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柔性排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97225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脂柔性排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树脂柔性排管,属于管道技术领域,包括空腔(1)、聚氨酯层(2)、尼龙层(3)和防火涂层(4),所述空腔(1)的表面覆盖聚氨酯层(2),聚氨酯层(2)的表面覆盖尼龙层(3),尼龙层(3)的表面覆盖防火涂层(4);所述空腔(1)为两个独立的空腔(1);两个独立的空腔(1)对称分布在聚氨酯层(2)内部。该实用新型提供的树脂柔性排管,通过最外层的连接层有效将各个管道连接在一起,使用范围广泛。在管道技术领域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专利说明】
一种树脂柔性排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脂柔性排管。
【背景技术】
[0002]铸铁排水管材真正作为一个产业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崛起的。当时我国基础建设轰轰烈烈,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排水管材使用量很大。当时,我国铸铁排水管以手工翻砂为主,生产技术落后。随着手工翻砂铸铁管质量缺陷的暴露,以及替代品PVC等美观、轻便的塑料管材进入市场,铸铁管材市场出现了滑落。
[0003]九十年代中期,随着铸铁管材生产技术的提高,金属型离心铸铁管材所特有的强度高、寿命长、噪音低、阻燃防火性强、柔性抗震、可再生循环使用等诸多优点凸现出来,重新得到社会和市场的认可,被广泛用于高层、超高层住在、市政工程、医院学校等领域,这是铸铁管材的二次崛起。
[0004]与其他金属管材和塑料管材相比,铸铁排水管材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只要体现在强度高、噪音低、寿命长、阻燃防火、柔性抗震、无二次污染、可再生循环利用等方面。但是在现实使用过程中,这些管道通常需要共同运功,现在一般用捆绑等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使用时很不方便且共同运动的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树脂柔性排管。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该树脂柔性排管包括空腔、聚氨酯层、尼龙层和防火涂层,所述空腔的表面覆盖聚氨酯层,聚氨酯层的表面覆盖尼龙层,尼龙层的表面覆盖防火涂层;所述空腔为两个独立的空腔;两个独立的空腔对称分布在聚氨酯层内部。
[0007]所述尼龙层由尼龙材料一体成型制作而成。
[0008]所述防火涂层为防火漆。
[0009]所述尼龙层的厚度为聚氨酯层的厚度的1.2?1.8倍。
[0010]所述尼龙层的厚度为聚氨酯层的厚度的1.5倍。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方案完整,制造工艺简单;通过最外层的连接层有效将各个管道连接在一起,使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空腔,2、聚氨酯层,3、尼龙层,4、防火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5]该树脂柔性排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该树脂柔性排管包括空腔1、聚氨酯层2、尼龙层3和防火涂层4,所述空腔I的表面覆盖聚氨酯层2,聚氨酯层2的表面覆盖尼龙层3,尼龙层3的表面覆盖防火涂层4;所述空腔I为两个独立的空腔I;两个独立的空腔I对称分布在聚氨酯层2内部;尼龙层3由尼龙材料一体成型制作而成;防火涂层4为防火漆;尼龙层3的厚度为聚氨酯层2的厚度的1.2?1.8倍;尼龙层3的厚度为聚氨酯层2的厚度的1.5倍。
[001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树脂柔性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腔(I)、聚氨酯层(2)、尼龙层(3)和防火涂层(4),所述空腔(I)的表面覆盖聚氨酯层(2),聚氨酯层(2)的表面覆盖尼龙层(3),尼龙层(3)的表面覆盖防火涂层(4);所述空腔(I)为两个独立的空腔(I);两个独立的空腔(I)对称分布在聚氨酯层(2)内部,所述尼龙层(3)的厚度为聚氨酯层(2)的厚度的1.2?1.8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柔性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层(3)由尼龙材料一体成型制作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柔性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涂层(4)为防火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柔性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层(3)的厚度为聚氨酯层(2)的厚度的1.5倍。
【文档编号】F16L57/04GK205479807SQ201620145815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8日
【发明人】林学构
【申请人】林学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