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排风测试的风机减震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15389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汽车排风测试的风机减震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用于汽车排风测试的风机减震支架,包括方形的底座,在底座的上面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侧边框,在所述边条上设有凹槽,在凹槽的最深处槽底上安装有弹簧,在底座上设置有月牙槽,两个弧形板的底部转动设置在月牙槽内,弧形板的两端端部与弹簧连接。弧形板的中部设置在月牙槽的中心处,即形成一个以月牙槽的中心为支撑点,弧形板为杠杆的杠杆结构,且由两个侧边框、底座、以及两个弧形板构成U形夹持状的盛放结构,在U形夹持状盛放结构中部安装风机,振动时弧形板会发生左右摆动的趋势,弹簧被压缩,依次将振动产生的不良效果消除,同时使得弧形板以及风机整体保持平衡,保证地面风源的稳定运行,形成可以在地面推动的风源。
【专利说明】—种用于汽车排风测试的风机减震支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工具,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汽车排风测试的风机减震支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汽车排放的污染物是一致公认的城市大气主要污染公害之一,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检测并控制汽车排气污染物的浓度,已成为汽车检测中重要的检测项目。汽车排气的污染物,主要是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e)、氮氧化合物(NOx)、硫化物(主要是S02)、碳烟及其他一些有害物质。在相同工况下,汽油机排放的CO、HC和NOx排放量比柴油机大,目前的排放法规对汽油机主要限制CO,HC和NOx的排放量。柴油机对大气的污染较汽油机轻得多,主要是产生碳烟污染,因此排放法规主要限制柴油机排气的烟度。
[0003]目前的检测通常是在检测车间进行了,采用管道式集中送风的形式,其存在一定的缺陷:管道的铺设相当繁琐,成本也较高;出风的风速、方向难以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排风测试的风机减震支架,保证在测试时风机形成稳定的地面风源,解决风向、风速难以控制的问题,达到测试可调的目的。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用于汽车排风测试的风机减震支架,包括方形的底座,在底座的上面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侧边框,侧边框为由两个边条与底座围合而成的三角形,在所述边条上设有凹槽,且凹槽的槽深沿三角形顶部至底座方向递减,在凹槽的最深处槽底上安装有弹簧,两个侧边框的之间安装有两个弧形板,在底座上设置有月牙槽,两个弧形板的底部转动设置在月牙槽内,弧形板的两端端部与弹簧连接。采用条形钢材连接而形成整体的底座,底座作为承载风机的主体,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在底座上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侧边框,侧边框由两个曲形边条与底座上部围合而成三角形结构,其具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保证风机在转动时的稳定工作;侧边框垂直焊接在底座上,在两个侧边框之间安装有两个弧形板,弧形板的两端分别与凹槽内的弹簧连接,弧形板的中部设置在月牙槽的中心处,即形成一个以月牙槽的中心为支撑点,弧形板为杠杆的杠杆结构,且由两个侧边框、底座、以及两个弧形板构成U形夹持状的盛放结构,在U形夹持状盛放结构中部安装风机,当风机的扇叶转动时,风机在支架上会产生机械振动,传统的风机支架各结构部件之间均采用焊接,在风机的长时间振动作用下,其焊接部分会出现脱焊导致直接出现损坏,在风机出现机械振动时,弧形板会发生左右摆动的趋势,且弧形板的两端将凹槽底部的弹簧压缩,依次将振动产生的不良效果消除,弹簧受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影响,给弧形板一个反向的弹力,进而使得弧形板以及风机整体保持平衡,并且由于两个弧形板的高度可以不同,采用不同高度的弧形板可以调节风机的倾角,形成不同的吹风角度,更加逼真地模拟出汽车运行过程中的风速,形成可以在地面推动的风源,同时,风机可以调节其功率,改变风速。
[0007]在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滑轮。进一步讲,支架整体采用钢材焊接,安装的滑轮在方便支架的快速移动的同时,还可以更加容易地改变风机的行进路线和运动方向,可以更加灵活地模拟出行驶中的车辆,便于测试排风性能。
[0008]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弧形板端部连接,连杆的侧边与凹槽的槽壁接触。进一步讲,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两个侧边框上均安装有连杆,且连杆的一侧边与凹槽的槽壁接触,用于限定风机在U形夹持状盛放结构中的极限位置,防止弧形板的过度摆动造成弹簧与弧形板之间的连接断开,保证安全使用,延长支架的使用寿命。
[000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0]I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排风测试的风机减震支架,弧形板的中部设置在月牙槽的中心处,即形成一个以月牙槽的中心为支撑点,弧形板为杠杆的杠杆结构,且由两个侧边框、底座、以及两个弧形板构成U形夹持状的盛放结构,在U形夹持状盛放结构中部安装风机,在风机出现机械振动时,弧形板会发生左右摆动的趋势,弹簧被压缩,依次将振动产生的不良效果消除,弹簧受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影响,给弧形板一个反向的弹力,进而使得弧形板以及风机整体保持平衡,保证地面风源的稳定运行,更加逼真地模拟出汽车运行过程中的风速,形成可以在地面推动的风源;
[0011]2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排风测试的风机减震支架,安装的可以容易地改变风机的行进路线和运动方向,可以更加灵活地模拟出行驶中的车辆,便于测试排风性能;
[0012]3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排风测试的风机减震支架,在两个侧边框上均安装有连杆,在两个侧边框上均安装有连杆,且连杆的一侧边与凹槽的槽壁接触,用于限定风机在U形夹持状盛放结构中的极限位置,防止弧形板的过度摆动造成弹簧与弧形板之间的连接断开,保证安全使用,延长支架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底座的截面图;
[0015]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0016]1-弧形板,2-连杆,3-弹簧,4-凹槽,5-侧边框,6-底座、7_滑轮,8-月牙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汽车排风测试的风机减震支架,包括方形的底座6,在底座6的上面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侧边框5,侧边框5为由两个边条与底座6围合而成的三角形,在所述边条上设有凹槽4,且凹槽4的槽深沿三角形顶部至底座6方向递减,在凹槽4的最深处槽底上安装有弹簧3,两个侧边框5的之间安装有两个弧形板I,在底座6上设置有月牙槽8,两个弧形板I的底部转动设置在月牙槽8内,弧形板I的两端端部与弹簧3连接。采用条形钢材连接而形成整体的底座6,底座6作为承载风机的主体,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在底座6上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侧边框5,侧边框5由两个曲形边条与底座6上部围合而成三角形结构,其具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保证风机在转动时的稳定工作;侧边框5垂直焊接在底座6上,在两个侧边框5之间安装有两个弧形板1,弧形板I的两端分别与凹槽4内的弹簧3连接,弧形板I的中部设置在月牙槽8的中心处,即形成一个以月牙槽8的中心为支撑点,弧形板I为杠杆的杠杆结构,且由两个侧边框5、底座6、以及两个弧形板I构成U形夹持状的盛放结构,在U形夹持状盛放结构中部安装风机,当风机的扇叶转动时,风机在支架上会产生机械振动,传统的风机支架各结构部件之间均采用焊接,在风机的长时间振动作用下,其焊接部分会出现脱焊导致直接出现损坏,在风机出现机械振动时,弧形板I会发生左右摆动的趋势,且弧形板I的两端将凹槽4底部的弹簧3压缩,依次将振动产生的不良效果消除,弹簧3受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影响,给弧形板I 一个反向的弹力,进而使得弧形板I以及风机整体保持平衡,并且由于两个弧形板I的高度可以不同,采用不同高度的弧形板I可以调节风机的倾角,形成不同的吹风角度,更加逼真地模拟出汽车运行过程中的风速,形成可以在地面推动的风源,同时,风机可以调节其功率,改变风速。
[0020]实施例2
[002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汽车排风测试的风机减震支架,在底座6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滑轮7。进一步讲,支架整体采用钢材焊接,安装的滑轮7在方便支架的快速移动的同时,还可以更加容易地改变风机的行进路线和运动方向,可以更加灵活地模拟出行驶中的车辆,便于测试排风性能。
[0022]连杆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弧形板I端部连接,连杆2的侧边与凹槽4的槽壁接触。进一步讲,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两个侧边框5上均安装有连杆2,且连杆2的一侧边与凹槽4的槽壁接触,用于限定风机在U形夹持状盛放结构中的极限位置,防止弧形板I的过度摆动造成弹簧3与弧形板I之间的连接断开,保证安全使用,延长支架的使用寿命O
[002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汽车排风测试的风机减震支架,包括方形的底座(6),其特征在于:在底座(6)的上面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侧边框(5),侧边框(5)为由两个边条与底座(6)围合而成的三角形,在所述边条上设有凹槽(4),且凹槽(4)的槽深沿三角形顶部至底座(6)方向递减,在凹槽(4)的最深处槽底上安装有弹簧(3),两个侧边框(5)的之间安装有两个弧形板(1),在底座(6)上设置有月牙槽(8),两个弧形板(I)的底部转动设置在月牙槽(8)内,弧形板(I)的两端端部与弹簧(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排风测试的风机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在底座(6)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滑轮(7)。
3.根据权利要求Γ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排风测试的风机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连杆(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弧形板(I)端部连接,连杆(2)的侧边与凹槽(4)的槽壁接触。
【文档编号】F16M3/00GK203927252SQ201420384343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4日
【发明者】贺方林, 张先强, 杨清明 申请人:成都万顺达模具零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