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齿轮箱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12074发布日期:2021-08-27 10:4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海上风电齿轮箱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海上风电齿轮箱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海上大兆瓦风电机组,齿轮箱可靠性极为重要。现有技术的主轴与齿轮箱采用刚性连接(如:采用锁紧盘或法兰盘的刚性连接方式),齿轮箱扭力臂采用弹性支撑的结构形式。但刚性连接不能吸收风轮冲击载荷,而冲击载荷传入齿轮箱内部,对齿轮和轴承寿命造成影响。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输入端通过弹性联轴实现柔性连接,扭力臂刚性连接的结构形式,解决冲击载荷对齿轮箱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海上风电齿轮箱连接结构实现输入端柔性连接,避免风轮对齿轮箱的冲击载荷。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海上风电齿轮箱连接结构,包括连输入端联轴器、连接法兰、输出端行星架及齿轮箱;

所述连接法兰一端与输入端联轴器内圈构成整体,通过弹性体与输入端联轴器外圈连接;所述连接法兰另一端开孔并通过螺栓与输出端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输出端行星架布置在齿轮箱中。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径向套有连接销,并通过压紧连接销与所述输出端行星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法兰另一端圆周方向布排开孔并通过螺栓与输出端行星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箱外固定设置扭力臂,所述扭力臂被用于通过螺栓刚性连接在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技术效果为:

1)连接销传递扭矩,螺栓传递轴向力,起压紧作用;

2)连接法兰与输入端联轴器的内圈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弹性体与输入端联轴器外圈连接,实现对冲击载荷的吸收能力;

3)齿轮箱通过扭力臂刚性连接在机架上,实现对齿轮箱的固定;

4)连接法兰一端与输入端联轴器内圈构成整体,通过弹性体与输入端联轴器外圈连接,连接法兰另一端开孔并通过螺栓与行星架固定连接,在动力输入齿轮箱前吸收风轮冲击载荷,避免对齿轮箱冲击。

附图说明

图1为输入法兰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扭力臂布置示意图;

图3为输入法兰示意图;

其中,1-螺栓,2-连接销,3-连接法兰,4-输出端行星架,5-扭力臂,6-输入端联轴器内圈,7-齿轮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3,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海上风电齿轮箱连接结构包括:输入端联轴器、输入法兰3、输出端行星架4及齿轮箱7。

输入法兰3一端与输入端联轴器内圈6构成整体,通过弹性(未画出)体与输入端联轴器外圈(未画出)连接,实现对冲击载荷的吸收;

输入法兰另一端圆周方向均布排开孔并插入螺栓1,螺栓径向套有连接销2,并通过压紧连接销2与行星架4固定连接;连接销2传递扭矩,螺栓1传递轴向力,起压紧作用;

输入法兰输出端行星架4布置在齿轮箱7中。

齿轮箱7外固定设置扭力臂5,扭力臂上开螺栓孔并通过螺栓刚性连接在机架上,实现对齿轮箱的固定。

工作时,输入端联轴器通过弹性体将动力柔性输入到输入法兰3,再经由输入法兰3通过连接销2输出到输出端行星架4上,避免风轮冲击载荷输出至齿轮箱7;同时,齿轮箱7通过扭力臂5固定在机架上,实现对齿轮箱的简易固定。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结构可吸收风轮冲击载荷,提高齿轮箱可靠性。



技术特征:

1.海上风电齿轮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输入端联轴器、连接法兰(3)、输出端行星架(4)及齿轮箱(7);

所述连接法兰(3)一端与输入端联轴器内圈(6)构成整体,通过弹性体与输入端联轴器外圈连接;所述连接法兰(3)另一端开孔并通过螺栓(1)与输出端行星架(4)固定连接;所述输出端行星架(4)布置在齿轮箱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齿轮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1)径向套有连接销(2),并通过压紧连接销(2)与所述输出端行星架(4)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风电齿轮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法兰(3)另一端圆周方向布排开孔并通过螺栓(1)与输出端行星架(4)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上风电齿轮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7)外固定设置扭力臂(5),所述扭力臂被用于通过螺栓(1)刚性连接在机架上。


技术总结
海上风电齿轮箱连接结构,包括连输入端联轴器、连接法兰、输出端行星架及齿轮箱。连接法兰一端与输入端联轴器内圈构成整体,通过弹性体与输入端联轴器外圈连接;连接法兰另一端开孔并通过螺栓与输出端行星架固定连接;输出端行星架布置在齿轮箱中。

技术研发人员:冯厚斌;宋永乐;马飞;陈晓金;柏厚义;张鑫;柯萍;赖东;黎伟;刘冰;刘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6
技术公布日:2021.08.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