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内胎气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内胎气嘴,其包括一基体、一气嘴本体、一轮框衬带与一套塞体,该基体与该气嘴本体螺合后所组成的结合体通过该轮框衬带的内缘穿套组合于该套塞体中。在该气嘴本体外部螺合一迫夹螺帽,用于将该气嘴本体固定于轮框上。在该气嘴本体内部穿组一阀杆,并配合一限位件,使该阀杆处于密止状态或可充气状态,该基体近基部处设有一嵌环槽,用于该基体与该套塞体的嵌套组合,同时使该套塞体的束套部包覆住该气嘴本体与该基体的锁结部位,使其不会漏气,依此构成的无内胎气嘴,可解决现有结构采用热熔结合所可能衍生龟裂、泄气的问题,同时在组制上亦更为简易,从而具有极佳的产业利用价值。
【专利说明】无内胎气嘴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内胎气嘴。
【背景技术】
[0002]一般自行车轮胎在结构上,大概可区分为三类,一为一般形态有内胎轮胎(TubeType), 二为管胎(Tubular),三则为无内胎轮胎(Tubeless),其中无内胎轮胎因无需加装内胎,所以不存在内、外胎所产生的磨擦阻力问题,可提供较佳的转动效能,同时其安装上较管胎容易,且售价亦较为便宜,成为可兼具内胎轮胎的组装便利性与管胎较佳转动效能的另一种选择方案。
[0003]在前述无内胎轮胎的结构上,因无需装设内胎,所以其气嘴是直接组设于轮框上的,而考虑其整体的气密性,一般会于轮框内缘张设一橡胶材质制成的衬带,同时在衬带上组设一气嘴,利用该衬带的材质特性,使其被紧贴张设于轮框的内缘面,以遮住其装设幅条所可能设置的孔洞,并取得气密的效果,而其所附设的气嘴则可以由轮框上的气嘴孔穿出,再配合自外端将迫夹螺帽螺合于气嘴而压紧于轮框内侧环面,达到其组配关系的定位,使在将轮胎嵌设于轮框后,可以由气嘴打气充饱轮胎。
[0004]因其气嘴内部尚需组设一气阀杆,以作为气嘴的止密构件,同时在气阀杆穿出气嘴的杆段上另需螺设一限位件,通过该限位件的螺设关系而得以决定气阀杆是处于气嘴的密止状态或可充气状态,所以这类气嘴必须整体组配完成后,才能与衬带结合,由于其气嘴有一定的长度,所以并无法将之置入衬带的模具内作模制一体成型,若勉强修改模具而使气嘴得以置入模具作模制一体结合,则会存在有橡胶材料塞阻进气通道的问题,且因其内部已组设气阀杆等部件而难以再加工钻通进气通道,因此在实际操作上,先在气嘴基部结合一橡胶片,再将气嘴由衬带上的穿孔穿组结合后,最后对气嘴基部橡胶片及衬带施以局部的热熔黏结操作,实现气嘴与衬带的结合。
[0005]上述做法,除了在制造上较为繁琐外,更因其气嘴与衬带采用两种材质热熔结合的方式,很容易因为外力的因素而导致其结合部位发生龟裂现象,导致泄气。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热熔结合所可能衍生龟裂、泄气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无内胎气嘴,其具有稳固定位与止泄效果,结构上也更为简易。
[0007]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8]一种无内胎气嘴,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一基体,一气嘴本体,一轮框衬带,一套塞体,该基体与该气嘴本体螺合后所组成的结合体通过该轮框衬带的内缘穿套组合于该套塞体中,其中:
[0009]该基体具有一基部,该基部的一端设有一限止段,该限止段的端部设有一缩径螺合段,该缩径螺合段用于螺合锁接该气嘴本体,该基体内部设有一进气通道,在该限止段与该基部衔接处设有一嵌环槽,该嵌环槽用于该基体与该套塞体的嵌套组合;[0010]该气嘴本体为一中空管状体,其中心入气通道的一端设有一内螺纹锁接段,该锁接段螺合锁接该基体,在该气嘴本体的中心入气通道内设有一阀杆,该阀杆的一端穿出该气嘴本体且螺合一限位件,用于使该阀杆处于密止状态或可充气状态,在该气嘴本体外部设有一外螺纹迫锁段,用于螺合一迫夹螺帽以使该气嘴本体固定于轮框;
[0011]该套塞体设于该轮框衬带上,该套塞体位于该轮框衬带的内缘面设有一增厚基部,该套塞体位于该轮框衬带的外缘面设有一束套部,该束套部包覆住该气嘴本体与该基体的锁结部位,且该束套部的外径朝外端呈锥度渐缩状,在该套塞体的中心设有一与该基部及该限止段形状及外径相配合的不等径的穿套孔,在该穿套孔内壁对应该基体的嵌环槽处设有一嵌环肋。
[0012]较佳地,所述基部为圆形、菱形或者矩形。
[0013]较佳地,所述气嘴本体的中心入气通道近入气端具有一环状挡缘,在该挡缘上环设有若干剖槽,该阀杆分为四段,依次为一头部、一包覆橡胶材质的密止部、一限位部和一螺纹杆段,该些剖槽配合该限位部与该密止部,用于对该阀杆限位,并使其仅能做径向移动。
[0014]较佳地,所述套塞体与该轮框衬带为相同材质。
[0015]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通过将气嘴本体与基体螺锁组制成型后,再将其整体套组结合于轮圈衬带上的套塞体内,可以取得稳固定位与止泄效果;另外,将气嘴采用二件式组合,可以方便地组设内部气阀杆及迫夹螺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发明 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基体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基体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迫夹螺帽、套塞体、轮框衬带、限位件、气嘴本体、阀杆、基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迫夹螺帽、限位件、气嘴本体、阀杆、基体、套塞体、轮框衬带的已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阀杆于密止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阀杆于充气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限位件、气嘴本体、阀杆、基体的已组合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限位件、气嘴本体、阀杆、基体、套塞体、轮框衬带的已组合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0:轮框衬带11:套塞体
[0028]12:增厚基部 13:束套部
[0029]14:穿套孔15:嵌环肋
[0030]20:基体21:基部[0031]22:限止段23:螺合段
[0032]24:进气通道25:嵌环槽
[0033]30:气嘴本体31:入气通道
[0034]32:锁接段33:挡缘
[0035]34:剖槽35:迫锁段
[0036]40:阀杆41:头部
[0037]42:螺纹杆段43:限位部
[0038]44:密止部50:限位件
[0039]60:迫夹螺帽70:轮框
[0040]71:内层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举两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发明。
[0042]实施例1
[0043]如图1-8所示 ,本发明的无内胎气嘴,包括一基体20,一气嘴本体30,一轮框衬带10,一套塞体11,该基体20与该气嘴本体30螺合组成,所组成的结合体通过该轮框衬带10的内缘穿套组合于该套塞体11中。
[0044]该基体20,具有一基部21,该基部21为圆型、菱型或者矩型,该基部21的一端设有一限止段22,该限止段22的端部设有一缩径螺合段23,该缩径螺合段23螺合锁接该气嘴本体30,该基体20内部设有一进气通道24,在该限止段22与该基部21衔接处设有一嵌环槽25,该嵌环槽25用于该基体20与该套塞体11的嵌套组合。
[0045]该气嘴本体30为一中空管状体,其中心入气通道31的一端设有一内螺纹锁接段32,该锁接段32螺合锁接该基体20的螺合段23,在该气嘴本体30中心入气通道31近入气端具有一环状挡缘33,在该挡缘33上环设有剖槽34,用于在将一阀杆40置入该气嘴本体30的入气通道31时,得以配合该阀杆40头部41与其螺纹杆段42衔接接口所设的对应形态限位部43与包覆橡胶材质的密止部44,使其得以形成限位作用,使该阀杆40仅能作径向移动,并可以在该阀杆40外移突伸时,得以利用密止部44取得气密效果,同时通过该阀杆40外伸螺纹杆段42所螺合的限位件50,使其得以决定该阀杆40的密止状态或可充气状态,又在气嘴本体30外部设有一外螺纹迫锁段35,使可供一迫夹螺帽60螺合锁设。
[0046]该套塞体11设于该轮框衬带10上,该套塞体11位于该轮框衬带10的内缘面设有一增厚基部12,使得以增强其结构强度,该套塞体11位于该轮框衬带10的外缘面设有一束套部13,该束套部套13束覆过该气嘴本体30与该基体20的锁结部位,且该束套部13的外径朝外端呈锥度渐缩状,在该套塞体11的中心设有一与该基体20的基部21及该限止段22形状及外径相符的不等径的穿套孔14,在该穿套孔14内壁对应该基体20的嵌环槽25处设有一嵌环肋15。
[0047]根据如上所述,将该阀杆40自该气嘴本体30下端置入其入气通道31,并使该阀杆40的螺纹杆段42突伸于该气嘴本体30的入气口,同时将该限位件50螺合于该阀杆40的螺纹杆段42,以定位该阀杆40与该气嘴本体30的组配关系,再将该基体20锁结于该气嘴本体30的内端,待完成气嘴的组合后,就可以将该气嘴自该轮框衬带10的内缘侧穿套该套塞体11和该束套部13,然后再通过穿套孔14,由于该套塞体11的束套部13具有弹性特性并且该穿套孔14契合该基体20的外径与形状,再加上该穿套孔14内壁上的嵌环肋15与该基体20的嵌环槽25的嵌套效果,使该套塞体11得以稳固地套覆包结该气嘴的基体20,且束覆该气嘴本体30与该基体20的锁结接口,以达到稳固的结合与气密效果,令该气嘴与该套塞体11间无泄气,而后在将轮框衬带10张设于轮框70时,得以使该气嘴由该轮框70的内层穿孔71穿出,并令该套塞体11的束套部13的外径紧塞嵌组于该内层穿孔71,同时将该气嘴本体30的外缘迫锁段35所螺设的迫夹螺帽60向该轮框70锁抵迫夹而固定该气嘴于该轮框70,等到将外胎装设于轮框70后,即得以组成一完整的无内胎轮胎,在给轮胎打气时,仅需将该限位件50旋出至该阀杆40的螺纹杆段42的最外端,即可使该阀杆40向内落下而使该密止部44脱离对该入气通道31的密止状态,使打气筒将外气经该气嘴打入轮胎内,完成其充气需求,而在打气完成后,即可以将该限位件50旋入该阀杆40的螺纹杆段42的内端,令该阀杆40相对外移而迫使其密止部44触抵于该气嘴本体30的入气通道31的挡缘33处,达到其气密效果,以防轮胎内部气体外泄。
[0048]实施例2
[0049]如图9、10所示,为了应对不同轮框高度所衍生的不同长度气嘴组配需求,于是在不变更气嘴本体30及内部设有的阀杆40、限位件50等构件的规格、尺寸的原则下,通过该基体20的不同长度规格,将其限止段22的长度加长,使气嘴本体30的锁接段31螺锁于该基体20的螺合段23后,其气嘴的整体高度得以增高,同时其套塞体11的束套部13长度亦相对加长,藉以在气嘴穿设套组于该套塞体11和该束套部13,然后再通过穿套孔14时,其束套部13仍能紧束套覆于该气嘴本体30与该基体20的锁接部位,同时该穿套孔14内壁的嵌环肋15得以紧固嵌卡于该基体20的嵌环槽25内,取得该套塞体11与该气嘴的稳固组配关系与密止效果,最后在将轮框衬带10张设于轮框70的内缘时,使该气嘴本体30得由该轮框70的内层穿孔71通过并藉迫锁螺帽60加以螺锁限位,同时使该套塞体11套嵌于该轮框70的内层穿孔71,就可以完成无内胎气嘴与该轮框70的组配。
[0050]通过以上说明,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无内胎气嘴,根据其搭组的轮框高度选用不同规格的长、短基体,然后与气嘴本体等构件组制成不同长度的气嘴,再将其由轮框衬带的内侧面穿套组设于套塞体的穿套孔中,并取得稳固的结合效果与气密束覆关系,最后将轮框衬带张设于轮框内缘,同时气嘴穿过轮框的内层穿孔,而套塞体则紧密地塞组于轮框的内层穿孔中,取得绝佳的气密效果,使其不会泄气,同时因其创新地将其气嘴采用基体与气嘴本体的二件式组合,使其得以先行将阀杆、限位件与气嘴本体组配完成后,再将气嘴本体与基体螺合,轻易取得其整体组配的便利性,甚至可应对不同的使用需求更换不同长度规格的基体,提供其实际运用的更广泛适用性,相较于现有同类物品而言,确实更具产业利用性与实用价值。
[0051]综上所述,本发明针对无内胎轮胎的气嘴结构,藉其气嘴基体与气嘴本体锁接成型后,再穿套组设于轮框衬带上的套塞体的穿套孔内,最后在轮框衬带张设于轮框内缘面时,使气嘴得以穿出轮框内层穿孔并使套塞体紧密塞组于轮框内层穿孔,解决现有同类物品采用热熔结合方式所可能衍生的龟裂、泄气问题,同时又可简化其整体组配难度,并兼具不同长度规格气嘴组配变化的可行性,整体而言,确实具有极佳的产业利用性与实用价值。
[0052]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无内胎气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基体,一气嘴本体,一轮框衬带,一套塞体,该基体与该气嘴本体螺合后所组成的结合体通过该轮框衬带的内缘穿套组合于该套塞体中,其中: 该基体具有一基部,该基部的一端设有一限止段,该限止段的端部设有一缩径螺合段,该缩径螺合段用于螺合锁接该气嘴本体,该基体内部设有一进气通道,在该限止段与该基部衔接处设有一嵌环槽,该嵌环槽用于该基体与该套塞体的嵌套组合; 该气嘴本体为一中空管状体,其中心入气通道的一端设有一内螺纹锁接段,该锁接段螺合锁接该基体,在该气嘴本体的中心入气通道内设有一阀杆,该阀杆的一端穿出该气嘴本体且螺合一限位件,用于使该阀杆处于密止状态或可充气状态,在该气嘴本体外部设有一外螺纹迫锁段,用于螺合一迫夹螺帽以使该气嘴本体固定于轮框; 该套塞体设于该轮框衬带上,该套塞体位于该轮框衬带的内缘面设有一增厚基部,该套塞体位于该轮框衬带的外缘面设有一束套部,该束套部包覆住该气嘴本体与该基体的锁结部位,且该束套部的外径朝外端呈锥度渐缩状,在该套塞体的中心设有一与该基部及该限止段形状及外径相配合的不等径的穿套孔,在该穿套孔内壁对应该基体的嵌环槽处设有一嵌环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内胎气嘴,其特征在于,该基部为圆形、菱形或者矩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内胎气嘴,其特征在于,该气嘴本体的中心入气通道近入气端具有一环状挡缘,在该挡缘上环设有若干剖槽,该阀杆分为四段,依次为一头部、一包覆橡胶材质的密止部、一限位部和一螺纹杆段,该些剖槽配合该限位部与该密止部,用于对该阀杆限位,并使其仅能做径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内胎气嘴,其特征在于,该套塞体与该轮框衬带为相同材质。
【文档编号】F16K15/20GK103727274SQ201210499076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0日
【发明者】李金铨 申请人:李金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