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无规共聚聚丙烯铝塑复合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水管,具体涉及一种无规共聚聚丙烯铝塑复合管。
背景技术:
铝塑复合管与铜管件进行机械连接因存在金属管件与塑料的蠕变性差异而经常出现管道系统渗漏,此种渗漏在管道中是很难克服的;铝 塑复合管材的线性膨胀系数为
O.0250mm/m. K,强度大,输送热水时管材伸缩量小,安装造价低且美观。无规共聚聚丙烯管材线性膨胀系数为O. 16mm/m. K,用于输送热水时管材伸缩量较大,管道施工过程时必须做膨胀补偿从而增加管道施工造价,而且也影响美观;无规共聚聚丙烯管道连接方法为热熔连接,连接处强度大于管材本身强度,而且连接后管道基本上不存在渗漏现象。因此,目前市场迫切需要提供一种既具有铝塑复合管和无规共聚聚丙烯管的优点又同时能克服它们各自的缺点的输水管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连接无渗漏、安装容易且美观的无规共聚聚丙烯铝塑复合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规共聚聚丙烯铝塑复合管设置有内层、中层及外层,所述内层为聚乙烯层,中层为铝带层,外层为无规共聚聚丙烯层;所述内层与中层由粘合层一连接,中层与外层由粘合层二连接;所述粘合层一及粘合层二均为改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热熔胶层。所述内层、中层及外层的聚乙烯层、铝带层及无规共聚聚丙烯层的厚度为3:2: 5,所述粘合层一及粘合层二的厚度均为铝带层的五分之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无规共聚聚丙烯铝塑复合管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可热熔连接,安装方便且美观;无规共聚聚丙烯铝塑复合管不仅具有铝塑复合管和无规共聚聚丙烯管各自的优点,杜绝了渗漏现象,而且还具有线性膨胀系数小,同时可以采用相同材质管件进行热熔连接,施工造价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无规共聚聚丙烯铝塑复合管作进一步说明。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I中的A-A剖示。图中1、聚乙烯层,2、铝带层,3、无规共聚聚丙烯层,4、粘合层一,5、粘合层二。具体实施例如图I、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无规共聚聚丙烯铝塑复合管设置有内层、中层及外层,内层为聚乙烯层1,中层为铝带层2,外层为无规共聚聚丙烯层3。内层与中层由粘合层一 4连接,中层与外层由粘合层二 5连接。粘合层一 4及粘合层二 5均为改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热熔胶层。内层、中层及外层的聚乙烯层I、铝带层2及无规共聚聚丙烯层3的厚度为3 2 5,粘合层一 4及粘合层二 5的厚度均为铝带层2的五分之一。本实用新型的无规共聚聚丙烯铝塑复合管可与其它输水管件进行热熔连接,也可与相同材质的管件进行热熔连接,由于该无规共聚聚丙烯铝塑复合管通过粘合层二 5在铝带层2外围包覆无规共聚聚丙烯层3,从而使得无规共聚聚丙烯铝塑复合管既具有铝塑复合管和无规共聚聚丙烯管的优点又同时能克服铝塑复合管和无规共聚聚丙烯管各自的缺点。·
权利要求1.一种无规共聚聚丙烯铝塑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规共聚聚丙烯铝塑复合管设置有内层、中层及外层,所述内层为聚乙烯层,中层为铝带层,外层为无规共聚聚丙烯层;所述内层与中层由粘合层一连接,中层与外层由粘合层二连接;所述粘合层一及粘合层二均为改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热熔胶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规共聚聚丙烯铝塑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中层及外层的聚乙烯层、铝带层及无规共聚聚丙烯层的厚度为3 2 5,所述粘合层一及粘合层二的厚度均为铝带层的五分之一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规共聚聚丙烯铝塑复合管,涉及一种输水管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塑料输水管道连接处不能同时保证防渗及安装方便的问题。该无规共聚聚丙烯铝塑复合管设置有内层、中层及外层,所述内层为聚乙烯层,中层为铝带层,外层为无规共聚聚丙烯层;所述内层与中层由粘合层一连接,中层与外层由粘合层二连接;所述粘合层一及粘合层二均为改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热熔胶层。该无规共聚聚丙烯铝塑复合管结构简单、连接无渗漏、安装容易且美观。
文档编号F16L9/147GK202790990SQ20122039104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日
发明者曹源泉, 潘惠柱, 张明月, 朱代军, 任钢, 邢凯 申请人:安徽伊亚格管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