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盘式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2160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盘式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销滑动式的制动钳体被前叉等车辆悬架装置支承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详细而言,涉及夹着圆盘转子配置于制动钳体的作用部与反作用部之间的摩擦垫的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有将制动钳体可滑动地支承于前叉等车辆悬架装置的销滑动式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在这种车辆用盘式制动器中,制动时由摩擦垫产生的制动扭矩由设于车辆悬架装置的圆盘转子转出侧的扭矩承受面支承。在制动时,摩擦垫的圆盘转子转入侧强按压圆盘转子,因此,摩擦垫产生不均勻磨损。于是,公知有使摩擦垫的衬片的中心相对于活塞的按压中心偏向圆盘转子转入侧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国特开2000-110859号公报在销滑动式的制动钳体中,有下述的区域,S卩、在制动时,如果由设于车辆悬架装置的扭矩承受面承受来自摩擦垫的制动扭矩,则通过制动钳体上产生的力偶或夹持圆盘转子的夹持力而作用于衬片的面压变高。特别是,当在制动时因在制动钳体产生的力偶而制动钳体相对于圆盘转子偏移时,则作用部侧的衬片的圆盘转子转入侧强按压圆盘转子,反作用部侧的衬片的圆盘转子转出侧强按压圆盘转子。因此,在作用部侧的衬片和反作用部侧的衬片上,面压变高的衬片的区域不同。因此,如上述专利文献1,即使使摩擦垫的衬片的中心相对于活塞的按压中心偏向圆盘转子转入侧,也不能可靠地抑制摩擦垫的不均勻磨损。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盘式制动器,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可靠地防止摩擦垫的不均勻磨损,进而能够实现摩擦垫的轻量化。根据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而提供以下发明。(1) 一种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具备圆盘转子;制动钳体,其具有作用部;经由所述圆盘转子相对配置于所述作用部的相反侧的反作用部;跨过所述圆盘转子的外周将所述作用部和所述反作用部连接的跨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部和所述反作用部分别具有经由所述圆盘转子相对的作用部侧摩擦垫和反作用部侧摩擦垫,所述作用部侧摩擦垫和反作用部侧摩擦垫分别具有衬片,所述衬片具有与所述圆盘转子接触的接触面,所述作用部侧摩擦垫的所述接触面和所述反作用部侧摩擦垫的所述接触面的、夹着所述圆盘转子的形状为非镜面对称。
3
(2)如(1)所述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部侧摩擦垫的所述接触面的车辆前进时的圆盘转子转出侧比圆盘转子转入侧小,所述反作用部侧摩擦垫的所述接触面的所述圆盘转子转入侧比所述圆盘转子转出侧小。(3)如⑵所述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部侧摩擦垫的所述接触面及所述反作用部侧摩擦垫的所述接触面的所述圆盘转子的径方向的内侧比外侧小。(4)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部侧摩擦垫及反作用部侧摩擦垫为同一形状,并以各所述接触面的夹着所述圆盘转子的形状为非镜面对称方式配置于所述圆盘转子的两侧。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所述作用部侧摩擦垫的所述接触面和所述反作用部侧摩擦垫的所述接触面的夹着所述圆盘转子的形状为非镜面对称,因此,即使在作用部侧和反作用部侧的摩擦垫上制动时衬片的面压变高的区域不同,也能够可靠地防止衬片的不均勻磨损。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所述作用部侧摩擦垫的所述接触面的车辆前进时的圆盘转子转出侧比圆盘转子转入侧小,所述反作用部侧摩擦垫的所述接触面的所述圆盘转子转入侧比所述圆盘转子转出侧小。因此,因制动时在制动钳体产生的力偶,制动钳体的圆盘转子转出侧偏向反圆盘转子侧,圆盘转子转入侧偏向圆盘转子侧,即使作用部侧的衬片的圆盘转子转入侧强按压圆盘转子,反作用部侧的衬片的圆盘转子转出侧强按压圆盘转子,也能够可靠地防止衬片的不均勻磨损。另外,可减小制动时面压未作用的区域的衬片,可实现摩擦垫的轻量化。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所述作用部侧摩擦垫的所述接触面及所述反作用部侧摩擦垫的所述接触面的所述圆盘转子的径方向的内侧比外侧小。因此,即使因制动时摩擦垫夹持圆盘转子的夹持力而衬片的圆盘转子的径方向外侧的面压变高,也能够防止衬片的不均勻磨损,并且能够实现摩擦垫的轻量化。另外,本发明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中,所述作用部侧摩擦垫及反作用部侧摩擦垫为同一形状,以各所述接触面的夹持所述圆盘转子的形状为非镜面对称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圆盘转子的两侧。因此,能够低成本且容易地实现使用同一形状的一对摩擦垫且防止不均勻磨损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


图1是图3的I-I剖面图;图2是图3的II-II剖面图;图3是图4的III-III剖面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例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的正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说明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1为搭载于两轮摩托车等操纵手柄车辆的销滑动式的盘式制动器。如图1 4所示,车辆用盘式制动器1具备与未图示的车轮一体旋转的圆盘转子 2 ;在该圆盘转子2的一侧部一体设于车辆悬架装置即前叉(未图示)的一对滑动销安装部 3、3 ;经由一对滑动销4、4向圆盘转子2的轴方向可滑动地支承于这些滑动销安装部3、3的制动钳体5 ;夹着圆盘转子2在该制动钳体5的作用部fe与反作用部恥之间相对配置的一对摩擦垫6、6。另外,图1、2、4中的箭头A表示车辆的前进行驶时的圆盘转子2的旋转方向。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圆盘转子转入侧是指配置于圆盘转子2的周上的制动钳体5的周方向的两侧中、旋转的圆盘转子2接近制动钳体5的一侧,例如为图1中右侧。另外,圆盘转子转出侧是指制动钳体5的周方向的另一侧、即旋转的圆盘转子2远离制动钳体5的一侧,例如为图1中左侧。另外,就以下所说的径方向及周方向而言,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是指圆盘转子2的径方向、周方向。从一体设于前叉的一对滑动销安装部3、3以分别突出的方式设有滑动销4、4。这些滑动销4、4被分别插入设于后述的制动钳体5的滑动销支承部kde的导向孔5 j、5k,将制动钳体5支承于前叉上并使其向圆盘转子2的轴方向可滑动。制动钳体5具有作用部5 ;经由圆盘转子2相对配置于作用部fe的相反侧的反作用部恥;跨过圆盘转子2的外周将作用部fe和反作用部恥连接的跨接部5c。在作用部 5a设有缸孔5d和一对滑动销支承部k、5e,在反作用部恥设有反作用力爪5f。在制动钳体5的作用部fe的大致中央,设有向圆盘转子2侧开口的有底圆筒状的缸孔5d。在该缸孔5d内,使用0型环等液密地插入杯状的活塞9,在该活塞9和缸孔5d的底部间划分出液压室10。在跨接部5c的大致中央,以贯通径方向内外的方式形成有矩形的顶部开口部5g。 在顶部开口部5g的圆盘转子转入侧和圆盘转子转出侧形成有安装台阶部^i、5h。在圆盘转子转出侧的安装台阶部证,以与后述的摩擦垫6的抵接面6g相对的方式形成有支承制动扭矩的扭矩承受面5i。如图1、2所示,设于制动钳体5的一对滑动销支承部kje分别设于缸孔5d的圆盘转子转出侧、及圆盘转子2的径方向内侧。通过向该滑动销支承部kde的导向孔5j、5k 插通滑动销4、4,制动钳体5被滑动自如地支承于滑动销4、4。设于圆盘转子转出侧的滑动销支承部k以从作用部fe侧向反作用部恥侧沿圆盘转子2的轴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该圆盘转子转出侧的滑动销支承部k上形成有向作用部fe侧开口的导向孔5j。另外,滑动销支承部k的摩擦垫6侧的面成为上述的扭矩承受面5i。在设于圆盘转子2的径方向内侧的滑动销支承部k,沿圆盘转子2的轴方向贯通形成有比设于圆盘转子转出侧的滑动销支承部k的导向孔5j短的导向孔证。另外,制动钳体5的作用部fe和反作用部恥分别具有经由圆盘转子2相对的一对摩擦垫(作用部侧摩擦垫及反作用部侧摩擦垫)6、6。该摩擦垫6具有具有与圆盘转子 2接触的接触面的衬片6a ;与衬片6a接合的金属制的背板6b。另外,各摩擦垫6、6彼此形成为同一形状。参照图1、2,摩擦垫6的背板6b为大致矩形状,在位于圆盘转子2的周方向两端的侧面,以与制动钳体5的扭矩承受面5i相对的方式形成有抵接面6g。另外,在背板6b上, 在径方向外侧的中央,向径方向外侧突出设有具备吊耳销插通孔6c的吊耳销插通部6d。另外,在抵接面6g的径方向外侧设有向圆盘转子2的周方向突出的耳片6e,耳片6e挂于制动钳体5的安装台阶部证。在摩擦垫6的吊耳销插通孔6c插通有贯通顶部开口部5g架设于作用部fe和反作用部恥的吊耳销7,摩擦垫6向圆盘转子2的轴方向可滑动地吊挂于吊耳销7。另外,摩擦垫6的耳片6e挂于制动钳体5的安装台阶部5h,防止摩擦垫6以吊耳销插通孔6c为中心大幅摆动。另外,利用抵接于吊耳销插通部6d的侧面的垫弹簧8对摩擦垫6施加弹力以使其通常位于规定位置,防止摩擦垫6的晃动。如图1所示,作用部fe侧的摩擦垫6的接触面以径方向的尺寸朝向圆盘转子转出侧逐渐缩短的方式倾斜形成有径方向内侧边6f。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反作用部恥侧的摩擦垫6的接触面以径方向的尺寸朝向圆盘转子转入侧逐渐缩短的方式倾斜形成有径方向内侧边6f。这样,作用部fe侧的摩擦垫6的接触面的圆盘转子转出侧比圆盘转子转入侧小,反作用部恥侧的摩擦垫6的接触面的圆盘转子转入侧比圆盘转子转出侧小。另外,作用部侧fe的摩擦垫6的接触面和反作用部侧恥的摩擦垫6的接触面仅其倾斜径方向内侧边6f倾斜而形成,径方向外侧边形成为大致直线状,因此,任一摩擦垫6 的接触面也都是径方向的内侧比外侧小。另外,根据图1、2,以作用部fe侧的摩擦垫6的接触面和反作用部恥侧的摩擦垫 6的接触面的、夹持圆盘转子2的形状成为非镜面对称的方式配置一对摩擦垫6、6。S卩,在圆盘转子转入侧,作用部fe侧的摩擦垫6的接触面大的区域经由圆盘转子2与反作用部恥侧的摩擦垫6的接触面小的区域相对。另外,在圆盘转子转出侧,作用部fe侧的摩擦垫6 的接触面小的区域经由圆盘转子2与反作用部恥侧的摩擦垫6的接触面大的区域相对。当驾驶者进行制动操作时,如上述形成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1将通过未图示的液压主缸进行升压的工作液向液压室10供给。供给到液压室10的工作液将活塞9向圆盘转子2侧按压,活塞9使作用部fe侧的摩擦垫6的接触面与圆盘转子2的一侧面接触。另外, 供给到液压室10的工作液将制动钳体5向作用部fe侧按压,因此,设于反作用部恥的反作用力爪5f使反作用部恥侧的摩擦垫6的接触面与圆盘转子2的另一侧面接触。一对摩擦垫6、6的接触面与圆盘转子2接触时,摩擦垫6、6的抵接面6g、6g与制动钳体5的一对扭矩承受面5i、5i抵接,制动钳体5支承作用于摩擦垫6、6的制动扭矩。这样,车辆用盘式制动器1产生制动力。此时,各摩擦垫6、6被圆盘转子转出侧拖拽,背板6b的圆盘转子转出侧面6g和滑动销支承部5e的扭矩承受面5i抵接。由此,在制动钳体5产生力偶,制动钳体5的圆盘转子转出侧向反圆盘转子侧偏移,圆盘转子转入侧向圆盘转子侧偏移。其结果是,作用部侧的衬片6a的圆盘转子转入侧强按压圆盘转子2,反作用部侧的衬片6a的圆盘转子转出侧强按压圆盘转子2。但是,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1,作用部如侧的摩擦垫6的接触面形成为圆盘转子转出侧比圆盘转子转入侧小,反作用部恥侧的摩擦垫6的接触面形成为圆盘转子转入侧比圆盘转子转出侧小。这样,摩擦垫6、6形成为强按压圆盘转子2的区域的接触面积大,因此,由于衬片6a、6a的每单位面积的面压均等,所以可防止衬
6片6a、6a的不均勻磨损。另外,即使制动时因摩擦垫6、6夹持圆盘转子2的夹持力而衬片6a、6a的圆盘转子外周侧强按压圆盘转子2,也能够防止衬片6a、6a的不均勻磨损。作用部fe侧的摩擦垫 6的接触面及反作用部恥侧的摩擦垫6的接触面任一接触面形成为径方向的内侧比外侧大且强按压圆盘转子2的区域的接触面积大,因此,衬片6a、6a的每单位面积的面压均等。另外,在衬片6a、6a的制动时,由于减小没有面压作用的区域,所以可以实现摩擦垫6、6的轻量化。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1,同一形状的一对摩擦垫6、6以使一摩擦垫6反转的状态经由圆盘转子2相对配置,摩擦垫6、6的接触面以相对圆盘转子2不呈镜面对称的方式配置。换言之,一摩擦垫6的接触面的径方向尺寸小的区域和另一摩擦垫6 的接触面的径方向尺寸大的区域被配置成经由圆盘转子2相对。因此,能够以低成本且容易地实现使用同一形状的一对摩擦垫6、6防止上述的不均勻磨损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1。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方式例,也可以适用于将制动钳体5经由托架安装于车辆悬架装置的盘式制动器。另外,作用部fe侧的摩擦垫6和反作用部恥侧的摩擦垫6 也可以为不同的形状。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由于所述作用部侧摩擦垫的上述接触面和所述反作用部侧摩擦垫的上述接触面的夹持所述圆盘转子的形状为非镜面对称,所以即使因作用部侧和反作用部侧的摩擦垫而在制动时衬片的面压变高的区域不同,也能够可靠地防止衬片的不均勻磨损。详细且参照特定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当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增加各种变更及修正。本申请是基于2009年5月29日申请的日本特许申请(特愿2009-130173)的申请,其内容在此作为参照被引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具备 圆盘转子;制动钳体,其具有作用部;经由所述圆盘转子相对配置于所述作用部的相反侧的反作用部;跨过所述圆盘转子的外周将所述作用部和所述反作用部连接的跨接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部和所述反作用部分别具有经由所述圆盘转子相对的作用部侧摩擦垫和反作用部侧摩擦垫,所述作用部侧摩擦垫和反作用部侧摩擦垫分别具有衬片,所述衬片具有与所述圆盘转子接触的接触面,所述作用部侧摩擦垫的所述接触面和所述反作用部侧摩擦垫的所述接触面的夹着所述圆盘转子的形状为非镜面对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部侧摩擦垫的所述接触面的车辆前进时的圆盘转子转出侧比圆盘转子转入侧小,所述反作用部侧摩擦垫的所述接触面的所述圆盘转子转入侧比所述圆盘转子转出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部侧摩擦垫的所述接触面及所述反作用部侧摩擦垫的所述接触面的所述圆盘转子的径方向的内侧比外侧小。
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部侧摩擦垫及反作用部侧摩擦垫为同一形状,并以各所述接触面的夹着所述圆盘转子的形状为非镜面对称方式配置于所述圆盘转子的两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盘式制动器,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可靠地防止摩擦垫的不均匀磨损,进一步能够实现摩擦垫的轻量化。在跨过圆盘转子(2)的外周配设的制动钳体(5)的作用部(5a)与反作用部(5b)之间,夹着圆盘转子(2)相对配置具备衬片的一对摩擦垫(6、6),所述衬片具有接触面。作用部(5a)侧的摩擦垫(6)的接触面形成为圆盘转子转出侧比圆盘转子转入侧小,反作用部(5b)侧的摩擦垫(6)的接触面形成为圆盘转子转入侧比圆盘转子转出侧小,由此实现上述目的。
文档编号F16D65/092GK102428291SQ20108002174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9日
发明者波多腰弦一 申请人:日信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