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锁定螺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布了双层锁定螺栓,其包括具有支撑功能的上负荷段、下负荷段,下负荷段套接于上负荷段内并与之同心布置,上负荷段、下负荷段的圆周端面构成有螺纹,上负荷段的内槽中构成有与下负荷段相匹配的螺纹,上负荷段的顶部布置有条形浅槽,下负荷段的顶部布置有十字形浅槽;上负荷段内槽的螺纹方向与上负荷段外壁处的螺纹方向相反,上负荷段的旋紧方向与下负荷段的旋紧方向相反,采用设备同时转动上负荷段、下负荷段,但上负荷段、下负荷段的旋紧方向不同;在运用过程中,可显著提高机械连接部件的连接可靠性,彻底解决螺栓松动问题。
【专利说明】
双层锁定螺栓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连接件,特别涉及一种双层锁定螺栓。
【背景技术】
[0002]螺栓是最常见的紧固件之一,它由头部和螺杆组成。螺杆呈圆柱状,上带有外螺纹可与螺母搭配使用。螺栓和螺母共同使用,可连接和固定两个带有通孔的部件。螺栓按头部形状可分为六角头螺栓、圆头螺栓、方形头螺栓、沉头螺栓等等。
[0003]现有的常规螺栓功能单一,自锁性能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易发生松动,以至于脱落,导致机械部件的连接不稳定。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具有自锁功能,并且解决螺栓松动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双层锁定螺栓,其包括具有支撑功能的上负荷段、下负荷段,下负荷段套接于上负荷段内并与之同心布置,上负荷段、下负荷段的圆周端面构成有螺纹,上负荷段的内槽中构成有与下负荷段相匹配的螺纹,上负荷段的顶部布置有条形浅槽,下负荷段的顶部布置有十字形浅槽。
[0007]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8]上负荷段内槽的螺纹方向与上负荷段外壁处的螺纹方向相反,上负荷段的旋紧方向与下负荷段的旋紧方向相反。
[0009]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10]上负荷段、下负荷段采用塑料注塑成型的方式构成。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标示为:
100、上负荷段;110、条形浅槽;200、下负荷段;210、十字形浅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0017]如图1-3所示,双层锁定螺栓,其包括具有支撑功能的上负荷段100、下负荷段200,下负荷段200套接于上负荷段100内并与之同心布置,上负荷段100、下负荷段200的圆周端面构成有螺纹,上负荷段100的内槽中构成有与下负荷段200相匹配的螺纹,上负荷段100的顶部布置有条形浅槽110,下负荷段200的顶部布置有十字形浅槽210。
[0018]上负荷段100、下负荷段200优选采用塑料注塑成型的方式构成,并且上负荷段100内槽的螺纹方向与上负荷段外壁处的螺纹方向相反,使得上负荷段100的旋紧方向与下负荷段200的旋紧方向相反;具体地安装方法,可采用设备同时转动上负荷段100、下负荷段200,但上负荷段100、下负荷段200的旋紧方向不同;在运用过程中,可显著提高机械连接部件的连接可靠性,彻底解决螺栓松动问题。
[0019]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定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双层锁定螺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具有支撑功能的上负荷段、下负荷段,下负荷段套接于上负荷段内并与之同心布置,上负荷段、下负荷段的圆周端面构成有螺纹,上负荷段的内槽中构成有与下负荷段相匹配的螺纹,上负荷段的顶部布置有条形浅槽,下负荷段的顶部布置有十字形浅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锁定螺栓,其特征在于:上负荷段内槽的螺纹方向与上负荷段外壁处的螺纹方向相反,上负荷段的旋紧方向与下负荷段的旋紧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锁定螺栓,其特征在于:上负荷段、下负荷段采用塑料注塑成型的方式构成。
【文档编号】F16B39/282GK106089927SQ201610722157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8月25日
【发明人】王立新
【申请人】安徽六方重联机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