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顶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80521发布日期:2022-04-02 08:2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黄铜顶针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顶针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黄铜顶针。


背景技术:

2.黄铜顶针因其良好的性能,广泛应用于高精尖产品上。但是现有的黄铜顶针因其规格较大,无法适用于多种使用场合,同时,黄铜顶针与其他部件配合性也较差。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3.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黄铜顶针,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4.技术方案:一种黄铜顶针,包括:固定部;支撑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延伸部,与支撑部固定连接;锥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延伸部一端;及盲孔,开设于所述支撑部一侧;通过所述固定部、所述支撑部、所述延伸部和所述锥部一体成型,以及通过开设有盲孔,以与其他部件配合。
5.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部一端设置沉头孔。
6.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部、所述支撑部、所述延伸部和所述锥部呈阶梯状设置,且由所述固定部向所述锥部外径递减。
7.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设置有过渡倒角。
8.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设置有台阶。
9.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部、所述支撑部、所述延伸部和所述锥部同轴心设置。
10.作为优选,所述延伸部的直径区间为φ0.77mm至φ0.79mm。
11.有益效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通过所述固定部、所述支撑部、所述延伸部和所述锥部一体成型,以及通过开设有盲孔,以与其他部件配合,达到了减小黄铜顶针体积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高顶针使用灵活度以及与其他部件配合度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的黄铜顶针因其规格较大,无法适用于多种使用场合,同时,黄铜顶针与其他部件配合性也较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13.附图标记为:1、固定部;2、支撑部;3、延伸部;4、锥部;5、盲孔;6、沉头孔;7、过渡倒角;8、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14.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
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15.如图1所示,本申请涉及一种黄铜顶针。该一种黄铜顶针包括:固定部1;固定部1是指固定底部,能够实现良好的固定支撑效果,同时还能实现与其他部件配合的效果;支撑部2,与所述固定部1连接;能够实现良好的固定连接效果,同时还能实现良好的支撑效果,从而提高顶针的强度;延伸部3,与支撑部2固定连接;能够实现良好的延伸效果,从而提高与其他部件的配合度;进一步的,所述延伸部3的直径区间为φ0.77mm至φ0.79mm。能够确保良好的配合效果。锥部4,固定设置于所述延伸部3一端;能够实现便于与部件连接的效果,从而防止发生干涉的情况;盲孔5,开设于所述支撑部2一侧;能够实现与其他部件配合的效果,从而提高顶针的适配度;优选的,盲孔的直径区间为φ0.55mm至φ0.65mm。能够实现良好的配合效果。
16.通过所述固定部1、所述支撑部2、所述延伸部3和所述锥部4一体成型,以及通过开设有盲孔5,以与其他部件配合。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能够确保顶针自身强度的同时,还能防止顶针因装配造成体积过大,从而影响与其他部件的装配效果。同时,还开设有盲孔5,能够进一步提高适配的效果,还能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17.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8.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通过所述固定部1、所述支撑部2、所述延伸部3和所述锥部4一体成型,以及通过开设有盲孔5,以与其他部件配合,达到了减小黄铜顶针体积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高顶针使用灵活度以及与其他部件配合度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的黄铜顶针因其规格较大,无法适用于多种使用场合,同时,黄铜顶针与其他部件配合性也较差的技术问题。
1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1一端设置沉头孔6。通过设置有沉头孔6,能够实现进一步与其他部件配合的效果,从而提高黄铜顶针的稳定性。
2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1、所述支撑部2、所述延伸部3和所述锥部4呈阶梯状设置,且由所述固定部1向所述锥部4外径递减。能够实现良好的配合效果,从而实现便于装配和固定的效果。
2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2与所述延伸部3之间设置有过渡倒角7。能够实现防止发生干涉的情况,从而实现便于装配的效果。
2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1与所述支撑部2之间设置有台阶8。能够实现良好的卡合效果,从而实现便于固定的效果。
2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所述支撑部、所述延伸部和所述锥部同轴心设置。能够确保良好的同轴度,从而提高黄铜顶针的精度。优选的,同轴度为φ0.05。能够确保良好的同轴效果。
24.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黄铜顶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支撑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延伸部,与支撑部固定连接;锥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延伸部一端;及盲孔,开设于所述支撑部一侧;通过所述固定部、所述支撑部、所述延伸部和所述锥部一体成型,以及通过开设有盲孔,以与其他部件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铜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一端设置沉头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黄铜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所述支撑部、所述延伸部和所述锥部呈阶梯状设置,且由所述固定部向所述锥部外径递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黄铜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设置有过渡倒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黄铜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设置有台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黄铜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所述支撑部、所述延伸部和所述锥部同轴心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黄铜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直径区间为φ0.77mm至φ0.79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黄铜顶针,涉及顶针技术领域。其中,该一种黄铜顶针,包括:固定部;支撑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延伸部,与支撑部固定连接;锥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延伸部一端;及盲孔,开设于所述支撑部一侧;通过所述固定部、所述支撑部、所述延伸部和所述锥部一体成型,以及通过开设有盲孔,以与其他部件配合。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的黄铜顶针因其规格较大,无法适用于多种使用场合,同时,黄铜顶针与其他部件配合性也较差的问题。件配合性也较差的问题。件配合性也较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汤方平 孙松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易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6
技术公布日:2022/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