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后取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76837阅读:882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后取力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后取力结构。该发动机后取力结构包括:飞轮壳,其一端内侧开设有自动调心球轴承轴承孔,另一端开设有后端取力口;轴承盖,固定在飞轮壳后端取力口上形成PTO轴布设空间;轴承盖的轴向开设有圆柱滚子轴承轴承孔;PTO轴,其远输出端通过自动调心球轴承支撑、近输出端通过圆柱滚子轴承支撑,布设在PTO轴布设空间内形成PTO轴的双边支撑结构。该发动机后取力结构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在轴承支撑远输出端采用自动调心球轴承,近输出端采用一般圆柱滚子轴承,使得自动调心球轴承自动调整轴心,降低了对轴承孔的同轴度要求,加工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大批生产效率高,润滑方便,能防止轴承烧死。
【专利说明】发动机后取力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后取力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大马力发动机的后取力装置(以下简称PT0)在商用车、工程机械领域应用非常广泛。PTO是指发动机向汽车行驶系以外的设备输出动力的装置,比如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运输罐的旋转机构、推土机铲刀的提升机构等都需要PTO提供动力。
[0003]一般大马力发动机PTO都是从飞轮壳后端开口取力,采用多元轴瓦双边支撑或滚动轴承单边/双边支撑PTO轴的结构。多元轴瓦或滚动轴承(普通深沟球轴承)的双边支撑结构中轴瓦或滚动轴承均不能自动调整轴心,因此对双边轴承孔的同轴度要求非常高,需要采用配镗工艺来保证同轴度,因而制造成本高昂,大批生产效率低。其次,轴瓦的润滑要求严格,靠建立油膜来保护轴瓦运行,对油的品质、油路的压力要求相当高,还需要设计复杂而完善的供油系统才能满足润滑要求。而且工程机械、农机的使用环境恶劣,用户对产品保养意识差,因此,PTO轴承经常因为双边轴承孔的同轴度不满足要求或润滑不良而发生烧死(卡死)故障。
[0004]另外,轴瓦或一般滚动轴承(普通深沟球轴承)都有额外的轴向止推、定位装置,以防止PTO轴、轴承在轴向上的无效窜动,这也增加了 PTO系统的复杂程度及整机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自动调整轴心、对双边轴承孔的同轴度要求低,加工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大批生产效率高,润滑方便的发动机后取力结构。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后取力结构,包括:
[0007]飞轮壳,其一端内侧开设有自动调心球轴承轴承孔,另一端开设有后端取力口 ;
[0008]轴承盖,固定在飞轮壳后端取力口上形成PTO轴布设空间;轴承盖的轴向开设有圆柱滚子轴承轴承孔;
[0009]PTO轴,其远输出端通过自动调心球轴承支撑、近输出端通过圆柱滚子轴承支撑,布设在PTO轴布设空间内形成PTO轴的双边支撑结构。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自动调心球轴承轴承孔底端具有内收调心球轴承外圈止推台肩,PTO轴的自动调心球轴承安装位具有调心球轴承内圈止推台肩。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圆柱滚子轴承轴承孔外端具有内收圆柱滚子轴承外圈止推台肩,PTO轴的圆柱滚子轴承安装位具有圆柱滚子轴承内圈止推台肩。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PTO轴的动力输出端具有花键套。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自动调心球轴承的外端和圆柱滚子轴承的外端分别设置有通油间隙。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通油间隙宽度为2?5mm。[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发动机后取力结构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在轴承支撑远输出端采用自动调心球轴承,近输出端采用一般圆柱滚子轴承,使得自动调心球轴承自动调整轴心,降低了对轴承孔的同轴度要求,加工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大批生产效率高,润滑方便,能防止轴承烧死。且轴向定位止推方式简单有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后取力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飞轮壳,2-轴承盖,3-自动调心球轴承,31-通油间隙,4-圆柱滚子轴承,41-通油间隙,5-PT0轴,51-花键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上”、“下”、“左”、“右”、“正面”和“反面”均以各图所示的方向为基准,这些用来限制方向的词语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并不代表对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0]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后取力结构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在轴承支撑远输出端采用自动调心球轴承,近输出端采用一般圆柱滚子轴承,使得自动调心球轴承自动调整轴心,降低了对轴承孔的同轴度要求,加工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大批生产效率高,润滑方便,能防止轴承烧死。且轴向定位止推方式简单有效。
[0021]以下详细的描述通过举例但非限制的方式说明了本公开,应该明白的是本公开的各种方面可被单独的实现或者与其他方面结合的实现。本说明书清楚的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并使用我们相信为新的且非显而易见的改进,描述了若干实施例、变通方法、变型、备选方案以及系统应用,包括当前被认为是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实用新型原理的最好模式。当描述元件或特征和/或实施例时,冠以“一” “一个” “该”和“所述”旨在表示具有元件或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术语“包括” “包含”和“具有”旨在为包括性的,并表示在那些具体描述的元件或特征以外还具有额外的元件或特征。
[0022]如图1所示,该发动机后取力结构的具体结构包括:飞轮壳I和轴承盖2,以及通过自动调心球轴承3和圆柱滚子轴承4布设的PTO轴5。其中,轴承盖2盖设在飞轮壳I后端取力口,形成PTO轴5的布设空间,自动调心球轴承3和圆柱滚子轴承4分别布设在飞轮壳I和轴承盖2内形成对PTO轴5的双边支撑结构。自动调心球轴承3的运用能自适应PTO轴承孔同轴度、垂直度不高的情况,避免PTO在高速运转过程中发生PTO轴承孔同轴度不高引起的轴承偏磨、烧死。且由于PTO轴承孔同轴度要求不高、不需要配镗加工,加工成本大幅降低,加工效率大幅提升,满足了大规模生产需求。
[0023]飞轮壳I左端内侧开设有自动调心球轴承轴承孔,用于布设自动调心球轴承3。自动调心球轴承轴承孔底端具有内收调心球轴承外圈止推台肩,运转时用于止推自动调心球轴承3的外圈。飞轮壳I的右端(后端)开设有后端取力口,轴承盖2通过螺栓固定在飞轮壳I后端取力口上,以形成PTO轴5的布设空间。
[0024]轴承盖2的轴向开设有圆柱滚子轴承轴承孔,用于布设圆柱滚子轴承4。圆柱滚子轴承轴承孔外端具有内收圆柱滚子轴承外圈止推台肩,运转时用于止推圆柱滚子轴承4的外圈。
[0025]PTO轴5的左端(远输出端)通过自动调心球轴承3支撑,且其自动调心球轴承安装位具有调心球轴承内圈止推台肩;右侧中部(近输出端)通过圆柱滚子轴承4支撑,且其圆柱滚子轴承安装位具有圆柱滚子轴承内圈止推台肩。用飞轮壳/轴承座两侧台肩分别止推轴承外圈,PTO轴两端台肩分别止推轴承内圈,不需要额外设计止推零件,止推效果好,节约成本。且因自动调心球轴承3和圆柱滚子轴承4承压能力强,所以PTO能传递更大扭矩。
[0026]PTO轴5的右端具有花键套51,PTO轴旋转的动力通过花键套51传递给整车的提升、旋转机构,能够提高PTO传递的扭矩。
[0027]装配时,自动调心球轴承3装配在飞轮壳I的轴承孔内,自动调心球轴承3外圈由飞轮壳I的调心球轴承外圈止推台肩止推,内圈由PTO轴5的调心球轴承内圈止推台肩止推。圆柱滚子轴承4装配在轴承盖2的轴承孔内,圆柱滚子轴承4外圈靠轴承盖2的滚子轴承外圈止推台肩止推,内圈靠PTO轴5圆柱滚子轴承内圈止推台肩止推。自动调心球轴承3的外端(左侧)和圆柱滚子轴承4的外端(右侧)分别设置有通油间隙31、41,通油间隙31、41宽为2?5mm,两轴承的润滑由通油间隙31、41分别实现,即能有效满足润滑要求。两轴承外端设置小通油间隙润滑轴承,润滑系统简单、实用、成本低。
[0028]当PTO轴5旋转时,由外部分别进入通油间隙31和通油间隙41的润滑油,分别穿过自动调心球轴承3和圆柱滚子轴承4的滚子间隙,润滑轴承。自动调心球轴承3的运用能自适应PTO轴承孔同轴度、垂直度不高的情况,很好的解决了 PTO在高速运转过程中发生烧死问题。由于不需要配镗加工,加工成本大幅降低,加工效率大幅提升,满足了大规模生产需求。简单的止推定位,也能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
[0029]综上,该发动机后取力结构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在轴承支撑远输出端采用自动调心球轴承,近输出端采用一般圆柱滚子轴承,使得自动调心球轴承自动调整轴心,降低了对轴承孔的同轴度要求,加工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大批生产效率高,润滑方便,能防止轴承烧死。且轴向定位止推方式简单有效。
[0030]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后取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飞轮壳,其一端内侧开设有自动调心球轴承轴承孔,另一端开设有后端取力口 ; 轴承盖,固定在飞轮壳后端取力口上形成PTO轴布设空间;轴承盖的轴向开设有圆柱滚子轴承轴承孔; PTO轴,其远输出端通过自动调心球轴承支撑、近输出端通过圆柱滚子轴承支撑,布设在所述PTO轴布设空间内形成PTO轴的双边支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后取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调心球轴承轴承孔底端具有内收调心球轴承外圈止推台肩,所述PTO轴的自动调心球轴承安装位具有调心球轴承内圈止推台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后取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滚子轴承轴承孔外端具有内收圆柱滚子轴承外圈止推台肩,所述PTO轴的圆柱滚子轴承安装位具有圆柱滚子轴承内圈止推台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后取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TO轴的动力输出端具有花键套。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后取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调心球轴承的外端和圆柱滚子轴承的外端分别设置有通油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后取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油间隙宽度为2?5mm o
【文档编号】F16C35/12GK203500301SQ201320631375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4日
【发明者】秦江福, 陈剑涛, 安艳霞, 曹杨军, 王丽峰, 黄第云 申请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