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气的保压、隔噪高铁气压双塞灰水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12603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漏气的保压、隔噪高铁气压双塞灰水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高铁气压双塞灰水阀,具体涉及一种将洗手和车内保洁所产生的灰水排出至车外而不改变车内压力的防漏气的保压、隔噪高铁气压双塞灰水阀。
【背景技术】
[0002]高铁的使用对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便利,但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由流体力学的常识可知,流速与压强成反比;以300Km高速运行时的列车车辆表面的压力要比正常大气压力低5kP左右;如果高铁车辆灰水管路直通车外,乘客在列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要不断承受减压和增压的过程,从而影响乘客的心脏和耳膜;另外车外的巨大噪声也会破坏乘车环境;因此对高铁灰水阀提出了承受± 1kP压力而不通气的要求。
[0003]随高铁引进的保压灰水阀(鸭嘴阀+灰水单元组合)能够解决承受±10kP压力而不通气的要求;这种由鸭嘴阀和灰水单元两个独立部件组合而成的排水阀,价格高、结构复杂、安装用时长。
[0004]专利申请号为201510036886.X的“高铁气压双塞灰水阀”使用时在灰水中有砂子等颗粒物时会出现漏气现象,另外模具制作难度大外形不够美观。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漏气的保压、隔噪高铁气压双塞灰水阀,同时解决高铁的保压和隔噪问题,以克服引进产品价格高和技术的不足。
[0006]—种防漏气的保压、隔噪高铁气压双塞灰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盖、依次叠装在阀体与阀盖之间的瓣膜模板和隔离模板;所述阀体包括一中空的阀壳,阀壳的一端为敞开结构,并依次安装瓣膜模板、隔离模板与阀盖;阀壳的另一端通入进水管,还有出水管自下方通入阀壳的底部,且进水管伸入阀壳的阀腔内并与所述的瓣膜模板相接触,阀壳内壁还设有多个瓣膜模板的限位台;
[0007]所述的瓣膜模板呈碟状的圆盘形结构,中部朝阀腔凸出,其中瓣膜模板的盘沿为安装定位区,盘底为圆形的阀口堵,位于盘底和盘沿之间的环状区域为盘腹,盘腹具有弹性且朝阀腔凸出,盘腹上开有多个透气孔,盘沿与所述限位台相接触,所述盘底与出水管出口一端的阀口相接触;
[0008]所述隔离模板同样呈碟状圆盘形,但表面无开孔,且与瓣膜模板相互叠装后,隔离模板的隔离盘腹的凸面与瓣膜模板的盘腹凹面间相互不接触,且留有能够使气流畅通的空间,隔离盘底压在瓣膜模板盘底上,隔离盘沿内侧面放置在阀壳敞开一端的密封面;
[0009]所述阀盖边缘有环状的限位凹槽,阀盖中部向外侧鼓起并开有通气孔;阀体、瓣膜模板、隔离模板和阀盖相互叠装后以缩紧器紧固密封。
[0010]所述瓣膜模板的盘腹外缘向内逐渐变薄。
[0011 ] 所述隔离模板比瓣膜模板更软、且比瓣膜模板薄。
[0012]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0013]本实用新型从根本上解决了灰水中有砂子等颗粒物时出现的漏气现象,更好的保证了无论车内、外压差是正是负,空气均不能透过本实用新型流通。
[0014]本实用新型灰水的通径大,阻力很小。
[0015]本实用新型阀体内存水少,可防止冬季停运时被冻坏。
[001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稳定、适应性强、体积小、重量轻、外形美观是一种理想的新型高铁气压双塞灰水阀。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阀体剖面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阀体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瓣膜模板剖面图。
[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瓣膜模板示意图。
[0023]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隔离模板剖面图。
[0024]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阀盖剖面图
[0025]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车外正压工作状态剖面图
[0026]其中,1、阀体,2、瓣膜模板,3、隔离模板,4、阀盖,11、进水管,12、出水管,13、阀壳,14、阀口,15、限位台,16、密封面21、盘腹,22、盘底,23、盘沿,24、透气孔,31、隔离盘腹,32、
隔离盘底,33、隔离盘沿,41、通气孔,42、限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1-9所示,一种防漏气的保压、隔噪高铁气压双塞灰水阀,包括阀体1、阀盖4、叠装在阀体1、阀盖4之间的瓣膜模板2和隔离模板3 ;阀体I形如一变形的弯头,阀壳13呈中空管状,轴线水平,进水管11轴线与阀壳轴线重合,进水管11通入阀壳13,并与安装在阀壳13敞开端处的瓣膜模板2相接触,瓣膜模板2起到封堵的作用,出水管12自下方与阀壳13的阀腔相通;瓣膜模板2呈碟状圆盘形结构,中部向外凸出,盘沿23为安装定位区,盘底22为阀口堵,盘腹21为弹性区;隔离模板3与瓣膜模板2同形,隔离盘腹31凸面与瓣膜模板2的盘腹21凹面间留有适当空间以保证气流畅通,隔离盘底32压在瓣膜模板盘底22上,隔离盘沿33安装在阀壳13敞开端的边沿;阀盖4边缘有环状的限位凹槽42,中部向外鼓起并开有一个或多个通气孔41 ;阀体1、瓣膜模板2、隔离模板3和阀盖4以缩紧器5紧固密封。
[0028]所述瓣膜模板2的盘底22为平面,盘沿23与盘底22间为盘腹21呈环形球面,盘腹21外缘向内逐渐变薄,盘腹21上开有一定数量的透气孔24。
[0029]所述隔离模板3与瓣膜模板2同形,但隔离模板3上不开孔,其厚度较瓣膜模板2更薄。
[0030]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只要气压双塞灰水阀进水管11处有灰水流入,柔软的瓣膜模板2和隔离模板3就会被冲开,灰水流至阀腔通过出水管12排出车外;当出水管12内有负压产生时瓣膜模板2和隔离模板3之间的空气会首先被抽空,隔离模板3的隔离盘底32在车内压力作用下将瓣膜模板2的盘底22周边紧紧地压在进水管11的端口上,使进水管11处的空气不能进入阀腔;此时进水管11若有灰水流入将先在进水管11端口和瓣膜模板2间聚集,随着灰水量的增加瓣膜模板2将在灰水压力作用下打开端口排出灰水;待灰水排尽,进水管11内的水作用在瓣膜模板2盘底22上的压力消失,出水管12将被关闭如图1所示;当出水管12内有正压力产生时,由于瓣膜模板2的盘腹21上有透气孔24,又因隔离模板3较软,隔离模板3首先变形鼓起,在瓣膜模板2的盘腹21两侧等压没有变形,而盘底22阀口以内的部分受到的压力直接作用在阀口上堵塞阀口,使车外的空气不能进入车内,如图9所示。
【主权项】
1.一种防漏气的保压、隔噪高铁气压双塞灰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I)、阀盖(4)、依次叠装在阀体⑴与阀盖⑷之间的瓣膜模板⑵和隔离模板⑶;所述阀体⑴包括一中空的阀壳(13),阀壳(13)的一端为敞开结构,并依次安装瓣膜模板(2)、隔离模板(3)与阀盖⑷;阀壳(13)的另一端通入进水管(11),还有出水管(12)自下方通入阀壳(13)的底部,且进水管(11)伸入阀壳(13)的阀腔内并与所述的瓣膜模板(2)相接触,阀壳(13)内壁还设有多个瓣膜模板(2)的限位台(15); 所述的瓣膜模板(2)呈碟状的圆盘形结构,中部朝阀腔凸出,其中瓣膜模板(2)的盘沿(23)为安装定位区,盘底(22)为圆形的阀口堵,位于盘底(22)和盘沿(23)之间的环状区域为盘腹(21),盘腹(21)具有弹性且朝阀腔凸出,盘腹(21)上开有多个透气孔(24),盘沿(23)与所述限位台(15)相接触,所述盘底(22)与出水管(12)出口一端的阀口(14)相接触; 所述隔离模板(3)同样呈碟状圆盘形,但表面无开孔,且与瓣膜模板(2)相互叠装后,隔离模板⑶的隔离盘腹(31)的凸面与瓣膜模板(2)的盘腹(21)凹面间相互不接触,且留有能够使气流畅通的空间,隔离盘底(32)压在瓣膜模板盘底(22)上,隔离盘沿(33)内侧面放置在阀壳(13)敞开一端的密封面(16); 所述阀盖(4)边缘有环状的限位凹槽(42),阀盖(4)中部向外侧鼓起并开有通气孔(41);阀体(1)、瓣膜模板(2)、隔离模板(3)和阀盖(4)相互叠装后以缩紧器(5)紧固密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气的保压、隔噪高铁气压双塞灰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瓣膜模板(2)的盘腹(21)外缘向内逐渐变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气的保压、隔噪高铁气压双塞灰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模板⑶比瓣膜模板⑵更软、且比瓣膜模板⑵薄。
【专利摘要】一种防漏气的保压、隔噪高铁气压双塞灰水阀,包括阀体、阀盖、依次叠装在阀体与阀盖之间的瓣膜模板和隔离模板;阀体包括一端敞开的阀壳,另一端通入进水管,有出水管自下方通入;瓣膜模板呈碟状的圆盘形结构,中部凸出,其中盘沿为安装定位区,盘底为圆形的阀口堵,之间的环状区域为盘腹,盘腹具有弹性且朝阀腔凸出,并开有透气孔;隔离模板同样呈碟状圆盘形,阀体、瓣膜模板、隔离模板和阀盖相互叠装后以缩紧器紧固密封。本实用新型从根本上解决了灰水中有砂子等颗粒物时出现的漏气现象,更好的保证了无论车内、外压差是正是负,空气均不能透过本实用新型流通。本实用新型灰水的通径大,阻力很小,是一种理想的新型高铁气压双塞灰水阀。
【IPC分类】F16K7/12, F16K27/02, F16K1/36
【公开号】CN204922082
【申请号】CN201520643061
【发明人】何亮, 徐晓荷, 何西荣
【申请人】何西荣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