的后面向前逆时针旋拧至与右旋内螺纹 体180耦合的位置。已经接近右旋内螺纹体180的左旋内螺纹体190的插入部分194被组成,由此在的保持住右旋内螺纹体180 —动不动的同时左旋内螺纹体190进一步逆时针旋转,插入部 分194的锥形部分197沿收容部分184的锥形部分187下滑,插入部分194在被偏转的同 时被插入到收容部分184中,而锁定部分196被与收容部分184的拧合收容部分186拧合, 以防止插入部分194出来,如图13所示。此外,虽然以上面所述的方式组成的右旋内螺纹体180和左旋内螺纹体190通过 在双面螺纹体上的预先插入到收容部分184中的插入部分194被耦合,但是本实施例并不 限于此,而综合的内螺纹体可被配置为,由一对右旋内螺纹体180和左旋内螺纹体190构 成,通过预先将插入部分194插入到收容部分184中、耦合右旋内螺纹体180和左旋内螺纹 体190、锁定右旋内螺纹体180和左旋内螺纹体190,由此使其允许互相旋转还可以同时避 免分离。如上所述,锁定在内螺纹体中螺纹节距已被以相互可旋转方式设置为相等的右旋 内螺纹体180和左旋内螺纹体190的情况,当在双面外螺纹体1中,顺时针旋转被以预定 的角速度应用于右旋内螺纹体180,并同时对左旋内螺纹体190以等于应用到右旋内螺纹 体180的角速度应用逆时针旋转时,该内螺纹体可在正轴方向上沿双面螺纹体1前进,而相 反,当逆时针旋转被以预定的角速度应用于右旋内螺纹体180,并同时对左旋内螺纹体190 以等于应用到右旋内螺纹体180的角速度应用顺时针旋转时,该内螺纹体可在负轴方向上 沿双面螺纹体1后退。S卩,在采用此类配置的内螺纹体中,在轴方向上沿双面螺纹体1的移动,只有在右 旋内螺纹体180和左旋内螺纹体190分别被在相反的方向上以相等的角速度应用旋转的时 候,该移动的操作和效果才可以被适用,而此内螺纹体通过其他方法无法被移动。由此,即 使在需要收紧时内螺纹体也可被不松动地固定在双面螺纹体1上的任意位置,同时还表现 出在内螺纹体上拧上和拧开的效果而不需要很大的旋转力量。在这里,本实施例的耦合手段104,虽然缝隙199a被提供在用作插入部分194的直 立部分199上,缝隙199a不一定非要提供在插入部分194的侧面,而如图14至图16所示, 也可提供在收容部分184的侧面。下面提供了对耦合手段204具有缝隙289形成于收容部 分284上的配置例子的的详细说明。图14至16所示的实施例的耦合手段204,由收容部分284和插入部分294构成, 收容部分284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280上,插入部分形成在左旋内螺纹体290上。右旋内螺纹体280由固体材料构成,如图14(a)所示,其外部形状,具有大致正六 角形管状的形状,并如图14(b)所示,具有在中央部分在其轴方向上穿透的大致圆贯通孔 285。合适形状的锥形部分71,被形成为从贯通孔285的下端面向上端,而由顺时针螺旋形 沟槽282和顺时针螺旋形螺纹283构成的螺纹孔281,被形成在贯通孔285的内圆周表面上 至形成在左旋内螺纹体上的中间收容位置,从而能够被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的右旋螺纹20 上。收容部分284形成于从该螺纹孔281的上端到贯通孔285的上端。拧合收容部分 286由在直接处于贯通孔281正上方的部分的适当高度上沿直径方向从贯通孔285的内圆 周表面向外面缩窄收容部分284形成。从直接处于拧合收容部分286正上方的部分到贯通 孔285的上端以锥形形状的方式伸展的锥形部分287,形成在从直接处于拧合收容部分286 正上方的部分到贯通孔285的上端,且形成为方便形成在左旋内螺纹体290上的插入部分294的插入。收容部分284具有从收容部分284的上端向下端以相同的间隔形成相互平行的三个缝隙289。当然,缝隙的数目并不一定非要是3,而是可以少于三个或多于三个,且缝隙 289之间的间隔不需要是相等的。本实施例的左旋内螺纹体290由固体材料构成,并如图15(a)所示,具有正六角形 管状部分298,其在轴方向上延伸到合适的高度,还具有插入部分294,其形成在正六角形 管状部分298上端。如图15(b)所示,左旋内螺纹体290的中央部分具有贯穿其轴方向的 大致圆贯通孔295。由逆时针螺旋形沟槽292和逆时针螺旋形螺纹293构成以便能够旋拧 到双面螺纹体1的左旋螺纹30上的螺纹孔291,其被形成于贯通孔295的内圆周表面上。插入部分294,形成于正六角形管状部分298的上端。插入部分294具有大致以管 的形状上升以延长正六角形管状部分298的螺纹孔291的直立部分299。即,形成在正六角 形管状部分298的内圆周表面上的螺纹孔291,连续形成在直立部分的内圆周表面上。该直立部分299的最大壁厚,被设置为等于或小于从右旋内螺纹体280的收容部 分284中的拧合收容部分286的厚壁部分的内径Φ 223减去螺纹孔291的螺芯直径Φ 232 得到的值的一半。此外,直立部分299从下端到上端的高度,被设置为等于或小于右旋内螺 纹体280的收容部分284的深度。直立部分299的外圆周表面具有垂直部分299b,其几乎 与轴方向平行从直立部分299的下端上升至直立部分299的高度方向上的适当的中间位 置。该垂直部分299b的上端具有在直径方向上临时地稍微伸展至外面的锁定部分296,被 做成锥形形状以便于缩窄半径的锥形部分297,被随后形成在直立部分299的上端,且其被 组成以方便插入到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280上的收容部分284中。旋转地耦合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280上的收容部分284的情况,所述右旋内螺纹 体280以上面所述的与形成于左旋内螺纹体290上的插入部分294拧合的方式构成,所述 右旋内螺纹体280在收容部分284前进的方向上被向后顺时针旋拧至双面螺纹体1上所需 的位置。接下来,左旋内螺纹体290被从右旋内螺纹体280的后方向前方在插入部分294 前进的方向上旋拧至与右旋内螺纹体280耦合的位置。已接近右旋内螺纹体280的左旋内螺纹体290的插入部分294被构成,由此左旋 内螺纹体290在保持右旋内螺纹体280 —动不动的同时进一步逆时针旋转,插入部分294 的锥形部分297沿收容部分284的锥形部分287下滑,插入部分294在偏转的同时插入到 收容部分284中,且锁定部分296与收容部分284的拧合收容部分286拧合以免出来,如图 16所示。与可旋转锁定的一对右旋内螺纹体180和左旋内螺纹体190组成的内螺纹体类 似,右旋内螺纹体280和左旋内螺纹体290自然可被在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上之前耦合,由 此使其允许相互旋转同时还可防止分离。上面所述的耦合手段104和耦合手段204,基于显示出锁定效果的、其右旋内螺纹 体和左旋内螺纹体的在双面螺纹体中轴线上的耦合的锁定机械装置。在另一锁定机械装置 中,耦合手段可被构成为,具有可移动的锁定机械装置,其中,虽然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 螺纹体当处于未被旋拧到双面螺纹体的状态下时可被相互移走,但是当旋拧到双面螺纹体 上时,左旋内螺纹体和右旋内螺纹体即使能够相互旋转也不能分开。下面将参照附图,提供 采用这样的配置的内螺纹体的详细说明。
图17至图19所示的实施例的耦合手段304,由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380上的收容 部分384和形成在左旋内螺纹体390上的插入部分394形成。右旋内螺纹体384由固体材料形成,如图17(a)所示,其外部形状具有大致正六角 形管状的形状,如图17(b)及17(c)所示,具有在中央部分在轴方向上穿透的大致圆贯通孔 385。合适形状的锥形部分被形成为从贯通孔385的下端朝向上端,由顺时针螺旋形沟槽 382和顺时针螺旋形螺纹383构成的螺纹孔381,被形成在贯通孔385的内圆周表面上至形 成在左旋内螺纹体中的中间收容位置,以便能够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的右旋螺纹20上。收容部分384,形成在从该螺纹孔381的上端到贯通孔385的上端。在收容部分 384中,从贯通孔385的内圆周表面以大直径圆的形式扩散的大直径空间388,和由此大直 径空间388的上部的预定部分构成的、形成为小直径并覆盖大直径空间388的一部分的拧 合收容部分386,被形成在直接在贯通孔381的上方的部分的合适的高度上。S卩,分别在直径方向上在直径上的位置以风扇形状且以固定的厚度向外伸展的大 直径缺口 387,和由以小直径开口的两个拧合收容部分384构成的预定表面区域中的非圆 开口 389,形成在收容部分384的一端表面上,且所述收容部分384,通过具备以圆形形状从 直接位于开口 389下面的部分到螺纹孔381的上部分散布的大直径空间388,大致以钥匙孔 的方式构成。当然,形成在收容部分384的端表面上的开口 389的平面形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的左旋内螺纹体390由固体材料构成,且如图18(a)所示,具有在轴方向 上延伸至合适的高度的正六角形管状部分398,和形成在此正六角形管状部分398的上端 的插入部分394。如图18(b)和18(c)所示,左旋内螺纹体390的中央部分,具有在其轴方 向上贯穿的大致圆形的贯通孔395。由逆时针螺旋形沟槽392和逆时针螺旋形螺纹393构 成以便能够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的左旋螺纹30上的螺纹孔391,形成在贯通孔395的内圆 周表面上。插入部分394具有大致以圆筒形状上升的直立部分399,其中正六角形管状部分 398的螺纹孔391在内圆周表面上延伸。分别在直径方向上以风扇形状以固定的厚度朝 外面伸展的大直径锁定部分396,形成在直立部分399的外圆周表面的上部分的直径上的 位置上,插入部分394的近端具有管状的形状,远端被形成至大于近端的直径,且插入部分 394以大致钥匙的方式构成。当然,插入部分394的远端的平面形状不限于此,举例来说,可 具有以圆筒部分为中心在三个或更多方向上伸展到大直径的形状,插入部分394为钥匙的 形式,收容部分384为钥匙孔的形式,且与可插入到和移出收容部分384的插入部分394 — 起,锁定部分396被构成以与拧合收容部分386拧合以维持保持效果。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380上的收容部分384的情况,所述右旋内螺纹体380以上 面所述的与形成于左旋内螺纹体390上的插入部分394拧合的方式耦合,所述插入部分394 和收容部分384,可如图19(a)和19(b)所示,在被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上之前,通过将左 旋内螺纹体390的插入部分394的锁定部分396的位置与开口 389的孔状在右旋内螺纹体 380的收容部分384的端表面上对准并将插入部分394插入到收容部分384中,被放置为半 耦合状态。右旋内螺纹体380或左旋内螺纹体390,之后都被先以这种状态旋拧到双面螺纹 体1上。当任一内螺纹体被旋拧上时,在同时以所需角速度逆时针转动左旋内螺纹体390 的同时,右旋内螺纹体380被以所需的角速度顺时针旋转并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上。右旋内螺纹体380和左旋内螺纹体390都位于双面螺纹体1的重叠区域3的情况,其可固定在 任意位置上。右旋内螺纹体380的收容部分384的拧合收容部分386的位置和左旋内螺纹体 390的插入部分394的锁定部分396的位置处于如图19(c)和图19(d)所示的位置关系的 情况,即拧合收容部分386和锁定部分396处于相互重叠位置的情况,虽然不用说,保持效 果也体现在双面螺纹体1上,但是在内螺纹体处于尤其在其无法进一步前进的双面螺纹体 1的位置上的情况,即使拧合收容部分386的位置和锁定部分396的位置处于如图19(a)和 19 (b)所示的位置关系,即拧合收容部分386的位置和锁定部分396的位置不相互重叠的位 置关系,也不会存在右旋内螺纹体380和左旋内螺纹体390的分离。虽然右旋内螺纹体380和左旋内螺纹体390之间的内螺纹体向后必须被在将双面 螺纹体1上的分开右旋内螺纹体380和左旋内螺纹体390分开的拧开方向上旋转,但是拧 合收容部分386或锁定部分396,在被试图以这种方式旋转的时候,都最终与对方接触或拧 合,且旋转力量被施加到在前面的被向前移动内部螺纹体上,作为在适当的位置被停止的 结果其无法进一步向前移动,从而防止向后放置的内螺纹体进一步被在拧开方向上旋转。当然,由被从双面螺纹体1上拧开的右旋内螺纹体380和左旋内螺纹体390组成 的一对内螺纹体的情况,拧开通过在同时顺时针旋转左旋内螺纹体390的同时逆时针旋转 右旋内螺纹体380来实现。此外,当内螺纹体被从双面外螺纹体1上移走时,右旋内螺纹体 380和左旋内螺纹体390,可通过适当地旋转构成该内螺纹体的右旋内螺纹体380的收容部 分384的拧合收容部分386的位置和左旋内螺纹体390的插入部分394的锁定部分396的 位置为不对齐,而相互分离和拆开。此外,其可移动可旋转保持手段由具有大致圆的平面形状的拧合收容部分和具有 大致圆的平面形状的锁定部分构成的内螺纹体,将参照附图如下说明。如图20至22所示的实施例的耦合手段404,由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形成480上的 收容部分484和形成在左旋内螺纹体490上的插入部分494构成。右旋内螺纹体480由固体材料构成,且如图20(a)所示,其外部形状具有大致正六 角形管状的形状,且如图20(b)所示,具有在中央部分在其轴方向上贯穿的大致圆贯通孔 485。适当形状的锥形部分被形成为从贯通孔485的下端朝向上端,由顺时针螺旋形沟槽 482和顺时针螺旋形螺纹483构成的螺纹孔481,被形成在贯通孔485的内圆周表面上至形 成在左旋内螺纹体中的中间收容位置,以便能够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的右旋螺纹20上。收容部分484形成在从该螺纹孔481的上端到贯通孔的485的上端。在收容部分 484中,从贯通孔485的内圆周表面以大直径圆的形式伸展的大直径空间488,和由此大直 径空间488的上部的预定部分构成的、形成为小直径并覆盖整个大直径空间488的一部分 的拧合收容部分486,被形成在直接在贯通孔481的上方的部分的合适的高度上。具有节距 与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480的内圆周表面上的螺纹孔481的节距不同的螺旋形形状的保持 螺旋形沟槽487,形成在该拧合收容部分486的内圆周表面中。在这里,虽然如图20所示的 保持螺旋形沟槽487被设置为顺时针螺旋形左旋螺纹,但是其也可被设置为顺时针螺旋形 右旋螺纹,或者可被设置为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480的内圆周表面上的螺纹孔481的升角 与保持螺旋形沟槽487的升角互不相同。本实施例的左旋内螺纹体490由固体材料构成,且如图21(a)所示,具有在轴方向上延伸至合适的高度的正六角形管状部分498,和形成在此正六角形管状部分498的上端 的插入部分494。如图21(b)所示,左旋内螺纹体490的中央部分,具有在其轴方向上贯穿 的大致圆形的贯通孔495。由逆时针螺旋形沟槽492和逆时针螺旋形螺纹493构成以便能 够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的左旋螺纹30上的螺纹孔491,形成在贯通孔495的内圆周表面上。插入部分494具有大致以圆筒形状上升的直立部分499,其中正六角形管状部分 498的螺纹孔491在其内圆周表面上延伸。在直径方向上朝外面伸展的大直径锁定部分 496,形成在直立部分499的外圆周表面的上部分上。锁定部分496被提供以能够旋拧到形 成在右旋内螺纹体480的收容部分484的拧合收容部分486中的保持螺旋形沟槽487中, 且螺旋形保持螺旋形螺纹497的节距被形成为与形成在左旋内螺纹体490的内圆周表面上 的螺纹孔491不同的节距。在这里,虽然如图21所示的保持螺旋形螺纹497被设置为顺时 针螺旋形左旋螺纹,但是其也可被设置为顺时针螺旋形右旋螺纹,或者可被设置为形成在 右旋内螺纹体490的内圆周表面上的螺纹孔491的升角与保持螺旋形沟槽497的升角互不 相同。此外,右旋内螺纹体480的收容部分484中的大直径空间488,可正好容纳提供在 左旋内螺纹体490的拧合部分494的远端上的保持螺旋形螺纹497的一部分,且当被收容 时,右旋内螺纹体480和左旋内螺纹体490被组成,以便能够相互旋转。因此,当将右旋内螺纹体480和左旋内螺纹体490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上时,如图 22所示,在形成在左旋内螺纹体上的插入部分494端部上的保持螺旋形螺纹497,被预先 旋拧到底在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480上的收容部分484的上半部分的保持螺旋形沟槽487 中,且保持螺旋形螺纹497被收容在大直径空间488中,且右旋内螺纹体480和左旋内螺纹 体490在允许相互旋转的同时被放置于半耦合状态。右旋内螺纹体480或者左旋内螺纹体490,之后被先以这种状态旋拧到双面螺纹 体1上。当任一内螺纹体被旋拧上时,在同时以所需角速度逆时针转动左旋内螺纹体490 的同时,右旋内螺纹体480被以所需的角速度顺时针旋转并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上。右旋 内螺纹体480和左旋内螺纹体490都位于双面螺纹体1的重叠区域3的情况,其可被固定 在任意位置上。当右旋内螺纹体480在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上的状态下试图被从左旋内螺纹体 490中分开时,如果右旋内螺纹体480试图通过顺时针旋转后退,其由于其试图前进无法被 分开,因为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480的收容部分484上的保持螺旋形沟槽487是左旋螺纹。 此外,当左旋内螺纹体490试图通过顺时针旋转前进来从右旋内螺纹体480分开时,其最终 停止且无法前进,由于形成在左旋内螺纹体490的插入部分494上的保持螺旋形螺纹497 被设置为与螺纹孔491不同的节距,并作为其结果,右旋内螺纹体480和左旋内螺纹体490 无法被分开。因此,在包括一对具有该耦合手段404的右旋内螺纹体480和左旋内螺纹体490 组成的内螺纹体中,该内螺纹体可在其被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的重叠区域3的状态下,不松 动地固定在任意中间位置上。 当然,由被从双面螺纹体1上拧开的右旋内螺纹体480和左旋内螺纹体490组成 的一对内螺纹体的情况,拧开通过在同时顺时针旋转左旋内螺纹体490的同时逆时针旋转 右旋内螺纹体480来实现。此外,当这一对内螺纹体被从双面外螺纹体1上移走时,右旋内螺纹体480和左旋内螺纹体490,可通过将左旋内螺纹体490的插入部分494的保持螺旋形 螺纹497拧开贯穿构成该内螺纹体的右旋内螺纹体480的收容部分484的保持螺旋形沟槽 487,而相互分离和拆开。如上所述,虽然用于相互耦合双面螺纹体上的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的耦 合手段,以耦合手段104、耦合手段204、耦合手段304和耦合手段404的方式相互保持并紧 固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但是用于耦合在内螺纹体被旋拧到双面螺纹体上的状态 的耦合手段并不必须由保持机械装置来进行。例如,如图23至图28所示,耦合手段的旋转耦合也可通过防止在右旋内螺纹体和 左旋内螺纹体的预定的旋转方向在双面螺纹体的中轴线上反向旋转的反向旋转防止机械 装置实现。下面将参照附图,提供对通过该反向旋转防止机械装置进行旋转耦合的耦合手 段504和耦合手段604例子的详细说明。如图23至25所示的实施例的耦合手段504,由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形成580上的 收容部分584和形成在左旋内螺纹体590上的插入部分594构成。右旋内螺纹体580由固体材料构成,且如图23(a)所示,其外部形状具有大致正六 角形管状的形状,且如图23(b)所示,具有在中央部分在其轴方向上贯穿的大致圆贯通孔 585。适当形状的锥形部分被形成为从贯通孔585的下端朝向上端,由顺时针螺旋形沟槽 582和顺时针螺旋形螺纹583构成的螺纹孔581,被形成在贯通孔585的内圆周表面上至形 成在左旋内螺纹体中的中间收容位置,以便能够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的右旋螺纹20上。收容部分584,被形成于从此螺纹孔581的上端到贯通孔585的上端。收容部分 584,为其螺纹孔581的部分的大致正六角形管状形状在轴方向上延伸的大致正六角形管 状形状,并在大于大致为圆锯齿状部分的形式的螺纹孔581的螺芯直径Φ522的直径Φ523 的俯视图中,具有大致圆锯齿状孔589。即,具有锯齿状形状、并在直径方向上斜对地以锐角 向内侧突出的多个锯齿状部分586,连续地形成在收容部分584的内圆周表面上。此外,虽 然这些锯齿状部分586的锐角的远端的朝向被设置为与面向相应螺纹孔581的右边的切线 (未示出)大致反向平行,但其朝向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的左旋内螺纹体590由固体材料构成,且如图24(a)所示,具有在轴方向 上延伸至合适的高度的正六角形管状部分598,和形成在此正六角形管状部分498的上端 的插入部分594。如图24(b)所示,左旋内螺纹体590的中央部分,具有在其轴方向上贯穿 的大致圆形的贯通孔595。由逆时针螺旋形沟槽592和逆时针螺旋形螺纹593构成以便能 够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的左旋螺纹30上的螺纹孔591,形成在贯通孔595的内圆周表面上。插入部分594形成在正六角形管状部分598的上端。插入部分594具有直立部分 599,其上升为具有圆锯齿状外形的大致圆锯齿状管的形状,所述管具有略大于正六角形管 状部分598的螺纹孔591的螺芯直径Φ532的内径Φ533。即,具有在直径方向上以锐角的 形式向外侧突出的锯齿状形状的多个锯齿状部分596,连续地形成在直立部分599的外圆 周表面上。此外,这些锯齿状部分596的锐角的远端的朝向为与面向相应螺纹孔591的左 边的切线大致平行。所述直立部分599在合适的位置具有三个缝隙599a,其形成从直立部分599的上 端向下端以相同的间隔互相平行。当然,缝隙599a的数目不一定非要有三个,而是可以少 于三个或多于三个,且缝隙之间的间隔也不要求一定相等。
从直立部分599的下端到上端的高度被设置为等于或小于右旋内螺纹体580的收 容部分584的深度。直立部分599的外面,具有锥形至圆形形状以向上移动变薄,且被形成 以方便插入到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580的收容部分584中。旋转地耦合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580上的收容部分584的情况,其中所述右旋内 螺纹体580以上面所述的与形成于左旋内螺纹体590上的插入部分594拧合的方式构成, 所述右旋内螺纹体580在收容部分584前进的方向上被向后顺时针旋拧至双面螺纹体1上 所需的位置。接下来,左旋内螺纹体590被从右旋内螺纹体580的后方向前方在插入部分 594前进的方向上旋拧至与右旋内螺纹体580耦合的位置。已经接近右旋内螺纹体580的左旋内螺纹体590的插入部分594被组成,由此在 保持住右旋内螺纹体580 —动不动的同时,左旋内螺纹体590进一步逆时针旋转,以在收容 部分584的内圆周表面上接触锯齿状部分586,插入部分594在偏转锯齿状部分586的同 时被插入到收容部分584中,如图25所示,在插入部分594的外圆周表面上的锯齿状部分 596,与收容部分584的锯齿状部分586拧合,并且从插入的时间起反向旋转被防止,即左旋 内螺纹体590被防止顺时针旋转。特别是,在非紧固构件(未示出)被双面螺纹体1紧固的状态下,本实施例的所述 右旋内螺纹体580和左旋内螺纹体590,位于无法在右旋内螺纹体580的前端前进、且所述 右旋内螺纹体580无法被进一步顺时针旋转的状态,将右旋内螺纹体580固定在该位置的 同时左旋内螺纹体590通过逆时针旋转而前进的同时被耦合的情况,在拧合的过程中,收 容部分584的内圆周表面上的锯齿状部分586在插入部分594的外圆周表面上与锯齿状部 分596相互接触,并在偏转插入部分594的直立部分599的同时被更深入地拧合。一旦右旋内螺纹体580和左旋内螺纹体590被拧合了,收容部分584的内圆周表 面上的锯齿状部分586和插入部分594的外圆周表面上的锯齿状部分596相互拧合并防止 反向旋转。即,在拧合期间,虽然相互接近方向上的旋转可以进行,但是当在相互分离的相 反方向上旋转时,即当左旋内螺纹体590试图通过顺时针旋转后退时,插入部分594的外圆 周表面上的锯齿状部分596在收容部分584的内圆周表面上接触锯齿状部分586,且,尽管 顺时针旋转力被传递至右旋内螺纹体580,但是非紧固构件被放置于右旋内螺纹体580的 前端,且顺时针旋转被防止。因此,在内螺纹体被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上直到停止的情况, 左旋内螺纹体590的顺时针旋转被防止,且作为其结果,右旋内螺纹体580和左旋内螺纹体 590 一旦结合便无法被解除耦合或松脱,从而获得不会变得结构松散的牢固的锁定效果。在这里,在本实施例的耦合手段504中,虽然缝隙599a提供在用作插入部分594 的直立部分599上,但是缝隙599a不一定非要提供在插入部分594的侧面,且不一定非要 提供地在轴方向平行。如图26所示,缝隙599a也可以提供在收容部分684的侧面,并可形 成与轴垂直。下面提供对具有此类缝隙689形成为在收容部分684的侧面上与轴垂直的配 置的耦合手段604的例子的详细说明。如图26至28所示实施例的耦合手段604,由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形成680上的收 容部分684和形成在左旋内螺纹体690上的插入部分694构成。右旋内螺纹体680由固体材料构成,且如图26(a)所示,其外部形状具有大致正六 角形管状的形状,且如图26(b)所示,具有在中央部分在其轴方向上贯穿的大致圆贯通孔 685。适当形状的锥形部分被形成为从贯通孔685的下端朝向上端,由顺时针螺旋形沟槽682和顺时针螺旋形螺纹683构成的螺纹孔681,被形成在贯通孔685的内圆周表面上至形 成在左旋内螺纹体中的中间收容位置,以便能够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的右旋螺纹20上。收容部分684,被形成于从此螺纹孔681的上端到贯通孔685的上端。收容部分 684,为其螺纹孔681的部分的大致正六角形管状形状在轴方向上延伸的大致正六角形管 状形状,并在大于大致为圆锯齿状部分的形式的螺纹孔681的螺芯直径Φ622的直径Φ623 的俯视图中,具有大致圆锯齿状孔689。即,具有锯齿状形状、并在直径方向上斜对地以锐角 向内侧突出的多个锯齿状部分686,连续地形成在收容部分684的内圆周表面上。此外,虽 然这些锯齿状部分686的锐角的远端的朝向被设置为与面向相应螺纹孔681的右边的切线 (未示出)大致反向平行,但其朝向并不限于此。锯齿状部分686被形成为,垂直于轴的缝隙689a被形成在从大致为锐角形状的远 端的下端到连接到收容部分684的内圆周表面的近端的下端上,且其被形成使每个锯齿状 部分686弹性地偏转。本实施例的左旋内螺纹体690由固体材料构成,且如图27(a)所示,具有在轴方向 上延伸至合适的高度的正六角形管状部分698,和形成在此正六角形管状部分698的上端 的插入部分694。如图27(b)所示,左旋内螺纹体690的中央部分,具有在其轴方向上贯穿 的大致圆形的贯通孔695。由逆时针螺旋形沟槽692和逆时针螺旋形螺纹693构成以便能 够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的左旋螺纹30上的螺纹孔691,形成在贯通孔695的内圆周表面上。插入部分694形成在正六角形管状部分698的上端。插入部分694具有直立部分 699,其上升为具有圆锯齿状外形的大致圆锯齿状管的形状,所述管具有略大于正六角形管 状部分698的螺纹孔691的螺芯直径Φ632的内径Φ633。即,具有在直径方向上以锐角的 形式向外侧突出的锯齿状形状的多个锯齿状部分696,连续地形成在直立部分699的外圆 周表面上。此外,这些锯齿状部分696的锐角的远端的朝向,为与面向相应螺纹孔691的左 边的切线大致平行。直立部分699从下端到上端的高度设置为等于或小于右旋内螺纹体680的收容部 分684的深度。旋转地耦合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680上的收容部分684的情况,其中所述右旋内 螺纹体680以上面所述的与形成于左旋内螺纹体690上的插入部分694拧合的方式构成, 所述右旋内螺纹体680,在收容部分684前进的方向上被向后顺时针旋拧至双面螺纹体1上 所需的位置。接下来,左旋内螺纹体690被从右旋内螺纹体680的后方向前方在插入部分 694前进的方向上旋拧至与右旋内螺纹体680耦合的位置。已经接近右旋内螺纹体680的左旋内螺纹体690的插入部分694被组成,由此在 保持住右旋内螺纹体680 —动不动的同时,左旋内螺纹体690进一步逆时针旋转,以在收容 部分684的内圆周表面上接触锯齿状部分686,插入部分694在偏转锯齿状部分686的同 时被插入到收容部分684中,如图28所示,在插入部分694的外圆周表面上的锯齿状部分 696,与收容部分684的锯齿状部分686拧合,并且从插入的时间起反向旋转被防止,即左旋 内螺纹体690被防止顺时针旋转。特别是,在非紧固构件(未示出)被双面螺纹体1紧固的状态下,本实施例的所述 右旋内螺纹体680和左旋内螺纹体690,位于无法在右旋内螺纹体680的前端前进、且所述 右旋内螺纹体680无法被进一步顺时针旋转的状态,将右旋内螺纹体680固定在该位置的同时左旋内螺纹体690通过逆时针旋转而前进的同时被耦合的情况,在拧合的过程中,收容部分684的内圆周表面上的锯齿状部分686在插入部分694的外圆周表面上与锯齿状部 分696相互接触,并在偏转插入部分694的锯齿状部分686的同时被更深地拧合。一旦右旋内螺纹体680和左旋内螺纹体690被拧合了,收容部分684的内圆周表 面上的锯齿状部分686和插入部分694的外圆周表面上的锯齿状部分696相互拧合并防止 反向旋转。即,在拧合期间,虽然相互接近方向上的旋转可以进行,但是当在相互分离的相 反方向上旋转时,即当左旋内螺纹体690试图通过顺时针旋转后退时,插入部分694的外圆 周表面上的锯齿状部分696,在收容部分684的内圆周表面上接触锯齿状部分686,且,尽管 顺时针旋转力被传递至右旋内螺纹体680,但是非紧固构件被放置于右旋内螺纹体680的 前端,且顺时针旋转被防止。因此,在内螺纹体被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上直到停止的情况, 左旋内螺纹体690的顺时针旋转被防止,且作为其结果,右旋内螺纹体680和左旋内螺纹体 690 一旦结合便无法被解除耦合或松脱,从而获得不会变得结构松散的牢固的锁定效果。图29至31所示的实施例的耦合手段704,在右旋内螺纹体或者左旋内螺纹体的外 圆周表面上形成锯齿状形式的锯齿状部分,形成在另一个内螺纹体的轴方向的的一端的内 圆周表面上具有锯齿状部分的收容部分,并能够采用通过在以包封(encasement)的方式 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上的同时将前者插入到后者中来耦合前者和后者的配置。例如,右旋内螺纹体780,具有如下配置,S卩如上所述由固体材料构成,且如图 29(a)所示,其外部形状具有大致正六角形管状的形状,且如图29(b)所示,具有在中央部 分在其轴方向上贯穿的大致圆贯通孔785。适当形状的锥形部分被形成为从贯通孔785的 下端朝向上端,由顺时针螺旋形沟槽782和顺时针螺旋形螺纹783构成的螺纹孔781,被形 成在贯通孔785的内圆周表面上至形成在左旋内螺纹体中的中间收容位置,以便能够旋拧 到双面螺纹体1的右旋螺纹20上。收容部分784,被形成于从此螺纹孔781的上端到贯通孔785的上端。收容部分 784,为其螺纹孔781的部分的大致正六角形管状形状在轴方向上延伸的大致正六角形管 状形状,并在大于大致为圆锯齿状部分的形式的螺纹孔781的螺芯直径Φ722的直径Φ723 的俯视图中,具有大致圆锯齿状孔789。即,具有锯齿状形状、并在直径方向上斜对地以锐角 向内侧突出的多个锯齿状部分786,连续地形成在收容部分784的内圆周表面上。此外,虽 然这些锯齿状部分786的锐角的远端的朝向被设置为与面向相应螺纹孔781的右边的切线 (未示出)大致反向平行,但其朝向并不限于此。左旋内螺纹体790由固体材料构成,且如图30(a)所示,具有在轴方向上延伸至合 适的高度的圆形锯齿状管状部分798,且该圆形锯齿状管状部分798本身被组合以起到插 入部分794的作用。如图30(b)所示,左旋内螺纹体790的中央部分,具有在其轴方向上贯 穿的大致圆形的贯通孔795。由逆时针螺旋形沟槽792和逆时针螺旋形螺纹793构成以便 能够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的左旋螺纹30上的螺纹孔791,形成在贯通孔795的内圆周表面 上。所述圆形锯齿状管状部分798的外圆周作为插入部分794形成,且具有在轴方向 上对角地向外侧以锐角的形式突出的、具有圆锯齿状形状的外部形状的多个锯齿状部分 796,连续地形成于其上。此外,尽管这些锯齿状部分796的大致锐角的远端的朝向被设置 为与面向相应螺纹孔791的左边的切线大致平行,但其朝向并不限于此。
从圆形锯齿状管状部分798的下端到上端的高度,被设置为大约为右旋内螺纹体 780的收容部分784的深度。旋转地耦合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780上的收容部分784的情况,其中所述右旋内 螺纹体780以上面所述的与形成为左旋内螺纹体790的外部形状的插入部分794拧合的方 式构成,例如,所谓的弹簧垫圈(未示出)被预先放置在双面螺纹体1上,且左旋内螺纹体, 从其后面被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上直到停止。此时,在这段时间内,预先放置的弹簧垫圈最 好被左旋内螺纹体790压紧,由此挤压力作用在左旋内螺纹体790上。接着,随着其收容部分784面向前进的方向右旋内螺纹体780被顺时针旋拧到双 面螺纹体1上,左旋内螺纹体790被从左旋内螺纹体790的后面插入到收容部分784中,且 右旋内螺纹体780和左旋内螺纹体790被旋拧到它们对接的位置。此时,已经接近左旋内螺纹体790的右旋内螺纹体780的收容部分784被组成,以 便于作为保持住左旋内螺纹体790 —动不动的同时锯齿状部分786接触锯齿状部分796的 结果,在偏转锯齿状部分786的同时收容左旋内螺纹体790,且锯齿状部分786与锯齿状部 分796拧合以从插入的时间起防止反向旋转,即防止右旋内螺纹体780逆时针旋转,如图31 所示。因此,在内螺纹体已被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上直到停止的情况,右旋内螺纹体780的 顺时针旋转被防止,且作为其结果,右旋内螺纹体780和左旋内螺纹体790 —旦被耦合,所 述右旋内螺纹体780和左旋内螺纹体790便无法被解除耦合或松脱,从而获得不会变得结 构松散的牢固的锁定效果。此外,采用这种方式的包封(encasement)形式的反向旋转防止手段704的情况, 将容纳在收容部分784中的包封的侧面上的内螺纹体790的螺纹节距设置得比在侧面上具 有收容部分784的内螺纹体的螺纹节距窄,和使双面螺纹体1的右旋螺纹20或左旋螺纹30 的螺纹节距更窄或结合使用与之对应的弹簧垫圈等都是可取的,用于减少耦合期间在包封 表面上由于返回旋转和/或返回移动引起的位置切换。由提供了采用如前所述旋转防止机械装置的耦合手段504、耦合手段604和耦合 手段704方式的反向旋转防止耦合手段的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组成的一对内螺 纹体被组成,由此作为通过收容部分的内圆周表面和在轴方向上延长的插入部分的外圆周 表面或内螺纹体的端表面上的、具有在大致垂直于各自的轴方向上突起的锯齿状形状的齿 的锯齿状齿轮类锯齿相互啮合的结果,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被耦合。但是,右旋内 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也可以使用形成的用于在内螺纹体的轴方向上具有突起物作为反 向旋转防止耦合手段的齿或不规则物体相互旋转耦合。下面将参照附图提供对具有该耦合 手段的内螺纹体的详细说明。如图32至34所示的实施例的耦合手段804,由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形成880上的 收容部分884和形成在左旋内螺纹体890上的插入部分894构成。右旋内螺纹体880由固体材料构成,且如图32(a)所示,其外部形状具有大致正六 角形管状的形状,且如图32(a)和32(b)所示,具有在中央部分在其轴方向上贯穿的大致圆 贯通孔885。适当形状的锥形部分被形成为从贯通孔885的下端朝向上端,由顺时针螺旋形 沟槽882和顺时针螺旋形螺纹883构成的螺纹孔881,被形成在贯通孔885的内圆周表面上 直至形成在左旋内螺纹体中的中间收容位置,以便能够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的右旋螺纹20 上。
收容部分884,被形成于从此螺纹孔881的上端到贯通孔885的上端。即,收容部 分884,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880 —端的端表面中,并在其端表面上由坝形状的坝部分889 和锯齿状部分886构成,所述坝形状的坝部分889内面沿具有大致正六角形管状的右旋内 螺纹体880的外围边缘形成圆形,所述锯齿状部分886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880的端表面 上的环形区域中直到所述坝部分889的内面。当从上面俯视时所述坝部分889具有正六角形的外部形状,其内部形状具有与该 正六角形的形状同心的圆形形状,并具有具有大致长方形横截面、相对于右旋内螺纹体880 轴方向上升到合适高度的坝形状。该坝部分889的高度,被设置为略高于形成在坝部分889 的内面并在轴方向有突起的锯齿状部分886的高度。锯齿状部分886在右旋内螺纹体880的一端表面上形成在比坝部分889在轴方向 上离内面更远的环形区域中,并在轴方向上具有不规则物形式的突起,且由围绕其圆周连 续地提供的多个锯齿状齿886a构成。构成锯齿状部分886的齿886a在轴方向上的横截面 形状,具有大致为锐角形状的顶点886b,形成此顶点886b的两个侧面的长度被设置为相互 不同,最好一个侧面886c被设置为大致平行于轴方向而另一个侧面被设置为斜侧面886d, 且所有齿886a都沿圆周形成为同一朝向。此外,虽然此锯齿状部分886的齿886a的垂直 平面886e,即在右旋内螺纹体880的轴方向上大致垂直于一端表面上升的平面的朝向,被 设置为能够分别在顺时针方向上连续,但其朝向并不限于此。左旋内螺纹体890由固体材料构成,且如图33(a)所示,具有在轴方向上延伸至合 适的高度的正六角形管状部分898,和形成在此正六角形管状部分898的上端的插入部分 894。如图33(a)和33 (b)所示,左旋内螺纹体890的中央部分,具有在其轴方向上贯穿的 大致圆形的贯通孔895。由逆时针螺旋形沟槽892和逆时针螺旋形螺纹893构成以便能够 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的左旋螺纹30上的螺纹孔891,形成在贯通孔895的内圆周表面上。插入部分894具有大致弹簧垫圈类柔性齿部分897,和连续环绕此柔性齿部分897 的外圆周的下半部分的坝部分899。柔性齿部分897,一端被固定在左旋内螺纹体890的一端表面上,而另一端为能在 左旋内螺纹体890的轴方向上转移的自由端,其具有略大于正六角形管状部分898的螺纹 孔891的螺芯直径Φ832的内径Φ833,且大致以其外径Φ834被设置为小于构成正六角形 管状部分898的外部形状的正六角形内切圆的直径的弹簧垫圈方式构成。此外,柔性齿部 分897的外径Φ834被设置为在右旋内螺纹体880的坝889的内面上大致上等于直径。此 外,该大致弹簧垫圈类柔性齿部分897形成整体,以逆时针螺旋形的形状绕成一圈。具有在轴方向上不规则物形状的突起并由具有连续地围绕其圆周形成锯齿状形 状的多个齿896a构成的锯齿状部分896,在左旋内螺纹体890的轴方向上形成在柔性齿部 分897的外端表面上。在构成该柔性齿部分896的齿896a轴方向上的横截面的形状,具 有大致形成锐角的顶点896b,形成此顶点896b的两个侧面的长度被设置为相互不同,最好 一个侧面896c被设置为大致平行于轴方向而另一个侧面被设置为斜侧面896d,且所有齿 896a都沿圆周形成为同一朝向。此外,虽然此锯齿状部分896的齿896a的垂直平面896e,即在左旋内螺纹体的轴 方向上大致垂直于一端表面上升的平面的朝向,被设置为能够分别在顺时针方向上连续, 但其朝向并不限于此。此外,柔性齿部分897只需要组成为,能够在轴方向上偏转并啮合右旋内螺纹体880的柔性齿部分886,不一定需要连续地以成为一个螺旋形圆周的弹簧垫圈 方式形成,而是,例如,也可以由均具有齿类部分的多个弹簧类部分组成。当从上面俯视时,所述坝部分899具有正六角形的外部形状,其内部形状具有与 该正六角形的形状同心的圆形形状,并被设置为几乎与柔性齿部分897的外径Φ834相等 的直径,并具有相对于右旋内螺纹体890轴方向上升到合适高度的具有大致长方形横截面 坝形状。该坝部分899的高度被设置为,当处于柔性齿部分897在轴方向上被挤压并接触 左旋内螺纹体890的一端表面的状态时,在厚度方向上柔性齿部分897的下半部分大致被 嵌入,并且,当大致上半部分啮合右旋内螺纹体880的柔性齿部分886时,坝889的端表面 和坝899发生接触而柔性齿部分897的锯齿状部分896被嵌入到右旋内螺纹体880的坝部 分889中。旋转地耦合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880上的收容部分884的情况,旋转地耦合形成 在右旋内螺纹体880上的收容部分884的情况,其中所述右旋内螺纹体880以上面所述的 与形成于左旋内螺纹体890上的插入部分894拧合的方式构成,所述左旋内螺纹体890,被 与面向后方的插入部分894在前进的方向上逆时针旋拧至双面螺纹体1上所需的位置。接 下来,右旋内螺纹体880被从左旋内螺纹体890的后方与面向前方的收容部分884在前进 的方向上顺时针旋拧至与左旋内螺纹体890耦合的位置。已经接近左旋内螺纹体890的右旋内螺纹体880的收容部分884,在沿着柔性齿部 分897移动且右旋内螺纹体880的锯齿状部分886保持住左旋内螺纹体890 —动不动的同 时,在轴方向上逐步偏转并挤压柔性齿部分897的同时收容柔性齿部分897作为插入部分 894。图34示出右旋内螺纹体880和左旋内螺纹体890已被以这种方式旋转耦合的状态。 此外,双面螺纹体1在图34中没有示出。特别是,在非紧固构件(未示出)被双面螺纹体1紧固的状态下,本实施例的所述 右旋内螺纹体880和左旋内螺纹体890,位于无法在左旋内螺纹体890的前端前进、且所述 左旋内螺纹体890无法被进一步顺时针旋转的状态,将左旋内螺纹体890固定在该位置的 同时右旋内螺纹体880通过逆时针旋转而前进的同时被耦合的情况,在拧合的过程中,收 容部分884的前端表面上的锯齿状部分886,在插入部分894的后端表面上与锯齿状部分 896相互接触,并在偏转插入部分894的锯齿状部分896的同时被更深地拧合。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右旋内螺纹体880和左旋内螺纹体890被拧合了,收容部分 884的前端表面上的锯齿状部分886和插入部分894的后端表面上的锯齿状部分896相 互拧合并被防止反向旋转。即,在拧合期间,虽然相互接近方向上的旋转可以进行,但是当 在相互分离的反方向上旋转时,即当右旋内螺纹体880试图通过顺时针旋转后退时,插入 部分894的后端表面上的锯齿状部分896,在收容部分884的前端表面上锁定锯齿状部分 886,且,尽管逆时针旋转力被传递至左旋内螺纹体890,但是非紧固构件被放置于左旋内螺 纹体890的前端,且逆时针旋转被防止。因此,在内螺纹体被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上直到停 止的情况,右旋内螺纹体8800的逆时针旋转被防止,且作为其结果,右旋内螺纹体880和左 旋内螺纹体890 —旦结合便无法被解除耦合或松脱,从而获得不会变得结构松散的牢固的 锁定效果。此外,虽然作为插入部分894组成的柔性齿部分897,通过固定在左旋内螺纹体 890的一端表面上构成的反向旋转防止耦合手段804的例子已被示出,但是柔性齿部分不一定非要被完整地固定在内螺纹体上,而是可为独立的单一组成部分。下面提供对具有此 类耦合手段904的内螺纹体的配置的详细说明。如图35至38所示的实施例的耦合手段904,由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形成980上的 收容部分984和形成在左旋内螺纹体990上的插入部分994构成。此插入部分由柔性齿构 件和停止收容部分构成,所述柔性齿构件具有齿部分的和旋转防止部分并能够在轴方向偏 转,所述停止收容部分形成在由柔性齿构件的旋转停止部分拧合的左旋内螺纹体上。右旋内螺纹体980由固体材料构成,且如图35(a)所示,其外部形状具有大致正六 角形管状的形状,且如图35(a)和35(b)所示,具有在中央部分在其轴方向上贯穿的大致圆 贯通孔985。适当形状的锥形部分被形成为从贯通孔985的下端朝向上端,由顺时针螺旋形 沟槽982和顺时针螺旋形螺纹983构成的螺纹孔981,被形成在贯通孔985的内圆周表面上 直至形成在左旋内螺纹体中的中间收容位置,以便能够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的右旋螺纹20 上。收容部分984,被形成于从此螺纹孔981的上端到贯通孔985的上端。即,收容部 分984,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980 —端的端表面中,并在其端表面上由坝形状的坝部分989 和锯齿状部分986构成,所述坝形状的坝部分989内面沿具有大致正六角形管状的右旋内 螺纹体980的外围边缘形成圆形,所述锯齿状部分986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980的端表面 上的环形区域中直到所述坝部分989的内面。当从上面俯视时,所述坝部分989具有正六角形的外部形状,其内部形状具有与 该正六角形的形状同心的圆形形状,并具有具有大致长方形横截面、相对于右旋内螺纹体 980轴方向上升到合适高度的坝形状。该坝部分989的高度,被设置为略高于形成在坝部分 989的内面并在轴方向有突起的锯齿状部分986的高度。锯齿状部分986,形成在轴方向上比右旋内螺纹体980的一端表面上的坝部分989 离内面更远的环形区域中,并在轴方向上具有不规则物形式的突起,且由围绕其圆周连续 地提供的多个锯齿状齿986a构成。构成锯齿状部分986的齿986a的轴方向上的横截面形 状,具有大致为锐角形状的顶点886b,形成此顶点986b的两个侧面的长度被设置为相互不 同,最好一个侧面986c被设置为大致平行于轴方向而另一个侧面被设置为斜侧面986d,且 所有齿986a都沿圆周形成为同一朝向。此外,虽然此锯齿状部分986的齿986a的垂直平 面986e,即在右旋内螺纹体980的轴方向上大致垂直于一端表面上升的平面的朝向,被设 置为能够分别在顺时针方向上连续,但其朝向并不限于此。左旋内螺纹体990由固体材料构成,且如图36(a)所示,具有在轴方向上延伸至合 适的高度的正六角形管状部分998,和形成在此正六角形管状部分998的上端的停止收容 部分997a。如图36(a)和36 (b)所示,左旋内螺纹体990的中央部分,具有在其轴方向上贯 穿的大致圆形的贯通孔995。由逆时针螺旋形沟槽992和逆时针螺旋形螺纹993构成以便 能够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的左旋螺纹30上的螺纹孔991,形成在贯通孔995的内圆周表面 上。停止收容部分997a,形成在左旋内螺纹体990 —端的端表面中,并在其端表面上 由坝形状的坝部分999和环形区域构成,所述坝形状的坝部分999内面沿具有大致正六角 形管状的左旋内螺纹体990的外围边缘形成圆形,所述环形区域在离所述坝部分999的内 面更远的左旋内螺纹体990的端表面上。
当从上面俯视时,所述坝部分999具有正六角形的外部形状,其内部形状具有与 该正六角形的形状同心的圆形形状,并呈在左旋内螺纹体990的轴方向上升到合适高度的 具有大致长方形横截面的坝的形状。该坝部分999的高度被设置为,柔性齿部分997的大致 一半厚度附在坝部分999的内面上,并且在柔性齿部分997在轴方向上被挤压并已接触左 旋内螺纹体990的一端表面的状态下,在厚度方向上柔性齿构件997的大致下半部分被嵌 入,并且,当大致上半部分啮合右旋内螺纹体980的锯齿状部分986时,坝部分989的端表 面和坝部分999发生接触而柔性齿构件997的锯齿状部分996被嵌入到右旋内螺纹体980 的坝部分989中。停止收容部分997a是在左旋内螺纹体990的一端上的坝部分999内面上的环形 区域,且通过具备在该环形区域中以合适的深度形成的圆孔997c构成。在这里,本实施例 的孔997c的深度,被设置为几乎等于提供为从柔性齿构件997的一个端面突起的柱状旋转 停止部分997a的高度,且虽然在这里被提供为圆形状,形成在此环形区域中的孔997c不一 定必须是孔,而是也可以通过包含在环形区域中在轴方向上不规则物形式的突起构成,且 当形成在柔性齿构件997中的旋转停止部分997a被附上时,可以防止在左旋内螺纹体990 上的柔性齿构件997的滑动和位置切换。如图37所示,向柔性齿构件997在其一个侧面上提供在左旋内螺纹体990的一端 表面上附于停止收容部分997b上的旋转停止部分997a,啮合右旋内螺纹体980的锯齿状部 分986的锯齿状部分996被提供在另一侧面上,并以远端为自由端且以能够在轴方向上偏 转的整体上逆时针螺旋形的形状卷绕一圈的大致弹簧垫圈方式构成。该柔性齿构件997的 平面外部形状,被设置为大致上等于分别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980和左旋内螺纹体990端 表面上环形区域的平面外部形状。锯齿状部分996,形成在的在轴方向上具有不规则物形式突起的柔性齿构件997 的一端表面侧面上,且由围绕其圆周连续地提供的具有锯齿状形状的多个锯齿状齿966a 构成。构成该锯齿状部分996的齿996a的轴方向上的横截面形状,具有大致为锐角形状的 顶点996b,形成此顶点996b的两个侧面的长度被设置为相互不同,最好一个侧面996c被设 置为大致平行于轴方向而另一个侧面被设置为斜侧面996d,且所有齿996a都沿圆周形成 为同一朝向。当然,锯齿状部分996被设置为可啮合右旋内螺纹体980的锯齿状部分986。此外,虽然此锯齿状部分996的齿996a的垂直平面996e,即在柔性齿构件997的 轴方向上大致垂直于一端表面上升的平面的朝向,被设置为能够分别在顺时针方向上连 续,但其朝向并不限于此。此外,柔性齿部分997只需要组成为,能够在轴方向上偏转并啮 合右旋内螺纹体980的锯齿状部分986,且不一定需要连续地以成为一个螺旋形圆周的弹 簧垫圈方式形成,而是,例如,也可以由均具有齿类部分的多个弹簧类部分组成。旋转停止部分997a,形成在柔性齿构件997的一端表面侧面上,且由提供为以离 该端表面合适间隔直立上升的多个柱状突起构成。旋转停止部分997的高度、数量和形成 位置被设置为大致等于提供在左旋内螺纹体990的停止收容部分997b中的孔997c的深 度、数量、形成位置,且构成为左旋内螺纹体990和柔性齿构件997可通过拧合旋转停止部 分997a与停止收容部分997b集成为单一的单元采用。旋转地耦合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980上的收容部分984的情况,其中所述右旋内 螺纹体980以上面所述的与形成于左旋内螺纹体990上的插入部分994拧合的方式构成,柔性齿构件997的旋转停止部分997a,被首先拧合并被预先与左旋内螺纹体990的停止收 容部分997b合并为单一单元。在这种状态下,左旋内螺纹体990,被与面向后方的由停止收 容部分997b和柔性齿构件997构成的插入部分994在前进的方向上逆时针旋拧至双面螺 纹体1上所需的位置。接下来,右旋内螺纹体980,被从左旋内螺纹体990的后方与面向前 方的收容部分984在前进的方向上顺时针旋拧至与左旋内螺纹体990耦合的位置。已经接近左旋内螺纹体990的右旋内螺纹体980的收容部分984,在沿着柔性齿 部分997的锯齿状部分996移动而右旋内螺纹体980的锯齿状部分986保持住左旋内螺纹 体990 —动不动的同时,在轴方向上逐步偏转并挤压柔性齿部分997的同时收容作为插入 部分994的柔性齿部分997。图38 (b)示出右旋内螺纹体980和左旋内螺纹体990已被以 这种方式旋转耦合的状态。此外,双面螺纹体1在图38中没有示出。特别是,在非紧固构件(未示出)被本实施例的双面螺纹体1、右旋内螺纹体980 和左旋内螺纹体990紧固的状态下,位于无法在左旋内螺纹体990的前端前进、且所述左旋 内螺纹体990无法被进一步顺时针旋转的状态,将左旋内螺纹体990固定在该位置的同时 右旋内螺纹体980通过逆时针旋转来前进而被耦合的情况,在拧合的过程中,收容部分984 的前端表面上的锯齿状部分986,在插入部分994的后端表面上与锯齿状部分996相互接 触,并在偏转插入部分994的锯齿状部分996的同时被更深地拧合。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右旋内螺纹体980和左旋内螺纹体990被拧合了,收容部分 984的前端表面上的锯齿状部分986和插入部分994的后端表面上的锯齿状部分996相 互拧合并被防止反向旋转。即,在拧合期间,虽然相互接近方向上的旋转可以进行,但是当 在相互分离的反方向上旋转时,即当右旋内螺纹体980试图通过顺时针旋转后退时,插入 部分994的后端表面上的锯齿状部分996,在收容部分984的前端表面上锁定锯齿状部分 986,且,尽管逆时针旋转力被传递至左旋内螺纹体990,但是非紧固构件被放置于左旋内螺 纹体990的前端,且逆时针旋转被防止。因此,在内螺纹体被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上直到停 止的情况,右旋内螺纹体980的逆时针旋转被防止,且作为其结果,右旋内螺纹体980和左 旋内螺纹体990 —旦结合便无法被解除耦合或松脱,从而获得不会变得结构松散的牢固的 锁定效果。在由如前所述被旋拧到双面螺纹体上的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组成内螺 纹体中,由于即使左旋内螺纹体和右旋内螺纹体互换,作为耦合手段提供的机械装置也表 现出上述每种效果,可采用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间的机械装置部分互换的配置。此外,如图39和40所示,在由一对右旋内螺纹体)1080和左旋内螺纹体1090构成 的内螺纹体中,一个可被设置为最大外径而另一个可被设置为最小外径或更小。当然,右旋 内螺纹体1080或左旋内螺纹体1090,可相对于右旋内螺纹体)1080和左旋内螺纹体1090 之间的大小关系更大,而且任何一个可被设置为所需具有比另一个更大的外径。以此方式 将内螺纹体旋拧到双面螺纹体1上的情况,如果内螺纹体通过将大直径侧面向前而小直径 侧面向后放置被旋拧上,可获得可很容易地附加和移除用于旋拧到内螺纹体等上的工具的 效果。虽然如上所述的旋拧到双面外螺纹体上的内螺纹体是所谓的由右旋内螺纹体和 左旋内螺纹体构成的双螺帽类型,但是不一定非要使用多个一对或更多内螺纹体,而是也 可使用单一的内螺纹体。下面提出一种用于只使用单一内螺纹体和双面外螺纹体的结合就可获得锁定效果的双面外螺纹体的内螺纹体的配置。在图41至44所示本实施例的双面外螺纹体1101和内螺纹体,由可旋拧到双面外 螺纹体1101上的单个双面外螺纹体1101和单一右旋内螺纹体1180构成。如图41 (a)和41(b)所示,双面外螺纹体1101,在具有柱状或圆柱形状的杆状构件 的外圆周表面上具有重叠区域1103,该重叠区域1103中包括右旋螺纹1120结构的右旋螺 纹部分1121和包括左旋螺纹1130结构的左旋螺纹部分1131被重叠提供。右旋螺纹1120是通过在杆状构件的正轴方向顺时针延长形成的螺旋形沟槽 1122,且是三角形螺纹,其中沟槽之间的螺纹脊具有三角形形状。左旋螺纹1130是通过在 杆状构件的正轴方向逆时针延长形成的螺旋形沟槽1132,且是三角形螺纹,其中沟槽之间 的螺纹脊具有与右旋螺纹1120方式相同的三角形形状。右旋螺纹1120的节距raio和左 旋螺纹1130的节距PLlO被设置为互相相等。形成在杆状构件的外圆周表面上的螺纹的脊部分,由右旋脊部分1143和左旋脊 部分1144构成,其中所述右旋脊部分1143,当从杆状构件的侧面看时具有大致菱形的形 状,且覆盖主要包括垂直于轴的方向上的一半的半圆周表面的杆状构件的一个圆周表面, 所述左旋脊部分1144,当从杆状构件的侧面看时显示出具有菱形的形状,且覆盖主要包括 与右旋脊部分1143的相反侧面上的半圆周表面的杆状构件的一个圆周表面,且所述右旋 脊部分1143和所述左旋脊部分1144被构成为位置连续不断、交替且在一排。如图42(a)、图42(b)和图43所示,右旋外螺纹体1180,具有长方形管形式的外部 形状,具有在中央部分在其轴方向上贯穿的大致圆螺纹孔1181,并整体上具有大致管状的 形状。顺时针螺旋形螺纹1182和顺时针螺旋形螺纹1183形成在螺纹孔1181的内圆周表面 上。顺时针螺旋形沟槽1182被形成为,节距PR11、内径Φ1122和螺芯直径Φ1123分别匹 配双面外螺纹体1101的右旋螺纹1120的节距PR10、螺芯直径Φ 1102和外径Φ 1101。但 是,尽管形成在螺纹孔1181的内圆周表面上的螺旋形沟槽1182被设置为顺时针螺旋形沟 槽,但其也可以是逆时针螺旋形沟槽。在以右旋内螺纹体1180的旋转轴为中心顺时针旋转期间其高度变得更高的等宽 的直立部分1189,被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1180的一端侧面上环绕一周以具有圆周形状。具 有直立部分1189的最低高度的起始端S,和具有最高高度的终止端Ε,被形成在不同水平线 上。本直立部分1189的内圆周表面的直径Φ 1140,被设置为大致上等于螺纹孔1181的螺 芯直径Φ 1123。直立部分1189的外圆周表面的直径Φ 1141被设置为大致上等于大致为正 六角形管形状的正六角形管状部分1188的正六角形形状的内切圆的直径。以右旋内螺纹体1180的旋转轴为中心具有大致弧形形状端部的两个弹性板片 1186和1187,被安排在直立部分1189的上端部分,其弧形形状端部从右旋内螺纹体的内圆 周表面向中心相互对立地突起。此外,虽然安排在这里的板片1186和1187的数目被设置 为两个,但是其数目可以是一个或三个或更多。此外,板片1186和1187对于右旋内螺纹 体1180的安排被构成为,在板片1186和1187的直径方向上的外部被固定在右旋内螺纹体 1180上,在板片1186和1187的直径方向上的内部为自由端形式,且自由端侧面只从它们的 法线位置向右旋内螺纹体1180的外面偏转。两个板片1186和1187的宽度、安放倾角和安放位置被设置为,分别匹配节距 PL10、形成在拧合到右旋内螺体1180中的双面外螺纹体1101外圆周表面上的左旋螺纹1130的外径Φ 1103和螺芯直径Φ 1104、被形成为具有逆时针螺旋形形状的弧形形状的板 片1186和1187的远端的形状。即,板片1186和1187的宽度被设置为,双面外螺纹体1101 的左旋螺纹1130的外径Φ 1103和螺芯直径Φ 1104之间的差异。安放倾角被设置为对应 在双面外螺纹体1101的左旋螺纹1130中的节距PLlO与外径Φ 1103的比例。在这里,虽 然双面外螺纹体1101的右旋螺纹1120的外径Φ 1101、左旋螺纹1130的外径Φ 1103、右旋 螺纹1120的螺芯直径Φ1102、左旋螺纹1130的螺芯直径Φ 1104各自被设置为相等,其也 可被设置为不同。即,当从垂直于右旋内螺纹体1180轴的平面的倾角被定义为θ,且双面外螺纹体 1101的左旋螺纹1130中的节距PL与外径Φ 1103的比例被定义为T时,从垂直于右旋内 螺纹体1180轴的平面的板片1186和1187移动直径方向上的倾斜度被设置为T N tan θ。 即,当在右旋内螺纹体1180内圆周表面上的螺旋形螺纹1183的升角被视为α时,倾角被 设定为大约θ = (180-2α)° 士 15°。此外,每一片板1186和1187的安放位置都被设 置为,具有每个板片1186和1187都啮合对应双面外螺纹体1101的左旋螺纹1130的节距 PLlO的左旋螺纹1130的位置关系。此外,在这个时候安排多个板片1186和1187的情况, 可以安排为相互具有水平差异。但是,相对于内螺纹体的板片1186和1187的安排并不一定要与双面外螺纹体 1101的左旋螺纹1130对齐,但是要求对齐为可与形成为与在内螺纹体的内圆周表面上的 螺旋形沟槽的旋转方向反向旋转方向的双面外螺纹体1101的逆时针螺旋形沟槽1122(未 示出)啮合。此外,其安排项中,相对于右旋内螺纹体1180的板片的安放平面,最好形成为 以右旋内螺纹体1180的旋转轴为中心的逆时针螺旋形斜坡形状。本实施例的双面外螺纹体1101和右旋内螺纹体1180被以上述方式构成,在将它 们作为一对使用的情况,右旋内螺纹体1180被从双面外螺纹体1101的右旋螺纹1120被形 成的一端侧面旋拧到双面外螺纹体1101上,并被移动到作为在双面外螺纹体1101上右旋 螺纹1120和左旋螺纹1130重叠的结果形成的重叠区域1103的预定位置。当通过旋拧到右旋内螺纹体1180上移动时,提供在右旋内螺纹体1180上的每个 板片1186和1187的每个直径方向的中央侧面上的自由端,被在右旋内螺纹体1180的前进 方向上开口向后偏转和伸展,或伴随该移动通过弹性恢复力被推闭。重叠区域1103内的已被旋拧到预定位置上的右旋内螺纹体1180的每个板片1186 和1187,依弹性恢复力返回其原位置并啮合双面外螺纹体1101的左旋螺纹1130,并且,每 个板片1186和1187都与左旋螺纹1130相互对齐。当右旋内螺纹体1180被旋拧上时,已 经与双面外螺纹体1101的左旋螺纹1130对齐的每个板片1186和1187,不在前进方向上偏 转。因此,在对右旋内螺纹体1180应用逆时针旋转力的情况,在图44(a)和44(b)所 示,虽然在被旋拧上时导致右旋内螺纹体1180本身试图从前进方向的反方向上前进的力 量作用,但是由于板片1186和1187与双面外螺纹体1101的左旋螺纹1130对齐且不在相 反方向上偏转作为其反应,所以力量作用在导致它们试图在左旋螺纹的前进方向上、即当 右旋内螺纹体被旋拧上时的前进方向上前进的逆时针旋转力量已被应用的每个板片1186 和1187上。S卩,作用于其上试图将形成在右旋内螺纹体180内圆周表面上的顺时针螺旋形沟槽1120后退的力量,且作用于其上试图使固定在右旋内螺纹体1180上的每个板片1186和1187前进的力量相互对抗,并作为其结果,右旋内螺纹体1180停止在双面外螺纹体1101的 重叠区域1103的给定位置上。即,本发明的旋拧到双面外螺纹体1101上的右旋内螺纹体 1180的组合中,右旋内螺纹体1180要么前进要么停止,但不会后退。因此,在将非紧固体 (未示出)与这一对紧固的情况下,单一的双面外螺纹体1101和单一的右旋内螺纹体1180 可以获得大致上防止松动的锁定效果,而不是抑制松动。 如上所述,虽然本发明的双面螺纹体提供了一种通过重叠在同一区域在杆状固体 构件的外圆周表面上的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具有固 体形状的双面螺纹体,也可通过对其提供以其中右旋内螺纹体和左旋内螺纹体被形成在形 成在该固体构件的一部分中的孔的内圆周表面上的相同区域的重叠区域构成,其中所述右 旋内螺纹体包括顺时针螺旋形沟槽或螺旋形螺纹结构,所述左旋内螺纹体包括逆时针螺旋 形沟槽或螺旋形螺纹,并可以在不脱离其依据的范围内以各种形式实施。此外,本发明的 内螺纹体,具有间断地或连续地形成在管状固体构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顺时针 或逆时针螺旋形螺纹,通过组成一对包括该螺旋形螺纹和旋转方向相反的螺旋形螺纹被构 成,可被构成为通过将这些具有相互不同旋转方向的螺旋形螺纹旋拧到双面螺纹体上来允 许获得锁定效果或反向旋转防止效果,且比如,内螺纹体不一定非要具有正六角形管状形 状,而是还可以具有长方形管状形状或其他形状。此外,顺时针螺旋形沟槽和逆时针螺旋形 沟槽也可形成在双面螺纹体的内圆周表面的同一区域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双面螺纹体,其螺旋形沟槽形成于具有固体形态的固体构件的圆周表面中,其 中,所述沟槽,由顺时针螺旋形沟槽和逆时针螺旋形沟槽构成,且形成所述顺时针螺旋形沟 槽的右旋螺纹部分和形成所述逆时针螺旋形沟槽的左旋螺纹部分,被重叠地提供在相同区 域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螺纹体,其中,所述固体构件,是具有大致柱状或大致圆筒 形状的轴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螺纹体,其中,其山脊状中心线被设置得与所述轴体的轴 方向垂直的多个条,被相对于轴方向以不同的水平间断地、关于直径方向交替地、以大致弧 形的形状、沿着所述轴体的外圆周表面形成,且由于形成这些多个条的结果,所述顺时针螺 旋形沟槽和所述逆时针螺旋形沟槽,被形成于在所述轴体的轴方向上的相同区域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螺纹体,其中,当从所述轴体的轴方向上看时,所述轴体的 端部的外部形状为大致圆形,担当形成大致弧形的多个条的远端的山脊状中心线为大致半 椭圆形,且当从轴方向上看时,其整体外部形状为大致椭圆形。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双面螺纹体,其中,从所述轴体的外圆周表面的法线方向看 时的所述条的顶点的外径,被设置为大于从垂直于所述法线方向的法线方向看时的所述条 的顶点的外径,且单个双面螺纹体上的条的顶点的直径,具有长直径部分和短直径部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面螺纹体,其中,从所述短直径部分方向上看时的所述条的 高度,被设置为从所述长直径部分方向上看时的所述条的高度的大致两倍。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双面螺纹体,其中,从所述长直径部分方向上看时的轴体的 轴方向上的每单位长度的条的数目,被设置为从所述短直径部分方向上看时的轴体的轴方 向上的每单位长度的条的数目的大致两倍。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双面螺纹体,其中,所述轴体具有大致锥体形状。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双面螺纹体,其中,所述固体构件,在其一端上 具有非圆孔或非圆柱形状的非圆端部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面螺纹体,其中,形成非圆孔形状的所述非圆端部分的非圆 孔的平面形状,被从大致一字形状、大致人字形状、大致十字形状、大致多边形形状或其组 合形状中选择出。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双面螺纹体,其中,形成非圆柱形状的所述非圆端部分的 非圆柱外部形状,被从大致正方形和大致正六角形中选择出。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双面螺纹体,其中,所述顺时针螺旋形沟槽的 节距和所述逆时针螺旋形沟槽的节距大致上相等。
13.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双面螺纹体,其中,右旋螺旋形沟槽的节距和 左旋螺旋形沟槽的节距互不相同。
14.一种旋拧到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条被形成于固体构件的外圆周表面 上的双面螺纹体上的内螺纹体,其中,顺时针螺旋形螺纹和逆时针螺旋形螺纹被作为一对 提供。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螺纹体,其中,所述内螺纹体,具有 顺时针或逆时针间断或连续的螺旋形螺纹,其形成于具有大致管状的管状构件的内圆周表面上;和反向旋转防止手段,其在所述管状构件的管状方向一端上,用于在被旋拧到双面螺纹 体上时防止相对于旋转方向反向旋转。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内螺纹体,其中,反向旋转防止手段具有 一个或多个板片,所述板片,被安排为从所述管状构件的内圆周表面向着所述内螺纹体的旋转轴突起, 所述板片的端部,被用作顺时针或逆时针螺旋形螺纹,所述螺纹由相对于形成于管状构件 的内圆周表面上的所述螺纹的升角具有有限倾角的板片的端形成。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内螺纹体,其中,当形成在所述内螺纹体的内圆周表面上 的螺旋形螺纹的升角被定以为θ时,由所述板片的端形成的螺纹,相对于该升角倾斜 (165-2 θ)° 至(195-2 θ)° 。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内螺纹体,其中,所述反向旋转防止手段具有 螺旋形斜坡部分,其以形成于所述管状构件的一端上的内螺纹体的旋转轴为中心;和 一个或多个板片,其被安置在该斜坡部分上,且当形成于所述内螺纹体的内圆周表面上的螺纹的升角被定义为θ时,所述斜坡部分的倾角为相对于该升角(165-2 θ)°至 (195-2 θ)° 。
19.如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内螺纹体,其中,所述板片,具有以内螺纹体 的旋转轴为中心的大致弧形的端。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螺纹体,其中,所述内螺纹体,被提供以右旋内螺纹体,其中,顺时针螺旋形螺纹形成于具有大致管状的第一管状构件的内圆 周表面上;和左旋内螺纹体,其中,逆时针螺旋形螺纹形成于具有大致管状的第一管状构件的内圆 周表面上,且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被分别旋拧到双面螺纹体上且相互完整地耦合 O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内螺纹体,其中,通过使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 纹体互相接近来用于耦合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的耦合手段,被提供于所 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之中的一个或两个中。
22.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内螺纹体,其中,所述耦合手段由以下构成 插入部分,其被提供于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中一个上;和 收容部分,其被提供于另一个内螺纹体上,并收容所述插入部分;且当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被相互压在一起时,所述插入部分被收容部 分收容,且插入部分与收容部分互相拧合。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内螺纹体,其中,大致与轴方向平行的缝隙,被形成于插入部 分和收容部分之中的一个或两个中。
24.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内螺纹体,其中,大致与轴方向垂直的缝隙,被形成于插 入部分和收容部分之中的一个或两个中。
25.如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内螺纹体,其中,所述耦合手段,具有反向旋 转防止手段,其用于在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之中的一个被旋拧至所述双面螺纹体上时,防止相对于旋转方向反向旋转。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内螺纹体,其中,所述反向旋转防止手段具有第一齿轮部分,其由形成于插入部分的外圆周表面上的多个锯齿状部分构成,所述插 入部分,被提供于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之中的一个内螺纹体的轴方向上 的一端上;和第二齿轮部分,其由形成于收容部分的内圆周表面上的多个锯齿状部分构成,所述收 容部分,被提供于另一个内螺纹体的轴方向上的一端上。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内螺纹体,其中,所述反向旋转防止手段,所述右旋内螺纹 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中一个内螺纹体的外圆周表面被作为插入部分形成,所述插入部分 具有由多个锯齿状部分构成的第一齿轮状部分,且由多个齿轮状部分构成的第二齿轮状部 分,所述第二齿轮状部分被提供于被提供于另一内螺纹体的轴方向上的一端上的收容部分 的内圆周表面上。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内螺纹体,其中,反向旋转防止手段具有插入部分,其在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之中的一个内螺纹体的一端 上,以该内螺纹体的旋转轴为中心,由被外围地提供为弹簧形状的一个或多个弹簧部分组 成;和收容部分,其在另一内螺纹体的一端上,以其旋转轴为中心,包含以不规则或波纹起伏 的形式外围地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波纹起伏状部分。
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内螺纹体,其中,所述反向旋转防止手段,具有插入部分,其被安排于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之中的一个内螺纹体的 一端之上,被与内螺纹体分开提供,且由被外围地提供为弹簧形状并以该内螺纹体的旋转 轴为中心的一个或多个弹簧部分组成;和收容部分,其包含以其在另一个内螺纹体的一端上的旋转轴为中心,并以不规则或波 纹起伏的形式外围地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波纹起伏状部分。
30.如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内螺纹体,其中,所述耦合手段具有可旋转保持手段,其用于可旋转地与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的一端耦 合在一起,并防止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在轴方向上分离。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内螺纹体,其中,可旋转保持手段具有大直径部分,其中,插入部分的远端的附近,被设置为具有比插入部分的近端的外径大 的直径;和小直径部分,其中,收容部分的远端,被设置为具有比远端的内径小的直径,且所述插入部分的近端的外径和所述受容部分的远端的小直径部分的内径,被设置为大 致相等。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内螺纹体,其中,所述插入部分具有大直径部分,其在所述插入部分的远端的附近的外圆周上,所述插入部分,被预先插入至收容部分中,且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 可相互旋转并被不可分离地结合。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内螺纹体,其中,所述插入部分具有大直径部分,其在所述插入部分的远端的附近的外圆周上,且所述收容部分具有小直径部分,其在没有提供大直径部分的位置的对应位置上。
34.如权利要求20至3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内螺纹体,其中,所述耦合手段,由以下构成第一磁极,其被提供于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之中的一个的一端上;和第二磁极,其被设置或被提供于另一内螺纹体的一端上,所述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是相互不同的磁极,且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通过磁耦合这些磁极而被耦合。
35.如权利要求14至3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内螺纹体,其中,所述右旋内螺纹体或所述 左旋内螺纹体的平面形状,或者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左旋内螺纹体的平面形状,是非 圆形。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内螺纹体,其中,所述非圆形平面形状,被从大致正方形形 状、大致正六角形形状和大致多边形形状中挑选出。
37.如权利要求20至3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内螺纹体,其中,所述右旋内螺纹体和所述 左旋内螺纹体之中的一个内螺纹体的外径的最大直径,被设置为等于或小于所述另一个内 螺纹体的外径的最小直径。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单一固体构件的圆周表面上具有右旋螺纹和左旋螺纹的双面螺纹体。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螺帽或双螺帽型内螺纹体,其使用双面外螺纹体与一个或多个内螺纹体的结合,表现出一种即使在中间位置也不会大幅度松动的锁定效果。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拧结构,其中,当被旋拧在双面外螺纹体上时,一旦一对内螺纹体被互相耦合,只可通过破坏来移走它们,由此,可以在锁定效果上实现防篡改的特性。本发明的所述双面外螺纹体,在其杆状构件外圆周表面上具有重叠区域,在该区域中,顺时针螺旋右旋螺纹和逆时针螺旋左旋螺纹被以至少一种重叠方式提供。此外,本发明使得可使用被旋拧到双面螺纹体上的形成右旋螺纹的右旋内螺纹体和形成左旋螺纹的左旋内螺纹体的单个或组合。
文档编号F16H25/24GK101999052SQ20098011295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0日
发明者道胁裕 申请人:道胁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