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13982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速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双离合变速器轴向长度长、速比误差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包括双离合组件、第一输入组件、第一输出组件、第一齿轮组、第二输入组件、第二输出组件、第二齿轮组、倒档输出组件和倒档齿轮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速器的双离合变速器轴向长度短,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利于在整车上更为合理的布置;并且其未共用主动齿轮,实际速比更接近所需速比,提高了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专利说明】一种变速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变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离合变速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不可在生资源石油的不断减少及车辆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日益加重,各国对车辆的油耗及排放法规要求越来越严。传动系统的传递效率对车辆油耗影响很大,开发高效节能的自动变速器已成为国内外车企研发的重点。传统的自动变速器(AT)及无级自动变速器(CVT)因采用了传递效率较低的液力变矩器,综合传递效率最高只能达到85%左右,而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传递效率可以达到93%以上。搭载双离合变速器的整车在最近几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眯。
[0003]双离合变速器(DCT, Dual Clutch Transmiss1n)是将两个变速箱和两个离合器集成在一个变速箱内,两根可转动地套接在一起的输入轴分别与其中一个离合器相连接,两根输入轴分别传输两个变速箱速度组的动力,通过在两个离合器之间自动切换从而完成换挡程序,因此可实现换档过程的动力换档,即在换档过程中不中断动力,克服了 AMT换档冲击的缺点,车辆在换档过程中,发动机的动力始终可以传递到车轮,换档迅速平稳,不仅保证了车辆的加速性,而且由于车辆不再产生由于换档引起的急剧减速情况,也极大的改善了车辆运行的舒适性。
[0004]从结构上看,双离合变速器通常包括一对相互专用接合的离合器。离合器驱动一对输入轴,每个输入轴都包括可自由旋转地布置在输入轴上的多个齿轮以及相关的同步器。所述多个齿轮与紧固至输出轴的齿轮常啮合。同步器激活同步并连接所选齿轮至其输入轴。然后,与该输入轴相关联的离合器接合,以将扭矩从输入轴传递至输出轴。
[0005]但是,由于现有的双离合变速器多采用双输出轴或者单输出轴且共用主动齿轮或者线性布置齿轮组,因此其轴向尺寸较长。对于前横置发动机、前轮驱动的车辆,尤其是小型车,其安装空间有限,对双离合变速器的使用和布置带来极大限制。并且双离合变速器采用共用主动齿轮时,速比误差较大,难以实现所需速比,不利于使发动机在最佳区域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双离合变速器轴向长度长、速比误差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变速器。
[000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提供一种变速器,包括:
[0009]双离合组件,所述双离合组件包括可选择性单独连接至发动机输出部件的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
[0010]第一输入组件,所述第一输入组件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一离合器的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入轴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可选择性的与所述发动机输出部件结合以获得扭矩;
[0011]第一输出组件,所述第一输出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输入轴平行设置的第一输出轴;
[0012]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多对由相互常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组成的第一齿轮对,所述第一齿轮组中的多个主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上,所述第一齿轮组中的多个从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所述第一输入轴可通过所述第一齿轮组的多对第一齿轮对中的任意一对结合至所述第一输出轴结合,以形成从所述第一输入轴到所述第一输出轴的扭矩传输通道,并从所述第一输出轴输出扭矩;
[0013]第二输入组件,所述第二输入组件包括第二输入轴和输入副轴;所述第二输入轴同轴套设于所述第一输入轴外部并连接至所述第二离合器,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可选择性的与所述发动机输出部件结合以获得扭矩;所述输入副轴与所述第二输入轴平行设置,并可在所述第二输入轴的带动下与所述第二输入轴同向转动,以形成从所述第二输入轴到所述输入副轴的扭矩传输通道;
[0014]第二输出组件,所述第二输出组件包括与所述输入副轴平行设置的第二输出轴;
[0015]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多对由相互常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组成的第二齿轮对,所述第二齿轮组中的多个主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输入副轴上,所述第二齿轮组中的多个从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所述输入副轴可通过所述第二齿轮组的多对第二齿轮对中的任意一对结合至所述第二输出轴,以形成从所述输入副轴到所述第二输出轴的扭矩传输通道,并从所述第二输出轴输出扭矩;
[0016]倒档输出组件,所述倒档输出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平行设置的倒档轴;
[0017]倒档齿轮组,所述倒档齿轮组包括相互常啮合的倒档主动齿轮和倒档从动齿轮;所述倒档从动齿轮设置于所述倒档轴上;所述倒档轴可通过所述倒档从动齿轮和所述倒档主动齿轮选择性的结合至所述第一输入轴或所述第二输入轴,以形成从所述第一输入轴或所述第二输入轴到所述倒档轴的扭矩传输通道,并从所述倒档轴输出扭矩。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速器中,将对应于多个档位的齿轮分为两个齿轮组,并将两个齿轮组分别设于两套独立的输入轴上。因此,每一套输入轴轴上的齿轮数量减少,大大降低了输入轴的轴向长度,减小了变速器的轴向长度。并且在采用与现有变速器相同外型尺寸的前提下,可增设档位数,从而扩大了变速器的传动比范围,传动比分配更加合理,利于提高整车的动力性能。
[0019]同时,上述变速器中,两个齿轮组内,每个主动齿轮均只与一个从动齿轮啮合,无共用齿轮,使变速器的实际速比更接近所需要的速比,速比误差小,利于提高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002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入组件还包括第二输入轴主动齿轮、中间惰轮、中间惰轮支承轴和输入副轴驱动齿轮;所述第二输入轴主动齿轮固定于所述第二输入轴上;所述输入副轴驱动齿轮固定于所述输入副轴上;所述中间惰轮支承轴与所述输入副轴平行设置;所述中间惰轮设置于所述中间惰轮支承轴上,并同时与所述第二输入轴主动齿轮和所述输入副轴驱动齿轮常啮合,以将所述第二输入轴的扭矩传递到所述输入副轴。
[0021]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惰轮固定或空套于所述中间惰轮支承轴上。
[00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入轴通过同步器经所述多对第一齿轮对中的任意一对结合至所述第一输出轴;所述输入副轴通过同步器经所述多对第二齿轮对中的任意一对结合至所述第二输出轴。
[0023]进一步的,所述变速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倒档轴上的倒档同步器;所述倒档从动齿轮空套于所述倒档轴上,并且所述倒档从动齿轮可通过所述倒档同步器与所述倒档轴结口 ο
[002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相互常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相互常啮合的第四主动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相互常啮合的第六主动齿轮和第六从动齿轮、相互常啮合的第八主动齿轮和第八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四主动齿轮、所述第六主动齿轮和所述第八主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上;所述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四从动齿轮、所述第六从动齿轮和所述第八从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相互常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相互常啮合的第三主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相互常啮合的第五主动齿轮和第五从动齿轮、相互常啮合的第七主动齿轮和第七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三主动齿轮、所述第五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七主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输入副轴上;所述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三从动齿轮、所述第五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七从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
[0025]进一步的,所述变速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的第一同步器、设置于所述输入副轴上的第二同步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上的第三同步器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第四同步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在所述第一同步器两侧空套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并且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可各自独立的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器与所述第二输出轴结合;所述第五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七主动齿轮在所述第二同步器两侧空套于所述输入副轴上,并且所述第五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七主动齿轮可各自独立的通过所述第二同步器与所述输入副轴结合;所述第六主动齿轮和所述第八主动齿轮在所述第三同步器两侧空套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上,并且所述第六主动齿轮和所述第八主动齿轮可各自独立的通过所述第三同步器与所述第一输入轴结合;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和所述第四从动齿轮在所述第四同步器两侧空套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并且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和所述第四从动齿轮可各自独立的通过所述第四同步器与所述第一输出轴结合。
[0026]进一步的,所述倒档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固定联接,并同时空套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
[0027]进一步的,所述变速器包括扭矩输出组件;所述扭矩输出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第一减速齿轮、固定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的第二减速齿轮、固定于所述倒档轴上的第三减速齿轮、具有差速器齿圈的差速器;所述差速器的差速器齿圈同时与所述第一减速齿轮、所述第二减速齿轮和所述第三减速齿轮啮合,以接收所述第一减速齿轮、所述第二减速齿轮或所述第三减速齿轮传递而来的扭矩并输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变速器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9]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30]1、第一主动齿轮;2、第一从动齿轮;3、第一同步器;4、第三主动齿轮;5、第三从动齿轮;6、第二减速齿轮;7、输入副轴驱动齿轮;8、第七从动齿轮;9、第七主动齿轮;10、第二同步器;11、第五从动齿轮;12、第二输出轴;13、第五主动齿轮;14、输入副轴;15、中间惰轮;16、第二主动齿轮;17、第四主动齿轮;18、第一输入轴;19、第六主动齿轮;20、第三同步器;21、第八主动齿轮;22、第八从动齿轮;23、第一输出轴;24、第六从动齿轮;25、第四从动齿轮;26、第四同步器;27、第二从动齿轮;28、倒档同步器;29、倒档从动齿轮;30、第三减速齿轮;31、倒档轴;32、倒档主动齿轮;33、第一减速齿轮;34、第二输入轴主动齿轮;35、发动机曲轴;36、第一离合器;37、第二离合器;38、第二输入轴;39、中间惰轮支承轴;40、差速器齿圈;41、差速器;42、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结合”、“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速器,包括:
[0035]双离合组件,所述双离合组件包括可选择性单独连接至发动机输出部件的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
[0036]第一输入组件,所述第一输入组件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一离合器的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入轴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可选择性的与所述发动机输出部件结合以获得扭矩;
[0037]第一输出组件,所述第一输出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输入轴平行设置的第一输出轴;
[0038]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多对由相互常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组成的第一齿轮对,所述第一齿轮组中的多个主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上,所述第一齿轮组中的多个从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所述第一输入轴可通过所述第一齿轮组的多对第一齿轮对中的任意一对结合至所述第一输出轴结合,以形成从所述第一输入轴到所述第一输出轴的扭矩传输通道,并从所述第一输出轴输出扭矩;
[0039]第二输入组件,所述第二输入组件包括第二输入轴和输入副轴;所述第二输入轴同轴套设于所述第一输入轴外部并连接至所述第二离合器,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可选择性的与所述发动机输出部件结合以获得扭矩;所述输入副轴与所述第二输入轴平行设置,并可在所述第二输入轴的带动下与所述第二输入轴同向转动,以形成从所述第二输入轴到所述输入副轴的扭矩传输通道;
[0040]第二输出组件,所述第二输出组件包括与所述输入副轴平行设置的第二输出轴;
[0041]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多对由相互常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组成的第二齿轮对,所述第二齿轮组中的多个主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输入副轴上,所述第二齿轮组中的多个从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所述输入副轴可通过所述第二齿轮组的多对第二齿轮对中的任意一对结合至所述第二输出轴,以形成从所述输入副轴到所述第二输出轴的扭矩传输通道,并从所述第二输出轴输出扭矩;
[0042]倒档输出组件,所述倒档输出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平行设置的倒档轴;
[0043]倒档齿轮组,所述倒档齿轮组包括相互常啮合的倒档主动齿轮和倒档从动齿轮;所述倒档从动齿轮设置于所述倒档轴上;所述倒档轴可通过所述倒档从动齿轮和所述倒档主动齿轮选择性的结合至所述第一输入轴或所述第二输入轴,以形成从所述第一输入轴或所述第二输入轴到所述倒档轴的扭矩传输通道,并从所述倒档轴输出扭矩。
[004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速器中,所述双离合组件与现有的双离合变速器中的双离合组件相同,包括可选择性单独连接至发动机输出部件的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
[0045]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双离合变速器内的两个离合器分别控制两组对应不同档位的齿轮。当双离合变速箱运作时,第一个离合器工作,一组齿轮被啮合,而接近换挡之时,下一档位的齿轮已被预选,但第二个离合器仍处于分离状态;当换挡时第一个离合器将使用中的齿轮分离,同时第二个离合器啮合已被预选的齿轮,在整个换挡过程中始终有一组齿轮输出动力,实现动力的不间断输出。
[0046]具体的,双离合组件的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可各自单独的与发动机输出部件(发动机曲轴)连接。例如,在换挡过程中,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交替连接至发动机输出部件。
[0047]本实用新型中,对应于两个离合器,上述变速器包括两套动力输出系统,具体为与第一离合器连接、包括第一输入组件、第一输出组件和第一齿轮组的第一套动力输出系统和与第二离合器连接、包括第二输入组件、第二输出组件和第二齿轮组的第二套动力输出系统。
[0048]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组件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一离合器的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入轴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可选择性的与所述发动机输出部件结合以获得扭矩。即,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通过第一离合器的分离或闭合可实现发动机输出部件(曲轴)提供扭矩的断开或传递。
[0049]第一输入轴同时用于承载主动齿轮,以向第一输出轴传递扭矩。
[0050]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输出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输入轴平行设置的第一输出轴。第一输出轴用于接受第一输入轴传递而来的扭矩并通过设置于第一输出轴上的与第一输入轴上的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调整后输出。
[0051]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齿轮组用于将第一输入轴的扭矩传递给第一输出轴。具体的,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多对由相互常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组成的第一齿轮对,所述第一齿轮组中的多个主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上,所述第一齿轮组中的多个从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
[0052]上述第一齿轮组中,每对第一齿轮对对应于一个档位,因此,多对第一齿轮对互不相同,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变速器工作时,需使所选择的档位所对应的第一齿轮对工作,以实现扭矩从第一输入轴经该第一齿轮对传递到第一输出轴上。即,所述第一输入轴可通过所述第一齿轮组的多对第一齿轮对中的任意一对结合至所述第一输出轴结合,即上述所述第一齿轮组中,多对第一齿轮对均可选择性的同时与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一输出轴结合,以形成从所述第一输入轴到所述第一输出轴的扭矩传输通道,并从所述第一输出轴输出扭矩。
[0053]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理解的,若多个主动齿轮和多个从动齿轮均分别固定于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一输出轴上。当其中一对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正常转动时,将带动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一输出轴转动。此时,固定于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其余的多个主动齿轮和多个从动齿轮跟随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一输出轴出现转动。而每个第一齿轮对互不相同,多对第一齿轮对随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一输出轴同时强行转动将导致变速器损坏。所以,当所希望转动的目标第一齿轮对随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一输出轴正常转动工作时,其余多个第一齿轮对不可同时与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一输出轴固定。即,主动齿轮与第一输入轴、从动齿轮与第一输出轴这两组部件之间至少一处相互分离即可。同时,在需要时主动齿轮与第一输入轴、从动齿轮与第一输出轴这两组部件需可同时固定,以实现正常扭矩传递的功能。即,需通过部件控制每对第一齿轮对与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一输出轴可根据需要断开或同时固定。
[0054]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所述第一输入轴经所述多对第一齿轮对中的任意一对结合至所述第一输出轴可采用现有的同步器实现,例如,所述第一输入轴通过同步器经所述多对第一齿轮对中的任意一对结合至所述第一输出轴。
[0055]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输入组件包括第二输入轴和输入副轴。
[0056]如现有技术中公知的,第二输入轴用于连接至第二离合器,并在第二离合器处于闭合状态时,获取发动机输出部件提供的扭矩。通常,第二输入轴同轴套设于所述第一输入轴外部。
[0057]可以理解,第一输入轴位于第二输入轴内部的部分无法安装齿轮。第二输入轴套设于第一输入轴外部的长度越长,将导致更大长度范围内的第一输入轴上无法安装齿轮,继而导致第一输入轴长度变长。因此,第二输入轴上安装更少的齿轮将有利于缩短第二输入轴的长度,继而可缩短第一输入轴的长度。
[0058]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增加一条相对于第二输入轴平行设置的输入副轴,起到原第二输入轴的作用,可将原本需设置于第二输入轴上的主动齿轮设置于该输入副轴上,从而可缩短第二输入轴的长度,进而实现缩短整个变速器轴向长度的目的。
[0059]具体的,该输入副轴需与第二输入轴平行设置,且可在所述第二输入轴的带动下与所述第二输入轴同向转动。输入副轴的转动方向与第二输入轴的转动方向相同可避免由于转动方向相反导致的后续传动方向改变对后续部件设计的影响。
[006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现输入副轴在第二输入轴的带动下与所述第二输入轴同向转动的结构有多种。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情况下,所述第二输入组件还包括第二输入轴主动齿轮、中间惰轮、中间惰轮支承轴和输入副轴驱动齿轮;所述第二输入轴主动齿轮固定于所述第二输入轴上;所述输入副轴驱动齿轮固定于所述输入副轴上;所述中间惰轮支承轴与所述输入副轴平行设置;所述中间惰轮设置于所述中间惰轮支承轴上,并同时与所述第二输入轴主动齿轮和所述输入副轴驱动齿轮常啮合,以将所述第二输入轴的扭矩传递到所述输入副轴。
[0061]上述结构中,所述中间惰轮固定或空套于所述中间惰轮支承轴上。当中间惰轮固定于所述中间惰轮支承轴上时,中间惰轮支承轴随中间惰轮同步转动,此时可通过将中间惰轮支承轴两端固定于轴承上实现。当中间惰轮空套于所述中间惰轮支承轴上时,中间惰轮可绕中间惰轮支承轴自由转动。
[0062]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输出组件包括与所述输入副轴平行设置的第二输出轴。
[0063]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多对由相互常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组成的第二齿轮对,所述第二齿轮组中的多个主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输入副轴上,所述第二齿轮组中的多个从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所述输入副轴可通过所述第二齿轮组的多对第二齿轮对中的任意一对结合至所述第二输出轴,以形成从所述输入副轴到所述第二输出轴的扭矩传输通道,并从所述第二输出轴输出扭矩。
[0064]与第一齿轮组类似的,所述输入副轴通过同步器经所述多对第二齿轮对中的任意一对结合至所述第二输出轴。
[0065]如本领域所公知的,上述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分别对应两套不同的档位。由于双离合变速器在换挡时,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交替工作,所以,通常,上述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分别对应偶数档和奇数档。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变速器的档位数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可采用应用较多的八档。
[0066]以八档为例,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相互常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相互常啮合的第四主动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相互常啮合的第六主动齿轮和第六从动齿轮、相互常啮合的第八主动齿轮和第八从动齿轮;
[0067]所述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四主动齿轮、所述第六主动齿轮和所述第八主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上;所述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四从动齿轮、所述第六从动齿轮和所述第八从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
[0068]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相互常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相互常啮合的第三主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相互常啮合的第五主动齿轮和第五从动齿轮、相互常啮合的第七主动齿轮和第七从动齿轮;
[0069]所述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三主动齿轮、所述第五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七主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输入副轴上;所述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三从动齿轮、所述第五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七从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
[0070]上述结构中,第一齿轮组中的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可视为二档齿轮,第四主动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可视为四档齿轮、第六主动齿轮和第六从动齿轮可视为六档齿轮、第八主动齿轮和第八从动齿轮可视为八档齿轮。
[0071]同样的,第二齿轮组中的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可视为一档齿轮、第三主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可视为三档齿轮、第五主动齿轮和第五从动齿轮可视为五档齿轮、第七主动齿轮和第七从动齿轮可视为七档齿轮。
[0072]本实用新型中,对于上述各个齿轮在各条轴上的排列顺序没有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布置。
[0073]如前所述,如现有的,可通过同步器实现主动齿轮和其对应的从动齿轮结合于各自所在的轴上,实现扭矩的有效传递。
[0074]具体的,所述变速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的第一同步器、设置于所述输入副轴上的第二同步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上的第三同步器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第四同步器;
[0075]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在所述第一同步器两侧空套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并且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可各自独立的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器与所述第二输出轴结合;
[0076]所述第五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七主动齿轮在所述第二同步器两侧空套于所述输入副轴上,并且所述第五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七主动齿轮可各自独立的通过所述第二同步器与所述输入副轴结合;
[0077]所述第六主动齿轮和所述第八主动齿轮在所述第三同步器两侧空套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上,并且所述第六主动齿轮和所述第八主动齿轮可各自独立的通过所述第三同步器与所述第一输入轴结合;
[0078]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和所述第四从动齿轮在所述第四同步器两侧空套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并且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和所述第四从动齿轮可各自独立的通过所述第四同步器与所述第一输出轴结合。
[0079]可以理解的,等效的,上述第一同步器可设置于输入副轴上,此时,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三主动齿轮需空套于所述输入副轴上。而,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需固定于第二输出轴上。
[0080]类似的,上述第二同步器、第三同步器和第四同步器的位置也可更换。
[0081]根据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倒档功能,上述变速器还包括倒档输出组件和倒档齿轮组。
[0082]具体的,倒档输出组件,所述倒档输出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平行设置的倒档轴。
[0083]所述倒档齿轮组包括相互常啮合的倒档主动齿轮和倒档从动齿轮。所述倒档从动齿轮设置于所述倒档轴上。
[0084]通常,所述倒档主动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轴或所述第二输出轴上。并且所述倒档轴可通过所述倒档从动齿轮和所述倒档主动齿轮选择性的结合至所述第一输入轴或所述第二输入轴,以形成从所述第一输入轴或所述第二输入轴到所述倒档轴的扭矩传输通道,并从所述倒档轴输出扭矩。
[0085]所述倒档主动齿轮只需可获取到扭矩且与所述第一输入轴或第二输入轴的转动方向相反即可,其具体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所述倒档主动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并与所述第一齿轮组的多个从动齿轮中的其中一个固定联接。
[008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变速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倒档轴上的倒档同步器;所述倒档从动齿轮空套于所述倒档轴上,并且所述倒档从动齿轮可通过所述倒档同步器与所述倒档平咐口口。
[0087]通常,倒档时,所需的扭矩较大,所以,本实用新型中,如前述的八档变速器中,所述倒档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固定联接,并同时空套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
[008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变速器包括扭矩输出组件;所述扭矩输出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第一减速齿轮、固定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的第二减速齿轮、固定于所述倒档轴上的第三减速齿轮、具有差速器齿圈的差速器;所述差速器的差速器齿圈同时与所述第一减速齿轮、所述第二减速齿轮和所述第三减速齿轮啮合,以接收所述第一减速齿轮、所述第二减速齿轮或所述第三减速齿轮传递而来的扭矩并输出。
[0089]通过设置上述差速器可提高变速器的操控性能。
[0090]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变速器进行说明。
[0091]如图1所示,该变速器包括连接至发动机曲轴35的第一离合器36和第二离合器
37。
[0092]第一离合器36同时连接至第一输入轴18。第一输入轴18上依次设置有第二主动齿轮16、第四主动齿轮17、第六主动齿轮19和第八主动齿轮21。其中,第二主动齿轮16和第四主动齿轮17固定于第一输入轴18上。第六主动齿轮19和第八主动齿轮21空套于第一输入轴18上。
[0093]第三同步器20设置于第六主动齿轮19和第八主动齿轮21之间的第一输入轴18上,用于分别控制第六主动齿轮19和第八主动齿轮21与第一输入轴18的结合和分离。
[0094]第一输出轴23相对于第一输入轴18平行设置。第一输出轴23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减速齿轮33、倒档主动齿轮32、第二从动齿轮27、第四从动齿轮25、第六从动齿轮24和第八从动齿轮22。并且,第二从动齿轮27、第四从动齿轮25、第六从动齿轮24、第八从动齿轮22分别与第二主动齿轮16、第四主动齿轮17、第六主动齿轮19和第八主动齿轮21常啮八口 ο
[0095]其中,第六从动齿轮24和第八从动齿轮22固定于第一输出轴23上。第二从动齿轮27和第四从动齿轮25空套于第一输出轴23上。
[0096]第四同步器26设置于第二从动齿轮27和第四从动齿轮25之间的第一输出轴23上,用于分别控制第二从动齿轮27和第四从动齿轮25与第一输出轴23的结合和分离。
[0097]同时,倒档主动齿轮32空套于第一输出轴23上,并与第二从动齿轮27固定联接。第一减速齿轮33固定于第一输出轴23上。
[0098]倒档轴31相对于第一输出轴23平行设置。倒档轴31上依次设置有第三减速齿轮30和倒档从动齿轮29。第三减速齿轮30固定于倒档轴31上。倒档从动齿轮29空套于倒档轴31上,并与倒档主动轮常啮合。
[0099]倒档同步器28设置于倒档轴31上,用于控制倒档从动齿轮29与倒档轴31的结合和分离。
[0100]第二离合器37同时连接至第二输入轴38。第二输入轴38同轴套设于第一输入轴18外部。第二输入轴38上固定有第二输入轴主动齿轮34。
[0101]中间惰轮支承轴39相对于第二输入轴38平行设置。中间惰轮15空套于中间惰轮支承轴39上并与第二输入轴主动齿轮34常啮合。
[0102]输入副轴14相对于中间惰轮支承轴39平行设置。输入副轴14上依次设置有第一主动齿轮1、第三主动齿轮4、输入副轴驱动齿轮7、第七主动齿轮9和第五主动齿轮13。其中,第一从动齿轮2、第三从动齿轮5、输入副轴驱动齿轮7固定于输入副轴14上。第七从动齿轮8和第五从动齿轮11空套于输入副轴14上。
[0103]第二同步器10设置于第七从动齿轮8和第五从动齿轮11之间的输入副轴14上,用于分别控制第七从动齿轮8和第五从动齿轮11与输入副轴14的结合和分离。
[0104]输入副轴驱动齿轮7与中间惰轮15常啮合。
[0105]第二输出轴12相对于输入副轴14平行设置。第二输出轴12上依次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2、第三从动齿轮5、第二减速齿轮6、第七从动齿轮8和第五从动齿轮11。其中,第一主动齿轮1、第三主动齿轮4、第七主动齿轮9和第五主动齿轮13分别与第一从动齿轮2、第三从动齿轮5、第七从动齿轮8和第五从动齿轮11常啮合。
[0106]第一主动齿轮I和第三主动齿轮4空套于第二输出轴12上。第二减速齿轮6、第七主动齿轮9和第五主动齿轮13固定于第二输出轴12上。
[0107]第一同步器3设置于第一主动齿轮I和第三主动齿轮4之间的第二输出轴12上,用于分别控制第一主动齿轮I和第三主动齿轮4与第二输出轴12的结合和分离。
[0108]第一减速齿轮33、第二减速齿轮6和第三减速齿轮30均常啮合至差数器的差速器齿圈40。
[0109]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变速器的各档动力流及换挡过程进行说明。
[0110]一档动力传动路线:第一同步器3和第一从动齿轮2接合,第二离合器37闭合,发动机42扭矩通过第二离合器37传递给第二输入轴主动齿轮34,经由中间惰轮15传到输入副轴驱动齿轮7、第一主动齿轮I。第一从动齿轮2和第一同步器3将扭矩传递到第二输出轴12上的第二减速齿轮6,再通过差速器齿圈40,并最终由差速器41输出动力。
[0111]二档动力传动路线:第四同步器26和第二从动齿轮27接合,第一离合器36闭合,发动机42扭矩通过第一离合器36传递给第一输入轴18,经由固定在第一输入轴18上的第二主动齿轮16传到第二从动齿轮27,再由第二从动齿轮27与第四同步器26接合将扭矩传递到第一输出轴23上的第一减速齿轮33,再通过差速器齿圈40,并最终由差速器41输出动力。
[0112]三档动力传递路线:第一同步器3和第三从动齿轮5接合,第二离合器37闭合,发动机42扭矩通过第二离合器37传递给第二输入轴主动齿轮34,经由中间惰轮15传到输入副轴驱动齿轮7、第三主动齿轮4。第三从动齿轮5和第一同步器3将扭矩传递到第二输出轴12上的第二减速齿轮6,再通过差速器齿圈40,并最终由差速器41输出动力。
[0113]四档动力传递路线:第四同步器26和第四从动齿轮25接合,第一离合器36闭合,发动机42扭矩通过第一离合器36传递给第一输入轴18,经由固定在第一输入轴18上的第四主动齿轮17传到第四从动齿轮25,再由第四从动齿轮25与第四同步器26接合将扭矩传递到第一输出轴23上的第一减速齿轮33,再通过差速器齿圈40,并最终由差速器41输出动力。
[0114]五档动力传递路线:第二同步器10和第五主动齿轮13接合,第二离合器37闭合,发动机42扭矩通过第二离合器37传递给第二输入轴主动齿轮34,经由中间惰轮15传到输入副轴驱动齿轮7、第二同步器10。第五主动齿轮13和第二同步器10将扭矩传递到第二输出轴12上的第二减速齿轮6,再通过差速器齿圈40,并最终由差速器41输出动力。
[0115]六档动力传递路线:第三同步器20和第六主动齿轮19接合,第一离合器36闭合,发动机42扭矩通过第一离合器36传递给第一输入轴18、第三同步器20,再由第六主动齿轮19与第三同步器20接合将扭矩传递到第一输出轴23上的第一减速齿轮33,再通过差速器齿圈40,并最终由差速器41输出动力。
[0116]七档动力传递路线:第二同步器10和第七主动齿轮9接合,第二离合器37闭合,发动机42扭矩通过第二离合器37传递给第二输入轴主动齿轮34,经由中间惰轮15传到输入副轴驱动齿轮7、第二同步器10。第七主动齿轮9和第二同步器10将扭矩传递到第二输出轴12上的第二减速齿轮6,再通过差速器齿圈40,并最终由差速器41输出动力。
[0117]八档动力传递路线:第三同步器20和第八主动齿轮21接合,第一离合器36闭合,发动机42扭矩通过第一离合器36传递给输入第一输入轴18、第三同步器20,再由第八主动齿轮21与第三同步器20接合将扭矩传递到第一输出轴23上的第一减速齿轮33,再通过差速器齿圈40,并最终由差速器41输出动力。
[0118]倒档动力传递路线:倒档同步器28和倒档从动齿轮29接合,第一离合器36闭合,发动机42扭矩通过第一离合器36传递给第一输入轴18,经由固定在第一输入轴18上的第二主动齿轮16传到第二从动齿轮27,再由第二从动齿轮27传经固定在第二从动齿轮27上的倒档主动齿轮32,再由倒档同步器28与倒档从动齿轮29接合将扭矩传递到倒档轴31上的第三减速齿轮30,再通过差速器齿圈40,并最终由差速器41输出动力。
[0119]换挡过程说明:
[0120]一档换二档过程:1档时,第一同步器3和第一从动齿轮2结合,第二离合器37闭合,第一离合器36打开;变速器控制系统发出I档换2档指令后,换挡执行机构预先将第四同步器26和第二从动齿轮27结合,此时第一离合器36仍处在打开状态,即第一离合器36和第一输入轴18都不传递动力;随着换挡过程继续,第二离合器37逐渐打开,与此同时第一离合器36逐渐闭合,此过程中,始终有离合器结合,不会出现扭矩中断;第二离合器37完全打开、第一离合器36完全闭合后,换挡过程结束。此时第二离合器37处在打开状态,即第二离合器37、第二输入轴38不传递动力,发动机42经由第一离合器36传递到第二从动齿轮27上。
[01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离合组件,所述双离合组件包括可选择性单独连接至发动机(42)输出部件的第一离合器(36)和第二离合器(37); 第一输入组件,所述第一输入组件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一离合器(36)的第一输入轴(18);所述第一输入轴(18)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36)可选择性的与所述发动机(42)输出部件结合以获得扭矩; 第一输出组件,所述第一输出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输入轴(18)平行设置的第一输出轴(23); 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多对由相互常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组成的第一齿轮对,所述第一齿轮组中的多个主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18)上,所述第一齿轮组中的多个从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轴(23)上;所述第一输入轴(18)可通过所述第一齿轮组的多对第一齿轮对中的任意一对结合至所述第一输出轴(23),以形成从所述第一输入轴(18)到所述第一输出轴(23)的扭矩传输通道,并从所述第一输出轴(23)输出扭矩; 第二输入组件,所述第二输入组件包括第二输入轴(38)和输入副轴(14);所述第二输入轴(38)同轴套设于所述第一输入轴(18)外部并连接至所述第二离合器(37),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37)可选择性的与所述发动机(42)输出部件结合以获得扭矩;所述输入副轴(14)与所述第二输入轴(38)平行设置,并可在所述第二输入轴(38)的带动下与所述第二输入轴(38)同向转动,以形成从所述第二输入轴(38)到所述输入副轴(14)的扭矩传输通道; 第二输出组件,所述第二输出组件包括与所述输入副轴(14)平行设置的第二输出轴(12); 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多对由相互常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组成的第二齿轮对,所述第二齿轮组中的多个主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输入副轴(14)上,所述第二齿轮组中的多个从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出轴(12)上;所述输入副轴(14)可通过所述第二齿轮组的多对第二齿轮对中的任意一对结合至所述第二输出轴(12),以形成从所述输入副轴(14)到所述第二输出轴(12)的扭矩传输通道,并从所述第二输出轴(12)输出扭矩; 倒档输出组件,所述倒档输出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输出轴(23)平行设置的倒档轴(31); 倒档齿轮组,所述倒档齿轮组包括相互常啮合的倒档主动齿轮(32)和倒档从动齿轮(29);所述倒档从动齿轮(29)设置于所述倒档轴(31)上;所述倒档轴(31)可通过所述倒档从动齿轮(29)和所述倒档主动齿轮(32)选择性的结合至所述第一输入轴(18)或所述第二输入轴(38),以形成从所述第一输入轴(18)或所述第二输入轴(38)到所述倒档轴(31)的扭矩传输通道,并从所述倒档轴(31)输出扭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入组件还包括第二输入轴主动齿轮(34)、中间惰轮(15)、中间惰轮支承轴(39)和输入副轴驱动齿轮(7); 所述第二输入轴主动齿轮(34)固定于所述第二输入轴(38)上; 所述输入副轴驱动齿轮(7)固定于所述输入副轴(14)上; 所述中间惰轮支承轴(39)与所述输入副轴(14)平行设置;所述中间惰轮(15)设置于所述中间惰轮支承轴(39)上,并同时与所述第二输入轴主动齿轮(34)和所述输入副轴驱动齿轮(7)常啮合,以将所述第二输入轴(38)的扭矩传递到所述输入副轴(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惰轮(15)固定或空套于所述中间惰轮支承轴(39)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轴(18)通过同步器经所述多对第一齿轮对中的任意一对结合至所述第一输出轴(23); 所述输入副轴(14)通过同步器经所述多对第二齿轮对中的任意一对结合至所述第二输出轴(12)。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档主动齿轮(32)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轴(23)上,并与所述第一齿轮组的多个从动齿轮中的其中一个固定联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倒档轴(31)上的倒档同步器(28); 所述倒档从动齿轮(29)空套于所述倒档轴(31)上,并且所述倒档从动齿轮(29)可通过所述倒档同步器(28)与所述倒档轴(31)结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相互常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16)和第二从动齿轮(27)、相互常啮合的第四主动齿轮(17)和第四从动齿轮(25)、相互常啮合的第六主动齿轮(19)和第六从动齿轮(24)、相互常啮合的第八主动齿轮(21)和第八从动齿轮(22); 所述第二主动齿轮(16)、所述第四主动齿轮(17)、所述第六主动齿轮(19)和所述第八主动齿轮(21)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18)上;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7)、所述第四从动齿轮(25)、所述第六从动齿轮(24)和所述第八从动齿轮(22)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轴(23)上; 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相互常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I)和第一从动齿轮(2)、相互常啮合的第三主动齿轮(4)和第三从动齿轮(5)、相互常啮合的第五主动齿轮(13)和第五从动齿轮(11)、相互常啮合的第七主动齿轮(9)和第七从动齿轮(8); 所述第一主动齿轮(I)、所述第三主动齿轮(4)、所述第五主动齿轮(13)和所述第七主动齿轮(9)均设置于所述输入副轴(14)上;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所述第三从动齿轮(5)、所述第五从动齿轮(11)和所述第七从动齿轮(8)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出轴(1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出轴(12)上的第一同步器(3)、设置于所述输入副轴(14)上的第二同步器(10)、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18)上的第三同步器(20)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轴(23)上的第四同步器(26); 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和所述第三从动齿轮(5)在所述第一同步器(3)两侧空套于所述第二输出轴(12)上,并且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和所述第三从动齿轮(5)可各自独立的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器(3)与所述第二输出轴(12)结合; 所述第五主动齿轮(13)和所述第七主动齿轮(9)在所述第二同步器(10)两侧空套于所述输入副轴(14)上,并且所述第五主动齿轮(13)和所述第七主动齿轮(9)可各自独立的通过所述第二同步器(10)与所述输入副轴(14)结合; 所述第六主动齿轮(19)和所述第八主动齿轮(21)在所述第三同步器(20)两侧空套于所述第一输入轴(18)上,并且所述第六主动齿轮(19)和所述第八主动齿轮(21)可各自独立的通过所述第三同步器(20)与所述第一输入轴(18)结合; 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7)和所述第四从动齿轮(25)在所述第四同步器(26)两侧空套于所述第一输出轴(23)上,并且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7)和所述第四从动齿轮(25)可各自独立的通过所述第四同步器(26)与所述第一输出轴(23)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档主动齿轮(32)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7)固定联接,并同时空套于所述第一输出轴(2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包括扭矩输出组件; 所述扭矩输出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输出轴(23)上的第一减速齿轮(33)、固定于所述第二输出轴(12)上的第二减速齿轮¢)、固定于所述倒档轴(31)上的第三减速齿轮(30)、具有差速器齿圈(40)的差速器(41); 所述差速器(41)的差速器齿圈(40)同时与所述第一减速齿轮(33)、所述第二减速齿轮(6)和所述第三减速齿轮(30)啮合,以接收所述第一减速齿轮(33)、所述第二减速齿轮(6)或所述第三减速齿轮(30)传递而来的扭矩并输出。
【文档编号】F16H3/087GK204041893SQ201420357417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黄波, 赵烤蕊, 刘学武, 邵发科, 王开国 申请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