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被悬挂部材的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悬挂部材的安装装置,涉及例如将多个薄型显示装置布置成多重区块(multi-tiling)来构成大画面的显示装置的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有一种大画面显示装置,其是将多个显示装置布置成多重区块(即在铅直方向及水平方向并列),并将它们整体看作一个画面的大画面显示装置。在以往,作为单个的显示装置,主要采用影像能够显示到屏幕端部的背面投影型投影器。但是在近年,在液晶显示器所代表的薄型显示装置中,特殊化成多重区块的窄边型薄型显示装置也得到了产品化。这样的薄型显示装置与背面投影型投影器不同,由于其厚度薄,因此能够安装到壁面上来进行设置。例如专利文献1、2中记载了用于将薄型显示器安装到壁面的壁挂装置。更具体地说,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以下两种技术,一种技术是使显示装置从显示装置在上下方向与安装部材接触的状态在左右方向移动,并在达到了合适的位置关系时将显示装置与安装装置配合,由此将显示装置固定于安装部材,另一种技术是设置了倾斜机构的技术。此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相对于壁面能够容易地装卸的壁挂装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3-15541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6-53212号公报图27J8示出了将多个显示装置布置成多重区块而得到的大画面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的一例。图27示出了大型画面显示装置的主视图,图观示出了大型画面显示装置的侧视图。在图27、28的例示中,四个显示装置IOOa IOOd布置成2X2面。但是,若采用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壁挂装置来将显示装置IOOa IOOd安装于壁面,则显示装置IOOa IOOd有可能不以彼此合适的姿态布置在合适的位置。图四将包含全部的四个显示装置IOOa IOOd的区域A (也参照图27)进行放大后示出。图30将包含上下布置的两个显示装置100a、IOOb (或者100c、IOOd)这二者的区域B(也参照图28)进行放大后示出。在图四的例示中,右上的显示装置IOOc从合适的位置向右上方向偏移地布置,在显示装置IOOc和与其相邻的显示装置IOOaUOOd之间产生了间隙。并且从正面看,显示装置IOOc相对于显示装置100a、IOOd倾斜地布置。这样,在这样布置了显示装置IOOc的情况下,在显示装置IOOc与显示装置100a、IOOd各自之间影像缺失的部分变大。此外,在图30的例示中,上面的显示装置IOOa(或100c)相对于下面的显示装置 IOOb (或IOOd)向前方(垂直于画面的一个方向)偏移地布置。在这样布置显示装置IOOc 的情况下,例如在从斜向方向Dl、D2观看画面的情况下,影像缺失的部分变大。这是因为, 若从方向Dl观看,显示装置IOOb的上部被显示装置IOOa遮住,若从方向D2观看,在显示装置IOOaUOOb之间产生了没有影像的部分。如上所述,在显示装置IOOa IOOd未以彼此合适的姿态布置在合适的位置的情况下,导致影像的品质降低。此外,影响大型画面显示装置的外观的品味、美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安装位置,其能够抑制至少两个方向上的影像的缺失,并且实现了容易的操作。本发明的被悬挂部材的安装装置是介于被悬挂部材与安装面之间、将所述被悬挂部材安装于所述安装面的安装装置,所述被悬挂部材的安装装置具有固定部材,其固定于所述安装面;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它们的操作量均被从平行于所述安装面的第一方向的一方进行操作;第一部材,其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材以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自如移动的方式固定,并根据所述第一操作部的所述操作量使所述被悬挂部材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材在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及第二部材,其相对于所述第一部材能够自如旋转地固定,并根据所述第二操作部的所述操作量进行旋转,从而使所述被悬挂部材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材在第二方向移动。根据本发明的安装装置,通过操作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的操作量,能够使显示装置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移动。并且,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均被从第一方向的一方进行操作,因此易于调整显示装置的位置。
图1是示出安装装置及薄型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的一例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安装装置及薄型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的一例的后视图。图3是示出安装装置及薄型显示装置的概念性的一例的侧视图。图4是示出安装装置及薄型显示装置的概念性的一例的后视图。图5是示出薄型显示装置的概念性的一例的后视图。图6是示出薄型显示装置的概念性的一例的侧视图。图7是示出安装装置的概念性的一例的主视图。图8是示出将薄型显示装置安装于安装装置的样子的侧视图。图9是示出上下调整机构的概念性的一例的侧视图。图10是示出上下调整机构的概念性的一例的后视图。图11是示出上下调整机构的概念性的一例的侧视图。图12是示出左右调整机构的概念性的一例的俯视图。图13是示出左右调整机构的概念性的一例的后视图。图14是示出左右调整机构的示意性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图15是示出左右调整机构的示意性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图16是示出左右调整机构的概念性的一例的后视图。图17是示出上下调整机构的概念性的一例的侧视图。图18是示出上下调整机构的示意性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图19是示出上下调整机构的概念性的一例的侧视图。图20是示出上下调整机构的概念性的一例的侧视图。图21是示出上下调整机构的示意性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图22是示出解除对薄型显示装置的卡定的样子的侧视图。
图23是示出上下调整机构的概念性的一例的侧视图。图M是示出解除对薄型显示装置的卡定的解除机构的概念性的一例的侧视图。图25是示出解除对薄型显示装置的卡定的解除机构的概念性的一例的侧视图。图沈是示出将薄型显示装置斜着支承的样子的侧视图。图27是示出布置成多重区块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的一例的主视图。图28是示出布置成多重区块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的一例的侧视图。图四是将图27中的一部分进行放大后示出的图。图30是将图观中的一部分进行放大后示出的图。标号说明1 安装装置;9 薄型显示装置;10 底板;20 上下移动部材;32 连杆部材;41、 51 前后移动部材;60 解除杆;61 上部材;61b 卡定部;62 下部材;81 84 操作部; 811、821、831、841 定位部材;932 脱料螺栓。
具体实施例方式<安装装置的概要>首先,在对安装装置1进行详细说明之前,对其概要简单地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将安装装置1安装于薄型显示装置9的状态的示意性的一例的侧视图,图2是其后视图。安装装置1介于薄型显示装置9与安装面之间,其能够将薄型显示装置9固定于安装面。安装面例如是壁面。下面将安装面作为壁面来进行说明。再有,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壁面的法线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将从正面观看薄型显示装置9的铅直方向称为上下方向,将与法线方向及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此外,在前后方向将壁面侧称为后方侧,在前后方向将薄型显示装置9侧称为前方侧。安装装置1具有固定部材(下面称为“底板”)10以及第一部材20。再有,在图1 中,用双点划线表示底板10的一例与第一部材20的一例,强调其是示意图。底板10固定于壁面,在第一部材20安装有薄型显示装置9。此外,安装装置1具有用于调整薄型显示装置9的位置的操作部81、82。操作部 81,82均从平行于壁面的第一方向(在图1、2的例示中是上下方向)的一方(在图1、2的例示中是上方)由用户或作业人员来操作其操作量。第一部材20相对于底板10固定成能够沿第一方向自如移动,第一部材20根据操作部81的操作量使薄型显示装置9相对于底板10在第一方向移动。用于实现上述功能的底板10、第一部材20以及操作部81的具体的结构的一例将在后面详细描述,下面,对概要进行说明。第一部材20在第一方向与薄型显示装置9联动。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若第一方向沿着上下方向,则第一部材20在上下方向支承例如薄型显示装置9的一部分。此外,若第一方向沿着左右方向,则上述联动也可通过使第一部材20在左右方向夹持例如薄型显示装置9的一部分来实现。操作部81布置在安装装置1中的第一方向的一侧的部分,以便从第一方向的一侧对操作部81进行操作。例如第一部材20具有相对于底板10位于第一方向的一侧的弯曲部21,作为操作部81的一例的螺纹部材(例如调整螺栓)沿第一方向贯通弯曲部21并与
6底板10螺合。此外,为相对于操作部81在第一方向对弯曲部21进行定位,设置了定位部材。作为定位部材,例如采用锁口盘(collar set),其在第一方向将弯曲部21与操作部81 的螺栓头一同夹住。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操作部81的旋转,调整螺栓81的螺栓头与底板10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即,第一部材20相对于底板10在第一方向移动。由此,能够使薄型显示装置9在第一方向移动。此外,第二部材30能够自如旋转地固定于第一部材20。这通过使例如预定的螺钉贯通第二部材30并与第一部材20螺合来实现。第二部材30根据操作部82的操作量进行旋转,从而使薄型显示装置9相对于底板10在第二方向(在图2的例示中是左右方向)移动。用于实现上述功能的第一部材20、 第二部材30以及操作部82的具体的一例将在后面进行详细的描述,概要如下。S卩,第二部材30以垂直于第二方向的旋转轴(在图2的例示中是前后方向)为中心能够自如旋转地固定于第一部材20。此外,第二部材30中的位于自该旋转轴向第一方向错开的位置的作用点部分30a对薄型显示装置9作用朝向第二方向的力。这能够通过使例如作用点部分30a在第二方向夹持薄型显示装置9的一部分来实现。再有,若第二方向是上下方向,则作用点部分30a在上下方向上支承薄型显示装置9的一部分即可。使第二部材30旋转的操作部82与操作部81同样地从第一方向的一方被操作。例如作为操作部82的一例的螺纹部材(例如调整螺栓)从第一方向的一侧贯通弯曲部21。 此外,设置有定位部材,以便相对于弯曲部21在第一方向固定操作部82。通过上述操作部82的旋转,对第二部材30中的位于从该旋转轴向第二方向错开的位置的力点部分30b作用朝向第一方向的力。通过力点部分30b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 结果是,使得第二部材30进行旋转。由此,基于操作部82的旋转量(操作量),能够使薄型显示装置9在左右方向移动。如上所述,通过操作部81、82,能够使薄型显示装置9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移动。因此,在将多个薄型显示装置9布置成多重区块来组装大画面显示装置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在薄型显示装置9之间产生的影像的缺失部分。并且,操作部81、82由于均从第一方向的一方被操作,因此能够容易地对它们进行操作。如上所述,操作部81、82如果是从上方被操作的方式,那么在将多个薄型显示装置 9沿水平方向排成一列后,能够对每列进行位置调整。即,能够分别按列地一并进行薄型显示装置9的布置及位置调整。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安装装置1的一例更详细地进行说明。首先,将对应于图1、 图2的详细的附图示于图3、4中,以供参考。关于安装装置1的详细的结构通过后面的说明将能够了解。在说明通过安装装置1对薄型显示装置9进行位置调整之前,对将薄型显示装置 9安装于安装装置1的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显示装置向安装装置的安装的一例>在此,首先,对薄型显示装置9侧的与安装有关的部材进行说明,然后,对安装装置1侧的与安装有关的部材进行说明,接着对将薄型显示装置9安装于安装装置1的方法进行说明。
图5、6分别是薄型显示装置9的一例的后视图及侧视图。薄型显示装置9在其后方侧安装有多个脱料螺栓(stripper bolt,卸料吊挂螺栓)932。脱料螺栓932具有螺栓头 93 、圆柱部932b和螺纹部按此顺序彼此连续的形状,所述圆柱部932b不具有螺纹牙,所述螺纹部具有螺纹牙。在图5、6的例示中,脱料螺栓932在左右方向的两侧面被螺纹固定于薄型显示装置9。由此,脱料螺栓932以从薄型显示装置9向左右方向凸出的姿态被固定。如后所述,脱料螺栓932 (更具体地说是圆柱部932b)由安装装置1支承。由此, 薄型显示装置9被安装于安装装置1。再有,由安装装置1支承的部材不限于脱料螺栓932,总而言之,设置从薄型显示装置9向左右方向凸起的凸出部材,这些部材由安装装置1支承即可。此外,在图5、6的例示中,脱料螺栓932未直接固定于薄型显示装置9,而是经由托架91R、91L固定于薄型显示装置9。托架91R、91L例如沿着上下方向观察具有T字形状。 托架91R、91L分别在薄型显示装置9的左右方向的两侧与薄型显示装置9的侧面及背面接触。再有,在图5、6的例示中,在薄型显示装置9的背面设置有收纳电子部件等的收纳单元 92,托架91R、91L安装于该收纳单元92。托架91R、91L分别通过例如两根螺栓90在收纳单元92的侧面被固定。脱料螺栓932被安装于托架91R、91L。在图5、6的例示中,脱料螺栓932在左右方向贯通托架91R、91L中的不与收纳单元92接触的面(参照图6),并与螺母932c螺合, 从而脱料螺栓932固定于托架91R、91L(参照图5)。根据上述结构,螺栓头93 及圆柱部 932b相对于托架91R、91L位于与螺母932c相反一侧的空间。即,脱料螺栓932能够以从托架91R、91L向左右方向凸出的姿态固定。在图5、6的例示中,两根脱料螺栓932分别固定于托架91R的上侧及下侧,两根脱料螺栓932分别固定于托架91L的上侧及下侧。由此,能够在四个部位将薄型显示装置9 安装于安装装置1,有助于薄型显示装置9的稳定的保持。此外,在图5、6的例示中,托架91R、91L分别通过脱料螺栓931及螺栓90在收纳单元92的背面被固定。由此,托架91R、91L由于被固定在收纳单元92的侧面及背面这两面,因此能更牢固地固定。再有,在托架91R与收纳单元92之间的固定这一方面,不必一定采用脱料螺栓 931。也可以只是螺栓。但是,由于能够将脱料螺栓931用于薄型显示装置9的位置调整, 因此在图5、6的例示中采用了脱料螺栓931。关于此点,在后面将进行详细描述。下面,对安装装置1进行说明。图7是示出安装装置1的一例的主视图。因此,在图7中,纸面里侧是壁面。此外,在图7中,为了易于看清安装装置1与薄型显示装置9的位置关系,用虚线表示应布置在纸面近前侧的薄型显示装置9的外形。如图7所例示,安装装置1具有壁挂单元5R、5L。壁挂单元5R、5L分别固定于壁面。在图7的例示中,壁挂单元5R、5L分别通过两根螺栓90固定于壁面。壁挂单元5R、5L分别具有对固定于薄型显示装置9的脱料螺栓932进行支承的结构。关于更具体的壁挂单元5R、5L的结构,也参照图8来进行说明。图8示出了将薄型显示装置9安装于安装装置1的样子。在壁挂单元5R形成有凹部20a、20b。凹部20a在壁挂单元5R的上部朝上方开口,对安装于托架91R的上侧的脱料螺栓932进行支承。凹部20b在壁挂单元5R的下部朝前方开口,对安装于托架91R的下侧的脱料螺栓932进行支承。同样,在壁挂单元5L也形成有凹部20a、20b。在壁挂单元5L,凹部20a、20b分别对安装于托架91L的上侧及下侧的脱料螺栓932进行支承。在上述结构中,在使薄型显示装置9的上部比其下部更接近安装装置1侧的状态下,使固定于托架91R、91L的上侧的脱料螺栓932 (更具体地说是圆柱部932b)分别从上方插入壁挂单元5R、5L的凹部20a。接着,当为使下侧的脱料螺栓932接近壁面而以上侧的脱料螺栓932为中心使薄型显示装置9旋转时,下侧的脱料螺栓932 (更具体地说是圆柱部 932b)分别插入壁挂单元5R、5L的凹部20b。即,薄型显示装置9被四根脱料螺栓932轴支承(也参照图3)。再有,在图7的例示中,从上下方向观察,壁挂单元5R、5L并列地布置。换言之,它们彼此在左右方向分离。再有,上述分离不是必要条件,它们也可以一体地构成。但是,若壁挂单元5R、5L分离,则能够根据脱料螺栓932之间的左右方向上的距离,调整壁挂单元5R、 5L之间的距离,并将它们固定于壁面。因此,即使针对例如脱料螺栓932之间的左右方向上的距离不同的多种薄型显示装置9,也能够采用同一壁挂单元5R、5L。下面,对安装装置1所具有的薄型显示装置9的位置调整机构进行说明。<上下调整机构>图9是示出使薄型显示装置9在上下方向移动的上下调整机构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10是其后视图。再有,图9、10将壁挂单元5R的附近放大后示出。此外,为避免附图的繁杂,省略了针对上下方向以外的方向的调整机构的一部分来进行表示。再有,在此,设壁挂单元5R、5L具有彼此相同的上下调整机构来进行说明。壁挂单元5R具有底板10以及第一部材20 (下面称为“上下移动部材20”)。在图 10中,用虚线表示底板10,在图9中,用斜线的阴影表示上下移动部材20。如图10所例示, 底板10通过例如两个螺栓90固定于壁面。上下移动部材20在上下方向支承薄型显示装置9。结合上述的安装例来说,在上下移动部材20形成有凹部20a、20b。在壁挂单元5R设置有操作部81,该操作部81用来使上下移动部材20相对于底板10沿上下方向移动。在图9、10的例示中,操作部81设置于壁挂单元5R的上部以便从上方操作该操作部81。例如上下移动部材20在其本身的上部具有向后方侧(底板10侧) 弯曲并延伸的弯曲部21。弯曲部21位于底板10的上方。操作部81设置于该弯曲部21。在图9、10的例示中,操作部81由螺纹部材(下面称为“调整螺栓81”)构成。调整螺栓81从上方向下方贯通在弯曲部21设置的贯通孔。调整螺栓81相对于弯曲部21能够自如旋转。此外,设置有定位部材811,该定位部材811确定调整螺栓81相对于上下移动部材20在上下方向的位置。例如采用定位环(set collar)811作为定位部材811。定位环 811是具有圆形空心的圆形部材,调整螺栓81的螺纹部贯通该空心。定位环811在比弯曲部21更靠下方的位置固定于调整螺栓81。由此,弯曲部21通过调整螺栓81的螺栓头和定位环811被夹持。因此,在上下方向,调整螺栓81相对于弯曲部21被定位。另一方面,在底板10设置有在上下方向与弯曲部21面对的弯曲部11。在该弯曲部U设置有螺纹孔,调整螺栓81与该螺纹孔螺合。根据该结构,通过使调整螺栓81旋转,能够调整上下方向上的弯曲部21与底板10 之间的距离。即,能够使上下移动部材20相对于底板10沿上下方向移动。上下移动部材20由于在上下方向支承薄型显示装置9,因此结果是能够使薄型显示装置9相对于底板10 沿上下方向移动。在图11中示出了使调整螺栓81向紧固方向旋转从而使薄型显示装置9向下方移动的状态。此外,壁挂单元5L也设置有与壁挂单元5R同样的上下调整机构。因此,在各壁挂单元5R、5L,若进行彼此同量且同方向的上下移动,则能够使薄型显示装置9沿上下方向平行移动。另一方面,在各壁挂单元5R、5L,若进行彼此不同量或不同方向的上下移动,则还能够调整沿前后方向看到的薄型显示装置9的倾斜。再有,如不需要调整该倾斜的功能,则不需要使两个上下移动部材20从上下方向看并列地布置,其中所述两个上下移动部材20通过两个操作部81的操作量而分别在上下方向移动。换言之,安装装置1不必一定具有壁挂单元5R、5L。也可以例如从上下方向看布置有一个上下移动部材,其支承四个脱料螺栓932,该一个上下移动部材通过一个操作部沿上下方向移动。<上下移动部材20与底板10之间的固定〉上下移动部材20与底板10虽然通过调整螺栓81彼此固定,但优选它们能更牢固地固定。在图9至图11的例示中,在与调整螺栓81不同的部位,上下移动部材20与底板 10相互固定。例如上下移动部材20的一部分与底板10在左右方向相面对。将该一部分称为固定用部分22。在固定用部分22形成有沿左右方向贯通自身的长孔22a。长孔2 在上下方向具有长条形状。另一方面,在底板10中的与长孔2 面对的位置形成有螺纹孔。 并且,螺钉95贯通长孔2 并与该螺纹孔螺合。螺钉95例如是带有阶梯部的螺钉,在该阶梯部将上下移动部材20能够自如滑动地固定于底板10侧。根据上述结构,在下限位置(图11的状态)与上限位置之间的范围内,上下移动部材20相对于底板10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并且能够使上下移动部材20与底板10的安装牢固,其中,所述下限位置是指螺钉95在长孔22a的上方与上下移动部材20接触的位置, 所述上限位置是指螺钉95在长孔22a的下方与上下移动部材20接触的位置。此外,通过使任意的螺钉95为通常的螺钉而不是带阶梯部的螺钉,能够在任意的位置拧紧螺钉95从而实现更牢固的固定。再有,即使是拧紧了螺钉95的状态,也能够通过调整螺栓81使上下移动部材20相对于底板10移动。这能够通过调整螺钉95的紧固力来实现。此外,在图10的例示中,上下移动部材20与底板10在左右方向对置地相互固定, 但也可以在前后方向面对地通过同样的结构相互固定。此外,也可以调换设有长孔及螺纹孔的对象。再有,上述的螺钉的紧固力、两个部材的面对的方向、以及设有长孔及螺纹孔的对象的内容对于在下面说明的其它的部材也能够应用,因此不作重复的说明。此外,在图9至图11的例示中,在多个部位(例如通过调整螺栓81及五个螺钉95 在六个部位),上下移动部材20与底板10彼此固定。由此,能够提高上下移动部材20与底板10之间的固定力。<左右调整机构>薄型显示装置9即使是被支承于上下移动部材20的状态也能够在左右方向移动。 关于这点,结合上述的示例进行说明。四个脱料螺栓932向左右方向凸出(也参照图5)。在左右方向凸出的四个脱料螺栓932分别在凹部20a、20b沿左右方向贯通上下移动部材20。
10此外,圆柱部932b在左右方向与凹部20a、20b相比足够长。因此,脱料螺栓932能够沿左右方向滑动地在凹部20a、20b移动。即,如对薄型显示装置9作用朝向左右方向的力,则能够使其沿左右方向移动。再有,在上述的示例中,通过使脱料螺栓932的螺栓头93 在左右方向与上下移动部材20接触,限制了薄型显示装置9在左右方向的可移动范围,并且防止了脱料螺栓932从凹部20a、20b脱落。下面,对向薄型显示装置9作用左右方向的力的机构进行说明。作为左右方向的力所作用的部材,采用例如上述的脱料螺栓931 (参照图5、图6)。脱料螺栓931相对于薄型显示装置9向后方侧(安装装置1侧)凸出。通过对该脱料螺栓931作用左右方向的力, 使薄型显示装置9在左右方向移动。图12是示出左右调整机构的一例的俯视图,图13是其后视图。在图12、13中,为了易于了解左右调整机构,省略了其它的部件。在图12中,用虚线表示弯曲部21,进一步以透明方式示出。在图13中,用实线表示上下移动部材20,进一步以透明方式示出。此外,在图14中对构成左右调整机构的一例的要素进行分解并示意性地示出。左右移动部材31能够在左右方向自如移动地固定于上下移动部材20。在图12至图14的例示中,上下移动部材20具有在前后方向与左右移动部材31面对的部分23。在该部分23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贯通自身的两个长孔23a。长孔23a在左右方向具有长条形状。 另一方面,在左右移动部材31中的在前后方向与长孔23a面对的部分形成有螺纹孔31a。 螺纹孔31a形成于左右方向上的左右移动部材31的两侧。并且,螺钉961、962分别贯通两个长孔23a并与两个螺纹孔31a螺合。根据上述结构,在螺钉961、962的至少任一方在长孔23a的左右方向与上下移动部材20接触的范围内,左右移动部材31能够相对于上下移动部材20在左右方向移动。左右移动部材31相对于部分23位于前方侧(薄型显示装置9侧),至少在左右方向夹持脱料螺栓931。在图12至图14的例示中,在左右移动部材31形成有向上方开口并在前后方向贯通左右移动部材31的凹部31b。脱料螺栓931从上方插入凹部31b。因此, 若左右移动部材31向左右方向移动,则随之在脱料螺栓931作用朝向左右方向的力。因此,薄型显示装置9随着左右移动部材31的移动而相对于上下移动部材20、进而相对于底板10在左右方向移动。用于使左右移动部材31在左右方向移动的操作部82从与操作部81相同的方向 (在此是上方)被操作。在图12至图14的例示中,作为操作部82的一例的螺纹部材(下面称为“调整螺栓82”)设置于弯曲部21。在弯曲部21设置有在上下方向贯通自身的贯通孔,调整螺栓82穿过上述贯通孔从上方向下方贯通弯曲部21。调整螺栓82相对于弯曲部 21能够自如旋转。此外,设置有定位部材821,该定位部材821确定调整螺栓82相对于上下移动部材20的在上下方向的位置。关于这一点,由于与调整螺栓81及定位部材811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调整螺栓82与形成于接头部材33的螺纹孔33a螺合。如后所述,接头部材33不会以上下方向为轴进行旋转,因此通过调整螺栓82的旋转来调整弯曲部21与接头部材33 之间的距离。即,接头部材33相对于上下移动部材20在上下方向移动。接头部材33与左右移动部材31经由连杆部材32相互固定。连杆部材32是用于将接头部材33在上下方向的移动转换成左右方向从而使左右移动部材31在左右方向移动的部材。在图12至图14的例示中,连杆部材32具有L字形状。更具体地说,连杆部材32 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321、以及从部分321的上下方向上的一端向左右方向的一方延伸的部材322。连杆部材32固定成以垂直于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的(平行于前后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相对于上下移动部材20能够自如旋转。在图12至图14的例示中,在连杆部材32 形成有在前后方向贯通自身的孔32a。在部分23中的在前后方向与孔3 面对的部分形成有螺纹孔23b。螺钉963有游隙地贯穿孔3 并与螺纹孔2 螺合。由此,连杆部材32 以螺钉963为旋转轴相对于上下移动部材20能够自如旋转地固定。再有,即使是拧紧螺钉 963的状态,连杆部材32也能够相对于上下移动部材20旋转。这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实现螺钉963例如是带阶梯部的螺钉,在其阶梯部插入到连杆部材32的孔32a中。或者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实现在螺钉963插上外径比孔32a的内径稍小、且比连杆部材32的孔 32a的厚度稍厚的环,以在该环处插入到连杆部材32的孔32a中的方式固定螺钉963。此外,也可以调换设有孔及螺纹孔的对象。再有,关于能够自如旋转地进行螺纹固定的装置以及设有孔及螺纹孔的对象的内容,由于针对下面所述的其它部材也能够应用,所以不进行重复说明。部分321的另一端相对于左右移动部材31能够自如旋转地固定。在图12至图14 的例示中,在该另一端形成有在前后方向贯通部分321的孔32b。螺钉961贯通孔32b和长孔23a并与螺纹孔31a螺合。螺钉961有游隙地贯穿长孔23a并将连杆部材32与左右移动部材31彼此固定。再有,螺钉961由于在长孔23a中在左右方向移动,因此不会妨碍连杆部材32的小幅度的旋转。部分322的与部分321相反一侧的一端相对于接头部材33能够自如旋转地固定。 在图12至图14的例示中,例如在该一端形成有在前后方向贯通部分322的孔32c。螺钉 964有游隙地贯穿孔32c,并与形成于接头部材33的螺纹孔3 螺合。再有,在图12至图 14的例示中,螺钉964还贯通上下移动部材20 (部分2 。在部分23中的与孔32c面对的部分形成有长孔23c。长孔23c在上下方向具有长条形状。并且,螺钉964有游隙地贯穿长孔23c与孔32c,并与形成于接头部材33的螺纹孔3 螺合。再有,螺钉964由于能够在长孔23c中沿上下方向移动,因此不会妨碍接头部材33在上下方向的移动以及连杆部材32 的小幅度的旋转。此外,通过使与接头部材33螺合的螺钉964有游隙地贯穿连杆部材32, 防止了连接部材33以上下方向为轴的旋转,连接部材33通过调整螺栓82的旋转而在上下方向移动。根据上述结构,连接部材33通过调整螺栓82的旋转而在上下方向移动,能够自如旋转地与其固定的部分322的一端也沿上下方向移动。再有,更严格地说,部分322的一端沿着以孔32a为中心的周向移动,而接头部材 33沿着上下方向移动。因此,它们的位置能背离,但通过例如将调整螺栓82相对于弯曲部21固定成允许在左右方向的些许移动的程度,或者将连杆部材32固定成允许在左右方向进行些许移动的程度(即通过使连杆部材32的孔32c是在左右方向具有长条形状的长孔),就能够防止实质性的背离。此外,由于部分322的一端与接头部材33能够自如旋转地固定,因此随着接头部材33的上下移动还能够防止在部分322及接头部材33产生弯曲应力。这些内容对于在下面说明的、沿直线方向移动的部材与沿周向移动的部材的固定也适用,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通过这样的接头部材33在上下方向的移动,即部分322在一端处的上下方向的移动,连杆部材32以螺钉963为旋转轴进行旋转。通过上述旋转,部分321的另一端经由螺钉961对左右移动部材31作用左右方向的力。由此,左右移动部材31在左右方向移动。通过左右移动部材31的移动,在脱料螺栓931向左右方向作用有力,从而脱料螺栓931向左右方向移动。因此,根据调整螺栓82的旋转量,能够使薄型显示装置9相对于上下移动部材20、进而相对于底板10在左右方向移动。图15示出了这样的状态使调整螺栓82向与拧紧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使薄型显示装置9向左方向(在图15中,由于从壁面侧进行观察,因此是向右方向)移动的状态。再有,部分321、322连结的附近能够把握为旋转轴部分,该旋转轴部分相对于上下移动部材20以平行于前后方向的轴为旋转轴能够旋转地固定,部分322的一端能够把握为力点部分,该力点部分是通过调整螺栓82产生的上下方向的力所作用的部分,部分321 的另一端能够把握为作用点部分,该作用点部分是对薄型显示装置9作用左右方向的力的部分。此外,旋转轴与力点部分之间的距离可以比旋转轴与作用点部分之间的距离长。 因此,与接头部材33的移动量相比,左右移动部材31的移动量变小,因此容易进行左右方向上的细微的调整。此外,鉴于杠杆原理,能够以较小的力使接头部材33在上下方向移动, 进而能够减少操作调整螺栓82所需的力。再有,该内容由于能够应用于下面说明的旋转轴部分、作用点部分以及力点部分,因此不重复进行说明。此外,连杆部材32不需要具有L字形状,概括地来说,连杆部材32相对于上下移动部材20能够以前后方向为旋转轴(例如螺钉96 自如旋转地固定,连杆部材32在作用点部材处与左右移动部材31固定,连杆部材32在力点部材处与接头部材33固定即可,其中,所述作用点部材位于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在上下方向错开的位置,所述力点部材位于相对于旋转轴在左右方向错开的位置。此外,左右移动部材31不是必要条件。如图16所例示,也可以相对于部分23将连杆部材32布置于薄型显示装置9侧,并在连杆部材32的部分321的另一端侧形成至少在左右方向夹持脱料螺栓931的凹部32d。再有,如从上方向下方将脱料螺栓932插入凹部 20a,从而将薄型显示装置9安装于上下移动部材20,则优选与之同样地能够从上方向下方将脱料螺栓931插入连杆部材32的凹部32d。这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实现如图16所例示,部分321从旋转轴(螺钉96 向上方延伸,在部分321的上方侧的一端形成凹部32d, 该凹部32d向上方开口。根据上述结构,也是通过调整螺栓82的旋转,连杆部材32的凹部 32d会在左右方向移动,因此能够在左右方向调整薄型显示装置9相对于上下移动部材20 的相对位置。再有,左右调整机构设置在壁挂单元5R、5L中的任一方即可。另一方面,具有允许薄型显示装置9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结构即可。此外,在上述的示例中,调整螺栓82、接头部材33以及连杆部材32布置成比部分 23更靠后方侧(壁面侧)。由此,能够相对于部分23减少前方侧的部材数量。因此,易于将薄型显示装置9安装于安装装置1。此外,连杆部材32的作用点部分也可以位于相对于其旋转轴(螺钉963)在上下
13方向及左右方向错开的位置。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若设置有上下移动机构,则能够对薄型显示装置9的位置进行二维调整。〈前后调整功能〉薄型显示装置9即使是被支承于上下移动部材20的状态也能够向前后方向移动。 关于此点,将结合上述的示例进行说明。四个脱料螺栓932沿左右方向凸出(也参照图5)。 沿左右方向凸出的四个脱料螺栓932分别在凹部20a、20b沿左右方向贯通上下移动部材 20 (也参照图9)。此外,凹部20a、20b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比脱料螺栓932的圆柱部932b 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即直径)长。因此,脱料螺栓932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地在凹部20a、 20b移动。即,能够使薄型显示装置9在前后方向移动。再有,在上述的示例中,凹部20a、 20b在前后方向的长度限制了薄型显示装置9在前后方向的可移动范围。接下来,对向薄型显示装置9作用前后方向的力的机构进行说明。作为作用前后方向的力的部材,例如采用上述的脱料螺栓932(参照图5、6)。在此,通过使四个脱料螺栓 932的每一个在前后方向移动,使薄型显示装置9在前后方向移动。图17是示出前后位置调整机构的一例的侧视图,该前后位置调整机构用于使上侧的脱料螺栓932在前后方向移动。在附图中,为了易于了解结构,上下移动部材20用单点划线表示,进一步以透明方式示出。此外,图18中将构成前后调整机构的要素进行分解后示意性地示出。上侧的脱料螺栓932通过前后移动部材41至少在前后方向被夹持。在图17、18 的例示中,前后移动部材41在其上部形成有凹部41a。凹部41a向上方开口,并在左右方向有游隙地贯穿前后移动部材41。上侧的脱料螺栓932插入凹部41a而通过前后移动部材 41在前后方向被夹持。通过上述凹部41a在前后方向移动,对上侧的脱料螺栓932作用前后方向的力。进而,薄型显示装置9在其上部在前后方向移动。用于使凹部41a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操作部83从与操作部81相同的方向(在此是上方)被操作。在图17、18的例示中,作为操作部83的一例的螺纹部材(下面称为“调整螺栓83”)设置于弯曲部21。在弯曲部21设置有在上下方向贯通自身的孔,调整螺栓83 通过上述孔从上方向下方贯通弯曲部21。调整螺栓83相对于弯曲部21能够自如旋转。此外,设置有定位部材831,该定位部材831确定调整螺栓83相对于上下移动部材20的在上下方向的位置。关于此点,由于与调整螺栓81及定位部材811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调整螺栓83与形成于接头部材42的螺纹孔4 螺合。如后所述,接头部材42不会以上下方向作为轴进行旋转,因此通过调整螺栓83的旋转能够调整弯曲部21与接头部材42之间的距离。即,能够使接头部材42相对于上下移动部材20在上下方向移动。前后移动部材41具有随着接头部材42在上下方向的移动而使凹部41a在前后方向移动的功能。即,前后移动部材41以位于从凹部41a在上下方向错开的位置、并垂直于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的(平行于左右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能够自如旋转地固定于上下移动部材20。在图17、18的例示中,在后移动部材41的凹部41a的下方形成有螺纹孔41b。 另一方面,在上下移动部材20,在形成有凹部20a的呈现为侧面的部分M中,在于左右方向与孔41b面对的部分形成有孔Ma。孔2 在左右方向贯通该部分Μ。并且,螺钉941有游隙地贯穿孔2 并与螺纹孔41b螺合。由此,前后移动部材41以螺钉941为旋转轴相对于部分M能够自如旋转地固定。
此外,前后移动部材41以位于自该旋转轴在前后方向错开的位置、并平行于左右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相对于接头部材42能够自如旋转地固定。在图17、18的例示中,在前后移动部材41中的位于比螺纹孔41b更靠壁面侧的部分形成有沿左右方向贯通前后移动部材41的孔41c。另一方面,在接头部材42中的在左右方向与孔41c面对的部分形成有螺纹孔42b。螺钉942有游隙地贯穿孔41c并与螺纹孔42b螺合。再有,根据上述结构,接头部材42不会以上下方向为轴进行旋转,而通过调整螺栓83的旋转在上下方向移动。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接头部材42在上下方向的移动,前后移动部材41以螺钉 941为旋转轴进行旋转。通过上述转动,凹部41a在前后方向移动。因此,根据调整螺栓83 的旋转量,能够使上侧的脱料螺栓932在前后方向移动,即,使薄型显示装置9在其上部相对于上下移动部材20在前后方向移动。图19示出了使调整螺栓82向与紧固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使薄型显示装置9向前后方向上的壁面侧移动的状态。再有,能够将前后移动部材41中的螺纹孔41b的附近把握为旋转轴部分,将凹部 41a的附近把握为作用点部分,将螺纹孔41c的附近把握为力点部分。此外,在图17、18的例示中,接头部材42相对于上下移动部材20以能够在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固定。更具体地说,在接头部材42形成有长孔42c,该长孔42c在左右方向贯通接头部材42自身并在上下方向具有长条形状,螺钉95有游隙地贯穿了形成于上下移动部材20的固定用部分22的长孔2 及长孔42c并与底板10螺合。由此,确保了接头部材 42在上下方向的移动的同时能够提高固定力。此外,在上述的例中,调整螺栓83、接头部材42布置在比部分23更靠后方侧(壁面侧)的位置。因此,能够相对于部分23减少前方侧的部材数量。因此,易于将薄型显示装置9安装于安装装置1。在这种情况下,前后移动部材41由于与脱料螺栓932及接头部材42接触,其中所述脱料螺栓932及接头部材42夹着部分23地布置在彼此不同的空间中, 因此在例如部材23设有切口 Me,前后移动部材41在前后方向有游隙地贯穿该切口 Me。图20是示出前后位置调整机构的一例的侧视图,所述前后位置调整机构用于使下侧的脱料螺栓932在前后方向移动。为易于了解结构,在图中,上下移动部材20用单点划线表示,以透明方式示出。此外,图21中将构成前后调整机构的要素进行分解后示意性地示出。下侧的脱料螺栓932通过前后移动部材51至少在前后方向被夹持。再有,在上述的安装示例中,下侧的脱料螺栓932沿着前后方向插入上下移动部材20的凹部20b。因此, 前后移动部材51不妨碍上述插入,在插入脱料螺栓932后在前后方向夹持脱料螺栓932。 为实现上述功能,在图20、21的例示中,前后移动部材51具有旋转部材52及卡定部材53。在图20、21的例示中,旋转部材52具有对四边形的板的一个角以更小的四边形切掉后的形状。在通过该切掉而形成阶梯差的阶梯部5 布置下侧的脱料螺栓932。卡定部材53相对于旋转部材52以位于比阶梯部5 更靠壁面侧的位置、并且垂直于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的(平行于左右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能够自如旋转地固定。在例如旋转部材52的比阶梯部5 更靠壁面侧的位置形成有孔52b。孔52b在左右方向贯通旋转部材52。在卡定部材53中的在左右方向与孔52b面对的部分形成有螺纹孔53a。并且,螺钉951有游隙地贯穿孔52b并与螺纹孔53a螺合。由此,卡定部材53相对于旋转部材52能够自如旋转地固定。此外,卡定部材53具有相对于脱料螺栓932位于薄型显示装置9侧的爪部53b。 在图20、21的例示中,卡定部材53从螺纹孔53a跨过脱料螺栓932向薄型显示装置9侧延伸,卡定部材53相对于脱料螺栓932在薄型显示装置9侧具有爪部53b。并且,若使卡定部材53相对于旋转部材52旋转,则如图22所示,能够使爪部5 相对于脱料螺栓932向上方移动。在该状态下,脱料螺栓932在前方侧(薄型显示装置9 侧)开放。即,允许脱料螺栓932向前方移动。另一方面,在脱料螺栓932插入了凹部20b 的状态下,若使卡定部材53相对于旋转部材52旋转使爪部53b向下方移动,则旋转部材52 及卡定部材53在预定的旋转位置协同动作从而在前后方向夹持脱料螺栓932。再有,卡定部材53具有夹持脱料螺栓932的形状,也可以仅通过卡定部材53夹持脱料螺栓932。此外,在脱料螺栓932插入凹部20b时,优选脱料螺栓932从薄型显示装置9侧与爪部5 接触并使其向上方移动。这通过在例如爪部53b的靠薄型显示装置9侧的侧面设置从左右方向看倾斜的倾斜部53d能够得以实现。如上所述,前后移动部材51在前后方向夹持脱料螺栓932,而不会妨碍脱料螺栓 932插入凹部20b。通过使夹持该脱料螺栓932的部分51a(在图20、21的例示中是阶梯部 52a及爪部53b)在前后方向移动,使脱料螺栓932在前后方向移动。用于使部分51a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操作部84从与操作部81相同的方向(在此是上方)被操作。在图20、21的例示中,作为操作部84的一例的螺纹部(下面称为“调整螺栓84”)设置在弯曲部21。在弯曲部21设置有在上下方向贯通自身的孔,调整螺栓84通过该孔从上方向下方贯通弯曲部21。调整螺栓84相对于弯曲部21能够自如旋转。此外, 设置有定位部材841,该定位部材841确定调整螺栓84相对于上下移动部材20的在上下方向的位置。关于此点,由于与调整螺栓81及定位部材811相同,因此省略具体的说明。调整螺栓84与形成于接头部材M的螺纹孔5 螺合。如后面所述,接头部材M 由于不会以上下方向为轴进行旋转,因此通过调整螺栓84的旋转可调整弯曲部21与接头部材M之间的距离。即,接头部材M相对于上下移动部材20能够在上下方向移动。前后移动部材51具有伴随接头部材M在上下方向的移动而使部分51a在前后方向移动的功能。即,前后移动部材51以在从部分51a在上下方向错开的位置垂直于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的(平行于左右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能够自如旋转地固定于上下移动部材 20。在图20、21的例示中,在旋转部材52中的位置比阶梯部5 更靠下方的部分形成有螺纹孔52c。另一方面,在上下移动部材20的部分M中的与螺纹孔52c在左右方向面对的部分设置有孔Ma。孔2 沿左右方向贯通部分Μ。并且,螺钉952有游隙地贯穿孔2 并与螺纹孔52c螺合。由此,前后移动部材51以螺钉952为旋转轴相对于部分M能够自如旋转地固定。此外,前后移动部材51以位于自螺钉952在前后方向错开的位置、并平行于左右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相对于接头部材讨能够自如旋转地固定。在图20、21的例示中,在旋转部材52,相对于螺纹孔52c在壁面侧形成有孔52d。孔52d沿左右方向贯通旋转部材52。 在接头部材M中的在左右方向与孔52d面对的部分形成有螺纹孔Mb。螺钉953有游隙地贯穿孔52d并与螺纹孔54b螺合。再有,通过上述固定,接头部材M不会以上下方向为轴进行旋转而通过调整螺栓84的旋转在上下方向移动。
16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接头部材M在上下方向的移动,前后移动部材51以螺钉 952为旋转轴进行旋转。通过上述旋转,部分51a在前后方向移动。因此,根据调整螺栓84 的旋转量,能够使下侧的脱料螺栓932在前后方向移动,即,使薄型显示装置9在其下部相对于上下移动部材20在前后方向移动。图23中示出了这样的状态使调整螺栓84向拧紧方向旋转,使薄型显示装置9在其下部向与壁面相反的一侧沿前后方向移动。再有,前后移动部材51中,能够将螺纹孔52c的附近把握为旋转轴部分,将部分 51a的附近把握为作用点部分,将螺纹孔52d的附近把握为力点部分。此外,在图20、21的例示中,接头部材M相对于上下移动部材20以能够在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固定。更具体地说,在接头部材M形成有在前后方向贯通自身并在上下方向具有长条形状的长孔Mc。在上下移动部材20的部分23,在与长孔5 面对的部分形成有螺纹孔23d。螺钉%4有游隙地贯穿长孔5 并与螺纹孔23d螺合。由此,确保了接头部材 54在上下方向的移动并能够提高固定力。此外,在上述的例中,调整螺栓84、接头部材M布置成比部分23靠后方侧(壁面侧)。由此,能够相对于部分23减少前方侧的部材数量。由此,使薄型显示装置9容易安装于安装装置1。在这种情况下,前后移动部材51由于与脱料螺栓932及接头部材M接触, 其中该脱料螺栓932及接头部材M夹着部分23布置在彼此不同的空间中,因此,在例如部分23设置有切口 Mf,前后移动部材51在前后方向有游隙地贯穿切口 Mf。此外,在壁挂单元5L也与壁挂单元5R同样地具有前后调整机构,该前后调整机构使上侧及下侧的脱料螺栓932在前后方向移动。因此,能够在四个部位在前后方向调整薄型显示装置9。在这四个部位,若彼此同量且同方向地使薄型显示装置9在前后方向移动, 则能够使薄型显示装置9在前后方向平行移动。因此,如设置有上下调整机构及左右调整机构,则能够三维地调整薄型显示装置9。此外,若在四个部位分别使薄型显示装置9不同量或在不同方向移动,则能够调整从左右方向或上下方向观察到的薄型显示装置9的倾斜。再有,如不需要调整从上下方向观察到的倾斜的功能,则例如前后移动部材41、51分别从上下方向看也可以不并列地布置。在这种情况下,从上下方向看,在薄型显示装置9的重心附近设置前后移动部材即可。 此外,如不需要调整从左右方向观察到的倾斜,则前后移动部材41、51从左右方向看也可以不并列地布置。在这种情况下,在从左右方向观察到的薄型显示装置9的重心附近设置前后移动部材即可。再有,前后移动部材41、51能够把握为使薄型显示装置9在与包含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的平面交叉的方向移动。再有,不必一定使前后移动部材41、51在前后方向移动。换言之,前后移动部材41、51也可以以其旋转轴与该平面交叉的方式相对于上下移动部材20 能够自如旋转地固定。此外,前后移动部材41、51的作用点部分也可以位于自这些旋转轴在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错开的位置。即使是这种情况,如设置有上下移动机构及左右移动机构,也能够三维地调整薄型显示装置9的位置。此外,前后移动部材51由于兼具对下侧的脱料螺栓932的卡定功能以及使下侧的脱料螺栓932在前后方向移动的功能,因此能够减少部件个数。<下侧的脱料螺栓的卡定与卸除>
如参照图20至图22的例示所说明的那样,下侧的脱料螺栓932通过爪部5 被卡定。为了更可靠地保持该状态,优选在脱料螺栓932插入了凹部20b的状态下,爪部53b 被向下方施力。为实现此目的,在图22的例示中,在旋转部材52与卡定部材53之间设置有弹性部材阳。弹性部材阳例如是扭转螺旋弹簧。再有,其螺旋部分不必一定绕圈,也可以是U字状。以使螺旋部分覆盖螺钉951的周围的方式,在旋转部材52与卡定部材53之间布置弹性部材55,弹性部材55的一端支承于旋转部材52,其另一端支承于卡定部材53。 弹性部材55使力朝向使弹性部材55的一端与另一端扩展的方向作用。由此,对爪部5 向下方施力的弹力作用于旋转部材52及卡定部材53。另一方面,如不具有使爪部53b向上方移动的功能,则难以卸除脱料螺栓932。因此,下面对能够容易地使爪部53b向上方移动的锁定解除机构进行说明。图M是示出锁定解除机构的一例的侧视图。其中,对上下移动部材20用单点划线表示,以透明方示出。此外,对用来卸除下侧的脱料螺栓932的机构以外的部分省略图示。在卡定部材53设置有沿着左右方向凸起的凸起部53c。通过使上述凸起部53c向上方移动来使爪部53b向上方移动。在图M的例示中,凸起部53c设置在爪部5 的上方。 凸起部53c沿左右方向贯通上下移动部材20(部分24)地延伸。形成于部分M并且被凸起部53c所贯通的孔24d具有足够的宽度,该宽度足以使凸起部53c移动至爪部5 从脱料螺栓932脱离的状态。根据上述结构,用户或作业人员能够从左右方向把持凸起部53c,从而容易地将其向上方抬起。因此,爪部53b向上方移动,从而解除对下侧的脱料螺栓932的卡定。再有,在图M的例示中,不是由用户直接操作凸起部53c,而是能够经由解除杆60 使凸起部53c向上方移动。因此,下面对解除杆60的概要进行说明。解除杆60相对于上下移动部材20 (更具体地说是部分24)在上下方向能够自如移动地固定。此外,解除杆60 具有从下方钩住凸起部53c的结构。在图M的例示中,在解除杆60形成有凸起部53c所贯通的孔62a。另一方面,解除杆60在其上部具有沿着左右方向向外侧凸起的凸起部60a。 在部分M,在凸起部60a的上方设置有沿着左右方向向外侧凸起的凸起部Mc。根据上述结构,如用手指夹住凸起部2k、60a来使彼此靠近,则能够使解除杆60 相对于上下移动部材20向上方移动。伴随上述移动,凸起部53c向上方移动,从而解除爪部5 对脱料螺栓932的卡定。图25中示出了使解除杆60相对于上下移动部材20向上方移动的情况下的一例。〈倾斜机构〉根据图M、25的例示,利用解除杆60,能够在使薄型显示装置9倾斜的姿态下将其固定。下面,参照图对、25的例示对更具体的一例进行说明。解除杆60具有上部材61及下部材62。上部材61及下部材62均相对于上下移动部材20能够沿上下方向自如移动地固定。下部材62在向上方侧移动了解除杆60的状态下向上方抬起卡定部材53,从而使脱料螺栓932向前方侧敞开。在图M、25的例示中,部材62具有孔62a,凸起部53c在左右方向贯通该孔62a。上部材61在向上方侧移动了解除杆60的状态下相对于下部材62能够向前方侧 (薄型显示装置9侧)旋转。下面,对实现上部材61与下部材62的能够在上下方向自如移动的固定、以及上部材61的旋转的结构说明其具体的一例。在图M、25的例示中,在上部材61及下部材62分别形成有沿左右方向贯通自身的孔。形成于下部材62的孔是螺纹孔。上部材61相对于部分M布置在左右方向的外侧, 部材62相对于部分M布置于内侧。另一方面,例如在部分M形成有长孔Mb。长孔Mb 在上下方向具有长条形状。并且,螺钉961贯通上部材61的孔与长孔24b并与下部材62 的螺纹孔螺合。根据上述结构,上部材61相对于下部材62能够自如旋转地固定。并且,在螺钉961能够沿上下方向在长孔24b移动的范围内,解除杆60 (上部材61、下部材62)相对于上下移动部材20能够在上下方向移动。上部材61由于相对于下部材62能够自如旋转,因此需要固定上部材61的周向的位置。在图M、25的例示中,在部分M具有向左右方向的外侧凸起的凸起部962。该凸起部962例如由螺钉(下面称为“螺钉962”)构成。螺钉962以向左右方向的外侧凸起的姿态被螺纹固定于部分M。另一方面,在上部材61形成有与螺钉962卡定的孔61b。孔61b 在左右方向贯通上部材61,并且从左右方向看具有L字形状。更具体地说,孔61b在壁面侧开口,并从该开口部向薄型显示装置9侧延伸,继而弯曲向上方延伸。螺钉962在解除杆 60位于下方的状态下在孔61b在左右方向被夹持(参照图M)。因此,在该状态下,以螺钉 961为旋转轴的上部材61在周向上的位置被固定。另一方面,在解除杆60位于上方的状态下,在壁面侧,螺钉962是开放的(参照图25)。因此,在该状态下,上部材61相对于下部材 62能够向薄型显示装置9侧旋转。此外,如图沈所例示,上部材61具有卡定部61a,在使下侧的脱料螺栓932从凹部 20b脱开而斜着抬起薄型显示装置9的状态下,该卡定部6 Ia对该下侧的脱料螺栓932进行卡定。更具体地说,也参照图对、25,卡定部61a例如是孔61a。孔61a在左右方向贯通上部材61,并且从左右方向看具有L字形状。更具体地说,在上部材61卡定于螺钉961的状态下,孔61a在薄型显示装置9侧开口,并从该开口部向壁面侧延伸,继而弯曲向下方延伸。 根据上述形状,在薄型显示装置9被斜着抬起的状态下,能够使上部材61向薄型显示装置 9侧旋转并相对于下侧的脱料螺栓932从上方插入孔61b中。如上所述,通过解除杆60能够解除对下侧的脱料螺栓932的卡定,并且利用解除杆60能够以倾斜的姿态固定薄型显示装置9。这样,由于解除杆60兼具对脱料螺栓932的卡定进行解除的功能、以及在使薄型显示装置9倾斜的姿态下对下侧的脱料螺栓932进行卡定的功能,因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
权利要求
1.一种被悬挂部材的安装装置,该被悬挂部材的安装装置介于被悬挂部材与安装面之间,用于将所述被悬挂部材安装到所述安装面,其中,所述被悬挂部材的安装装置具有 固定部材,其固定于所述安装面;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它们的操作量均被从平行于所述安装面的第一方向的一方进行操作;第一部材,其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材以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自如移动的方式固定,并根据所述第一操作部的所述操作量使所述被悬挂部材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材在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及第二部材,其相对于所述第一部材能够自如旋转地固定,并根据所述第二操作部的所述操作量进行旋转,从而使所述被悬挂部材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材在第二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悬挂部材的安装装置,其中, 所述被悬挂部材的安装装置包括第三操作部,其操作量被从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一方进行操作;以及第三部材,其相对于所述第一部材能够自如旋转地固定,并根据所述第三操作部的所述操作量进行旋转,从而使所述被悬挂部材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材在第三方向移动,所述第三方向与包含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的平面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被悬挂部材的安装装置,其中,所述被悬挂部材的安装装置具有两个所述第一操作部及两个所述第一部材, 所述两个所述第一部材分别根据所述两个所述第一操作部的所述操作量进行移动, 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所述两个所述第一部材并列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被悬挂部材的安装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方向是垂直于所述安装面的前后方向,所述被悬挂部材的安装装置具有两个所述第二操作部及两个所述第二部材, 所述两个所述第二部材分别根据所述两个所述第二操作部的所述操作量进行旋转, 从垂直于所述前后方向的方向观察,所述两个第二部材并列地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被悬挂部材的安装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部材具有旋转轴部分,其以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一旋转轴为中心相对于所述第一部材能够自如旋转地固定;力点部分,其位于从所述第一旋转轴向所述第二方向错开的位置,根据所述第二操作部的所述操作量而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力作用于该力点部分;以及作用点部分,其位于从所述第一旋转轴向所述第一方向错开的位置,该作用点部分使力作用于所述被悬挂部材,所述力点部分与所述第一旋转轴之间的距离比所述作用点部分与所述第一旋转轴之间的距离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被悬挂部材的安装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操作部是螺纹部材,其从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一方贯通所述第一部材并与所述固定部材螺合,所述安装装置还具有第一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在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部材对所述第一操作部进行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被悬挂部材的安装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操作部是螺纹部材,其从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一方侧贯通所述第一部材, 所述第二部材具有旋转轴部分,其以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一旋转轴为中心相对于所述第一部材能够自如旋转地固定;力点部分,其位于从所述第一旋转轴向所述第二方向错开的位置;以及作用点部分,其位于从所述第一旋转轴向所述第一方向错开的位置,该作用点部分使力作用于所述被悬挂部材, 所述安装装置还具有第二定位部,其在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部材对所述第二操作部进行定位;以及接头部材,其与所述第二操作部螺合,并且以平行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的第二旋转轴为中心相对于所述作用点部分能够自如旋转地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被悬挂部材的安装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部材具有旋转部材及卡定部材,该旋转部材及卡定部材以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旋转轴为中心彼此能够自如旋转地固定,所述旋转部材以第四旋转轴为中心相对于所述第一部材能够自如旋转地固定,并根据所述第二操作部的所述操作量进行旋转,其中所述第四旋转轴位于从所述第三旋转轴向所述第一方向错开的位置,并且平行于所述第三旋转轴,关于所述旋转部材及所述卡定部材,它们在自所述第三旋转轴向所述第二方向错开的位置至少在所述第二方向对固定于所述被悬挂部材的凸出部材进行夹持,所述旋转部材及所述卡定部材通过使所述卡定部材相对于所述旋转部材旋转,从而在所述第二方向使所述凸出部材开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被悬挂部材的安装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是铅直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是垂直于所述安装面的前后方向, 所述第一部材将所述被悬挂部材在其上部支承成以平行于左右方向的轴为中心能够自如旋转,所述左右方向垂直于所述铅直方向及所述前后方向,所述凸出部材位于所述被悬挂部材的下部,所述安装装置还具有解除部材,所述解除部材具有上部材及下部材,所述上部材及所述下部材均相对于所述第一部材以能够在所述铅直方向自如移动的方式固定,关于所述下部材,在其于所述铅直方向向上方侧移动了的状态下,将所述卡定部材向上方抬起,从而使所述凸出部材向所述前后方向的所述被悬挂部材侧开放,所述上部材在上述状态下相对于所述下部材能够向所述被悬挂部材侧旋转,所述上部材具有卡定部,所述卡定部在使所述被悬挂部材的下部相对于所述被悬挂部材的上部在所述前后方向错开的状态下将所述凸出部材卡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被悬挂部材的安装装置,其容易操作,并且能够在至少两个方向调整显示装置的安装位置。安装装置(1)具有固定部材(10),其固定于安装面;第一操作部(81)和第二操作部(82),它们均从平行于安装面的第一方向的一方对操作量进行操作;第一部材(20),其相对于固定部材(10)能够在第一方向自如移动地固定,并根据第一操作部(81)的操作量使显示装置(9)相对于固定部材(10)在第一方向移动;以及第二部材,其相对于第一部材(20)能够自如旋转地固定,并根据第二操作部(82)的操作量进行旋转,从而使显示装置(9)相对于固定部材(10)在第二方向移动。
文档编号F16M13/02GK102269317SQ20111014739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3日
发明者橘俊孝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