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防松螺栓垫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1397发布日期:2020-10-09 18:10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防松螺栓垫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垫圈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防松螺栓垫圈。



背景技术:

目前法兰连结螺栓紧固所用的垫圈功能较为单一,要么只具有螺栓防松功能,要么只具有减小螺母与法兰承载面摩擦系数的功能。同时,对于大检修后重新紧固的螺栓利旧法兰连接,为避免对损坏较重的法兰螺栓承载面进行加工修复、减小和精确控制紧固过程中螺栓与法兰承载面产生的摩擦阻力、防止因温度变化或震动发生螺栓松脱,急需一种简单实用的垫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功能齐全、成本较低且使用方便的垫圈。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组合式防松螺栓垫圈,包括上部的止退圈以及下部的垫圈,所述止退圈的内圈形成均匀的锯齿,与六角螺母外圈紧密配合;所述止退圈的外边缘加工有耳式突出部,所述耳式突出部上形成有内螺纹孔,用于装配止退螺钉;所述垫圈包括静环与动环,所述静环的上端面形成凹槽,所述动环的外径与所述凹槽的内径相适应,所述动环嵌入到所述凹槽中并与凹槽面形成镜面摩擦;所述静环的下端面加工形成有止逆三角形齿面以与法兰承载面接触;所述静环的外圈形成均匀的锯齿,并与所述止退螺钉配合实现止退功能。

优选的,所述动环的厚度与所述凹槽的深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耳式突出部上的内螺纹孔为三个,均匀布置。

优选的,所述静环的外圈上的锯齿为十二个,所述止退圈的内圈上的锯齿为二十四个。

优选的,所述止退圈的内圈上的锯齿的角度为12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垫圈可适用目前行业内绝大部分紧固机具(如液压扳手、液压拉伸器等)使用,适用性强,能有效提升紧固拉伸效率,防止螺栓松脱,防止紧固偏载,且成本低廉,达到降本增效、广泛使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栓垫圈的使用状态下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栓垫圈的安装使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栓垫圈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栓垫圈的增效垫圈的静环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止退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防松螺栓垫圈,包括止退圈11以及使用时用于放在止退圈11下方的垫圈12,所述止退圈11的内圈形成均匀的锯齿33,与六角螺母外圈紧密配合;所述止退圈的外边缘加工有耳式突出部,所述耳式突出部上形成有内螺纹孔32,用于装配止退螺钉31;

所述垫圈包括静环21与动环22,所述静环的上端面形成凹槽,所述动环的外径与所述凹槽的内径相适应,所述动环22嵌入到所述凹槽中并与凹槽面形成镜面摩擦;所述静环21的下端面加工形成有止逆三角形齿面(如图4所示)以与法兰承载面接触;所述静环21的外圈形成均匀的锯齿,并与所述止退螺钉31配合实现止退功能。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防松螺栓垫圈,其止退圈11是二十四齿形止退圈,垫圈12是十二齿形增效垫圈。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的静环上部的凹槽的凹槽面为研磨面,与动环下表面紧密接触,并经过调质硬化处理。

优选的,所述动环上表面为一般加工面与螺母压紧面接触,所述动环下表面为研磨面并经过调质硬化处理嵌入静环上部凹槽内,与静环上部的凹槽面形成镜面摩擦,起到减小摩擦系数,进而大幅提高紧固机具扭矩值转化螺栓拉伸力效率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的止退圈的外圈是圆形,内圈的锯齿形的锯齿角度为120°,与六角螺母紧密配合。

其中,所述的止退圈的外边缘加工出的耳式突出部上钻有3个内螺纹孔,以用于装配m5*15内六角止退螺钉。其中,所述的止退圈需做调质硬化处理,且表面进行磷化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此种组合垫圈能隔离螺母与法兰承载面,避免因螺栓法兰承载面的损伤导致摩擦系数增加或整圈螺栓法兰承载面的摩擦系数不一致,有效减小螺母扭紧时的摩擦力系数,且数值恒定可控,从而增大了被拧紧螺栓上的有效拧紧力矩,并达到精确控制螺栓的拉伸力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式防松螺栓垫圈,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的止退圈以及下部的垫圈,所述止退圈的内圈形成均匀的锯齿,与六角螺母外圈紧密配合;所述止退圈的外边缘加工有耳式突出部,所述耳式突出部上形成有内螺纹孔,用于装配止退螺钉;所述垫圈包括静环与动环,所述静环的上端面形成凹槽,所述动环的外径与所述凹槽的内径相适应,所述动环嵌入到所述凹槽中并与凹槽面形成镜面摩擦;所述静环的下端面加工形成有止逆三角形齿面以与法兰承载面接触;所述静环的外圈形成均匀的锯齿,并与所述止退螺钉配合实现止退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防松螺栓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环的厚度与所述凹槽的深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防松螺栓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式突出部上的内螺纹孔为三个,均匀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防松螺栓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环的外圈上的锯齿为十二个,所述止退圈的内圈上的锯齿为二十四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防松螺栓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圈的内圈上的锯齿的角度为12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组合式防松螺栓垫圈,包括上部的止退圈以及下部的垫圈,所述止退圈的内圈形成均匀的锯齿,与六角螺母外圈紧密配合;所述止退圈的外边缘加工有耳式突出部,所述耳式突出部上形成有内螺纹孔,用于装配止退螺钉;所述垫圈包括静环与动环,所述静环的上端面形成凹槽,所述动环的外径与所述凹槽的内径相适应,所述动环嵌入到所述凹槽中并与凹槽面形成镜面摩擦;所述静环的下端面加工形成有止逆三角形齿面以与法兰承载面接触;所述静环的外圈形成均匀的锯齿,并与所述止退螺钉配合实现止退功能。本实用新型适用性强,能有效提升紧固拉伸效率,防止螺栓松脱,防止紧固偏载。

技术研发人员:姚鹏;冯开飞;段东超;赵振琦;张亚军;侯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江达扬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10.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