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扣座以及卡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12440阅读:900来源:国知局
卡扣座以及卡扣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扣座以及卡扣。其中卡扣座包括:卡口部(11),卡口部(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111)和第二侧(112),卡口部(11)的第一侧(111)具有供卡扣(2)通过的开口;以及限位部(12),限位部(12)间隔设置在卡口部(11)的下方,限位部(12)与卡口部(11)的第二侧(112)之间形成容纳卡扣(2)的容纳空间;卡接状态下,卡扣(2)的最低点低于限位部(12)的最高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降低卡扣从卡扣座中脱出的几率,使卡扣与卡扣座连接更加可靠。
【专利说明】卡扣座以及卡扣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结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卡扣座以及卡扣。

【背景技术】
[0002]汽车内饰件中经常会用到卡扣和卡扣座。如图1至图3所示,为现有的一种卡扣座与卡扣相配合卡接的示意图。其中卡扣座I’具有一个卡口部11’,卡口部11’的一侧具有开口,可以供卡扣2’通过,开口处形成限位部12’,限位部12’与卡扣2’形成过盈配合以达到限位目的。但是,这种卡扣座I’与卡扣2’之间的限位配合并不可靠,沿着卡扣2’的装配方向稍一用力就可以将卡扣2’从卡口部11’中脱出,导致卡扣2’与卡扣座I’的卡接配合不是很可靠,卡扣2’从卡扣座I’中脱出的几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卡扣座以及卡扣,可以降低卡扣从卡扣座中脱出的几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卡扣座,包括:卡口部,卡口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卡口部的第一侧具有供卡扣通过的开口 ;以及限位部,限位部间隔设置在卡口部的下方,限位部与卡口部的第二侧之间形成容纳卡扣的容纳空间;卡接状态下,卡扣的最低点低于限位部的最高点。
[0005]进一步地,限位部设置在卡口部的第一侧,并向靠近卡口部的第二侧的方向延伸,限位部的延伸端与卡口部的第二侧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0006]进一步地,限位部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竖直设置在卡口部的第一侧;以及第二板体,第二板体的第一端与第一板体固定连接,第二板体的与其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向靠近卡口部的第二侧的方向延伸,第二板体的第二端作为延伸端。
[0007]进一步地,限位部的上侧面与卡口部的下侧面之间的距离沿限位部的延伸方向逐渐减小。
[0008]进一步地,卡口部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和第四侧,第三侧和第四侧连接在卡口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且第三侧和第四侧之间的距离沿从第一侧到第二侧的方向逐渐减小。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卡扣,包括配合部,配合部用于与前述的卡扣座卡接配合,配合部包括:上止挡部;下止挡部,下止挡部与上止挡部相对设置;以及连接部,连接部连接在上止挡部与下止挡部之间;卡接状态下,连接部嵌设在卡口部中,上止挡部与卡口部的上侧面止挡配合,下止挡部与卡口部的下侧面止挡配合。
[0010]进一步地,卡扣还包括头部,头部设置在上止挡部背向连接部的侧面上。
[0011]进一步地,头部包括:卡钩;以及定位部,定位部对应于卡钩的钩口设置,定位部与卡钩之间形成卡持空间。
[0012]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卡扣座具有卡口部和限位部,其中卡口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具有开口,可以供卡扣通过,卡扣沿从第一侧到第二侧的方向装配进卡口部中,限位部设置在卡口部的下方,并与卡口部之间具有间隔,限位部与卡口部的第二侧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卡扣装配进卡口部后被容纳在容纳空间中,且卡扣的最低点低于限位部的最高点,即通过卡扣与卡扣座之间形成止挡干涉,避免卡扣从卡扣座中脱出。这种高度差形成的干涉止挡配合,如果需要将卡扣与卡扣座分离,需要提起卡扣或压低限位部,使卡扣的最低点高于限位部的最高点,才能将卡扣从卡扣座中脱出。所以,卡扣与卡扣座的卡接较为牢固,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稍微用力就可以将卡扣从卡口部中脱出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4]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卡扣座与卡扣卡接配合的示意图;
[0015]图2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卡扣座的示意图;
[0016]图3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卡扣座与卡扣卡接配合的剖视图;
[0017]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卡扣座的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18]图5示出了根据图4的A-A向剖视图;
[0019]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卡扣座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20]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卡扣的示意图;
[0021]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卡扣座与配合部卡接的示意图;
[0022]图9示出了根据图8的B-B向剖视图;以及
[0023]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卡扣座与卡扣卡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5]如图4至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卡扣座I以及与该卡扣座I卡接配合的卡扣2。结合参见图4至图6,卡扣座I具有卡口部11和限位部12,卡口部11的四周分别为第一侧111、第二侧112、第三侧113和第四侧114,其中第一侧111与第二侧112相对设置,第三侧113和第四侧114相对设置,卡口部11的第一侧111具有开口,以供卡扣2通过,沿从卡口部11的第一侧111到第二侧112的方向为卡扣2的装配方向,沿从卡口部11的第二侧112到第一侧111的方向为卡扣2的拆卸方向(结合参见图6所示的箭头方向)。限位部12设置在卡口部11的下方,用于在卡扣2装配进卡扣座I的卡口部11后,防止卡扣2从卡口部11的第一侧111的开口中脱出。限位部12与卡口部11之间具有一定间隔,且限位部12与卡口部11的第二侧112之间形成了容纳空间,卡扣2装配进卡口部11后嵌设在该容纳空间中,限位部12的最高点高于卡扣2的最低点,使卡扣2与限位部12之间形成干涉,卡扣2被限位部12阻挡,无法从开口部11的第一侧111的开口脱出。
[0026]结合参见图7,卡扣2包括与卡扣座I结构相配合的配合部21,配合部21的整体呈“工”字形,包括上止挡部211、下止挡部212以及连接部213,连接部213连接在上止挡部211与下止挡部212之间。装配时,下止挡部212嵌设在限位部12与卡口部11之间的间隔中,沿装配方向运动,直至到达容纳空间后,连接部213落入容纳空间,上止挡部211与卡口部11的上侧面115形成上下方向止挡配合,下止挡部212与卡口部11的下侧面116形成上下方向止挡配合,同时下止挡部212又与限位部12形成沿装卸方向的止挡配合。
[0027]利用卡扣2和限位部12之间的高度差形成的止挡配合,如果不提起卡扣2或压下限位部12,使卡扣2的最低点高于限位部12的最高点,则卡扣2与限位部12之间的干涉无法取消,卡扣2无法从卡扣座I中脱出,因此采用限位部12与卡扣2止挡配合的结构使卡扣2与卡扣座I的卡接配合较为可靠。
[0028]优选地,限位部12设置在卡口部11的第一侧111,并向靠近第二侧112的方向延伸,在限位部12的延伸端与卡口部11的第二侧112之间形成了前述的容纳空间。卡扣2沿着限位部12的上侧面123运动时,卡扣2与限位部12之间形成一定压力,造成卡扣2和/或限位部12产生小幅度形变,当卡扣2运动到容纳空间后,卡扣2与限位部12分离,形变消失,卡扣2和/或限位部12反弹恢复初始形态,卡扣2与限位部12之间自然形成高度差,使卡扣2的最低点与限位部12形成干涉止挡配合。
[0029]结合参见图5,进一步优选地,限位部12包括第一板体121和第二板体122,其中第一板体121沿竖直方向固定在卡口部11的第一侧111的下方,正对着第一侧111的开口,第二板体122的第一端与第一板体121固定连接,第二板体122的与其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向靠近卡口部11的第二侧112的方向延伸,使第一板体121和第二板体122呈L形结构,在第二板体122的第二端与卡口部11的第二侧112之间形成了前述的容纳空间。这里是将第二板体122的第二端作为了限位部12的延伸端。
[0030]L形结构简单且节省物料,此外,如果限位部12的材料选择为弹性材料,如塑料,这种L形结构还可以使卡扣2的下止挡部212在沿装配方向进入卡口部11的过程中,第二板体122更容易受压向下小幅度弯折,方便下止挡部212运动到容纳空间,当卡扣2落入容纳空间中,第二板体122所受压力解除,向上弹起恢复初始状态,第二板体122的第二端自然与卡扣2的下止挡部212形成干涉,阻挡卡扣2脱出卡扣座I。
[0031]当然,也可以将卡扣2的下止挡部212设置为弹性材料制成,或是限位部12与下止挡部212均为弹性材料制成。
[0032]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进一步优选地,第二板体122的上侧面123与卡口部11的下侧面116之间的距离沿第二板体122的延伸方向逐渐减小。当卡扣2的下止挡部212沿装配方向运动时,由于第二板体122的上侧面与卡口部11的下侧面116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为了使下止挡部212顺利通过,下止挡部212自然会给予第二板体122 —定的压力,使第二板体122小幅度向下弯折,为下止挡部212的运动让出足够的空间。
[0033]当然,第二板体122的上侧面123也可以与卡口部11的下侧面116平行,只要两者之间的间距足以使卡扣2的下止挡部212通过,且卡扣2落入容纳空间后其最低点能够与第二板体122的最高点形成干涉,就可以实现阻挡限位的目的。
[0034]此外,限位部12的结构也不限于L形结构,其实质是能够与卡口部11的第二侧112相对并具有一定的间隔以容纳卡扣2,同时可以阻挡卡扣2沿拆卸方向从卡口部11的第一侧111的开口脱出即可,具体的形状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0035]为了使卡扣2的下止挡部212更好地与卡口部11的下侧面116形成上下方向止挡配合,优选地,卡口部11的第三侧113与第四侧114之间的距离沿卡扣2的装配方向逐渐减小。设卡口部11的第三侧113与第四侧114之间最大距离为a,最小距离为b,卡扣2的下止挡部212的宽度为e,连接部213的宽度为f,限位部12的延伸端与卡口部11的第二侧112之间的距离为C,卡扣2的配合部21的宽度为d,则满足a彡e>b彡f,且c彡d就可以使卡扣2顺利地进入容纳空间,且卡扣2可以与卡扣座I可靠卡接,不会在卡扣2的受力方向脱出。
[0036]由于卡扣座I的开口部11尺寸较小,如果直接作用在配合部21上不方便操作,且卡扣2上还要安装其他待连接部件,所以优选地,卡扣2还包括头部22,头部22固定在配合部21上,并位于上止挡部211背向连接部213的侧面上,头部22具有卡钩221以及与卡钩221配合的定位部222,在定位部222与卡钩221之间形成了卡持空间,可以夹持住其他待连接部件,(如钣金件),头部22的存在还使对卡扣2的操作更加方便,省时省力。
[0037]下面结合图8至图10具体说明卡扣座I与卡扣2卡接配合的原理:
[0038]1、装配过程:将卡扣2推入卡口部11的第一侧111的开口中,然后将下止挡部212突出于连接部213的部位嵌设在限位部12与卡口部11的下侧面116之间的间隔中,下止挡部212沿着限位部12的上侧面123从卡口部11的第一侧111向卡口部11的第二侧112运动,运动过程中下止挡部212与限位部12之间的压力造成限位部12的第二板体122向下折弯变形,直至下止挡部212脱离限位部12。
[0039]2、定位过程:下止挡部212脱离限位部12后,限位部12反弹恢复初始状态,连接部213落入容纳空间,限位部12的最高点高于下止挡部212的最低点,下止挡部212被限位部12阻挡,无法沿拆卸方向从卡口部11中脱出,同时下止挡部212被卡口部11的下侧面116阻挡,上止挡部211被卡口部11的上侧面115阻挡,无法沿上下方向脱出,卡扣2定位在卡扣座I中。
[0040]图10中所示箭头方向为卡扣2工作时受力方向,受力方向与卡扣2的拆卸方向不同,卡扣2不容易从卡扣座I中脱出。
[0041]3、拆卸过程:向上提起下止挡部212(如果限位部12为弹性件,也可以同时向下压住第二板体122的延伸端),使下止挡部212的最低点高于限位部12的最高点,取消下止挡部212与限位部12之间的干涉,然后向靠近卡口部11的第一侧111的方向移动卡扣2,下止挡部212沿着限位部12的上侧面123从卡口部11的第二侧112向卡口部11的第一侧111运动,直至下止挡部212脱出卡口部11的第一侧111的开口,卡扣2与卡扣座I分离。
[0042]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0043]1、卡扣与卡扣座连接可靠,不容易分离。
[0044]2、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00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卡扣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卡口部(11),所述卡口部(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111)和第二侧(112),所述卡口部(11)的所述第一侧(111)具有供卡扣⑵通过的开口 ;以及 限位部(12),所述限位部(12)间隔设置在所述卡口部(11)的下方,所述限位部(12)与所述卡口部(11)的所述第二侧(112)之间形成容纳所述卡扣(2)的容纳空间; 卡接状态下,所述卡扣⑵的最低点低于所述限位部(12)的最高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2)设置在所述卡口部(II)的所述第一侧(111),并向靠近所述卡口部(11)的所述第二侧(112)的方向延伸,所述限位部(12)的延伸端与所述卡口部(11)的所述第二侧(112)之间形成所述容纳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2)包括: 第一板体(121),所述第一板体(121)竖直设置在所述卡口部(11)的所述第一侧(III);以及 第二板体(122),所述第二板体(12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1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体(122)的与其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向靠近所述卡口部(11)的所述第二侧(112)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板体(122)的所述第二端作为所述延伸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2)的上侧面(123)与所述卡口部(11)的下侧面(116)之间的距离沿所述限位部(12)的延伸方向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部(11)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113)和第四侧(114),所述第三侧(113)和所述第四侧(114)连接在所述卡口部(11)的所述第一侧(111)和所述第二侧(112)之间,且所述第三侧(113)和所述第四侧(114)之间的距离沿从所述第一侧(111)到所述第二侧(112)的方向逐渐减小。
6.一种卡扣,包括配合部(2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21)用于与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卡扣座(I)卡接配合,所述配合部(21)包括: 上止挡部(211); 下止挡部(212),所述下止挡部(212)与所述上止挡部(211)相对设置;以及 连接部(213),所述连接部(213)连接在所述上止挡部(211)与所述下止挡部(212)之间; 卡接状态下,所述连接部(213)嵌设在所述卡口部(11)中,所述上止挡部(211)与所述卡口部(11)的上侧面(115)止挡配合,所述下止挡部(212)与所述卡口部(11)的下侧面(116)止挡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2)还包括头部(22),所述头部(22)设置在所述上止挡部(211)背向所述连接部(213)的侧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22)包括: 卡钩(221); 定位部(222),所述定位部(222)对应于所述卡钩(221)的钩口设置,所述定位部(222)与所述卡钩(221)之间形成卡持空间。
【文档编号】F16B17/00GK203979051SQ201420321594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6日
【发明者】周红波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