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角度转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1004发布日期:2020-10-17 01:00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角度转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多角度转向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装置都需要利用到多角度转向来提供便利,而现有的转向结构多为单一的旋转转向方式,无法进行多角度的转向,使得生活不够便利。

以显示器支撑结构为例,目前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在使用超薄的液晶电视,并且是安装在墙壁上,达到增大空间利用率和方便调整液晶电视的的角度,而现有的显示器支撑结构的整体结构之间呈现刚性连接的状态,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不能够多角度进行转向的缺点。只能够进行单一的上下转向或单一的在左右转向,并且其转向的结构复杂,不利于装配,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多角度转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代替原有复杂的转向配置零件,提高装配速度和转向灵活性能的多角度转向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角度转向结构,包括连接件,活动安装在所述连接件一端的第一转向座,以及活动安装在所述连接件另一端的第二转向座,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由连接件本体向两端延伸的、带有通孔的铰接部,以及活动安装在所述铰接部内的、能够活动旋转的转向块,所述转向块包括圆柱体,固定在所述圆柱体上下两侧的、用于将圆柱体活动安装在铰接部上的第一螺栓组,以及固定在所述圆柱体左右两侧的、用于连接第一转向座和第二转向座的第二螺栓组。

作为优选,所述圆柱体自中间部位向两端缩小设置,并且圆柱体中间部位直径大于连接件本体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圆柱体的上下两端、左右两端皆开设有配合固定第一螺栓组和第二螺栓组的螺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向座包括驳接座,由驳接座朝向连接件一端延伸的、带有通孔的铰接头。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转向座的结构与第一转向座的结构一致。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该多角度转向结构通过将转向块安装在连接件上,再由转向块的侧边与第一转向座和第二转向座进行活动连接,使得第一转向座和第二转向座在连接件上不仅能够上下转向,还能进行左右转向,并且转向块的结构简单,能够代替原有复杂的转向配置零件,提高装配速度和转向灵活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角度转向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图1中转向块的结构图;

图3为图1中转向块的分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详述。

实施例

一种多角度转向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连接件1,活动安装在所述连接件1一端的第一转向座2,以及活动安装在所述连接件1另一端的第二转向座3,所述连接件1包括连接件本体11,由连接件本体11向两端延伸的、带有通孔的铰接部12,以及活动安装在所述铰接部12内的、能够活动旋转的转向块13。所述第一转向座2包括驳接座21,由驳接座21朝向连接件1一端延伸的、带有通孔的铰接头22,所述铰接头22套在圆柱体131的两侧,通过第二螺栓组133穿过铰接头22上的通孔,再与圆柱体131左右两侧的螺孔1311旋接固定,使得第一转向座1以第二螺栓组133为圆心进行活动转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向座3的结构与第一转向座2的结构一致。

如图2-3所示,所述转向块13包括圆柱体131,固定在所述圆柱体131上下两侧的、用于将圆柱体131活动安装在铰接部12上的第一螺栓组132,以及固定在所述圆柱体131左右两侧的、用于连接第一转向座2和第二转向座3的第二螺栓组133。所述圆柱体131的上下两端、左右两端皆开设有配合固定第一螺栓组132和第二螺栓组133的螺孔1311,能够方便将圆柱体131放置在铰接部12后,通过第一螺栓组132穿过铰接部12与圆柱体131连接,使得圆柱体131在铰接部12内旋转,再将第一转向座2套在其中一端的圆柱体131上,利用第二螺栓组133进行连接,使得第一转向座2通过圆柱体131在连接件1上转向,同理,第一转向座2通过上述方式连接在连接件1上进行转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圆柱体131自中间部位向两端缩小设置,并且圆柱体131中间部位直径大于连接件本体11的直径,使得第一转向座2和第二转向座3与圆柱体131配合连接后能够无阻碍转向。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该多角度转向结构通过将转向块安装在连接件上,再由转向块的侧边与第一转向座和第二转向座进行活动连接,使得第一转向座和第二转向座在连接件上不仅能够上下转向,还能进行左右转向,并且转向块的结构简单,能够代替原有复杂的转向配置零件,提高装配速度和转向灵活性能。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角度转向结构,包括连接件,活动安装在所述连接件一端的第一转向座,以及活动安装在所述连接件另一端的第二转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由连接件本体向两端延伸的、带有通孔的铰接部,以及活动安装在所述铰接部内的、能够活动旋转的转向块,所述转向块包括圆柱体,固定在所述圆柱体上下两侧的、用于将圆柱体活动安装在铰接部上的第一螺栓组,以及固定在所述圆柱体左右两侧的、用于连接第一转向座和第二转向座的第二螺栓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自中间部位向两端缩小设置,并且圆柱体中间部位直径大于连接件本体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的上下两端、左右两端皆开设有配合固定第一螺栓组和第二螺栓组的螺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座包括驳接座,由驳接座朝向连接件一端延伸的、带有通孔的铰接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向座的结构与第一转向座的结构一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角度转向结构,包括连接件,活动安装在所述连接件一端的第一转向座,以及活动安装在所述连接件另一端的第二转向座,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由连接件本体向两端延伸的、带有通孔的铰接部,以及活动安装在所述铰接部内的转向块,所述转向块包括圆柱体,固定在所述圆柱体上下两侧的第一螺栓组,以及固定在所述圆柱体左右两侧的第二螺栓组;该多角度转向结构通过将转向块安装在连接件上,再由转向块的侧边与第一转向座和第二转向座进行活动连接,使得第一转向座和第二转向座在连接件上不仅能够上下转向,还能进行左右转向,并且转向块的结构简单,能够代替原有复杂的转向配置零件,提高装配速度和转向灵活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郑素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素吟
技术研发日:2020.03.12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