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汽车车桥轴差速器润滑油泵的空心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设及一种重型汽车车桥轴差速器润滑油累,尤其设及一种重型汽车车 桥轴差速器润滑油累的空屯、销。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重型汽车的车桥差速器有轮差速器与轴差速器,轮差速器的作用是在汽车 转弯两边车轮不同速时,通过轮差速器内部行星齿轮相对左右半轴齿轮的转动,使两边车 轮不同速时不会出现滑动,避免过度磨损轮胎;轴差速器的作用是在汽车通过不平路面双 联中后桥不同速时,通过轴差速器内部行星齿轮相对前后半轴齿轮的转动,使中后桥不同 速时不会出现滑动,避免过度磨损轮胎。
[0003]差速器内部的齿轮在运转过程中需要得到充分的润滑,避免差速器内部零件的快 速磨损。现有技术的轴差速器后半轴齿轮上有两进油孔,借助油面的高度差,润滑油通过两 油孔流入后半轴齿轮的内腔,再进入差速器内部润滑差速器内部零件。
[0004]在使用中,差速器后半轴齿轮绕轴屯、旋转,由于离屯、力的作用,润滑油难于进入后 半轴齿轮的内腔,只有在静止或极低速的情况下,才有少量的润滑油进入后半轴齿轮的内 腔,差速器内部润滑效果差。在车辆上坡的时候,由于轴差速器后半轴齿轮的位置低于差速 器前部的位置,润滑油也不能到达差速器前部,差速器前部的零件不能得到润滑,导致差速 器内部零件快速磨损,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000引针对【背景技术】的问题,在现有重型汽车车桥轴差速器润滑方式的基础上,本实用 新型提出了一种重型汽车车桥轴差速器润滑油累的空屯、销,空屯、销一端的内腔表面设置有 螺纹,设置有螺纹的空屯、销一端还设置有油道,油道与空屯、销的内腔相通。
[0006]进一步,为了提高空屯、销的强度,增大空屯、销的直径,本实用新型还作了如下改 进:位于油道两侧的空必销上还轴向设置有平台巧日平台泣。
[0007]进一步,为了便于装配,本实用新型还作了如下改进:空屯、销的一端设置有锥面。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差速器内部润滑效果得到了改善,减少了差速器 内部零件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装配方便。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001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00川图中:空必销1,油道2,平台13,平台逐4,锥面5。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空屯、销1 一端的内腔表面设置有螺纹,设置有螺纹的空屯、销 I一端还设置有油道2,油道2与空屯、销I的内腔相通。
[001引进一步,位于油道2两侧的空必销1上还轴向设置有平台!对日平台盘4。
[0014]进一步,空屯、销1 一端设置有锥面5。
[0015] 工作原理:设置有锥面5的两个空屯、销1 一端分别置于设置在后半轴齿轮1轴上的 两个进油口内,并分别与两个进油口过盈配合连接,两个空屯、销1的另一端分别与设置在一 个法兰盘同侧的两个小叶片连接,两个小叶片设置有槽体空腔。使用中,法兰盘能阻止润滑 油沿后半轴齿轮轴的轴向流动,两个小叶片的槽体空腔能形成一个油路,差速器后半轴齿 轮绕轴屯、旋转时能带动法兰盘和两个小叶片同时旋转,旋转的法兰盘和两个小叶片对润滑 油产生挤压作用,使润滑油通过两个小叶片的槽体空腔形成的油路被挤压进入油道2内,润 滑油通过油道2被挤压进入空屯、销1的内腔,再从空屯、销1腔进入后半轴齿轮的内腔,使差速 器内部润滑效果得到了改善,减少了差速器内部零件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0016]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 的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等同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 一种重型汽车车桥轴差速器润滑油栗的空心销,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销(1) 一端 的内腔表面设置有螺纹,设置有螺纹的空心销(1) 一端还设置有油道(2),油道(2)与空心销 (1)的内腔相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汽车车桥轴差速器润滑油栗的空心销,其特征在于:所述 位于油道(2)两侧的空心销(1)上还轴向设置有平台1(3)和平台il:(4)。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汽车车桥轴差速器润滑油栗的空心销,其特征在于:所述 空心销(1)的一端设置有锥面(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型汽车车桥轴差速器润滑油泵的空心销,本实用新型包括空心销一端的内腔表面设置有螺纹,设置有螺纹的空心销一端设置有油道,油道与空心销的内腔相通;位于油道两侧的空心销上还轴向设置有平台???????????????????????????????????????????????和平台;空心销的一端设置有锥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差速器内部润滑效果得到了改善,减少了差速器内部零件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装配方便。
【IPC分类】F16H57/04
【公开号】CN205101534
【申请号】CN201520870606
【发明人】徐安健, 周德红, 陈作云
【申请人】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