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0934发布日期:2019-07-03 03:46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轴结构。



背景技术:

转轴结构在各种设备和生产线均有涉及。现有技术中,转轴结构的种类多种多样,但结构复杂,安装调整和拆卸维修均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转轴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生产制作、安装调整和拆卸维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轴结构,包括:固定座、第一轴承组件、第一轴承压盖、旋转主轴、第二轴承压盖和第二轴承组件;其中,

固定座上设置有贯穿固定座的阶梯孔,该阶梯孔包括:第一通孔,设置在第一通孔左右两端的第二通孔,设置在左端第二通孔的左端以及右端第二通孔的右端的第三通孔;

第一轴承组件设置在右端第二通孔内,第一轴承压盖设置在右端第三通孔内;第二轴承组件设置在左端第二通孔内,第二轴承压盖设置左端第三通孔内;

第一轴承压盖和第二轴承压盖上设置有贯穿孔,第一轴承压盖的左侧与第一轴承组件的右侧抵接,第二轴承压盖的右侧与固定座的左侧抵接;

旋转主轴贯穿该阶梯孔,其外侧与第一轴承组件和第二轴承组件的内圈、以及第一轴承压盖和第二轴承压盖的贯穿孔抵接。

可选地,第一轴承组件包括:配对角接触球轴承;或者,配对圆锥滚子轴承;或者,一个推力球轴承和一个深沟球轴承;或者,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或者,深沟球轴承。

可选地,第二轴承组件包括:深沟球轴承。

可选地,第一轴承压盖的左侧与固定座的右侧之间设有第一间隙。

可选地,第二轴承组件的外圈的左侧与第二轴承压盖的右侧之间设置第二间隙,第二轴承组件的外圈的右侧与左端第一通孔的左侧之间设有第三间隙。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轴结构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隔环,套设在旋转主轴上,其左侧与第一轴承组件的内圈的右侧抵接、右侧与旋转主轴上的凸起抵接;

第二隔环,套设在旋转主轴上,其左侧与第二轴承组件的内圈的右侧抵接、右侧与第一轴承组件的内圈的左侧抵接;

第三隔环,套设在旋转主轴上,其右侧与第二轴承组件的内圈的左侧抵接。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轴结构还包括:

锁紧螺母,设置在旋转主轴上,其右侧与第二轴承压盖的左侧或者第三隔环的左侧抵接。

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中转轴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中第一间隙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中转轴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转轴结构包括:固定座1、第一轴承组件2、第一轴承压盖3、旋转主轴4、第二轴承压盖9和第二轴承组件10;其中,

固定座1上设置有贯穿固定座1的阶梯孔,该阶梯孔包括:第一通孔,设置在第一通孔左右两端的第二通孔,设置在左端第二通孔的左端以及右端第二通孔的右端的第三通孔;

第一轴承组件2设置在右端第二通孔内,第一轴承压盖3设置在右端第三通孔内;第二轴承组件10设置在左端第二通孔内,第二轴承压盖9设置左端第三通孔内;

第一轴承压盖3和第二轴承压盖9上设置有贯穿孔,第一轴承压盖3的左侧与第一轴承组件2的右侧抵接,第二轴承压盖9的右侧与固定座1的左侧抵接;

旋转主轴4贯穿所述阶梯孔,其外侧与第一轴承组件2和第二轴承组件10的内圈、以及第一轴承压盖3和第二轴承压盖9的贯穿孔抵接。

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可以同轴或者不同轴,每个通孔的孔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在图1示出的可选实施例中,三者同轴,且三者的孔径依次增加;第一轴承组件2的外圈与第二通孔内侧抵接,第一轴承压盖3的外周面与第三通孔内侧抵接;第二轴承组件10的外圈与第二通孔内侧抵接,第二轴承压盖9的外周面与第三通孔内侧抵接。如此,第一轴承组件2完全被固定座1和第一轴承压盖3固定住,从而可以保证旋转主轴4没有任何轴向窜动量。

采用第一轴承组件和第二轴承组件支撑旋转主轴、采用第一轴承压盖和第二轴承压盖限制旋转主轴的轴向窜动,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生产制作、安装调整和拆卸维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承组件2包括深沟球轴承。采用深沟球轴承的转轴结构适用于轴承所需承受的轴向力不大的情形。例如,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轴结构应用于具有翻转功能的电子产品(例如笔记本)时,可以采用包括深沟球轴承的第一轴承组件。

在再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承组件2包括:一个推力球轴承和一个深沟球轴承。这种结构适用于轴承所需承受的轴向力较大的情形。但是一个推力球和一个深沟球不好确认是谁承担的轴向力而且推力球轴承适用于低速旋转。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承组件2包括配对圆锥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按所装滚子的列数分为单列、双列和四列圆锥滚子轴承等不同的结构型式。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可以承受径向负荷和单一方向轴向负荷。当轴承承受径向负荷时,将会产生一个轴向分力,所以需要另一个可承受反方向轴向力的轴承来加以平衡。这种结构适用于轴承所需承受的轴向力较大的情形。但是圆锥滚子轴承预紧过程稍显麻烦。

在还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承组件2包括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这种结构适用于轴承所需承受的轴向力较大的情形,但是与前几种结构相比,成本略高。

在图1示出的可选实施例中,第一轴承组件2包括:配对角接触球轴承。这种结构不仅能适用于轴承所需承受的轴向力较大的情形,而且便于安装、无需繁琐的预紧过程,且成本较双列角接触球轴承低。

第二轴承组件10可以包括:深沟球轴承。采用深沟球轴承,使得尾端的第二轴承组件不受轴向力、只起径向支撑作用,第一轴承组件和第一轴承压盖独自承担轴向力,便于对各个部件进行受力分析和选型,从而精确控制旋转主轴的轴向窜动。此外深沟球应用范围广,成本低。

如图1和2所示,第一轴承压盖3的左侧与固定座1的右侧之间可以设有第一间隙11。第一轴承压盖3可以通过螺钉与固定座1连接在一起,第一轴承压盖3的轴向位置由第一轴承组件2的外圈确认。当加工误差较大时,例如用于安装第一轴承组件2的第二通孔的深度过大时,只有有间隙才能保证第一轴承压盖3与第一轴承组件2的外圈压紧,如果没有第一间隙,可能第一轴承压盖3与固定座1贴在一起而没有压紧第一轴承组件2的外圈。也就是说,若没有第一间隙,因加工精度影响,第一轴承压盖3装配后不确定是先压到第一轴承组件2的外圈还是先与固定座1贴紧。因此,设置第一间隙,能够避免由于加工误差导致的第一轴承压盖无法压紧第一轴承组件外圈的情况的发生。

可选地,第二轴承组件10的外圈的左侧与第二轴承压盖9的右侧之间设置第二间隙12,第二轴承组件10的外圈的右侧与左端第一通孔的左侧之间设有第三间隙13。采用这种结构,第二轴承组件10的外圈的两侧都有间隙,能够保证第二轴承组件只起径向支撑作用,轴向不受力。如此,一方面避免由于第二轴承组件10的内外圈之间存在轴向力而导致的噪音大、寿命短的问题发生,另一方面,由于仅由第一轴承组件和第一轴承压盖独自承担轴向力,因此便于精确控制旋转主轴的轴向窜动。此外,由于第二轴承组件10的外圈的两侧都有间隙,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轴结构对误差精度要求较低,即跳过这两个间隙可以调整由于其他部件的加工活装配精度不高导致的位置误差,从而降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轴结构的加工成本,便于安装维修和装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轴结构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隔环5,套设在旋转主轴4上,其左侧与第一轴承组件2的内圈的右侧抵接、右侧与旋转主轴4上的凸起抵接。第一隔环5能够调整旋转主轴4的右端与第一轴承压盖3之间的距离,即调整旋转主轴4沿其轴向方向伸入阶梯孔的长度;

第二隔环6,套设在旋转主轴4上,其左侧与第二轴承组件10的内圈的右侧抵接、右侧与第一轴承组件2的内圈的左侧抵接。第二隔环6能够调整第一轴承组件2与第二轴承组件10之间的距离,当第一轴承组件2或第二轴承组件10的安装位置存在误差需要调整时,也可以通过调整第二隔环6的长度实现上述目的;

第三隔环7,套设在旋转主轴4上,其右侧与第二轴承组件10的内圈的左侧抵接。

设置第一隔环、第二隔环和第三隔环,便于调整旋转主轴的轴向位置。由于旋转主轴4的轴向位置仅由第一隔环5、第二隔环6和第三隔环7确定,当第二轴承组件10的外圈的两侧存在第二间隙12和第三间隙13时,第一隔环5、第二隔环6和第三隔环7的长度累积误差造成的影响可由第二轴承组件10的外圈的两侧的间隙消除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轴结构还可以包括:锁紧螺母8,设置在旋转主轴4上,其右侧与第二轴承压盖9的左侧或者第三隔环7的左侧抵接。设置锁紧螺母,便于锁紧旋转主轴,防止旋转主轴从左侧窜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生产制作、安装调整和拆卸维修。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