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9373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属于建筑排水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由硬聚氯乙烯(U — P V C)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管材,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水流阻力小、安装便捷、造价低、节约能源等优点,因此,目前很多高层建筑的排水系统普遍采用硬聚氯乙烯排水立管。但又因为高层建筑楼层高、落差大,造成水流下落速度快、动能大,对排水立管,特别是建筑物底部的排水立管冲击力大,容易造成管材变形或破裂。因此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需要在排水立管上设置减能(或消能)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减轻排水立管受到的水流冲击力,降低管道受损可能性;减小管内水流速度,防止产生震动和噪音。
目前用于排水立管的减能装置一般采用结构较为简单的乙字弯(有多个45°弯头组合而成),该类减能装置最大的缺点是减能效果差、使用寿命短、安装过程繁琐,而且占据较大的空间。与上述简易型的减能装置相比,目前市场也有较为专业的减能装置,如专利公布号CN101846225A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系统用消能器》,该发明所述的消能器其主要特征在于,在消能器主体的内腔设有两个呈上下设置的弧形水流挡板,用于改变水流方向,以部分消耗水流能量(即势能),达到减速的效果。但该类减能装置存在如下几个主要缺点
1.从主立管下落的高速流水只有1/2的水量经过上面的水流挡板,形成反冲的水膜折流,而剩下的1/2水量需要靠被挡板反冲的水膜折流打乱混合,其缓冲效果不明显,而且弧形挡板非对称性设计,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使消能装置因水流的冲击而变形;
2.消能器的主体与盖板采用胶水粘连,当消能器发生堵塞时,只能打开检查口的盖子进行清通,但该发明中的检查口非常小,当堵塞物比较大时,无法进行清理;
3.消能器采用在主体内壁上包敷软橡胶,以吸收反冲水流产生的冲击能量。但因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反冲水流抨击主体内壁的概率不大,因此很多时候主体内壁上包敷的软橡胶并不能消耗水流的动能;即使水流反冲到内壁时,其冲击力已经大幅度降低,主体内部软橡胶消耗的冲击能量也非常小,但过重的软橡胶势必会增加主体的重量和成本,对排水立管带来一定的负担。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此进行研究,专门开发出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流缓冲效果明显、防噪音效果好、拆装方便、重量轻且使用寿命长的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包括主体、密封盖以及设置在主体内的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和支撑柱等,其中,支撑柱一端固定在主体内壁的圆心处,另一端螺接在密封盖上;第一缓冲板呈倒”V”型,设置在支撑柱上;所述减能器包括2块第二缓冲板,第二缓冲板对称安装在主体下端的内壁上;主体的上端设有与主体内腔连通的排水立管接入口,主体的下端设有与主体内腔连通的排水立管接出口,密封盖螺接在主体的其中一个侧面。所述第一缓冲板外表面为光滑的表面,两侧的内表面上分别设有一导向筋,支撑柱上设有对应的导向槽,借助导向筋和导向槽的配合使第一缓冲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柱上。作为优选,上述导向筋为“T”型,支撑柱上对应的导向槽横截面也呈相配套的“T” 型。所述倒“V”型第一缓冲板有效阻挡面积大于等于排水立管接入口面积的3/5,倒“V”型夹角为60-72°,第一缓冲板底边与第二缓冲板的最短距离大于等于与排水立管接入口或接出口相连的排水立管内径的3/4 ;2块第二缓冲板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上述排水立管内径的3/4,但小于排水立管的内径。第二缓冲板的正面为光滑的表面,背面设有2条导向筋。·所述主体圆弧形内壁靠近排水立管接出口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凸台,每个凸台上都设有两条凸台导向槽,借助第二缓冲板导向筋和凸台导向槽的配合使第二缓冲板固定安装在主体内壁凸台上。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缓冲板导向筋为“T”型,凸台导向槽横截面也呈相配套的“T”型。所述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均采用软橡胶材料,降低下落的高速水流对减能器的冲击破坏。密封盖设有内螺纹,主体侧面设有外螺纹,密封盖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安装在主体上,在密封盖和主体连接处还套有橡胶密封圈,用于密封,防止漏水。所述支撑柱中间设有供固定螺栓通过的通孔,密封盖的中间也设有供固定螺栓通过的螺孔;固定螺栓依次穿过垫片、垫片橡胶垫圈、密封盖螺孔、密封垫和支撑柱通孔,然后从主体的另一个侧面穿出,并通过螺母橡胶垫圈和固定螺母进行固定。主体上端的排水立管接入口用于连接排水立管,连接处从上而下依次套设有伸缩节盖、密封压圈和橡胶密封圈。上述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使用时,从排水立管高处流下的高速水流经过设置在主体内腔的第一缓冲板分流、折流、反冲后,消耗部分动能,再分别经过2块第二缓冲板折流,在减能器底部形成持续的紊流,继续消耗大部分动能。高速水流经过所述减能器后,其动能大幅度降低且不改变流量,达到优异减速缓冲和快速排水效果。密封盖与主体采用螺接,当主体内腔有杂物时,可以非常方便的打开进行清理,相比现有技术中的胶水连接,清洁检查更方便;并用固定螺栓二次加固,可以使密封盖和主体的连接更加密封和牢固。此外,所述减能器除了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采用软橡胶外,其余部分仍采用硬聚氯乙烯材料,在保证减能器消能和防噪音效果的同时,又减轻了减能器的重量,降低了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I为本实施例的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结构示意 图2为本实施例的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纵向截面图。标号说明
主体I ;排水立管接入口 11 ;排水立管接出口 12 ;凸台13 ;凸台导向槽131 ;
密封盖2 ;螺孔21 ;橡胶密封圈22 ;
第一缓冲板3 ;导向筋31 ;
第二缓冲板4 ;第二缓冲板导向筋41 ;
支撑柱5 ;导向槽51 ;通孔52 ;
固定螺栓6 ;垫片61 ;垫片橡胶垫圈62 ;密封垫63 ;螺母橡胶垫圈64 ;固定螺母65 ;
伸缩节盖7 ;密封压圈71 ;橡胶密封圈72。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和图2所示,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包括主体I、密封盖2以及设置在主体I内的第一缓冲板3、第二缓冲板4和支撑柱5等;其中,支撑柱5 —端固定在主体I内壁的圆心处,另一端螺接在密封盖2上;第一缓冲板3呈倒”V”型,设置在支撑柱5上;所述减能器包括2块第二缓冲板4,第二缓冲板4对称安装在主体I下端的内壁上;主体I的上端设有与主体内腔连通的排水立管接入口 11,主体I的下端设有与主体内腔连通的排水立管接出口 12,密封盖2螺接在主体I的其中一个侧面。所述第一缓冲板3外表面为光滑的表面,两侧的内表面上分别设有一导向筋31,支撑柱5上设有对应的导向槽51,借助导向筋31和导向槽51的配合使第一缓冲板3固定安装在支撑柱5上。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导向筋31为“T”型,支撑柱5上对应的导向槽51截面呈“T”型。导向筋31和导向槽51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能将第一缓冲板3牢固的安装在支撑柱5上即可。所述倒“V”型第一缓冲板有效阻挡面积,即第一缓冲板正投影到排水立管接入口的那部分面积,大于等于排水立管接入口面积的3/5,倒“V”型夹角为60-72°,第一缓冲板底边与第二缓冲板的最短距离大于等于与排水立管接入口或接出口相连的排水立管内径的3/4 ;2块第二缓冲板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上述排水立管内径的3/4,但小于排水立管的内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缓冲板4的正面为光滑的表面,背面设有2条“T”型导向筋。所述主体I圆弧形内壁靠近排水立管接出口 1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凸台13,每个凸台13上都设有两条凸台导向槽131,凸台导向槽131横截面也呈相配套的“T”型。借助第二缓冲板导向筋41和凸台导向槽131的配合使第二缓冲板4固定安装在主体I内壁凸台13上。第二缓冲板也可以通过其他形状的导向筋,或者其他固定方式如螺接安装固定在主体上。所述第一缓冲板3和第二缓冲板4均采用软橡胶材料,可以减少水流对支撑体5的冲击力。也可以采用其他类似的软性材料。密封盖2设有内螺纹,主体I侧面设有外螺纹,密封盖2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安装在主体I上,在密封盖2和主体I连接处还套有橡胶密封圈,用于密封,防止漏水。密封盖2除了用自身螺纹与主体I连接外,还通过固定螺栓6和固定螺母65进行二次加固连接,使主体I和密封盖2的连接更紧密,防止密封盖2长时间使用后松动。
所述支撑柱5中间设有供固定螺栓6通过的通孔52,密封盖2的中间也设有供固定螺栓6通过的螺孔21。固定螺栓6依次穿过垫片61、垫片橡胶垫圈62、密封盖螺孔21、密封垫63和支撑柱通孔52,然后从主体I的另一个侧面穿出,并通过螺母橡胶垫圈64和固定螺母65进行固定。主体I上排水立管接入口 11和排水立管接出口 12分别用于连接排水立管,排水立管接入口 11与主体I连接处从上而下依次套设有伸缩节盖7、密封压圈71和橡胶密封圈72。以下为本实施例所述的减能器(以下简称I号减能装置)与传统的有多个45°弯头组合而成乙字弯减能装置(以下简称2号减能装置)和专利公布号CN101846225A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系统用消能器》(以下简称3号减能装置)所做的对比实验
实验设备1、便携式测速仪2、常规消防水;实验环境厂房外墙,温度19°C ;
实验模拟原理采用高压消防水模拟水流从高层建筑的排水立管落下,通过便携式测速仪测量减能装置降能比例。表I: 3组减能装置减能对比实验数据
H Xpiilll
I号减能装置 2号减能装置 3号减能装置
实验内g___
I 进水口速度 2. oh/s__2. on/s__2. οπ/s
第一组出水口速度__I. 2H/S__1.8H/S__1.5H/S
_降能比例__40%__101__251
一进水口速度__2. 5I/S__2. 51/S__2. 5H/S
第二组出水口速度__I. 4M/S__2. 2I/S__I. M/S
_降能比例__44%__12%__28%
进水口速度__3. 5H/S__3. 51/S__3. 5H/S
第三组出水口連度__I. 4H/S__3. 2H/S__1.9H/S
I降能比例60 9%46%
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所述的减能器与另外两种减能装置相比,减速降能效果更明显,并且当水流越大时减速作用越明显。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密封盖以及设置在主体内的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和支撑柱,其中,支撑柱一端固定在主体内壁的圆心处,另一端螺接在密封盖上;第一缓冲板呈倒” V”型,设置在支撑柱上;所述减能器包括2块第二缓冲板,第二缓冲板对称安装在主体下端的内壁上;主体的上端设有与主体内腔连通的排水立管接入口,主体的下端设有与主体内腔连通的排水立管接出口,密封盖螺接在主体的其中一个侧面。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板外表面为光滑的表面,两侧的内表面上分别设有一导向筋,支撑柱上设有对应的导向槽,借助导向筋和导向槽的配合使第一缓冲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柱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向筋为“T”型,支撑柱上对应的导向槽横截面也呈相配套的“T”型。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倒“V”型第一缓冲板有效阻挡面积大于等于排水立管接入口面积的3/5,倒“V”型夹角为60-72°,第一缓冲板底边与第二缓冲板的最短距离大于等于与排水立管接入口或接出口相连的排水立管内径的3/4 ;2块第二缓冲板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上述排水立管内径的3/4,但小于排水立管的内径。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其特征在于第二缓冲板的正面为光滑的表面,背面设有2条导向筋;所述主体圆弧形内壁靠近排水立管接出口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凸台,每个凸台上都设有两条凸台导向槽,借助第二缓冲板导向筋和凸台导向槽的配合使第二缓冲板固定安装在主体内壁凸台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板导向筋为“T”型,凸台导向槽横截面也呈相配套的“T”型。
7.如权利要求I或2或5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均采用软橡胶材料。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其特征在于密封盖设有内螺纹,主体侧面设有外螺纹,密封盖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安装在主体上,在密封盖和主体连接处还套有橡胶密封圈。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中间设有供固定螺栓通过的通孔,密封盖的中间也设有供固定螺栓通过的螺孔;固定螺栓依次穿过垫片、垫片橡胶垫圈、密封盖螺孔、密封垫和支撑柱通孔,然后从主体的另一个侧面穿出,并通过螺母橡胶垫圈和固定螺母进行固定。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其特征在于主体上端的排水立管接入口用于连接排水立管,连接处从上而下依次套设有伸缩节盖、密封压圈和橡胶密封圈。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属于建筑排水系统领域,包括主体、密封盖以及设置在主体内的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和支撑柱等,其中,支撑柱一端固定在主体内壁的圆心处,另一端螺接在密封盖上;第一缓冲板呈倒”V”型,设置在支撑柱上;所述减能器包括2块第二缓冲板,第二缓冲板对称安装在主体下端的内壁上;主体的上端设有与主体内腔连通的排水立管接入口,主体的下端设有与主体内腔连通的排水立管接出口,密封盖螺接在主体的其中一个侧面。上述结构的房屋建筑排水系统用减能器具有缓冲效果明显、防噪音效果好、拆装方便、重量轻且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文档编号F16L55/02GK102889448SQ20121040986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4日
发明者钱功海 申请人:绍兴市同正塑胶管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