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转换装置的轴向移动拨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63882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力转换装置的轴向移动拨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拨叉,特别涉及一种动力转换装置的轴向移动拨叉。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沿轴的轴向移动的拨叉,通常具有叉部和尾部,叉部用于卡住被控制件,尾部用于与拨叉轴滑动配合,使拨叉能够沿拨叉轴轴向移动。这种拨叉通常要有一个较长的尾部,用于与另一转动拨叉连接,通过转动拨叉拨动轴向移动拨叉沿拨叉轴轴向移动。这种结构的轴向移动的拨叉为给转动拨叉提供连接位置,因此尾部的体积相对较大,占用的空间也相对较大,安装在动力转换装置的拨叉机构上影响了整体结构的紧凑性,且不便于装拆。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动力转换装置的轴向移动拨叉,其结构简单,通过尾部一侧的凹槽与拨叉机构的拨臂连接,占用空间小,能提高动力转换装置整体结构的紧凑性,且便于装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力转换装置的轴向移动拨叉,拨叉包括叉部和柱形尾部,在尾部上设有径向贯通的轴孔,所述柱形尾部位于叉部延伸的一侧设有一沿尾部轴向延伸的凹槽,凹槽的开口延伸出柱形尾部的上端面。所述柱形尾部为圆柱形。所述凹槽的长度小于尾部的轴向长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拨叉通过叉部卡接在动力转换装置的被控制件上,其柱形尾部通过径向贯通的轴孔滑动配合在拨叉机构的拨叉轴上,由于柱形尾部位于叉部延伸的一侧设有一沿尾部轴向延伸的凹槽,凹槽的开口延伸出柱形尾部的上端面,使用于控制拨叉的拨臂能够方便的与本拨叉连接,使拨叉机构的拨臂与拨叉的装配简单、容易。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拨叉通过尾部一侧的凹槽与拨叉机构的拨臂连接,不仅占用空间小,提高了动力转换装置整体结构的紧凑性,而且还便于装拆。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制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B向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附图中,1为叉部,2为尾部,2a为轴孔,2b为凹槽,3为被控制件,4为拨叉轴,5为拨臂。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4,一种动力转换装置的轴向移动拨叉,拨叉包括叉部1和柱形尾部 2,其中叉部1用于卡接在动力转换装置的被控制件3上,以控制被控制件3的进给;柱形尾部2为圆柱形,在尾部上设有径向贯通的轴孔加,该圆柱形尾部2通过轴孔加滑动配合在拨叉机构的拨叉轴4上,使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拨叉轴4上轴向移动。所述柱形尾部2位于叉部1延伸的一侧设有一沿尾部2轴向延伸的凹槽2b,凹槽2b的开口延伸出柱形尾部2的上端面,凹槽2b的长度小于尾部2的轴向长度,使用于控制拨叉的拨臂5能够方便的与本拨叉连接,使拨叉机构的拨臂5与拨叉的装配简单、容易,不仅占用空间小,提高了动力转换装置整体结构的紧凑性,而且还便于装拆。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拨叉的叉部卡接在动力转换装置的被控制件上,拨叉的柱形尾部通过轴孔安装在拨叉机构的拨叉轴上,同时该柱形尾部的一侧通过凹槽与拨叉机构的拨臂连接,从而使本实用新能够通过拨臂的拨动在拨叉轴上轴向移动,以控制动力转换装置的被控制件的进给。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制造。
权利要求1.一种动力转换装置的轴向移动拨叉,拨叉包括叉部(1)和柱形尾部(2),在尾部上设有径向贯通的轴孔(2a),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尾部(2)位于叉部(1)延伸的一侧设有一沿尾部(2)轴向延伸的凹槽(2b),凹槽(2b)的开口延伸出柱形尾部(2)的上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换装置的轴向移动拨叉,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尾部 (2)为圆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转换装置的轴向移动拨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b) 的长度小于尾部(2)的轴向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转换装置的轴向移动拨叉,拨叉包括叉部和柱形尾部,在尾部上设有径向贯通的轴孔,所述柱形尾部位于叉部延伸的一侧设有一沿尾部轴向延伸的凹槽,凹槽的开口延伸出柱形尾部的上端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尾部一侧的凹槽与拨叉机构的拨臂连接,占用空间小,能提高动力转换装置整体结构的紧凑性,且便于装拆。
文档编号F16H63/30GK202032081SQ20112008213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5日
发明者粱道明 申请人:重庆动霸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