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井室输水的井口过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5469发布日期:2021-08-13 16:0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井室输水的井口过渡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井室输水的井口过渡组件。



背景技术:

在市政管道的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从井内抽水,或向井内通入水进行清洗,通常采用软管进行输水。由于软管在进入井口的部分易形成弯折,在井室输水的过程中,会在弯折处造成内部压力失衡。当压力或流量较大时,存在水管跳脱,甚至爆裂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井室输水的井口过渡组件,具有保障输水畅通,防止内部局部压力过大的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井室输水的井口过渡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水直管段、过渡弯管段和出水直管段,及依次贯穿进水直管段、过渡弯管段和出水直管段设置的输水通道;所述的进水直管段、过渡弯管段和出水直管段均由金属材料制成;还包括井口支撑架,所述的井口支撑架至少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与出水直管段连接,且所述的出水直管段位于两根支撑杆之间;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可调。

上述井口过渡组件可以在井室输水时始终保持输水通道的畅通,防止软管内局部压力增大而导致破裂。同时支撑杆可以通过调节长度设置在井口上,对井口过渡组件起到支撑和限位作用,减小输水是管道的跳动。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直管段进水端的外侧面呈锥形,并在锥形外侧面设有若干环形的绑扎槽;所述出水直管段出水端的外侧面呈锥形,并在锥形外侧面设有若干环形的绑扎槽。

设置成锥形可以便于软管套设,软管套设好后,通过绑扎槽进行固定密封,提高连接可靠性,同时减少渗漏。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水直管段、过渡弯管段和出水直管段分体设置,并依次密封连接。分体形式设置,可以便于存储和运输。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杆包括与出水直管段连接的固定段,所述固定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伸缩段,所述的伸缩段与固定段之间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且所述的固定段与伸缩段之间设有卡紧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井口支撑架还包括限位杆,所述的限位杆与伸缩段固定连接,所述的限位杆平行与出水直管段的长度方向,并向远离过渡弯管的方向延伸。

限位杆可以插入井内,并通过调整伸缩杆的伸出长度,使限位杆与井室内壁卡紧,提高井口过渡组件相对于井室的安装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用于井室输水的井口过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井室输水的井口过渡组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用于井室输水的井口过渡组件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用于井室输水的井口过渡组件,包括金属材料制成的进水直管段1、过渡弯管段3和出水直管段5,及依次贯穿进水直管段1、过渡弯管段3和出水直管段5设置的输水通道。所述的进水直管段1、过渡弯管段3和出水直管段5分体设置,并依次密封连接,分体形式设置可以便于存储和运输。

如图1-图3所示,所述进水直管段1进水端的外侧面呈锥形,并在锥形外侧面设有若干环形的绑扎槽11;所述出水直管段5出水端的外侧面呈锥形,并在锥形外侧面设有若干环形的绑扎槽11。设置成锥形可以便于软管2套设,软管2套设好后,通过绑扎槽11进行固定密封,提高连接可靠性,同时减少渗漏。

如图1-图3所示,还包括井口支撑架,所述的井口支撑架至少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支撑杆4,所述的支撑杆4与出水直管段5连接,且所述的出水直管段5位于两根支撑杆4之间。

如图1-图3所示,所述的支撑杆4包括与出水直管段5连接的固定段41,所述固定段4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伸缩段42,所述的伸缩段42与固定段41之间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且所述的固定段41与伸缩段42之间设有卡紧装置。

如图1-图3所示,所述的井口支撑架还包括限位杆6,所述的限位杆6与伸缩段42固定连接,所述的限位杆6平行与出水直管段5的长度方向,并向远离过渡弯管的方向延伸。限位杆6可以插入井内,并通过调整伸缩杆的伸出长度,使限位杆6与井室内壁卡紧,提高井口过渡组件相对于井室的安装可靠性。

上述井口过渡组件可以在井室输水时始终保持输水通道的畅通,防止软管2内局部压力增大而导致破裂。同时支撑杆4可以通过调节长度设置在井口上,对井口过渡组件起到支撑和限位作用,减小输水是管道的跳动。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井室输水的井口过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水直管段、过渡弯管段和出水直管段,及依次贯穿进水直管段、过渡弯管段和出水直管段设置的输水通道;所述的进水直管段、过渡弯管段和出水直管段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还包括井口支撑架,所述的井口支撑架至少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与出水直管段连接,且所述的出水直管段位于两根支撑杆之间;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过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直管段进水端的外侧面呈锥形,并在锥形外侧面设有若干环形的绑扎槽;所述出水直管段出水端的外侧面呈锥形,并在锥形外侧面设有若干环形的绑扎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过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直管段、过渡弯管段和出水直管段分体设置,并依次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井口过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包括与出水直管段连接的固定段,所述固定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伸缩段,所述的伸缩段与固定段之间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且所述的固定段与伸缩段之间设有卡紧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口过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口支撑架还包括限位杆,所述的限位杆与伸缩段固定连接,所述的限位杆平行于出水直管段的长度方向,并向远离过渡弯管的方向延伸。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工程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井室输水的井口过渡组件。该井口过渡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水直管段、过渡弯管段和出水直管段,及依次贯穿进水直管段、过渡弯管段和出水直管段设置的输水通道;所述的进水直管段、过渡弯管段和出水直管段均由金属材料制成;还包括井口支撑架,所述的井口支撑架至少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与出水直管段连接,且所述的出水直管段位于两根支撑杆之间;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可调。以上所述的井口过渡组件,具有保障输水畅通,防止内部局部压力过大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在秀;孙少杰;来晨;卢海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华仕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3
技术公布日:2021.08.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