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式二通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24202发布日期:2022-09-24 00:09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离式二通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离式二通电磁阀。


背景技术:

2.电磁阀是自动控制电路中常见的一种流体控制器件,属于执行器,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调整液体、气体等介质的方向、流量及其他参数,成本低、体积小、开关速度快、接线简单、功耗低、性价比高、经济实用。
3.电磁阀在线圈通电时动作,变化的磁场遇到金属等导体时,如果该金属是闭合导线就会产生电流,如果该金属是非闭合导线特别是一整块金属,就会产生电涡流效应,会使铁芯发热,造成铁损,导致电磁阀的使用寿命缩减甚至于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隔离式二通电磁阀,结构紧凑、密封效果好、有效减少涡流效应。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阀体、电磁部件、填料块,还包括隔磁管、分磁环和复位弹簧,阀体底部开设介质的入口和出口,阀体内部设置用于开闭出口的填料块,所述填料块与电磁部件联动连接;所述电磁部件包括:动铁芯、静铁芯、线圈,所述隔磁管套设在动铁芯中下部外部和静铁芯外部,所述隔磁管采用非磁性高电阻的材料如不锈钢,能有效避免漏磁的现象,且减少涡流效应;所述分磁环分布于静铁芯下部的外周圈,利用分磁环可有效避免交流电磁铁产生弹跳现象;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安装于所述静铁芯的底部、另一端置入所述动铁芯内部且与动铁芯连接,用复位弹簧减少了动铁芯对分磁环的冲击,避免分磁环的损坏。
6.进一步的,所述静铁芯为t型结构,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t型结构的中部、下部的外径小于上部的外径,隔磁管的顶部抵触在t型结构的上部的下表面,防止隔磁管移位;静铁芯中部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嵌有o型圈,o型圈有效增加了静铁芯与隔磁管之间的密封性。
7.进一步的,所述动铁芯采用i型,所述动铁芯的内部设置有竖直的盲孔,复位弹簧的另一端置入所述盲孔内且与盲孔底部连接,采用i型动铁芯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冲击力小的优点,且气隙全处在线圈中,产生吸力较大。
8.进一步的,所述填料块为t型结构,所述填料块嵌入在所述动铁芯的底部的内部,填料块嵌入在动铁芯内,其行程与动铁芯行程一致,能及时控制阀体出口的开闭,提高阀体的通断电响应速度。
9.进一步的,阀体的上部放置有导磁板,导磁板与其上方的线圈罩壳构成封闭的容腔,所述线圈置于所述容腔内,且通过螺丝固定,线圈套设在部分隔磁管的外部,线圈通电后动铁芯动作,利用隔磁管减少磁通束的漏磁。
10.进一步的,阀体的上部开口处设置倒角面,该倒角面与导磁板的下表面、隔磁管的
下部的外表面之间嵌入o型圈,增加阀体的密封性。
11.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底部的入口连接介质进入管道,所述阀体底部的出口连接介质输出管道,在介质进入管道内还设置有过滤网,线圈通电阀体开启,介质可经过介质进入管道进入,并顺着介质输出管道输出。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线圈下方为导磁板、线圈内部设置隔磁管,有效提高磁通束的集中和引导磁通束的方向,使工作磁通束通向铁芯,减少磁漏通,实现隔离的作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专利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阀体;2、过滤网;3、填料块;4、动铁芯;5、o型圈;6、导磁板;7、复位弹簧;8、隔磁管;9、静铁芯;10、分磁环;11、线圈;12、线圈罩壳;13、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15.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一种隔离式二通电磁阀,包括:阀体1、电磁部件、填料块3,阀体1底部的入口连接介质进入管道,在介质进入管道内还设置有过滤网2,利用过滤网2实现对杂质的过滤,防止损坏阀体1;阀体1底部的出口连接介质输出管道,填料块3上移、阀体1开启时,介质可经过介质进入管道进入到阀体1内,并顺着介质输出管道输出。
17.填料块3为t型结构,填料块3与电磁部件联动,电磁部件通断电会动作,从而带动填料块3运动,最终实现阀体出口的启闭状态的控制。
18.电磁部件包括:动铁芯4、静铁芯9、线圈11,线圈11通过引线引入外部电源,线圈11的通断电,来控制动铁芯4和填料块的运动状态,从而控制阀体1的开关;静铁芯9为t型结构,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t型结构的中部、下部的外径小于上部的外径,静铁芯9下部的外周圈分布有分磁环10,利用分磁环10可有效避免交流电磁铁产生弹跳现象;动铁芯4位于静铁芯9的下方,且通过复位弹簧7连接:动铁芯4的上部的内部设置有竖直的盲孔,复位弹簧7一端连接静铁芯9的底部、另一端置入盲孔内且与盲孔底部连接,利用复位弹簧7减少了吸合时动铁芯4对分磁环10的冲击,避免分磁环10的损坏,动铁芯4采用i型结构,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冲击力小的优点,且气隙全处在线圈11中,产生吸力较大。
19.进一步的,静铁芯9的中、下部和动铁芯4的外部套设有隔磁管8,隔磁管8采用非磁性材料,如304不锈钢,隔磁管8的抵触在静铁芯9t型结构的上部的下表面;静铁芯9中部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嵌有o型圈5,增加了阀体的密封性。
20.进一步的,线圈11设置于阀体1的上部,且位于镀锌的导磁板6上,导磁板6与线圈罩壳12构成封闭的容腔,线圈11置于容腔内,且通过螺丝13固定,线圈11套设在部分隔磁管8的外部,线圈通电后动铁芯4动作,利用隔磁管8减少磁通束的漏磁。
21.进一步的,动铁芯4的底部置于阀体1上部开口内,动铁芯4的底部内嵌t型结构的填料块3,实现二者的紧密结合。
22.进一步的,阀体1的上部开口处设置倒角面,该倒角面与导磁板6的下表面、隔磁管8的下部的外表面之间嵌入o型圈5,增加阀体的密封性。
23.采用本专利申请,线圈不通电时,动铁芯、填料块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填料块堵住阀体的出口,阀体关闭;对线圈通电,动铁芯向上运动与静铁芯吸合带动填料块运动,从而使阀体打开,介质在管道内流动,并从介质输出管道输出,在在静铁芯的外周圈放置了分磁环,可有效避免交流电磁铁产生弹跳现象,同时,复位弹簧减少了对分磁环的冲击力,防止对分磁环造成损伤;并利用导磁板、隔磁管实现集中和引导磁通的方向,减少磁漏通,实现隔离的作用。
24.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隔离式二通电磁阀,包括:阀体(1)、电磁部件、填料块(3),阀体(1)底部开设介质的入口和出口,阀体(1)内部设置用于开闭出口的填料块(3),所述填料块(3)与电磁部件联动连接;所述电磁部件包括:动铁芯(4)、静铁芯(9)、线圈(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磁管(8)、分磁环(10)和复位弹簧(7),所述隔磁管(8)套设在动铁芯(4)中下部外部和静铁芯(9)外部;所述分磁环(10)分布于静铁芯(9)下部的外周圈;所述复位弹簧(7)的一端安装于所述静铁芯(9)的底部、另一端置入所述动铁芯(4)内部且与动铁芯(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式二通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铁芯(9)为t型结构,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t型结构的中部、下部的外径小于上部的外径,隔磁管(8)的顶部抵触在t型结构的上部的下表面;静铁芯(9)中部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嵌有o型圈(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式二通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芯(4)采用i型,所述动铁芯(4)的内部设置有竖直的盲孔,复位弹簧(7)的另一端置入所述盲孔内且与盲孔底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式二通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块(3)为t型结构,所述填料块(3)嵌入在动铁芯(4)的底部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离式二通电磁阀,其特征在于:阀体(1)的上部放置有导磁板(6),导磁板(6)与线圈罩壳(12)构成封闭的容腔,所述线圈(11)置于所述容腔内,且套设在隔磁管(8)的外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隔离式二通电磁阀,其特征在于:阀体(1)的上部开口处设置倒角面,该倒角面与导磁板(6)的下表面、隔磁管(8)的下部的外表面之间嵌入o型圈(5)。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隔离式二通电磁阀,其特征在于:阀体(1)底部的入口连接介质进入管道,阀体(1)底部的出口连接介质输出管道,在介质进入管道内还设置有过滤网(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离式二通电磁阀,包括:阀体、电磁部件、填料块,还包括隔磁管、分磁环和复位弹簧,所述填料块与电磁部件联动连接;所述电磁部件包括:动铁芯、静铁芯、线圈,所述隔磁管套设在动铁芯中下部外部和静铁芯外部,能有效避免漏磁的现象,且减少涡流效应;所述分磁环分布于静铁芯下部的外周圈,利用分磁环可有效避免交流电磁铁产生弹跳现象;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安装于所述静铁芯的底部、另一端置入所述动铁芯内部且与动铁芯连接,用复位弹簧减少了动铁芯对分磁环的冲击,避免分磁环的损坏,本专利导磁板、隔磁管,有效提高磁通束的集中和引导磁通束的方向,使工作磁通束通向铁芯,减少磁漏通,实现隔离的作用。实现隔离的作用。实现隔离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甬光电磁阀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0
技术公布日:2022/9/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