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多层缠绕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64568发布日期:2020-09-01 18:07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多层缠绕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缠绕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多层缠绕管。



背景技术:

缠绕管具有耐腐蚀、轻质量、安装简便、流通量大寿命长的优点,被广泛的使用,同时属于环保绿色产品,符合低碳环保的要求。

现有的缠绕管,由于使用的环境不同,对缠绕管的强度要求也不相同,现有的缠绕管强度较差,不能满足特殊环境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缠绕管,由于使用的环境不同,对缠绕管的强度要求也不相同,现有的缠绕管强度较差,不能满足特殊环境使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强度多层缠绕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缠绕管内壁,所述缠绕管内壁外侧等间距固定设置有内层肋片,所述内层肋片上等间距固定设置有竖向肋片,所述竖向肋片上固定设置有外层肋片,所述外层肋片上固定设置有缠绕管外壁,所述缠绕管外壁外侧固定设置有螺旋肋片,所述螺旋肋片内侧设置有螺旋钢带,所述竖向肋片之间设置有中空通道,所述内层肋片内侧设置有内层钢带,所述竖向肋片内设置有竖向钢带,所述外层肋片内设置有外层钢带。

优选的,所述缠绕管内壁和缠绕管外壁均为聚乙烯材料,增加整体的强度和材料的环保型性。

优选的,所述内层肋片由普通的碳素结构内层钢带外包裹聚乙烯构成,所述内层肋片与缠绕管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聚乙烯包裹使内层钢带与聚乙烯浑然一体,加强缠绕管内壁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竖向肋片由普通的碳素结构竖向钢带外包裹聚乙烯构成,所述竖向肋片上与外层肋片固定连接,所述竖向肋片下与内层肋片固定连接,通过聚乙烯包裹使竖向钢带与聚乙烯浑然一体,形成环刚度加强整体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外层肋片由普通的碳素结构外层钢带外包裹聚乙烯构成,所述外层肋片与缠绕管外壁固定连接,通过聚乙烯包裹使外层钢带与聚乙烯浑然一体,加强缠绕管外壁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内层肋片与外层肋片交错设置,所述内层肋片、竖向肋片和外层肋片共同构成加强钢带,加强钢带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加强对本体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螺旋肋片呈螺纹状固定在缠绕管外壁上,所述缠绕管外壁上每隔5米设置30厘米的螺旋肋片,起到增强强度的作用,同时可通过螺旋肋片进行本体之间的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强度多层缠绕管,利用内层肋片、竖向肋片和外层肋片共同构成加强钢带,使得缠绕管具有高强度,同时螺旋肋片方便缠绕管之间的连接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强度多层缠绕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强度多层缠绕管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强度多层缠绕管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本体,2-缠绕管内壁,3-内层肋片,4-竖向肋片,5-外层肋片,6-缠绕管外壁,7-螺旋肋片,8-螺旋钢带,9-中空通道,10-内层钢带,11-竖向钢带,12-外层钢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设置有缠绕管内壁2,所述缠绕管内壁2外侧等间距固定设置有内层肋片3,起到缠绕管内壁的强度加强作用,所述内层肋片3上等间距固定设置有竖向肋片4,支撑内层肋片和外层肋片的作用,所述竖向肋片4上固定设置有外层肋片5,加强缠绕管外壁的强度,所述外层肋片5上固定设置有缠绕管外壁6,所述缠绕管外壁6外侧固定设置有螺旋肋片7,所述螺旋肋片7内侧设置有螺旋钢带8,所述竖向肋片4之间设置有中空通道9,所述内层肋片3内侧设置有内层钢带10,所述竖向肋片4内设置有竖向钢带11,所述外层肋片5内设置有外层钢带12,所述缠绕管内壁2和缠绕管外壁6均为聚乙烯材料,增加整体的强度和材料的环保型性,所述内层肋片3由普通的碳素结构内层钢带10外包裹聚乙烯构成,所述内层肋片3与缠绕管内壁2固定连接,通过聚乙烯包裹使内层钢带与聚乙烯浑然一体,加强缠绕管内壁的强度,所述竖向肋片4由普通的碳素结构竖向钢带11外包裹聚乙烯构成,所述竖向肋片4上与外层肋片5固定连接,所述竖向肋片4下雨内层肋片3固定连接,通过聚乙烯包裹使竖向钢带与聚乙烯浑然一体,形成环刚度加强整体的强度,所述外层肋片5由普通的碳素结构外层钢带12外包裹聚乙烯构成,所述外层肋片4与缠绕管外壁6固定连接,通过聚乙烯包裹使外层钢带与聚乙烯浑然一体,加强缠绕管外壁的强度,所述内层肋片3与外层肋片5交错设置,所述内层肋片3、竖向肋片4和外层肋片5共同构成加强钢带,加强钢带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加强对本体的强度,所述螺旋肋片7呈螺纹状固定在缠绕管外壁6上,所述缠绕管外壁6上每隔5米设置30厘米的螺旋肋片7,起到增强强度的作用,同时可通过螺旋肋片进行本体之间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内层肋片3由普通的碳素结构内层钢带10外包裹聚乙烯构成,通过聚乙烯包裹使内层钢带与聚乙烯浑然一体,加强缠绕管内壁的强度,竖向肋片4由普通的碳素结构竖向钢带11外包裹聚乙烯构成,通过聚乙烯包裹使竖向钢带与聚乙烯浑然一体,形成环刚度加强整体的强度,外层肋片5由普通的碳素结构外层钢带12外包裹聚乙烯构成,通过聚乙烯包裹使外层钢带与聚乙烯浑然一体,加强缠绕管外壁的强度,内层肋片3、竖向肋片4和外层肋片5共同构成加强钢带,加强钢带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加强对本体的强度,缠绕管外壁6上每隔5米设置30厘米的螺旋肋片7,起到增强强度的作用,同时可通过螺旋肋片进行本体之间的连接。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强度多层缠绕管,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设置有缠绕管内壁(2),所述缠绕管内壁(2)外侧等间距固定设置有内层肋片(3),所述内层肋片(3)上等间距固定设置有竖向肋片(4),所述竖向肋片(4)上固定设置有外层肋片(5),所述外层肋片(5)上固定设置有缠绕管外壁(6),所述缠绕管外壁(6)外侧固定设置有螺旋肋片(7),所述螺旋肋片(7)内侧设置有螺旋钢带(8),所述竖向肋片(4)之间设置有中空通道(9),所述内层肋片(3)内侧设置有内层钢带(10),所述竖向肋片(4)内设置有竖向钢带(11),所述外层肋片(5)内设置有外层钢带(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多层缠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管内壁(2)和缠绕管外壁(6)均为聚乙烯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多层缠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肋片(3)由普通的碳素结构内层钢带(10)外包裹聚乙烯构成,所述内层肋片(3)与缠绕管内壁(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多层缠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肋片(4)由普通的碳素结构竖向钢带(11)外包裹聚乙烯构成,所述竖向肋片(4)上与外层肋片(5)固定连接,所述竖向肋片(4)下与内层肋片(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多层缠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肋片(5)由普通的碳素结构外层钢带(12)外包裹聚乙烯构成,所述外层肋片(5)与缠绕管外壁(6)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多层缠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肋片(3)与外层肋片(5)交错设置,所述内层肋片(3)、竖向肋片(4)和外层肋片(5)共同构成加强钢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多层缠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肋片(7)呈螺纹状固定在缠绕管外壁(6)上,所述缠绕管外壁(6)上每隔5米设置30厘米的螺旋肋片(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多层缠绕管,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缠绕管内壁,所述缠绕管内壁外侧等间距固定设置有内层肋片,所述内层肋片上等间距固定设置有竖向肋片,所述竖向肋片上固定设置有外层肋片,所述外层肋片上固定设置有缠绕管外壁,所述缠绕管外壁外侧固定设置有螺旋肋片,所述螺旋肋片内侧设置有螺旋钢带,所述竖向肋片之间设置有中空通道,所述内层肋片内侧设置有内层钢带,所述竖向肋片内设置有竖向钢带,所述外层肋片内设置有外层钢带,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强度多层缠绕管,利用内层肋片、竖向肋片和外层肋片共同构成加强钢带,使得缠绕管具有高强度,同时螺旋肋片方便缠绕管之间的连接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宋瑞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凯达管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8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