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机的齿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73385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伺服机的齿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伺服机的齿轮结构,主要包括一控制机体、一外壳及一减速齿轮组,该控制机体设有一驱动马达,该外壳设置在该控制机体的上方,并在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减速齿轮组设置在该容置空间内,该减速齿轮组包括有四个齿轮组,各齿轮组依序互相啮合,且各齿轮组分别设有一主动齿轮及一从动齿轮,其中,一第二齿轮单元的主动齿轮、一第三齿轮单元的从动齿轮及主动齿轮及一第四齿轮单元的从动齿轮均为螺旋齿轮;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齿轮的传动设计,降低齿轮传动时的磨耗及转动时的噪音,进而改善该驱动马达的传动效率。
【专利说明】伺服机的齿轮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摇控设备所使用的伺服机,尤其是一种伺服机的齿轮结构。【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伺服机多应用于摇控汽车或摇控飞机等摇控设备,主要作为控制动作的动力来源,现有的伺服机包括有机体、减速齿轮组及摆臂,机体在内部设有驱动IC及驱动马达,减速齿轮组设置在机体的顶部,摆臂连接至减速齿轮组的一端,伺服机通过机体内的驱动IC远端摇控使驱动马达转动,进而带动减速齿轮组作动,并连动摆臂旋转作动,可用于传动摇控设备的机构。
[0003]然而,现有伺服机的减速齿轮组中的各齿轮单元均为正齿轮结构,因此在转动的过程中,各齿之间为一对一的完全咬合状态,长时间使用下易造成齿轮磨耗,且会增加驱动马达的负荷,进而影响到马达的转动效率,同时导致电力易被消耗,使摇控设备的续航力受到影响,实有改善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现有的伺服机的减速齿轮组的各齿轮单元为正齿轮结构,具有高磨耗、高噪音的情况,造成马达转动效率不佳且耗电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伺服机的齿轮结构,其在减速齿轮组的部分齿轮为螺旋齿轮结构,能够改善目前高磨耗及高噪音的情形,并提高马达的转动效率且更为省电。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伺服机的齿轮结构,包括一控制机体、一外壳及一减速齿轮组,该控制机体在一壳体内部设有一驱动马达,且该驱动马达的顶端设有一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凸出在该壳体的顶面;该外壳对应盖合在该控制机体的顶面,并在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减速齿轮组对应设置在该壳体的顶面且对应容置在该容置空间内,该减速齿轮组设有四个齿轮单元,该四个齿轮单元分别为一第一齿轮单元、一第二齿轮单元、一第三齿轮单元、一第四齿轮单元,该第一、第二、第三齿轮单元分别具有一从动齿轮及一主动齿轮,该第四齿轮单元具有一从动齿轮,该第一齿轮单元的从动齿轮对应啮合在该驱动齿轮,该第一齿轮单元的主动齿轮对应啮合在该第二齿轮单元的从动齿轮,该第二齿轮单元的主动齿轮对应啮合在该第三齿轮单元的从动齿轮,该第三齿轮单元的主动齿轮对应啮合在该第四齿轮单元的从动齿轮,使该驱动马达所输出的动力依序由该第一齿轮单元传递至该第四齿轮单元,并由该第四齿轮单元输出,其中,该第二齿轮主的主动齿轮、该第三齿轮单元的从动齿轮及主动齿轮及该第四齿轮组的从动齿轮均为螺旋齿轮结构。
[0006]前述的伺服机的齿轮结构,其中该壳体的顶面中间的一侧设有一齿轮座,该第四齿轮单元可转动且对应套设在该齿轮座,在该壳体顶面设有该齿轮座的另一侧凸设有一定位部,该定位部对齐于该齿轮座,在该定位部顶面穿设有一转轴,该第二齿轮单元可转动且对应套设在该转轴,该定位部朝向该齿轮座的方向开设有一破孔,该驱动齿轮穿过该壳体的顶面并位于该破孔内,且该驱动齿轮的侧边凸出在该破孔。
[0007]前述的伺服机的齿轮结构,其中在该齿轮座下方两侧分别凸设有两限位部,在该第四齿轮单元的从动齿轮的底面设有一抵杆,该抵杆位于该两限位部之间。
[0008]前述的伺服机的齿轮结构,其中该壳体的齿轮座及定位部之间凸设有一齿轮定位部,在该齿轮定位部的中央开设有一定位孔,该外壳在内侧顶面凸设有一可对应抵靠至该定位孔的固定轴,该第一齿轮单元可转动且靠置在该齿轮定位部上方且套设结合在该固定轴,该第三齿轮单元可转动且对应套设在该固定轴且位于该第一齿轮单元的上方。
[0009]前述的伺服机的齿轮结构,其中该减速齿轮组的各齿轮单元的各从动齿轮的节圆直径大于各主动齿轮的节圆直径。
[0010]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的功效增进在于使减速齿轮组的部分齿轮单元改为螺旋齿轮结构,通过螺旋齿轮以一端咬合后再渐进咬合至全齿的传动特性,来改善各齿之间直接咬合所造成的高磨耗及高噪音情形,因此可提升马达的传动效率,使输出的电量能够完全用于驱动马达而不浪费,也能减少用电量及提高续航力,相当地实用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外观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剖开外壳的部分分解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减速齿轮组及外壳的分解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剖开外壳的主视示意图。
[0015]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剖面图。
`[0016]附图标号说明
[0017]10控制机体 11壳体
[0018]111齿轮座112限位部
[0019]113定位部114破孔
[0020]115转轴116齿轮定位部
[0021]1161 定位孔
[0022]12驱动马达 121驱动齿轮
[0023]20外壳21容置空间
[0024]22固定轴23穿孔
[0025]30减速齿轮组 31第一齿轮单元
[0026]311从动齿轮 312主动齿轮
[0027]32第二齿轮单元321套合部
[0028]322从动齿轮 323主动齿轮
[0029]33第三齿轮单元331从动齿轮
[0030]332主动齿轮 34第四齿轮单元
[0031]341轴部3411齿轮面
[0032]342从动齿轮 343抵杆
[0033]40 摆臂【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0035]为能详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实用功效,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来实现,现进一步以如图所示的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0036]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伺服机的齿轮结构,请参阅图1至图4的优选实施例,其包括一控制机体10、一外壳20及一减速齿轮组30。
[0037]如图1及图2所示,该控制机体10包括有一壳体11及一驱动马达12,该壳体11是呈长方形中空状,如图3所示,并在该壳体11的顶面设有一齿轮座111、两限位部112及一定位部113,该齿轮座111与两限位部112设于壳体11顶面中间的一侧,该齿轮座111为圆柱状的阶梯座,该两限位部112呈长条状且分别凸设在该齿轮座111下方两侧,该定位部113对齐该齿轮座111并位于该壳体11顶面的另一侧,该定位部113朝向该齿轮座111的方向开设有一破孔114,该破孔114贯穿并连通该壳体11的内侧,该定位部113顶面穿设有一转轴115,该壳体11的顶面在该齿轮座111及该定位部113之间凸设有一齿轮定位部116,该齿轮定位部116为呈圆柱状的凸缘,可供齿轮抵靠定位,在该齿轮定位部116的中央开设有一定位孔1161 ;该驱动马达12设置在该壳体11的内侧,并位于该定位部113的下方,且该驱动马达12在顶部设有一驱动齿轮121,该驱动齿轮121为正齿轮结构且穿过该壳体11的顶面并位于该破孔114内,且该驱动齿轮121的侧边凸出在该破孔114。
[0038]如图2至图4所示,该外壳20对应盖合在该控制机体10的顶面,该外壳20在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21,且该外壳20在内侧顶面凸设有一固定轴22,该固定轴22对应抵靠在该齿轮定位部116的定位孔1161内,在该外壳20对应该齿轮座111的位置开设有一穿孔23。
[0039]如图3及图4所示,该减速齿轮组30设置在该壳体11的顶面且对应容置在该容置空间21内,该减速齿轮组30包括有四齿轮单元,其分别为一第一齿轮单元31、一第二齿轮单元32、一第三齿轮单元33、一第四齿轮单元34 ;其中,如图3及图4所示,该第一齿轮单元31可转动且靠置在该齿轮定位部116上方且套设结合在该固定轴22,该第一齿轮单元31包括有一从动齿轮311及一设在该从动齿轮311上方的主动齿轮312,该从动齿轮311及该主动齿轮312均为正齿轮结构,该第一齿轮单元31以该从动齿轮311对应啮合在该驱动齿轮121 ;
[0040]如图3及图5所示,该第二齿轮单元32可转动且对应套设在该转轴115,且该第二齿轮单元32具有一套合部321、一设置在该套合部321下端的从动齿轮322、一设置在该套合部321上端的主动齿轮323,该从动齿轮322为正齿轮结构,该主动齿轮323为螺旋齿轮结构,该第二齿轮单元32以该套合部321对应套设在该定位部113,并抵靠在该定位部113的顶面,再以该从动齿轮322对应啮合在该第一齿轮单元31的主动齿轮312 ;
[0041]如图3及图4所示,该第三齿轮单元33可转动且对应套设在该固定轴22且位于该第一齿轮单元31的上方,该第三齿轮单元33包括有一从动齿轮331及一设在该从动齿轮331下方的主动齿轮332,该从动齿轮331及该主动齿轮332为螺旋齿轮结构,且该第三齿轮单元33以该从动齿轮331对应啮合在该第二齿轮单元32的主动齿轮323 ;
[0042]如图3及图5所示,该第四齿轮单元34可转动且对应套设在该齿轮座111,且包括有一轴部341、一从动齿轮342、一抵杆343,该轴部341在顶端环绕形成一齿轮面3411,该从动齿轮342为螺旋齿轮结构且设在该轴部341的下方,该抵杆343设置在该从动齿轮342的底面,且位于该两限位部112之间,当该第四齿轮单元34转动时,可通过该抵杆343抵靠在其中一限位部112作为限位功能,并以该从动齿轮342对应啮合在该第三齿轮单元33的主动齿轮332,使该轴部341对应穿过该穿孔23并凸出在该外壳20的上方。
[0043]该减速齿轮组30的各齿轮组31、32、33、34的各从动齿轮的节圆直径大于各主动齿轮的节圆直径。
[0044]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使用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其在该减速齿轮组30的轴部341连接一摆臂40,通过该控制机体10的驱动马达12转动,进而带动该驱动齿轮121旋转,使动力经由该减速齿轮组30的第一齿轮单元31依序传递至该第四齿轮单元34,并带动该第四齿轮单元34的轴部341旋转并连动该摆臂40旋转,其中,由于该第二齿轮单元32的主动齿轮323、该第三齿轮单元33的从动齿轮331、主动齿轮332及该第四齿轮单元34的从动齿轮341为螺旋齿轮结构,因此在转动的过程中,各齿以一端咬合后再渐进咬合至全齿的传动特性,使该减速齿轮组30的各齿轮组间的磨耗及噪音降低,进而使该驱动马达12的转动效率提高,使输出的电量能够完全用于使该驱动马达12作动而不浪费,也能减少用电量及提高续航力。
[004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伺服机的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控制机体,其在一壳体内部设有一驱动马达,且该驱动马达的顶端设有一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凸出在该壳体的顶面; 一外壳,其对应盖合在该控制机体的顶面,并在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 一减速齿轮组,其对应设置在该壳体的顶面且对应容置在该容置空间内,该减速齿轮组设有四个齿轮单元,该四齿轮单元分别为一第一齿轮单元、一第二齿轮单元、一第三齿轮单元、一第四齿轮单元,该第一、第二、第三齿轮单元分别具有一从动齿轮及一主动齿轮,该第四齿轮单元具有一从动齿轮,该第一齿轮单元的从动齿轮对应啮合在该驱动齿轮,该第一齿轮组的主动齿轮对应啮合在该第二齿轮单元的从动齿轮,该第二齿轮单元的主动齿轮对应啮合在该第三齿轮单元的从动齿轮,该第三齿轮单元的主动齿轮对应啮合在该第四齿轮单元的从动齿轮,使该驱动马达所输出的动力依序由该第一齿轮单元传递至该第四齿轮单元,并由该第四齿轮单元输出,其中,该第二齿轮单元的主动齿轮、该第三齿轮单元的从动齿轮及主动齿轮及该第四齿轮单元的从动齿轮均为螺旋齿轮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机的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顶面中间的一侧设有一齿轮座,该第四齿轮单元可转动且对应套设在该齿轮座,在该壳体顶面设有该齿轮座的另一侧凸设有一定位部,该定位部对齐于该齿轮座,在该定位部顶面穿设有一转轴,该第二齿轮单元可转动且对应套设在该转轴,该定位部朝向该齿轮座的方向开设有一破孔,该驱动齿轮穿过该壳体的顶面并位于该破孔内,且该驱动齿轮的侧边凸出于该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伺服机的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该齿轮座下方两侧分别凸设有两限位部,在该第四齿轮单元的从动齿轮的底面设有一抵杆,该抵杆位于该两限位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伺服机的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齿轮座及定位部之间凸设有一齿轮定位部,在该齿轮定位部的中央开设有一定位孔,该外壳在内侧顶面凸设有一可对应抵靠至该定位孔的固定轴,该第一齿轮单元可转动且靠置在该齿轮定位部上方且套设结合在该固定轴,该第三齿轮单元可转动且对应套设在该固定轴且位于该第一齿轮单元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伺服机的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减速齿轮组的各齿轮组的各从动齿轮的节圆直径大于各主动齿轮的节圆直径。
【文档编号】F16H1/22GK203477194SQ201320542099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日
【发明者】魏安石 申请人:威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