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滑轨及其循环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68510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线性滑轨及其循环模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线性滑轨及其循环模块,该循环模块用以安装于一滑块,且该循环模块包括两个循环套管、两个滚动单元、及两个隔片。上述两个循环套管穿设于滑块,且每一个循环套管至少部分地显露于滑块之外,而每一个循环套管的显露于滑块外的部位形成有一填入口。上述两个滚动单元分别经两个填入口而装设于两个循环套管内,且所述两个滚动单元位于循环套管之外的部位可滚动地设置于滑块。所述两个隔片分别装设于上述两个循环套管,以遮蔽该两个填入口。藉此,提供一种能快速装填滚动单元且能简易化端盖模块构造的循环模块。
【专利说明】线性滑轨及其循环模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轨,且特别涉及一种线性滑轨及其循环模块。
【背景技术】
[0002]由于精密进给系统的不断研发改进,线性传动技术及其产品已经成为许多精密机具中最重要的部分,各式各样的线性机构产品已经广泛地进入人类生活、加工工厂与高科技设备之内,例如:线性滑轨;虽然线性机构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但仍然需要技术不断地提升,因此也产生许多仍待开发的问题,而相关技术产业也都在积极研发可以有效改善线性机构的各种新实用新型。
[0003]所述线性滑轨主要包含导轨、可滑动地套合于导轨上的滑块,且该滑块上设有相对该导轨的滚动面、介于滑轨与滑块之间的滚动元件(可分为链式与非链式两种形式)、使滚动元件可无限循环的循环模块、及安装于滑块两端的两端盖。其中,所述端盖是由金属所制成且其内缘形成有供滚动元件转向之用的轨道构造,藉以通过端盖达到定位滚动元件的效果(如:中国台湾发明第Tff I376467B1号专利)。
[0004]然而,常用的端盖构造过于复杂,将不利于模具设计或开模等生产制造流程。再者,由于常用的端盖还负担着定位滚动元件之责,此将使得常用的线性滑轨于组装时产生诸多不便。
[0005]于是,本发明人有感上述缺失的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线性滑轨及其循环模块,其能用以快速装填滚动单元且有助于简易化端盖模块的构造。
[000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性滑轨,包括:一导轨,该导轨的相对的两侧各形成有一滚动沟;一滑块,该滑块凹设有一配合槽,且滑块的配合槽能滑动地套设于导轨上,滑块在配合槽的相反的两侧部位各形成有两个贯穿的容置通道;两个循环模块,所述循环模块分别装设于滑块的相反的两侧部位,每一个循环模块包含:两个循环套管,所述循环套管穿设于相邻的两个容置通道内,且每一个循环套管至少部分地突伸出滑块之外,而每一个循环套管的突伸出滑块之外的部位形成有一填入口 ;两个滚动单元,所述滚动单元分别经填入口而装设于循环套管内,且滚动单元的位于循环套管之外的部位能滚动地夹在导轨与滑块之间;及两个隔片,所述隔片分别装设于循环套管上,以遮蔽填入口 ;两个保持器,所述保持器分别位于导轨的相对的两侧且装设于滑块上,并且保持器分别定位且保持循环模块相对于导轨的位置;以及两个端盖模块,所述端盖模块分别装设于滑块上且能滑动地套设于导轨上,端盖模块包覆于循环模块突伸出滑块之外的循环套管的部位与隔片,并且每一个滚动单元的位于滑块之外的部位受相对应的循环套管与隔片的隔离而分别与端盖模块呈间隔地设置。[0008]进一步地,每一个循环套管界定有一直行段及自直行段的相反的两端延伸的两个呈U型的转向段,每一个循环模块的两个循环套管分别以直行段穿设于相邻的两个容置通道内,每一个循环套管的两个转向段分别突伸出滑块的相对两端,且每一个循环套管的其中一个转向段在该转向段邻近直行段处形成有填入口。
[0009]进一步地,每一个循环套管的直行段的长度大于循环套管所容置的容置通道的长度,并且每一个循环套管的直行段在该直行段邻近填入口的部位突伸出滑块之外。
[0010]进一步地,每一个循环模块的其中一个循环套管的形成有填入口的转向段相邻地设置于循环模块的其中另一个循环套管的未形成有填入口的转向段的外侧。
[0011 ] 进一步地,每一个滚动沟具有两个负载侧壁,配合槽的内侧缘对应于每一个滚动沟形成有面向两个负载侧壁的两个承载壁;每一个滚动单元在滚动单元所容置的循环套管的两个转向段的末端之间的部位能滚动地夹于导轨的负载侧壁与滑块的承载壁之间。
[0012]进一步地,对应于每一个滚动沟的两个承载壁的中垂线垂直地相交,且每一个承载壁的中垂线通过承载壁所对应的容置通道的中心,而每一个循环套管的两个转向段的末端位于转向段所安装的容置通道对应的承载壁上。
[00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提供一种线性滑轨的循环模块,用以安装于一滑块,且该循环模块包括:两个循环套管,所述循环套管穿设于滑块,且每一个循环套管至少部分地显露于滑块之外,而每一个循环套管的显露于滑块之外的部位形成有一填入口 ;两个滚动单元,所述滚动单元分别经填入口而装设于循环套管内,且滚动单元的位于循环套管之外的部位能滚动地设置于滑块上;以及两个隔片,所述隔片分别装设于循环套管上,以遮蔽填入口。
[0014]进一步地,每一个循环套管界定有一直行段及自直行段的相反的两端延伸的两个转向段,每一个循环模块的两个循环套管分别以直行段穿设于滑块内,每一个循环套管的两个转向段分别突伸出滑块的相对的两端,且每一个循环套管的其中一个转向段在该转向段邻近直行段处形成有填入口。
[0015]进一步地,每一个循环套管的直行段的长度大于循环套管所容置的滑块的长度,并且每一个循环套管的直行段在该直行段邻近填入口的部位突伸出滑块之外。
[0016]进一步地,每一个循环模块的其中一个循环套管的形成有填入口的转向段位于循环模块的其中另一个循环套管的未形成有填入口的转向段的外侧。
[00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线性滑轨及其循环模块,通过设有隔片,以使循环模块能便于装填链带式滚动元件(如:滚珠或滚柱)或是非链式滚动元件。并通过循环套管与隔片遮蔽滚动单元,以使端盖模块无须依据滚动单元而设计有相关的轨道构造,进而使端盖模块的生产制造更为简便。
[0018]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A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滑轨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1B为图1A沿A-A剖线的剖视示意图。
[0021]图1C为图1A沿B-B剖线的剖视示意图。[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滑轨的分解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滑轨未包含端盖模块时的分解示意图。
[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滑轨的滑块示意图。
[00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滑轨的一组循环模块与保持器示意图。
[0026]图6为图5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滑轨的循环套管与隔片的分解示意图。
[0028]图8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滑轨的一组循环模块滑块装设于滑块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29]图9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滑轨的一组循环模块与保持器装设于滑块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30]图10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滑轨的端盖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0031]图11为图10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0032]图12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滑轨的端盖模块的示意图。
[0033]【符号说明】
[0034]100线性滑轨 I导轨
[0035]11滚动沟111底壁
[0036]112负载侧壁 12抵接面
[0037]2滑块21配合槽
[0038]211定位沟212侧定位沟
[0039]213承载壁22容置通道
[0040]23安装端面 3循环模块
[0041]31循环套管 311直行段
[0042]312转向段313填入口
[0043]314导油口32隔片
[0044]33滚动单元4保持器
[0045]41限位件411基部
[0046]4111安装槽 4112扣持夹
[0047]412侧翼部4121限位孔
[0048]4122弧型壁 4123长侧壁
[0049]4124限位柱 4125安装条
[0050]42顶抵件421嵌合柱
[0051]422扣合柱43防尘条
[0052]5端盖模块51盖体
[0053]511轨道口512外端面
[0054]513内端面514环侧面
[0055]515注油孔516侧注油孔
[0056]517容置槽52防尘件
[0057]521油路块5211导油路径
[0058]5212 入油口5213 出油口[0059]522防尘片5221防尘刷
[0060]523突缘53容置空间
[0061]S滑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62]请参阅图1A和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为一种线性滑轨100,包括有一导轨1、一滑块2、两个循环模块3、两个保持器4、及两个端盖模块5。其中,所述两个循环模块3穿设于滑块2,上述两个保持器4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循环模块3,所述两个端盖模块5固定于滑块2的相反的两个安装端面23 (如图2的滑块2前端面与后端面),并且上述滑块2、循环模块3、保持器4、及端盖模块5可滑动地装设于导轨I并大致对称于导轨I。
[0063]请参阅图3,所述导轨I呈长条状,并且该导轨I的长度方向定义为一滑动方向S,而所述导轨I的垂直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大致呈I字型。具体而言,所述导轨I的相反的两个侧面(如图2的导轨I左侧面与右侧面)各凹设形成有平行于上述滑动方向S的一长条状滚动沟11,而相连于滚动沟11两侧的表面各定义为一抵接面12。上述每一个滚动沟11具有一底壁111及两个负载侧壁112,而所述两个负载侧壁112分别相连于上述底壁111的相对的两个侧缘(如图2的底壁111顶缘与底缘)。
[0064]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滑块2大致呈长型,且滑块2的长度小于导轨I的长度。滑块2凹设有一配合槽21,也就是说,滑块2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大致呈倒U字型,且滑块2以其配合槽21可滑 动地套设于所述导轨I上。其中,滑块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导轨I的长度方向(也即,滑动方向S),所述配合槽21的两个内侧缘与导轨I的相反的两个侧面之间形成有一间距(如图1B),用以容置所述部分循环模块3及保持器4。
[0065]由于滑块2为大致对称于导轨I的构造,因此,下述将就滑块2的其中一侧部位进行说明。更详细地说,就所述配合槽21的任一内侧缘来看,配合槽21的内侧缘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一定位沟211、两个侧定位沟212、及两个承载壁213。
[0066]其中,定位沟211与该两个侧定位沟212之间分别设有上述两个承载壁213,且滑块2由任一垂直滑动方向S的截面来看(如图1B),所述两个承载壁213的中垂线大致垂直地相交于定位沟211的远离导轨I的位置。换个角度来说,所述定位沟211与上述两个承载壁213对应于滚动沟11,且定位沟211与滚动沟11的底壁111彼此相向,而所述两个承载壁213分别与滚动沟11的两个负载侧壁112彼此相向。
[0067]再者,所述滑块2在相距每一个承载壁213特定距离处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一贯穿的容置通道22,更详细地说,若滑块2由垂直滑动方向S的截面来看,每一个承载壁213的中垂线大致通过其所对应的容置通道22的中心。
[0068]如图3,所述两个循环模块3分别地装设于滑块2的相对的两侧部位(如图3中的滑块2左内侧缘与右内侧缘),由于所述两个循环模块3为相同构造,因此,下述仅就一个循环模块3及其所对应的其他元件构造做一说明,而后再介绍所述循环模块3装设于滑块2的情形。
[0069]请参阅图5和图6,所述循环模块3具有两个循环套管31、两个隔片32、及两个滚动单元33。其中,上述每一个循环套管31在本实施例是由多个片体组装而成的构造,但为便于说明,以下将每一个循环套管31视为一个整体来做说明。而上述每一个滚动单元33在本实施例中是以链带式滚柱为例,但滚动单元33也可以是非链形式或者是滚珠形式,在此不加以限制。
[0070]更详细地说,如图7,每一循环套管31界定有一直行段311及自上述直行段311的相反的两端延伸的两个大致呈U型的转向段312。其中,上述直行段311的长度略长于所述容置通道22的长度,且所述两个转向段312末端彼此相向且两者之间的距离略小于容置通道22的长度。所述两个转向段312的其中一个转向段312在邻近直行段311处形成有一填入口 313,上述隔片32呈弧形且用以装设于循环套管31以遮蔽所述填入口 313,进而使循环套管31及其对应的隔片32共同包围形成一滚动路径,并且上述滚动路径仅能由所述两个转向段312的末端而连通于外。
[0071]补充说明一点,所述循环套管31及其对应的隔片32两者内缘形成有一连续状的轨道构造,用以供上述滚动单元33能在其上移动;而所述循环套管31及其对应的隔片32两者外缘均形成有一连续状的阶梯构造。
[0072]再者,如图8,所述循环模块3的两个循环套管31分别以直行段311穿设于相邻的两个容置通道22内,藉以通过所述直行段311外缘的阶梯构造而顺畅并稳固地装设于容置通道22内,并且每一个循环套管31的两个转向段312的末端位于其所安装的容置通道22相对应的承载壁213上。其中,每一个直行段311邻近填入口 313的部位突出且显露于所述滑块2之外,且形成有填入口 313的转向段312位于与其邻近但未形成有填入口 313的另一转向段312的外侧。
[0073]换个角度来说,若由滑块2的其中一端部来看,所述两个循环套管31的其中一循环套管31的形成有填入口 313的转向段312位于其中另一循环套管31的未形成有填入口313的转向段312的外侧。也即,每一循环模块3的两个循环套管31是以交叉且错位排列方式装设于滑块2。
[0074]所述滚动单元33经填入口 313而装填于循环套管31内,且滚动单元33经由所述两个转向段312的其中一个转向段312的末端穿出,续而沿承载壁213以穿入其中的另一个转向段312的末端,最后回到填入口 313处,藉以形成一完整的循环。而上述隔片32是在装填完滚动单元33后,再装设于循环套管31上,以使滚动单元33受到转向段312与隔片32的遮蔽而不致于裸露于滑块2之外。也即,滚动单元33能在循环套管31与隔片32内缘的轨道构造及其所对应的承载壁213上循环地移动。
[0075]需额外说明的是,所述每一个循环模块3的两个循环套管31在穿出滑块2且彼此相邻的部位各形成有一导油口 314,并且上述导油口 314连通至所述循环套管31的容置滚动单元33的空间内,以供润滑油能进入其内。
[0076]藉此,本实用新型的线性滑轨100通过循环模块3设有隔片32的构造,以使所述循环模块3能适于装填链带式滚动元件(如:滚珠或滚柱)或是非链式滚动元件;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模块3无须如已知一样通过端盖模块来定位滚动元件,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滚动单元33安装更为简便。再者,通过循环套管31与隔片32遮蔽滚动单元33,以使端盖模块5无须依据滚动单元33而设计有相关的轨道构造,进而使端盖模块5的生产制造更为简便(如:端盖模块5的模具设计更为简易且易于开模)。
[0077]如图1B和图2,所述两个保持器4分别夹设于上述配合槽21的两个内侧缘与导轨I的相反的两个侧面之间,且所述两个保持器4分别用以定位且保持上述两个循环模块3相对于导轨I的位置。由于所述两个保持器4为相同构造且装设的位置也对称于上述导轨1,因此,下述仅就一个保持器4及其所对应的其他元件构造做一说明,而后再介绍所述保持器4装设于滑块2的情形。
[0078]请参阅图5和图6,所述保持器4呈长型且其长度大于滑块2的长度,保持器4具有一限位件41、一顶抵件42、及两个防尘条43。上述限位件41为一体成形的构造,且限位件41垂直于其长度方向上的截面大致呈V字状,而限位件41的V形外缘大致呈平面状。
[0079]更详细地说,所述限位件41包含长条状的一基部411及两个侧翼部412,上述两个侧翼部412分别自基部411的相对两个长侧缘倾斜地朝彼此远离的方向(如图5中的基部411左上方和左下方)延伸所形成。其中,所述基部411在大致中央部位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一条状的安装槽4111,且基部411在邻近安装槽4111的两个末端处各形成有一组扣持夹4112。
[0080]再者,上述两个侧翼部412各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一长型的限位孔4121,并且所述两个限位孔4121的其中一个限位孔4121相较于安装槽4111呈朝向一侧(如图5中位于上方的限位孔4121朝向安装槽4111的右侧)偏移设置,而其中另一个限位孔4121相较于安装槽4111则是呈朝向另一相反侧(如图5中位于下方的限位孔4121朝向安装槽4111的左侧)偏移设置。
[0081]换个角度来说,每一个限位孔4121是由两个长侧壁4123与两个弧型壁4122所包围,并且上述两个长侧壁4123朝彼此相向的方向各延伸形成一长条状的限位柱4124。其中,每一个侧翼部412的两个限位柱4124的末端面间的距离小于与其相邻的弧型壁4122部位的距离。再者,所述两个侧翼部412在远离基部411的位置各设有一安装条4125,且安装条4125在几何上能与所述侧定位沟212彼此嵌合。
[0082]所述顶抵件42包含有一嵌合柱421及两个扣合柱422,上述嵌合柱421的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大致呈六角形,且嵌合柱421的相反的两侧部位(如图5中的嵌合柱421前侧与后侧)在几何上能分别嵌合于定位沟211与安装槽4111,而所述两个扣合柱422为圆柱且分别自嵌合柱421相反的两个末端面(如图5中的嵌合柱421左端面与右端面)一体延伸所形成。
[0083]再者,所述顶抵件42以其嵌合柱421的一侧部位嵌合于限位件41的安装槽4111,且所述两个扣合柱422分别夹持于上述两组扣持夹4112,而所述两个长型的防尘条43装设(如:黏贴)于两个侧翼部412的远离基部411的位置且大致位于安装条4125的相反侧,也就是说,所述两个长型的防尘条43装设于限位件41的V形外缘末端处。
[0084]请参阅图1B和图9并适时参酌图5和图6,所述保持器4与各元件的搭配关系大致说明如下。所述保持器4与滑块2的配合:顶抵件42的嵌合柱421嵌合于滑块2的定位沟211,并且所述两个侧翼部412安装条4125分别嵌合于滑块2的侧定位沟212。而保持器4与循环模块3的配合:循环模块3的两个循环套管31分别限位于限位件41的两个限位孔4121,进一步地说,每一个循环套管31的两个转向段312末端分别卡固于其所对应的限位孔4121的两个弧型壁4122及相邻于弧型壁4122的限位柱4124的末端面,而位于每一个承载壁213上的滚动单元33则穿过相对应的限位孔4121。所述保持器4与导轨I的搭配:限位件41的V型外缘与导轨I的滚动沟11之间留有间隙,且所述两个防尘条43分别紧抵于滚动沟11旁的两个抵接面12。
[0085]藉此,本实用新型的线性滑轨100通过保持器4的限位件41设计有错位排列的限位孔4121并且顶抵件42能嵌合于限位件41与滑块2,以使交叉错位排列的两个循环套管31被保持器4有效地定位。再者,所述保持器4通过防尘条43而能避免杂质或灰尘经由抵接面12处进入滚动沟11。
[0086]请参阅图2,所述两个端盖模块5分别装设于滑块2的两个安装端面23且可滑动地套设于导轨I上,所述两端盖模块5包覆上述两个循环模块3的显露于滑块2之外的循环套管31的部位与隔片32,并且位于滑块2之外的每一个滚动单元33的部位受相对应的循环套管31与隔片32的隔离,而分别与上述两个端盖模块5呈间隔设置,也即,滚动单元33未与端盖模块5相抵接。
[0087]由于所述两个端盖模块5为相同构造且装设的位置也对称于上述滑块2,因此,下述仅就一个端盖模块5及其所对应的其他元件构造做一说明,而后再接着介绍所述端盖模块5装设于滑块2与导轨I的情形。
[0088]请参阅图10和图11,所述端盖模块5具有一盖体51及一防尘件52,上述盖体51为不可挠性的构造且由硬质材料(如:金属)所制成,而所述防尘件52为可挠性的构造且由软质材料(如:橡胶)所制成,并且所述盖体51与防尘件52分别为单件一体式的构造。
[0089]所述盖体51为搭配于导轨I的倒U字型构造,也即,盖体51形成有一轨道口 511,上述轨道口 511的轮廓大致对应且略大于导轨I的截面形状。所述盖体51定义有一外端面512、一内端面513、及一环侧面514,上述外端面512与内端面513位于盖体51的相反的两端,而所述环侧面514相连于外端面512与内端面513之间。再者,所述盖体51自外端面512形成有贯穿的一注油孔515,并且环侧面514形成有贯穿的两个侧注油孔516,而所述盖体51自内端面513凹设形成有一容置槽517。
[0090]所述防尘件52形成有一油路块521及自上述油路块521端缘一体延伸形成的一防尘片522,上述油路块521凹设形成有一导油路径5211,而防尘片522则形成有一防尘刷5221,上述防尘刷5221的轮廓在几何上能与导轨I呈紧配合地相接。更详细地说,所述上述导油路径5211形成有三个入油口 5212及两个出油口 5213,且导油路径5211是从油路块521的远离防尘片522的表面所凹设形成,而油路块521的表面在导油路径5211的周缘凸设有一大致围绕导油路径5211的突缘523。
[0091]如图12并适时参酌图10和图11,上述防尘件52装设(如:嵌合)于盖体51的容置槽517内,其中,油路块521的远离防尘片522的表面大致与盖体51的内端面513切齐,而突缘523略突伸出上述内端面513,所述导油路径5211的入油口 5212分别连通于上述注油孔515与侧注油孔516。并且,所述注油孔515装设有一油嘴(未标示),而所述两个侧注油孔516各装设有一止付螺丝(未标示)。
[0092]再者,所述防尘片522的防尘刷5221设置于盖体51的轨道口 511,并且防尘片522与盖体51包围界定有一容置空间53,进一步地说,上述容置空间53即相当于盖体51的容置槽517的未设置有防尘件52的区域。
[0093]请参阅图1C、图2、及图12,当所述端盖模块5装设于滑块2的安装端面23时,循环模块3的显露于滑块2之外的循环套管31的部位与隔片32容置于上述容置空间53内,并且隔片32及装设有隔片32的循环套管31的转向段312大致抵接于防尘片522。再者,每一个保持器4的限位件41突出于滑块2的部位,其末端紧抵于防尘片522。而所述防尘件52的油路块521的突缘523无间隙地紧抵于滑块2的安装端面23,并且所述导油路径5211的每一个出油口 5213分别连接于所述每一个循环模块3的位于该滑块2的安装端面23之外的导油口 314。换言之,导油路径5211位于盖体51的注油孔515与侧注油孔516及其相邻的所述导油口 314之间,以使盖体51的注油孔515与侧注油孔516及其相邻的所述导油口 314经由防尘件52的导油路径5211而相连通。
[0094]藉此,本实用新型的线性滑轨100通过防尘件52形成有导油路径5211,以使盖体51无须如同已知一样形成油路,进而使本实用新型的盖体51的模具设计更为简易且易于开模。再者,端盖模块5中的防尘件52是夹设于盖体51与滑块2之间,此种结构设计使线性滑轨100具有减震的效果,并能通过软质的防尘件52而达到吸收盖体51与滑块2两者的搭配误差的效果。
[009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能效果]
[009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线性滑轨无须如已知一样通过端盖模块来定位滚动元件,进一步地说,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循环模块设有隔片的构造,以使循环模块能适于装填链带式滚动元件(如:滚珠或滚柱)或是非链式滚动元件。再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模块通过循环套管与隔片遮蔽滚动单元,而无须依据滚动单元设计相关的转向构造,进而使端盖模块的模具设计更为简易且易于开模。
[0097]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保持器的限位件设计有错位排列的限位孔并且顶抵件能嵌合于限位件与滑块,以使交叉错位排列的两个循环套管被保持器有效地定位。而所述保持器也可通过防尘条而能避免杂质或灰尘经由导轨的抵接面处进入其滚动沟。
[0098]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防尘件形成有导油路径,以使盖体无须如同已知一样形成油路,进而使本实用新型的盖体的模具设计更为简易且易于开模。端盖模块中的防尘件是夹设于盖体与滑块之间,此种结构设计使线性滑轨具有减震的效果,并能通过软质的防尘件而达到吸收盖体与滑块两者的搭配误差的效果。
[009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其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线性滑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滑轨包括: 一导轨,所述导轨的相对的两侧各形成有一滚动沟; 一滑块,所述滑块凹设有一配合槽,且所述滑块的配合槽能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导轨上,所述滑块在所述配合槽的相反的两侧部位各形成有两个贯穿的容置通道; 两个循环模块,所述循环模块分别装设于所述滑块的相反的两侧部位,每一个所述循环模块包含: 两个循环套管,所述循环套管穿设于相邻的两个容置通道内,且每一个所述循环套管至少部分地突伸出所述滑块之外,而每一个所述循环套管的突伸出所述滑块之外的部位形成有一填入口; 两个滚动单元,所述滚动单元分别经所述填入口而装设于所述循环套管内,且所述滚动单元的位于所述循环套管之外的部位能滚动地夹在所述导轨与所述滑块之间;及 两个隔片,所述隔片分别装设于所述循环套管上,以遮蔽所述填入口 ; 两个保持器,所述保持器分别位于所述导轨的相对的两侧且装设于所述滑块上,并且所述保持器分别定位且保持所述循环模块相对于所述导轨的位置;以及 两个端盖模块,所述端盖模块分别装设于所述滑块上且能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导轨上,所述端盖模块包覆于所述循环模块突伸出所述滑块之外的循环套管的部位与所述隔片,并且每一个所述滚动单元的位于所述滑块之外的部位受相对应的所述循环套管与所述隔片的隔离而分别与所述端盖模块呈间隔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滑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循环套管界定有一直行段及自所述直行段的相反的两端延伸的两个呈U型的转向段,每一个所述循环模块的两个循环套管分别以所述直行段穿设于相邻的两个容置通道内,每一个所述循环套管的两个转向段分别突伸出所述滑块的相对两端,且每一个所述循环套管的其中一个转向段在所述转向段邻近所述直行段处形成有所述填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滑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循环套管的直行段的长度大于所述循环套管所容置的所述容置通道的长度,并且每一个所述循环套管的直行段在所述直行段邻近所述填入口的部位突伸出所述滑块之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滑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循环模块的其中一个循环套管的形成有所述填入口的转向段相邻地设置于所述循环模块的其中另一个循环套管的未形成有所述填入口的转向段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滑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滚动沟具有两个负载侧壁,所述配合槽的内侧缘对应于每一个所述滚动沟形成有面向所述两个负载侧壁的两个承载壁;每一个所述滚动单元在所述滚动单元所容置的循环套管的两个转向段的末端之间的部位能滚动地夹于所述导轨的负载侧壁与所述滑块的承载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滑轨,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每一个所述滚动沟的所述两个承载壁的中垂线垂直地相交,且每一个所述承载壁的中垂线通过所述承载壁所对应的所述容置通道的中心,而每一个所述循环套管的两个转向段的末端位于所述转向段所安装的所述容置通道对应的承载壁上。
7.—种线性滑轨的循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模块用以安装于一滑块上,且所述循环模块包括:两个循环套管,所述循环套管穿设于所述滑块,且每一个所述循环套管至少部分地显露于所述滑块之外,而每一个所述循环套管的显露于所述滑块之外的部位形成有一填入Π ; 两个滚动单元,所述滚动单元分别经所述填入口而装设于所述循环套管内,且所述滚动单元的位于所述循环套管之外的部位能滚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块上;以及 两个隔片, 所述隔片分别装设于所述循环套管上,以遮蔽所述填入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性滑轨的循环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循环套管界定有一直行段及自所述直行段的相反的两端延伸的两个转向段,每一个所述循环模块的两个循环套管分别以所述直行段穿设于所述滑块内,每一个所述循环套管的两个转向段分别突伸出所述滑块的相对的两端,且每一个所述循环套管的其中一个转向段在所述转向段邻近所述直行段处形成有所述填入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性滑轨的循环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循环套管的直行段的长度大于所述循环套管所容置的所述滑块的长度,并且每一个所述循环套管的直行段在所述直行段邻近所述填入口的部位突伸出所述滑块之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性滑轨的循环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循环模块的其中一个循环套管的形成有所述填入口的转向段位于所述循环模块的其中另一个循环套管的未形成有所述填入口的转向段的外侧。
【文档编号】F16C29/06GK203395015SQ201320407080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9日
【发明者】廖文彬 申请人:精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