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换挡操纵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19437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速箱换挡操纵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变速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速箱换挡操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由于市场需求,同款变速箱有不同种速比配置。这往往通过调整变速箱内个别齿轮副及改变个别拨叉运动方向实现。为了在不影响驾驶操纵的情况下改变拨叉运动方向,必需在上盖中增加换向装置。
[0003]传统设计在需要改变运动方向的拨叉上方增加换向结构,换挡时需要拨叉与拨叉轴相对运动。其优点是空间布置容易,缺点是:换挡阻力过大,换挡手感不好;拨叉轴需要加长,对应的上盖拨叉轴孔加工要求高,增加变速箱重量及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箱换挡操纵装置,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小摩擦阻力,降低换挡力,改善换挡手感,并且可以减轻变速箱重量,降低变速箱成本。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变速箱换挡操纵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拨叉轴、第二拨叉轴以及第三拨叉轴,三个拨叉轴穿插设置在上盖上,上盖上还设有换向装置,换向装置能够绕其中心旋转,换向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拨头和第三拨叉轴配合连接,且拨头能够通过换向装置带动第三拨叉轴,第三拨叉轴上固定连接有拨叉。
[0007]进一步地,换向装置通过固定在第三拨叉轴上的第一导块带动第三拨叉轴。
[0008]进一步地,换向装置的上端与下端均设有卡槽,上端的卡槽与拨头配合连接,下端的卡槽与第一导块配合连接。
[0009]进一步地,第一拨叉轴和第二拨叉轴的长度均小于第三拨叉轴。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1]本实用新型的换向装置装在上盖上,可绕中心旋转,拨头能够通过换向装置带动第三拨叉轴,进而带动固定在第三拨叉轴上的拨叉,由于拨叉与第三拨叉轴固定,避免拨叉与第三拨叉轴的相对运动,减小摩擦阻力,降低换挡力,改善换挡手感。
[0012]进一步地,换向装置的两端都有卡槽结构,一端卡槽用于卡住第一导块,另一端用于接收外部动作(即接收拨头的动作),当拨头运动时,带动换向装置运动,换向装置带动第一导块运动,第一导块带动第三拨叉轴,第三拨叉轴带动拨叉,从而实现了拨头与拨叉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0013]进一步地,缩短第一拨叉轴、第二拨叉轴的长度,上盖上可以减少与之相应的拨叉轴孔,加工更加方便,而且还减轻了变速箱重量,降低了变速箱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传统变速箱换挡操纵装置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换挡操纵装置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换向装置连接处的立体示意图。
[0017]其中,1、拨叉;2、换向装置;3、第一导块;4、第一拨叉轴;5、第二拨叉轴;6、第三拨叉轴;7、第二导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参见图2和图3,一种变速箱换挡操纵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拨叉轴4、第二拨叉轴5以及第三拨叉轴6,三个拨叉轴穿插设置在上盖上,第一拨叉轴4和第二拨叉轴5的长度均小于第三拨叉轴6,上盖上还设有换向装置2,换向装置2能够绕其中心旋转,换向装置2的两端分别与拨头和第三拨叉轴6配合连接,且拨头能够通过换向装置2带动第三拨叉轴6,换向装置2通过固定在第三拨叉轴6上的第一导块3带动第三拨叉轴6,换向装置2的上端与下端均设有卡槽,上端的卡槽与拨头配合连接,下端的卡槽与第一导块3配合连接,第三拨叉轴6上固定连接有拨叉I。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参见图1,传统结构中,第一拨叉轴4、第二拨叉轴5、第三拨叉轴6均装在上盖孔中,可沿轴向运动。拨叉I上端有凹槽设计,空套在第一拨叉轴4上并可以相对第一拨叉轴4轴向运动。第一导块3和第二导块7均有凹槽设计,二者均与第三拨叉轴6刚性连接,第二导块7上还有接收外部的动作(即接收拨头的动作)的凹槽。换向装置2装在上盖上,可绕中心旋转,其两端分别卡在第一导块3与拨叉I上的凹槽中,可随之运动。机构运动关系如箭头所示:当拨头运动时,带动第二导块7运动,第二导块7带动第三拨叉轴6,第三拨叉轴6带动第一导块3,第一导块3带动换向装置2,换向装置2再带动拨叉1,从而实现了拨头与拨叉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0022]参见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构中,第一拨叉轴4、第二拨叉轴5、第三拨叉轴6均装在上盖中,第一拨叉轴4和第二拨叉轴5的长度可以小于第三拨叉轴6,三者均可沿轴向运动。拨叉1、第一导块3分别与第三拨叉轴6刚性连接。换向装置2装在上盖上,可绕其自身的中心旋转,两端都有卡槽结构,一端卡槽用于卡住第一导块3,另一端用于接收外部动作(即接收拨头的动作)。换向装置2旋转时带动第一导块3轴向运动。机构运动关系如箭头所示:当拨头运动时,带动换向装置2运动,换向装置2带动第一导块3运动,第一导块3带动第三拨叉轴6,第三拨叉轴6带动拨叉1,从而实现了拨头与拨叉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002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避免拨叉I与第三拨叉轴6的相对运动,减小摩擦阻力,降低换挡力,改善换挡手感。缩短第一拨叉轴4、第二拨叉轴5的长度,与之相应的上盖不需要拨叉轴孔,减轻变速箱重量,降低变速箱成本。
【主权项】
1.一种变速箱换挡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拨叉轴(4)、第二拨叉轴(5)以及第三拨叉轴(6),三个拨叉轴穿插设置在上盖上,上盖上还设有换向装置⑵,换向装置(2)能够绕其中心旋转,换向装置(2)的两端分别与拨头和第三拨叉轴(6)配合连接,且拨头能够通过换向装置(2)带动第三拨叉轴¢),第三拨叉轴(6)上固定连接有拨叉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换挡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换向装置(2)通过固定在第三拨叉轴(6)上的第一导块(3)带动第三拨叉轴(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换挡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换向装置(2)的上端与下端均设有卡槽,上端的卡槽与拨头配合连接,下端的卡槽与第一导块(3)配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换挡操纵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拨叉轴(4)和第二拨叉轴(5)的长度均小于第三拨叉轴(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箱换挡操纵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拨叉轴、第二拨叉轴以及第三拨叉轴,三个拨叉轴穿插设置在上盖上,上盖上还设有能够绕中心旋转的换向装置,换向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拨头和第三拨叉轴配合连接,且拨头能够通过换向装置带动第三拨叉轴,第三拨叉轴上固定连接有拨叉。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小摩擦阻力,降低换挡力,改善换挡手感,并且可以减轻变速箱重量,降低变速箱成本。
【IPC分类】F16H63/32, F16H63/30
【公开号】CN204784662
【申请号】CN201520430213
【发明人】任博文
【申请人】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