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力式自动调节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50405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力式自动调节阀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力式自动调节阀门,当锅体内部水源已满,此时水源进入水压孔将浮子推动并带动卡板向上,使套筒内部的气压依次从第一气压孔、第二气压孔、第三气压孔、第四气压孔排入调节圈,并使调节圈膨胀顶入凹槽,再将旋转板带动做逆时针旋转运动,当浮子移至顶点,旋转板便将进水口与出水口断开,防止了水源从出水口流出,当工作人员将锅体中水源取出,浮子的浮力将会减小并向下运动,此时气体依次从调节圈、第四气压孔、第三气压孔、第二气压孔、第一气压孔回流至套筒内,使调节圈处于压缩,并在无水压状态下使旋转板顺时针旋转将进水口与出水口联通,此时,水管内的水源对锅体内进行补水。
【专利说明】
一种浮力式自动调节阀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调节阀门,尤其涉及一种浮力式自动调节阀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传统厨房使用的调节阀门多为来回摇摆控制方式,此种方式功能单一,结构简单,若锅体内的水源需要补给时,工作人员必须手动将调节阀门打开,当锅体内的水源即将补满时,工作人员再手动将调节阀门关闭,使得工作人员操作起来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正常工作进度,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浮力式自动调节阀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浮力式自动调节阀门,来解决目前传统的调节阀门功能简单,降低了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浮力式自动调节阀门,包括套筒、水压孔、连接板、导杆、浮子、导向槽、水管、卡板、第一气压孔、第二气压孔、固定板、第三气压孔、调节圈、第四气压孔、旋转板,所述的水压孔均匀分布于套筒内部底端,所述的水压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连接板位于套筒顶部,所述的连接板与套筒螺纹相连,所述的导杆位于连接板顶部中端,所述的导杆与连接板一体相连,所述的浮子位于套筒内部,所述的浮子与套筒滑动相连,所述的导向槽位于浮子内部中端,所述的导向槽为圆形盲孔,且所述的导向槽与导杆滑动相连,所述的水管位于连接板顶部,所述的水管与连接板螺纹相连,所述的卡板位于连接板底部右侧,所述的卡板与连接板转动相连,且所述的卡板与浮子活动相连,所述的第一气压孔位于卡板内部右侧,所述的第一气压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第二气压孔位于连接板内部右侧,所述的第二气压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固定板位于水管内部下端中侧,所述的固定板与水管活动相连,且所述的固定板与连接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气压孔位于固定板内部右侧,所述的第三气压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调节圈位于固定板顶部,所述的调节圈与固定板胶水相连,所述的第四气压孔位于调节圈内部右侧,所述的旋转板位于调节圈顶部,所述的旋转板与水管转动相连。
[0005]进一步,所述的套筒右侧还设有磁铁,所述的磁铁与套筒吸力相连。
[0006]进一步,所述的磁铁右侧还设有锅体,所述的锅体与磁铁吸力相连。
[0007]进一步,所述的水管内部左侧还设有进水口,所述的进水口为圆形通孔。
[0008]进一步,所述的水管内部右侧还设有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为圆形通孔。
[0009]进一步,所述的旋转板内部下端还设有凹槽,所述的凹槽与旋转板一体相连。
[0010]进一步,所述的水管内部左侧还设有过滤网,所述的过滤网与水管螺纹相连。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浮力式自动调节阀门,使用前,首先工作人员手握套筒,并将套筒处的磁铁与锅体内壁相接触,通过磁铁使得套筒与锅体连接稳固,若锅体内部已装满水源,此时水源进入水压孔,在水源的作用下,使得浮子底部产生浮力,通过浮力,使得浮子推动卡板并沿着套筒的内壁做由下向上运动,在浮子运动的过程中,浮子将套筒内部的气压由卡板处的第一气压孔排入连接板处的第二气压孔,再由第二气压孔排入固定板处第三气压孔,最终将套筒内部的气压由第三气压孔排入调节圈处的第四气压孔,在气压的作用下,使得调节圈不断膨胀,所述的调节圈内部为空心状态,当调节圈内部有气体时,调节圈会发生膨胀现象,膨胀后的调节圈的顶部被顶入凹槽内,使得旋转板做逆时针旋转运动,所述的旋转板为L形,当浮子移至最高点时,此时旋转板将进水口和出水口断开,水管内的水流不会从出水口流出,确保了锅体内水源不会溢出锅体,且在气压的作用下,使得调节圈时刻保持膨胀状态即调节圈时刻对旋转板产生挤压力,防止水管内的水源从出水口流出,当工作人员将锅体内的水源取出时,锅体内的水源流出水压孔即浮子底部的浮力缓慢减小,在重力的作用下,浮子连同卡板并沿着套筒的内壁做由上向下运动,此时第四气压孔内的气压依次从第三气压孔排入第二气压孔,再由第二气压孔排入第一气压孔,直至气压回流至套筒内部时,此时调节圈内的气压被完全排除即调节圈处于压缩状态,调节圈对旋转板的挤压力消失,此时通过水管进水口处的水压,使得旋转板顺时针旋转,即进水口与出水口被联通,此时水管内的水源由出水口流向锅体内部,对锅体内部进行补水,通过以上循环运动步骤,使得该装置可自动对锅体进行补水工作,该浮力式自动调节阀门,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实现水流的自动关闭或开启,极大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导向槽和导杆是为了提高浮子运动的稳定性,过滤网是为了将水源内部的杂质进行过滤,确保了水源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浮力式自动调节阀门关闭状态局部剖视图;
[0013]图2是浮力式自动调节阀门开启状态局部剖视图;
[0014]图3是卡板部分局部剖视图;
[0015]图4是第一气压孔局部剖视图;
[0016]图5是凹槽部分局部剖视图。
[0017]套筒I 水压孔2
[0018]连接板3 导杆4
[0019]浮子5 导向槽6
[0020]水管7 卡板8
[0021]第一气压孔 9 第二气压孔 10
[0022]固定板11 第三气压孔 12
[0023]调节圈13 第四气压孔 14
[0024]旋转板15 磁铁101
[0025]锅体102凹槽103
[0026]进水口701 出水口702
[0027]过滤网703
[0028]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0030]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浮力式自动调节阀门,包括套筒1、水压孔2、连接板3、导杆4、浮子5、导向槽6、水管7、卡板8、第一气压孔9、第二气压孔1、固定板11、第三气压孔12、调节圈13、第四气压孔14、旋转板15,所述的水压孔2均匀分布于套筒I内部底端,所述的水压孔2为圆形通孔,所述的连接板3位于套筒I顶部,所述的连接板3与套筒I螺纹相连,所述的导杆4位于连接板3顶部中端,所述的导杆4与连接板3—体相连,所述的浮子5位于套筒I内部,所述的浮子5与套筒I滑动相连,所述的导向槽6位于浮子5内部中端,所述的导向槽6为圆形盲孔,且所述的导向槽6与导杆4滑动相连,所述的水管7位于连接板3顶部,所述的水管7与连接板3螺纹相连,所述的卡板8位于连接板3底部右侧,所述的卡板8与连接板3转动相连,且所述的卡板8与浮子5活动相连,所述的第一气压孔9位于卡板8内部右侧,所述的第一气压孔9为圆形通孔,所述的第二气压孔10位于连接板3内部右侧,所述的第二气压孔10为圆形通孔,所述的固定板11位于水管7内部下端中侧,所述的固定板11与水管7活动相连,且所述的固定板11与连接板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气压孔12位于固定板11内部右侧,所述的第三气压孔12为圆形通孔,所述的调节圈13位于固定板11顶部,所述的调节圈13与固定板11胶水相连,所述的第四气压孔14位于调节圈13内部右侧,所述的旋转板15位于调节圈13顶部,所述的旋转板15与水管7转动相连,所述的套筒I右侧还设有磁铁101,所述的磁铁101与套筒I吸力相连,所述的磁铁101右侧还设有锅体102,所述的锅体102与磁铁101吸力相连,所述的水管7内部左侧还设有进水口 701,所述的进水口 701为圆形通孔,所述的水管7内部右侧还设有出水口 702,所述的出水口 702为圆形通孔,所述的旋转板15内部下端还设有凹槽103,所述的凹槽103与旋转板15—体相连,所述的水管7内部左侧还设有过滤网703,所述的过滤网703与水管7螺纹相连。
[0031]该浮力式自动调节阀门,使用前,首先工作人员手握套筒I,并将套筒I处的磁铁1I与锅体1 2内壁相接触,通过磁铁1I使得套筒I与锅体1 2连接稳固,若锅体1 2内部已装满水源,此时水源进入水压孔2,在水源的作用下,使得浮子5底部产生浮力,通过浮力,使得浮子5推动卡板8并沿着套筒I的内壁做由下向上运动,在浮子5运动的过程中,浮子5将套筒I内部的气压由卡板8处的第一气压孔9排入连接板3处的第二气压孔10,再由第二气压孔10排入固定板11处第三气压孔12,最终将套筒I内部的气压由第三气压孔12排入调节圈13处的第四气压孔14,在气压的作用下,使得调节圈13不断膨胀,所述的调节圈13内部为空心状态,当调节圈13内部有气体时,调节圈13会发生膨胀现象,膨胀后的调节圈13的顶部被顶入凹槽103内,使得旋转板15做逆时针旋转运动,所述的旋转板15为L形,当浮子5移至最高点时,此时旋转板15将进水口 701和出水口 702断开,水管7内的水流不会从出水口 702流出,确保了锅体102内水源不会溢出锅体102,且在气压的作用下,使得调节圈13时刻保持膨胀状态即调节圈13时刻对旋转板15产生挤压力,防止水管7内的水源从出水口 702流出,当工作人员将锅体102内的水源取出时,锅体102内的水源流出水压孔2即浮子5底部的浮力缓慢减小,在重力的作用下,浮子5连同卡板8并沿着套筒I的内壁做由上向下运动,此时第四气压孔14内的气压依次从第三气压孔12排入第二气压孔10,再由第二气压孔10排入第一气压孔9,直至气压回流至套筒I内部时,此时调节圈13内的气压被完全排除即调节圈13处于压缩状态,调节圈13对旋转板15的挤压力消失,此时通过水管7进水口 701处的水压,使得旋转板15顺时针旋转,即进水口 701与出水口 702被联通,此时水管7内的水源由出水口 702流向锅体102内部,对锅体102内部进行补水,通过以上循环运动步骤,使得该装置可自动对锅体102进行补水工作,同时,导向槽103和导杆4是为了提高浮子5运动的稳定性,过滤网703是为了将水源内部的杂质进行过滤,确保了水源的质量。
[0032]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浮力式自动调节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水压孔、连接板、导杆、浮子、导向槽、水管、卡板、第一气压孔、第二气压孔、固定板、第三气压孔、调节圈、第四气压孔、旋转板,所述的水压孔均匀分布于套筒内部底端,所述的水压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连接板位于套筒顶部,所述的连接板与套筒螺纹相连,所述的导杆位于连接板顶部中端,所述的导杆与连接板一体相连,所述的浮子位于套筒内部,所述的浮子与套筒滑动相连,所述的导向槽位于浮子内部中端,所述的导向槽为圆形盲孔,且所述的导向槽与导杆滑动相连,所述的水管位于连接板顶部,所述的水管与连接板螺纹相连,所述的卡板位于连接板底部右侧,所述的卡板与连接板转动相连,且所述的卡板与浮子活动相连,所述的第一气压孔位于卡板内部右侧,所述的第一气压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第二气压孔位于连接板内部右侧,所述的第二气压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固定板位于水管内部下端中侧,所述的固定板与水管活动相连,且所述的固定板与连接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气压孔位于固定板内部右侧,所述的第三气压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调节圈位于固定板顶部,所述的调节圈与固定板胶水相连,所述的第四气压孔位于调节圈内部右侧,所述的旋转板位于调节圈顶部,所述的旋转板与水管转动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力式自动调节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右侧还设有磁铁,所述的磁铁与套筒吸力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力式自动调节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铁右侧还设有锅体,所述的锅体与磁铁吸力相连。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浮力式自动调节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管内部左侧还设有进水口,所述的进水口为圆形通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浮力式自动调节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管内部右侧还设有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为圆形通孔。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浮力式自动调节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板内部下端还设有凹槽,所述的凹槽与旋转板一体相连。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浮力式自动调节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管内部左侧还设有过滤网,所述的过滤网与水管螺纹相连。
【文档编号】F16K31/24GK205534514SQ201620353375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6日
【发明人】关锋
【申请人】关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