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刹车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76569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轮椅刹车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刹车盘。
【背景技术】
[0002]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轮椅一般由轮椅架、车轮、刹车装置及座靠四部分组成。现有技术中的轮椅的刹车装置,通常包括刹车片,刹车片在外力作用下往车轮轴心方向移动,与车轮完成刹车动作,撤去该外力时,刹车在回复装置的作用下复原,从而接触刹车片与刹车的配合。而一旦上述回复装置长时间使用并出现松弛情况时,刹车片无法正常回复,而会与车轮产生摩擦,从而影响轮椅正常的移动。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刹车片与车轮的接触面积较小,因而刹车性能受到影响,轮椅在上下坡时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结构可靠,刹车性能好的轮椅刹车盘。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轮椅刹车盘,包括基座、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所述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的外侧均设置有刹车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作动件和扳扣件,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铰轴,所述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均铰接在铰轴上且相对设置;所述作动件铰接在基座上,所述作动件转动时能使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在一张紧位置和放松位置间变动,所述扳扣件与作动件连接并控制作动件转动。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配合后呈圆环形结构,而其上的刹车皮位于该圆环形结构的外侧,施加外力使扳扣件转动作动件,作动件使得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分别以铰轴为中心转动而切换至张紧位置,使得刹车皮与轮椅上的刹车盘接触而实现刹车,撤去外力后,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回复至放松位置,即刹车皮与轮椅上的刹车盘远离,由于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均需外力才能外扩而与刹车盘配合,常态下,刹车皮与刹车盘无摩擦,因而结构更加可靠;刹车盘呈圆环状,与刹车皮的接触面积大,因而刹车性能更好。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作动件上包括放松面和张紧面,所述放松面到作动件的轴心的距离小于张紧面到作动件的轴心的距离,所述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的端部均设置有与作动件配合的配合面。作动件与配合面的配合在放松面和张紧面之间切换,从放松面切换至张紧面时,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的配合面之间相互远离,从而使得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以铰轴为中心相对转动而外扩。
[0006]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张紧扭簧,所述张紧扭簧分别与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配合,并使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保持预紧力。张紧扭簧在常态下,由于其预紧力,使得配合面抵在放松面上,并保持弹性势能,防止作动件松动,在作动件处于张紧位置时,张紧扭簧可驱使作动件转动至其放松面与配合面配合的位置。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扳扣件上设置有一方形的锁定孔,所述作动件上设置有与锁定孔相配的锁定段。扳扣件通过锁定孔套在作动件的锁定段上后,扳扣件即可带动作动件转动,结构简单,不易失效。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放松面和张紧面的数量均为2组。其效果更好,张紧的行程更大,刹车力度更好。
[0009]本实用新型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安装孔。用于将基座与轮椅连接。
[0010]本实用新型所述张紧扭簧包括第一臂、第二臂和本体,所述第一臂与第一刹车片连接,所述第二臂与第二刹车片连接。
[00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配合后呈圆环形结构,而其上的刹车皮位于该圆环形结构的外侧,施加外力使扳扣件转动作动件,作动件使得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分别以铰轴为中心转动而切换至张紧位置,使得刹车皮与轮椅上的刹车盘接触而实现刹车,撤去外力后,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回复至放松位置,即刹车皮与轮椅上的刹车盘远离,由于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均需外力才能外扩而与刹车盘配合,常态下,刹车皮与刹车盘无摩擦,因而结构更加可靠;刹车盘呈圆环状,与刹车皮的接触面积大,因而刹车性能更好。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轮椅刹车盘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轮椅刹车盘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7]实施例。
[0018]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的轮椅刹车盘包括基座1、第一刹车片2、第二刹车片
3、作动件4、扳扣件5、刹车皮6和张紧扭簧8。
[0019]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刹车片2和第二刹车片3的外侧均设置有刹车皮6 ;基座I上设置有铰轴11,第一刹车片2和第二刹车片3均铰接在铰轴11上且相对设置;作动件4铰接在基座I上,作动件4转动时能使第一刹车片2和第二刹车片3在一张紧位置和放松位置间变动,扳扣件5与作动件4连接并控制作动件4转动。第一刹车片2和第二刹车片3配合后呈圆环形结构,而其上的刹车皮6位于该圆环形结构的外侧,施加外力使扳扣件5转动作动件4,作动件4使得第一刹车片2和第二刹车片3分别以铰轴11为中心相对远离的进行转动而切换至张紧位置,使得刹车皮6与轮椅上的刹车盘接触而实现刹车,撤去外力后,第一刹车片2和第二刹车片3回复至放松位置,即刹车皮6与轮椅上的刹车盘远离,由于第一刹车片2和第二刹车片3均需外力才能外扩而与刹车盘配合,常态下,刹车皮6与刹车盘无摩擦,因而结构更加可靠;刹车盘呈圆环状,与刹车皮6的接触面积大,因而刹车性能更好。
[0020]本市实施例中的作动件4上包括放松面41和张紧面42,放松面41到作动件4的轴心的距离小于张紧面42到作动件4的轴心的距离,第一刹车片2和第二刹车片3的端部均设置有与作动件4配合的配合面7,放松位置时,配合面7与放松面41配合,张紧位置时,张紧面42与配合面7配合。作动件4与配合面7的配合在放松面41和张紧面42之间切换,从放松面41切换至张紧面42时,第一刹车片2和第二刹车片3的配合面7之间相互远离,从而使得第一刹车片2和第二刹车片3以铰轴11为中心相对转动而外扩。
[0021]本实施例中的张紧扭簧8分别与第一刹车片2和第二刹车片3配合,并使第一刹车片2和第二刹车片3保持预紧力。张紧扭簧8在常态下,由于其预紧力,使得配合面7抵在放松面41上,并保持弹性势能,防止作动件4松动,在作动件4处于张紧位置时,张紧扭簧8可驱使作动件4转动至其放松面41与配合面7配合的位置。
[0022]本实施例中的扳扣件5上设置有一方形的锁定孔51,作动件4上设置有与锁定孔51相配的锁定段43。扳扣件5通过锁定孔51套在作动件4的锁定段43上后,扳扣件5即可带动作动件4转动,结构简单,不易失效。
[0023]本实施例中的放松面41和张紧面42的数量均为2组。其效果更好,张紧的行程更大,刹车力度更好。本实施例中的放松面41为平面,而张紧面42为圆弧面,因而,从放松位置切换至张紧位置时,需克服较大的力,而从张紧位置切换至放松位置时,其转动较为顺畅。
[0024]本实施例中的基座I上开设有安装孔12。用于将基座I与轮椅连接。
[0025]本实施例中的张紧扭簧8包括第一臂81、第二臂82和本体83,第一臂81与第一刹车片2连接,第二臂82与第二刹车片3连接。具体的连接是,在第一刹车片2和第二刹车片3分别设置穿孔,从而使第一臂81、第二臂82分别与第一臂81、第二臂82连接。
[0026]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及附图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轮椅刹车盘,包括基座、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所述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的外侧均设置有刹车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作动件和扳扣件,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铰轴,所述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均铰接在铰轴上且相对设置;所述作动件铰接在基座上,所述作动件转动时能使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在一张紧位置和放松位置间变动,所述扳扣件与作动件连接并控制作动件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刹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件上包括放松面和张紧面,所述放松面到作动件的轴心的距离小于张紧面到作动件的轴心的距离,所述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的端部均设置有与作动件配合的配合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椅刹车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张紧扭簧,所述张紧扭簧分别与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配合,并使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保持预紧力。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椅刹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扣件上设置有一方形的锁定孔,所述作动件上设置有与锁定孔相配的锁定段。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椅刹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松面和张紧面的数量均为2组。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椅刹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安装孔。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椅刹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扭簧包括第一臂、第二臂和本体,所述第一臂与第一刹车片连接,所述第二臂与第二刹车片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刹车盘,包括基座、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的外侧均设置有刹车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作动件和扳扣件,基座上设置有铰轴,所述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均铰接在铰轴上;作动件铰接在基座上,作动件转动时能使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在一张紧位置和放松位置间变动,扳扣件与作动件连接并控制作动件转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结构可靠,刹车性能好。
【IPC分类】F16D121/14, A61G5/10, F16D65/08, F16D65/18, F16D51/22, F16D125/18
【公开号】CN204729513
【申请号】CN201520349836
【发明人】叶林
【申请人】杭州芬麦特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