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夜光粘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7956发布日期:2020-09-04 13:48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夜光粘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夜光粘钩。



背景技术:

粘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家具用品,经常被人们用来挂放收纳物品,但是目前传统的粘钩不能在晚上发光,在晚上没有灯光的情况下使用粘钩会存在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夜光粘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夜光粘钩,包括粘钩底座,所述粘钩底座的背侧设置有粘接层,所述粘钩底座的正面侧设置有夜光涂层,或者所述粘接层内均匀分散有夜光粉,或者所述粘接层与所述粘钩底座粘接有夜光薄膜层且所述粘钩底座为透明底座;所述粘钩底座上设置有挂钩。

进一步的,所述挂钩与所述粘钩底座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粘钩底座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容腔,一挂钩的顶部的两端的连接杆分别插入式设置于两个所述容腔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容腔的高度大于所述连接杆的直径0.2-0.5cm,且所述容腔的的宽度略大于所述连接杆的直径。

更进一步的,所述容腔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容腔内与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接触且其顶端设置用于托住所述连接杆的弧形凹槽,所述顶杆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容腔外侧连接手柄;所述顶杆与所述通孔可上、下移动的配合,其中所述通孔内壁上设置有可径向伸缩一定程度的齿环,所述顶杆外周侧上设置有与所述齿环适配咬合的多圈环状分布的齿,向上推动所述顶杆时所述齿按压所述齿环收缩使所述顶杆顺利上顶以使所述连接杆上移,同时所述齿上移一个齿位后与所述齿环重新咬合防止所述顶杆回撤。

更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内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容腔内与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接触且其顶端设置用于托住所述连接杆的弧形凹槽,所述顶杆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容腔外侧连接手柄,所述顶杆与所述通孔螺纹配合,旋转所述顶杆使所述顶杆相对所述通孔上移以使其顶动所述连接杆上移。

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直径为0.1-0.2cm,所述容腔的宽度比所述连接杆的直径大0.05cm。

更进一步的,所述手柄所述容腔之间的顶杆上套有可拆卸的限位环。

更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环为通过撕裂线连接的撕裂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所述粘钩底座的正面侧设置有夜光涂层,或者所述粘接层内均匀分散有夜光粉,或者所述粘接层与所述粘钩底座粘接有夜光薄膜层且所述粘钩底座为透明底座,在晚上能够发出荧光,提高其晚上使用的便利性;

同时设置可调节的顶杆,以便于很多时候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粘钩的粘接位置不正,而产生一定程度偏差时导致重心偏移容易,使粘钩的粘接固定效果变差时,通过该顶杆可以调整挂钩的平衡程度,以纠正重心,保证粘钩的粘接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夜光粘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顶杆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种顶杆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粘钩底座;101-容腔;2、挂钩;201-连接杆;3-顶杆;301-齿;4-手柄;5-限位环;6-通孔;601-齿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夜光粘钩,包括粘钩底座1,所述粘钩底座1的背侧设置有粘接层,所述粘钩底座1的正面侧设置有夜光涂层,或者所述粘接层内均匀分散有夜光粉,或者所述粘接层与所述粘钩底座粘接有夜光薄膜层且所述粘钩底座为透明底座;所述粘钩底座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容腔101,一挂钩2的顶部的两端的连接杆201分别插入式设置于两个所述容腔101内。

根据需要,所述容腔101与所述粘钩底座1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所述容腔101底部设置有通孔6,所述通孔6内设置有顶杆2,所述顶杆2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容腔101内与所述连接杆201的底部接触且其顶端设置用于托住所述连接杆201的弧形凹槽,所述顶杆3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容腔101外侧连接手柄4;所述顶杆3与所述通孔6可上、下移动的配合,其中所述通孔6内壁上设置有可径向伸缩一定程度的齿环601,所述顶杆3外周侧上设置有与所述齿环601适配咬合的多圈环状分布的齿301,向上推动所述顶杆3时所述齿301按压所述齿环601收缩使所述顶杆顺利上顶,以使所述连接杆201上移,同时所述齿301上移一个齿位后与所述齿环601重新咬合防止所述顶杆3回撤。

上述机构设计原理与自锁式尼龙扎带的结构原理相同,仅仅是变换了形式,其实现功能的结构相同。

所述容腔101的高度大于所述连接杆201的直径0.2-0.5cm,且所述容腔101的的宽度略大于所述连接杆201的直径。优选的:所述连接杆201的直径为0.1-0.2cm,所述容腔101的宽度比所述连接杆201的直径大0.05cm,以保证其能顺利上下移动且布偏移即可。设计时需要合理优化设计齿301和齿环601的尺寸,以便于实现微调。

该调节结构调整时,操作方便快捷。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的不同指出在于:如图3所示,所述顶杆3与所述通孔601螺纹配合,旋转所述顶杆3使所述顶杆3相对所述通孔6上移以使其顶动所述连接杆201上移一定距离。

该调节结构简单,调整更加精确,但是旋转操作一定程度上不如实施例2中的按压结构方便。

实施例4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手柄4所述容腔101之间的顶杆3上套有可拆卸的限位环5。所述限位环5为通过撕裂线连接的撕裂环,该结构设计与酒瓶等常见的饮品的瓶盖上的结构类似,撕掉该限位环5即可方便的按压所述顶杆3的手柄4。

实施例5

粘钩底座1与挂钩2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发明的粘钩通过在所述粘钩底座1的正面侧设置有夜光涂层,或者所述粘接层内均匀分散有夜光粉,或者所述粘接层与所述粘钩底座1粘接有夜光薄膜层且所述粘钩底座1为透明底座,能够是该粘钩在晚上能够发出荧光,达到提高其晚上使用的便利性;

另外设置可调节的顶杆结构,以便于很多时候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粘钩的粘接位置不正,而产生一定程度偏差时导致重心偏移,容易使粘钩的粘接固定效果变差时,通过该顶杆3可以调整挂钩的平衡程度,以纠正重心,保证粘钩的粘接固定效果。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夜光粘钩,其特征在于:包括粘钩底座,所述粘钩底座的背侧设置有粘接层,所述粘钩底座的正面侧设置有夜光涂层,或者所述粘接层内均匀分散有夜光粉,或者所述粘接层与所述粘钩底座粘接有夜光薄膜层且所述粘钩底座为透明底座;所述粘钩底座上设置有挂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光粘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钩底座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容腔,一挂钩的顶部的两端的连接杆分别插入式设置于两个所述容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夜光粘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容腔内与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接触且其顶端设置用于托住所述连接杆的弧形凹槽,所述顶杆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容腔外侧连接手柄;所述顶杆与所述通孔可上、下移动的配合,其中所述通孔内壁上设置有可径向伸缩一定程度的齿环,所述顶杆外周侧上设置有与所述齿环适配咬合的多圈环状分布的齿,向上推动所述顶杆时所述齿按压所述齿环收缩使所述顶杆顺利上顶以使所述连接杆上移,同时所述齿上移一个齿位后与所述齿环重新咬合防止所述顶杆回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夜光粘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内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容腔内与所述连接杆的底部接触且其顶端设置用于托住所述连接杆的弧形凹槽,所述顶杆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容腔外侧连接手柄,所述顶杆与所述通孔螺纹配合,旋转所述顶杆使所述顶杆相对所述通孔上移以使其顶动所述连接杆上移。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夜光粘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的高度大于所述连接杆的直径0.2-0.5cm,且所述容腔的宽度略大于所述连接杆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夜光粘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直径为0.1-0.2cm,所述容腔的宽度比所述连接杆的直径大0.05c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夜光粘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所述容腔之间的顶杆上套有可拆卸的限位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夜光粘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为通过撕裂线连接的撕裂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夜光粘钩,包括粘钩底座,所述粘钩底座的背侧设置有粘接层,所述粘钩底座的正面侧设置有夜光涂层,或者所述粘接层内均匀分散有夜光粉,或者所述粘接层与所述粘钩底座粘接有夜光薄膜层且所述粘钩底座为透明底座;所述粘钩底座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容腔,一挂钩的顶部的两端的连接杆分别插入式设置于两个所述容腔内。本实用新型的粘钩在晚上能够发出荧光,达到提高其晚上使用的便利性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誉伟工艺礼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3
技术公布日:2020.09.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