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器底阀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13509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振器底阀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减振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减振器底阀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主机厂对车用减振器的性能和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减振器中通常采用的复合型充气式双向液压减振器阀系结构,能调试出主机厂要求的阻尼力,使减振器能达到很好的减振效果,同时也能较好地消除外特性畸变,实现较好的声振舒适(NVH)性能,因此要提升减振器的减振效果,需要对减振器阀系结构进行不断的调试。现有的减振器底阀组件通常由阀座和阀片组成,通过底阀组件上阀片的开合来调整阻尼力,由于底阀组件结构比较复杂,阀座和阀片之间需要有一个很好的配合,导致对底阀组件的加工和装配提出了很好的要求,进而增加了底阀组件的加工和装配难度和成本。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减振器底阀组件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有效改善减振器性能,降低加工和装配难度的减振器底阀组件。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一种减振器底阀组件,包括阀座、设置在阀座左侧的流通阀片和设置在阀座右侧的可调阀片,所述阀座上分别在其左右两侧设置有两层阀线,分别为外阀线和内阀线,其中左右两侧的外阀线高度要分别大于其内阀线高度。
[0005]进一步地,所述阀座左右两侧外阀线与内阀线之间的高度差为0.1-0.2mm。
[0006]更进一步地,左侧外阀线和内阀线端面及右侧外阀线端面宽度均小于1mm。
[0007]更进一步地,左侧外阀线和内阀线端面及右侧外阀线端面宽度均为0.4_。
[0008]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0009]1)在底阀组件中阀座的外阀线和内阀线之间设置一定的高度差,避免了原先阀座在加工过程中,因加工误差外阀线高度低于内阀线高度,阀片装配后阀片与外阀线之间存在装配间隙导致产品性能一致性不好、合格率低等质量问题,提高了底阀组件的质量和产品合格率;同时通过调整外阀线与内阀线之间的高低差,以调整阀片安装时作用在阀片上的预紧力,从而满足减振器对各种不同力值的要求,提高了减振器的性能,使车辆能适应不同的路况。
[0010]2)通过对阀座上阀线端面的宽度进行改进,减小阀线端面的宽度,解决了原先底阀组件中由于阀片和阀线端面接触面积大,阀片与阀线端面之间的油液作用粘滞性强,所导致的减振器对外来冲击反应迟缓的问题;而减小阀线端面宽度可减小阀片与阀线之间的接触面积,使阀片与阀线端面之间的油液作用粘滞性减弱,提高减振器对外来冲击的反应速度,从而提高了减振器的减振性能,增加了车辆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发明底阀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发明中底阀结构左视图。
[0013]图3是本发明中底阀结构右视图。
[0014]图4是图3中A-A向截面不意图。
[0015]图5是图4中I处局部示意图。
[0016]图6是图4中II处局部示意图。
[0017]图中:1、阀座,2、流通阀片,3、可调阀片,4、弹簧,5、铆钉,6、左侧外阀线,7、左侧内阀线,8、右侧外阀线,9、右侧内阀线;
[0018]H1为左侧内阀线高度,H2为左侧外阀线高度,H3为右侧内阀线高度,H4为右侧外阀线高度,H5为左侧外阀线与内阀线之间的高度差,H6为右侧外阀线与内阀线之间的高度差,W1为左侧外阀线端面宽度,W2为左侧内阀线端面宽度,W3为右侧外阀线端面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0]如图1至4所示,为一种减振器底阀组件,包括阀座1,在阀座1左侧设置有流通阀片2和弹簧4,在阀座1右侧设置有可调阀片3,其中弹簧4、流通阀片2、阀座1和可调阀片3通过铆钉5进行固定,组成底阀组件;底阀组件中的阀座1上分别在其左右两侧设置有两层阀线,分别为外阀线和内阀线,左侧外阀线6和左侧内阀线7的端面与流通阀片2相配合,右侧外阀线8与右侧内阀线9的端面与可调阀片3相配合,其中左右两侧的外阀线高度要分别大于其内阀线高度,即左侧外阀线6高度H2大于左侧内阀线7高度H1,右侧外阀线8高度H4大于右侧内阀线9高度H3。原先阀座结构中内外两层阀线为等高,在实际加工时,可能存在外阀线高度要小于内阀线高度,在阀座的外阀线和内阀线之间设置一定的高度差,避免了原先阀座在加工过程中,因加工误差外阀线高度低于内阀线高度,阀片装配后阀片与外阀线之间存在装配间隙导致产品性能一致性不好、合格率低等质量问题,提高了底阀组件的质量和产品合格率。
[0021]如图5和6所示,阀座1上左侧外阀线与内阀线之间的高度差H5和右侧外阀线与内阀线之间的高度差H6设置在0.1-0.2_之间。通过调整外阀线与内阀线之间的高低差,可调整阀片安装时作用在阀片上的预紧力,从而满足减振器对各种不同力值的要求,提高了减振器的性能,使车辆能适应不同的路况。
[0022]本发明还对阀座上阀线端面的宽度进行了改进,减小阀线端面的宽度,使左侧外阀线和内阀线端面及右侧外阀线端面宽度均小于1_,减小阀线端面宽度可减小阀片与阀线之间的接触面积,使阀片与阀线端面之间的油液作用粘滞性减弱,提高减振器对外来冲击的反应速度,从而提高减振器的减振性能,增加了车辆的舒适性。在实际加工时,采用左侧外阀线和内阀线端面及右侧外阀线端面宽度均为0.4mm,当然,该宽度值可根据阀座的实际尺寸进行调整和选择。
[0023]本发明的说明书和附图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发明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减振器底阀组件,包括阀座、设置在阀座左侧的流通阀片和设置在阀座右侧的可调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上分别在其左右两侧设置有两层阀线,分别为外阀线和内阀线,其中左右两侧的外阀线高度要分别大于其内阀线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底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左右两侧外阀线与内阀线之间的尚度差为0.1-0.2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振器底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左侧外阀线和内阀线端面及右侧外阀线端面宽度均小于1_。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底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左侧外阀线和内阀线端面及右侧外阀线端面宽度均为0.4_。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振器底阀组件,包括阀座、设置在阀座左侧的流通阀片和设置在阀座右侧的可调阀片,所述阀座上分别在其左右两侧设置有两层阀线,分别为外阀线和内阀线,其中左右两侧的外阀线高度要分别大于其内阀线高度。通过在阀座外阀线和内阀线之间设置一定的高度差,并减小阀线端面的宽度,提高了底阀组件的质量和产品合格率,提高了减振器的使用性能。
【IPC分类】F16F9/34
【公开号】CN105370786
【申请号】CN201510819587
【发明人】何洪波, 严茂, 张勇
【申请人】成都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