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地暖混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暖装置,具体地说一种地暖混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地暖混水装置主要用于地暖高温水源系统,利用地暖散热后的低温回水与高温进水相混合以提供适当温度的采暖供水,具有结构简单、温度稳定的优点,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如现有技术中国专利文献CN202171275U公开的一种温控热电阀的地暖混水装置,所述温控热电阀的地暖混水装置设置在高温进水、低温进水和分水器入口和集水器出口之间,包括三通混水阀、水泵、止回阀和三通接头,其中三通接头分别连接止回阀、低温入 水口及集水器出口,水泵出口管道连接分水器入口,还设有分别连接感温探头和热电阀的液晶控制器,其中感温探头设置在所述水泵出口管道上,用于检测水温并输出水温信号,热电阀设置在所述三通混水阀的阀杆上,用于调节所述三通混水阀的开度,液晶控制器用于接收水温信号并控制热电阀的运动。上述专利文献中地暖混水装置需要三通混水阀、止回阀和热电阀三个部件配合来控制高温进水和低温进水的进水量,结构较为复杂。此外,上述专利文献中的地暖混水装置使用时,当热电阀控制三通混水阀的阀杆位于三通混水阀内的最下端,高温进水通道关闭,低温进水通道全开,低温进水通过止回阀流入三通混水阀,经三通混水阀流入分流器,然后流经集水器,最后流回低温入水口处,但是,由于上述地暖混水装置只有进口没有出口,地暖混水装置内部的水无法排出,导致低温进水不能持续进入地暖混水装置,因此,地暖混水装置内的水无法实现循环流动,也就是说,上述地暖混水装置并不能在温度太高时对其内部水流进行降温;同样,当调整阀杆位于三通混水阀内的中部时,即高温进水通道和低温进水通道均半开,低温进水通过止回阀进入三通混水阀的冷水和高温入水口同时流入冷水和热水,但没有流出口,地暖混水装置中的水流也不能实现循环;当控制阀杆位于三通混水阀内的最上端,低温进水通道关闭,高温进水通道全开,高温进水经三通混水阀,流经水泵,进入分水器,再流入集水器,流到低温入水口,从止回阀流回三通混水阀,由于低温进水通道关闭,地暖混水装置内的水无法通过三通混水阀,因此,地暖混水装置内的水无法实现循环流动,上述地暖混水装置并不能在温度太低时对其内部水流进行持续升温。也就是说,上述专利文献中的地暖混水装置的设置并不能实现对地暖混水装置的温度控制。即使上述专利文献中地暖混水装置可以实现其说明书中所述的调节,但仅通过高温进水通道和低温进水通道的全开、关闭或半开三档来控制高温进水和低温进水的进水量来控制系统的温度,并不能对其内部水流的温度进行精确的调整,且温度波动大,即当温度高于设定温度但又不是偏离太多时,如果全开低温进水通道来调节,温度会迅速降低,由于降温速度过快,不易控制,温度可能会降的过低,温度调整精度低,且温度波动大;而选择高温进水通道和低温进水通道均半开时,对内部循环水的温度的微调作用不明显,往往会反向调节过度,即调节后的温度反而低于设定温度;此时,如果全开高温进水通道来升温,温度会迅速升高,由于升温速度过快,不易控制,温度可能会升的过高。因此,上述专利文献中的地暖装置即使能正常调节,其温度调节精度低,温度波动大,使用时舒适性差。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地暖混水装置结构复杂,进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地暖混水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 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地暖混水装置温度调节精度低,温度波动大,进而提供一种温度控制精度高,温度调节稳定的地暖混水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地暖混水装置,包括
混水阀,其包括混水阀阀体,为柱状中空管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调止回装置,其
包括
隔板,设置在所述混水阀阀体内,将所述混水阀阀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隔板上成形有过水孔;
调节装置,具有一调节阀芯,位于所述第一腔室一侧,所述调节阀芯与所述过水孔配合,用于调节通过所述过水孔的过水量;
所述混水阀阀体上设置有高温入水口、混水出口、低温入水口和低温回水口,所述高温入水口和混水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低温入水口和低温回水口分别与第二腔室连通。调节装置还包括
调节阀座孔,位于所述混水阀阀体的一端,其轴线与所述混水阀阀体的轴线平行;
调节阀座,与所述调节阀座孔密封连接,所述调节阀座上成形有调节杆孔;
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一端与所述调节杆孔螺纹连接,另一端成形有调节阀芯孔,具有所述调节阀芯孔的一端穿过所述调节杆孔伸入所述混水阀阀体内;
所述调节阀芯,其一端伸入所述调节阀芯孔内与所述调节杆可伸缩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过水孔配合。所述调节阀芯与所述调节杆可伸缩连接为所述调节阀芯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住所述调节阀芯孔封闭端,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调节阀芯固定连接。 所述混水阀的高温入水口处设置有进水阀。还包括控制器,所述进水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混水阀的低温回水口处设有回水阀,其包括
回水阀阀体,为管状体;
回水阀隔板,将所述回水阀阀体分隔为轴向分布的进水腔室和出水腔室,所述进水腔室与所述低温回水口连通,所述回水阀隔板具有沿所述回水阀阀体轴向延伸的水平部,所述水平部上成形有入水口 ;所述入水口上设置有线性调节装置,其中,所述线性调节装置包括
回水阀阀座孔,成型在所述回水阀阀体侧壁上,其轴线与所述回水阀阀体轴线垂直;回水阀阀座,所述回水阀阀座一部分穿过所述回水阀座孔并与所述回水阀座孔密封固定,所述回水阀阀座上成型有回水阀阀柱孔;回水阀阀柱,所述回水阀阀柱与所述回水阀阀柱孔螺纹配合,用于线性调节从进水腔室通过入水口进入出水腔室的入水量。所述调节阀芯为T形,宽的一端为封闭所述混水阀过水孔。调节杆伸出所述调节阀座且在该端设置有六角螺帽。与混水出口处连接的管路上设有多功能管件,所述多功能管件具有一多功能管件管体,所述多功能管件管体侧壁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多功能管件管体内流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用于检测所述多功能管件管体内流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多功能管件管体上还设有排气孔,所述的控制器与所述多功能管件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I)本发明所述的地暖混水装置,包括混水阀,所述混水阀内设有可调止回装置,可调止回装置内包括设有过水孔的隔板和调节装置,所述隔板将混水阀体分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高温入水口和混水出口分别与第一腔室连通,低温入水口和低温回水口分别与第二·腔室连通,只需通过调节装置与过水孔的配合来调节通过所述过水孔的低温进水量就能实现现有技术需要热电阀和止回阀两个部件所要达到的功能,控制高温进水与低温进水的混合,达到调节温度的作用,所述地暖混水装置结构较为简单。(2)本发明所述的地暖混水装置,所述混水阀的调节装置包括调节阀座、调节阀座孔、调节杆和调节阀芯,通过设置调节杆与调节阀芯可伸缩连接,当控制器检测到系统能温度偏离设定值时。通过控制器控制水泵进而控制水流对调节阀芯的作用力,由于所述调节阀芯与调节杆可伸缩连接,通过中用力的不同来控制所述过水孔开启程度的大小,可以对低温进水量进行微调,进而达到对系统温度的微调。(3)本发明所述的地暖混水装置,还包括回水阀,所述回水阀包括线性调节装置,所述线性调节装置包括回水阀阀柱,通过控制回水阀阀柱与回水阀入水口的距离控制低温回水量,回水阀阀柱与回水阀入水口的距离越远,低温回水量越大,回水阀阀柱与回水阀入水口的距离越近,低温回水量越小,线性调节好,可以对低温回水量进行微调,进而控制地暖混水装置系统内的压力,同时,当回水阀开启较大时,所述低温回水大部分通过回水阀排出,只有少部分低温回水才通过所述混水阀的过水孔与高温进水混合,当回水阀开启较小时,所述低温回水大部分通过所述混水阀的过水孔与高温进水混合,只有少部分低温回水才通过回水阀排出,当进入所述混水阀第一腔室的低温回水量大时,从高温入水口进入的高温进水量降低,所述地暖混水装置的温度调节精度高,使得系统内的温度稳定。(4)本发明所述的地暖混水装置,所述调节杆伸出所述调节阀座且在该端设置有六角螺帽,可以通过调节六角螺帽,控制与调节杆连接弹簧的压缩量,进而控制所述调节阀芯远离所述过水孔的难易,进而控制所述过水孔的开启程度,当水的推动力一定时。(5)本发明所述的地暖混水装置,所述混水阀的低温回水口连接有回水阀,所述回水阀用来控制地暖混水装置系统内排出的低温回水量,进而控制地暖混水装置系统的压力。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I是本发明所述的地暖混水装置结构示意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混水阀的剖面示意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进水阀的剖面示意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回水阀的剖面示意 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多功能管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_混水阀,11-混水阀阀体,111-第一腔室,112-第二腔室,113-高温入水口,114-混水出口,115-低温入水口,116-低温回水口,12-隔板,121-过水孔,13-调节阀芯,14-调节阀座,15-调节杆,16-调节阀座孔,17-弹簧,18-六角螺帽,19-调节杆孔,2-回水阀,21 -回水阀阀体,211 -进水腔室,212-出水腔室,22-回水阀隔板,221-入水口,23-水平部,24-回水阀阀座孔,25-回水阀阀座,26-回水阀阀柱,27-回水阀
阀柱孔,28-回水阀阀盖,3-多功能管件,31-多功能管件管体,32-温度传感器,33-压力传感器,34-排气孔,4-控制器,5-进水阀,51-进水阀阀体,511-进水口,512-出水口,513-进水室,514-出水室,52-进水阀阀座,521-进水阀阀座孔,53-进水阀阀芯,54-进水阀阀杆,55-入水孔,56-柱状分腔室,57-进水阀隔板,58-进水阀弹簧,59-进水阀阀盖,6-水栗。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所示为本发明所述地暖混水装置,包括混水阀I (如图2所示),其包括混水阀阀体11、可调止回装置,其中,所述混水阀阀体11为柱状中空管体,所述可调止回装置包括隔板12和调节装置,所述隔板12设置在所述混水阀阀体11内,将所述混水阀阀体11分隔为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所述隔板12上成形有过水孔121 ;所述调节装置具有一调节阀芯13,位于所述第一腔室111 一侧,所述调节阀芯13与所述过水孔121配合,用于调节通过所述过水孔121的过水量;所述混水阀阀体11上设置有高温入水口 113、混水出口114、低温入水口 115和低温回水口 116,所述高温入水口 113和混水出口 114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111连通,所述低温入水口 115和低温回水口 116分别与第二腔室112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阀座孔16、调节阀座14、调节杆15,所述调节阀座孔16位于所述混水阀阀体11的一端,所述调节阀座孔16的轴线与所述混水阀阀体11的轴线平行,所述调节阀座孔16与所述第一腔室111连通;调节阀座14与所述调节阀座孔16密封连接,所述调节阀座14与所述调节阀座孔16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调节阀座14上成形有调节杆孔19 ;所述调节杆15 —端与所述调节杆孔19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15与所述调节杆孔19间设有密封垫,所述调节杆15另一端成形有调节阀芯孔,具有所述调节阀芯孔的一端穿过所述调节杆孔19伸入所述混水阀阀体11内的第一腔室111 ;所述调节阀芯13,其一端伸入所述调节阀芯孔内与所述调节杆15可伸缩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过水孔121配合,本实施例中设置所述调节阀芯孔内与所述调节杆15可伸缩连接通过设置弹簧17实现,所述弹簧17 —端抵住所述调节阀芯孔封闭端,所述弹簧17另一端与所述调节阀芯13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15伸出所述调节阀座14且在该端设置有六角螺帽18,旋转六角螺帽18,控制所述调节杆15伸出所述调节阀座14的长度,通过调节杆15和调节阀座14的配合,可以控制弹簧17的压缩量,即通过调节弹簧17的压缩量来设置预应力,当压缩量大时,从过水孔121进入的水量少,当压缩量小时,从过水孔121进入的水量就多。所述混水阀阀体11、隔板12、高温入水口 113、低温入水口 115、低温回水口 116和混水出口 114为一体成型,因此,混水阀阀体11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与止回阀连接,因此减少了泄露点。所述混水阀I的混水出口 114与水泵6的入口连接,所述水泵6的出口与分水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分水器的出口与集水器的入口连接,所述集水器出口与所述混水阀I的低温入水口 115连接,所述控制器4与水泵6连接。本实施例所述地暖混水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
(I)当地暖混水装置的检测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调节可调节止回装置,减小弹簧的预应力,增加从过水孔121进入第一腔室111的过水量,低温进水通过所述过水孔121进入第一腔室111与所述高温入水口 113流入的高温进水混合,通过混水出口 114流入系统内,经水泵6、分水器和集水器后混水温度经换热后降低,流到低温入水口 115流向混水阀I的第二腔室112,反复上述自循环,直到温度达到设定值。(2)当地暖混水装置的检测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关闭可调节止回装置,即其调节·杆旋至最底端并抵住调节阀芯,从过水孔121进入第一腔室111的过水量为零,即只从高温入水口 113进热水,从低温回水口 116出水,直到温度达到设定值。进一步,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在所述的高温入水口 113处设有进水阀5 (如图3所示),包括,进水阀阀体51,进水阀阀座52,进水阀阀芯53,进水阀阀杆54 ;所述进水阀阀体51为具有进水室513和出水室514的管状体,所述进水阀阀体51侧壁上成形有进水阀阀座孔521,所述进水阀阀座孔521将进水阀阀体51内部与外界连通,所述进水室513和出水室514之间具有进水阀隔板57,所述进水阀隔板57上成形有入水孔55 ;所述进水阀阀座52部分穿过所述进水阀阀座孔521并与所述进水阀阀座孔521密封固定;进水阀阀芯53为与所述入水孔55形状相适配的柱体,设置于所述进水阀阀体51内,用于密封或打开所述入水孔55 ;所述进水阀阀杆54 —端与所述进水阀阀芯53固定连接,所述进水阀阀杆54另一端可轴向移动的密封设置在所述进水阀阀座52上;所述出水室514与所述入水孔55相对的空间为柱状分腔室5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阀阀座52与进水阀阀座孔521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进水阀阀座52与进水阀阀座孔521通过螺纹密封连接。所述进水阀阀杆54与进水阀阀座52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进水阀阀杆54与进水阀阀座52通过螺纹密封连接。所述的入水孔55的轴线方向与所述进水阀阀体51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进水阀阀体51的进水口 511和出水口 512在同一轴线上。所述进水阀隔板57与所述进水阀阀体51的轴线平行。所述进水阀阀座52的轴线与所述进水阀阀体51的轴线垂直。所述进水阀阀杆54穿过所述进水阀阀盖59并固定在所述进水阀阀盖59上,设置在所述进水阀阀座52内的所述进水阀阀杆54同轴套设有进水阀弹簧58,所述进水阀阀杆54穿过进水阀阀盖59,当进水阀阀杆54向进水阀阀体51内旋转时,所述进水阀弹簧58压缩,进水阀阀杆54与所述进水阀阀座52连接紧密,密封性好。所述进水阀5与所述控制器4电连接。所述低温回水口 116处设有回水阀2(如图4所示),其包括回水阀阀体21和回水阀隔板22,所述回水阀阀体21为管状体,所述回水阀隔板22将所述回水阀阀体21分隔为轴向分布的进水腔室211和出水腔室212,所述进水腔室212与所述低温回水口 116连通,所述回水阀隔板22具有沿所述回水阀阀体21轴向延伸的水平部23,所述水平部23上成形有入水口 221 ;所述入水口 221上设置有线性调节装置,其中,所述线性调节装置包括回水阀阀座孔24,回水阀阀座25,回水阀阀柱孔27和回水阀阀柱26,其中,所述回水阀阀座孔24成型在所述回水阀阀体21侧壁上,其轴线与所述回水阀阀体21轴线垂直;所述回水阀阀座25 —部分穿过所述回水阀阀座孔25并与所述回水阀阀座孔25密封固定,所述回水阀阀座25上成型有回水阀阀柱孔27 ;所述回水阀阀柱26与所述回水阀阀柱孔27螺纹配合,用于线性调节从进水腔室211通过入水口 221进入出水腔室212的入水量。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水阀阀柱26通过连接管延伸至所述回水阀阀体21外,且在该延伸端设置有回水阀阀盖28。所述回水阀阀盖28与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设置所述回水阀2结构,所述回水阀2用来控制地暖混水装置系统内低温回水的排出量,进而调节地暖混水装置系统内的温度,线性调节好。作为可替换的方式,所述进水阀5结构与所述回水阀2相同(如图4所示),线性调节好,可以对高温进水量进行微调,所述地暖混水装置的温度调节精度高,使得系统内的温度稳定。本实施例所述地暖混水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
(O当地暖混水装置的检测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关闭进水阀5,回水阀2可以关闭也可以不关闭,第一腔室111水压减小,调节阀芯13在第二腔室112的水压作用下向调节阀座14移动,因水泵的吸力,低温回水阀不通过回水阀2排出,即使水泵不开启,因已关闭进水阀,管内形成负压,水流直接通过所述过水孔121,进而增加了从过水孔121进入第一腔室111的过水量,低温进水通过所述过水孔121进入第一腔室111,通过混水出口 114流入系统内,经水泵6、分水器和集水器后混水温度经换热后降低,流到低温入水口 115流向混水阀I的第二腔室112,反复上述自循环,直到温度接近设定值。当检测的温度稍低于设定值时,需要对所述地暖混水装置进行微调,此时,打开进水阀5,线性调节从高温入水口 113的进水量,打开回水阀2,线性调节低温回水口 116的排出量,直到达到设定值。实际应用时,可以不用完全关闭进水阀5和回水阀2,稍开一点,以便于循环更通畅。(2)当地暖混水装置的检测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进水阀5开启,回水阀2线性开启,高温水从高温入水口 113进入,第一腔室111水压增大,调节阀芯13在第一腔室111的水压作用下向低温入水口 115方向移动,部分低温回水通过回水阀2排出,部分低温回水通过所述过水孔121,也就是说,减少了从过水孔121进入第一腔室111的过水量,高温水进入第一腔室111通过混水出口 114流入系统内,使系统内水温升高,从低温回水口 116出水,直到温度升至设定值。当检测的温度稍高于设定值时,进水阀5慢慢关闭,回水阀2缓慢关闭,进入的高温水减少,第一腔室111水压慢慢减小,调节阀芯13慢慢向调节阀座14移动,低温回水通过回水阀2排出量降低直至为零,也就是说,增加了从过水孔121进入第一腔室111的过水量,低温进水通过所述过水孔121进入第一腔室111与高温水混合通过混水出口 114流入系统内,直到达到设定值。也就是说,本发明所述地暖混水装置中,当压力偏离设定值时,控制器4通过控制进水阀5和回水阀2来共同调节系统内的压力,即控制器4通过控制进水阀5、水泵6和回水阀2来控制高温进水和低温进水的进水量调节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阀芯13为T形,宽的一端为封闭所述混水阀I过水孔121,且与过水孔121配合处成形有倒角。进一步的,与混水出口 114处连接的管路上设有多功能管件3,如图5所示,所述多功能管件3具有一多功能管件管体31,为中空的管体,所述多功能管件管体31侧壁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多功能管件管体31内流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32和用于检测所述多功能管件管体31内流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33 ;所述多功能管件管体31上还设有排气孔34,所述的控制器4与所述多功能管件3的温度传感器32和压力传感器33电连接。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地暖混水装置,包括 混水阀(I ),其包括混水阀阀体(11 ),为柱状中空管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可调止回装置,其包括 隔板(12),设置在所述混水阀阀体(11)内,将所述混水阀阀体(11)分隔为第一腔室(111)和第二腔室(112),所述隔板(12)上成形有过水孔(121); 调节装置,具有一调节阀芯(13),位于所述第一腔室(111) 一侧,所述调节阀芯(13)与所述过水孔(121)配合,用于调节通过所述过水孔(121)的过水量; 所述混水阀阀体(11)上设置有高温入水口( 113 )、混水出口(114)、低温入水口(115)和低温回水口( 116 ),所述高温入水口( 113 )和混水出口( 114)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111)连通,所述低温入水口(115)和低温回水口(116)分别与第二腔室(11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地暖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还包括 调节阀座孔(16),位于所述混水阀阀体(11)的一端,其轴线与所述混水阀阀体(11)的轴线平行; 调节阀座(14),与所述调节阀座孔(16)密封连接,所述调节阀座(14)上成形有调节杆孔(19); 调节杆(15),所述调节杆(15) 一端与所述调节杆孔(19)螺纹连接,另一端成形有调节阀芯孔,具有所述调节阀芯孔的一端穿过所述调节杆孔(19)伸入所述混水阀阀体(11)内; 所述调节阀芯(13),其一端伸入所述调节阀芯孔内与所述调节杆(15)可伸缩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过水孔(121)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地暖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芯(13)与所述调节杆(15)可伸缩连接为所述调节阀芯孔内设置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端抵住所述调节阀芯孔封闭端,所述弹簧(17)另一端与所述调节阀芯(1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地暖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阀(I)的高温入水口(113)处设置有进水阀(5)。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地暖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4),所述进水阀(5)与所述控制器(4)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地暖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水阀(I)的低温回水口(116)处设有回水阀(2),其包括 回水阀阀体(21),为管状体;回水阀隔板(22),将所述回水阀阀体(21)分隔为轴向分布的进水腔室(211)和出水腔室(212),所述进水腔室(211)与所述低温回水口( 116 )连通,所述回水阀隔板(22 )具有沿所述回水阀阀体(21)轴向延伸的水平部(23 ),所述水平部(23)上成形有入水口(221);所述入水口(221)上设置有线性调节装置,其中,所述线性调节装置包括 回水阀阀座孔(24),成型在所述回水阀阀体(21)侧壁上,其轴线与所述回水阀阀体(21)轴线垂直; 回水阀阀座(25),所述回水阀阀座(25) —部分穿过所述回水阀座孔(24)并与所述回水阀座孔(24)密封固定,所述回水阀阀座(25)上成型有回水阀阀柱孔(27); 回水阀阀柱(26),所述回水阀阀柱(26)与所述回水阀阀柱孔(27)螺纹配合,用于线性调节从进水腔室(211)通过入水口 221进入出水腔室(212)的入水量。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地暖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芯(13)为T形,宽的一端为封闭所述混水阀(I)的过水孔(121)。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地暖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杆(15)伸出所述调节阀座(14)且在该端设置有六角螺帽(18)。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地暖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混水出口(114)处连接的管路上设有多功能管件(3),所述多功能管件(3)具有一多功能管件管体(31),所述多功能管件管体(31)侧壁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多功能管件管体(31)内流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32)和用于检测所述多功能管件管体(31)内流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33);所述多功能管件管体(31)上还设有排气孔(34),所述的控制器(4)与所述多功能管件(3)的温度传感器(32)和压力传感器(33)电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暖混水装置,包括混水阀,其包括混水阀阀体,为柱状中空管体还包括可调止回装置,其包括隔板,设置在所述混水阀阀体内,将所述混水阀阀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隔板上成形有过水孔;调节装置,具有一调节阀芯,位于所述第一腔室一侧,所述调节阀芯与所述过水孔配合,用于调节通过所述过水孔的过水量;所述混水阀阀体上设置有高温入水口、混水出口、低温入水口和低温回水口,所述高温入水口和混水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低温入水口和低温回水口分别与第二腔室连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暖混水装置结构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
文档编号F16K31/02GK102878324SQ20121040663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3日
发明者陈成放, 陈章成, 杨易, 陈童静 申请人:曼瑞德自控系统(乐清)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